《不同寻常的考试》作文评改(第一课时)
——写出事件的波澜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强化“情节波澜起伏八字方针”,并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制定本次作文的评价标准。
2、指导学生转换以往“学生写老师评”的传统观念,尝试换位做阅卷老师,来评改自己和他人的文章。
3、充分贯彻小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教学步骤:
一、知识回顾:记叙文情节波澜起伏八字方针——悬念+误会+巧合+抑扬
二、小组探究本次作文的审题立意,补充完善以往的评分标准。
审题要点
1、核心词是“考试”,关键词是“不同寻常”,既要突出这件事和平常不一样,又要体现这是一次考试。
2、考试可以是有形的考试,也可以是无形的考试,后者立意更胜一筹。
分数
评分标准
48-60
立意准确,中心突出,情节波澜起伏,有细节描写,语言优美,选材新颖,感情真挚。
42-47
立意准确,情节有起伏,语言较优美,感情较真实,书写工整。
36-41
立意基本准确,有完整情节,750字以上,语句通顺。
36以下
立意不准或字数不够600或书写特别潦草或胡言乱语或完全抄袭
三、一评阶段——自评。
①大声朗读自己的作文,改正朗读过程中发现的错别字和不通顺的句子。
②根据评分标准和“八字方针”,评改自己的作文,参照格式完成自评评语。
【格式】我给自己的作文打 分,原因如下:1、审题准确,我叙述的是一件……事,基本符合“不同寻常”的含义;2、在情节波澜起伏方面,我运用了……手法(八字方针);3、书写也很工整;4、不足之处是……(如语言比较平淡,情节也没有太大起伏之类的话)这是我对自己作文的评价,真心期待着您的宝贵意见。
四:二评阶段——他评。
①1分钟内在小组外选择你信任的同学为你评改作文。
②本着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原则,先大声朗读你要评改的作文,朗读的过程中请用红笔圈出错别字、病句,细节描写、优美句子用波浪线标出。
③朗读完了就开始独立完成评改,评语分旁批和总批,总批可以参见格式。【格式】XX同学:很荣幸读到你的文章,我的评分是 分,下面略谈谈我的看法,如有不当,请勿见怪。你的文章……(优点),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不足)(侧重于对情节八字方针的落实方面)。希望今后能多加注意,争取写出更好的文章。让我们共同进步吧!(署名)
五、三评阶段——小组评。
学科组长组织小组同学根据八字方针进行组内交流,谈谈自己改的这篇作文的优缺点,组长做好归纳总结,填好小组汇报表,以备下节课使用。
六、点评本次课的具体操作情况,布置下节课任务。
《不同寻常的考试》作文评改(第二课时)
——写出事件的波澜
教学目标:
1、落实学生对“情节波澜起伏八字方针”的掌握情况,让学生深谙“无细节不写人,无波澜不叙事”的原则。
2、指导学生能在开头结尾都相同的情况下运用“八字方针”打造精彩过程,强化情节波澜起伏的意识。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情节波澜起伏八字方针:悬念、误会、巧合、抑扬。
二、交代各小组代表总结交流的程序和注意事项。
要求:①请各小组代表根据昨天小组讨论的情况,结合“情节波澜起伏八字方针”,针对本组成员所评改的作文进行总结汇报。
②注意不要泛泛而谈,要有理有据,每个小组时间为3分钟。
三、语文科代表根据要求对各小组代表的汇报进行点评。
评价标准:仪态大方有礼,吐词清晰,重点突出,有理有据,不超时,每点1分,满分五分。
四、老师点评本次作文。
五、指导学生运用八字方针来补写范文。提供开头和结尾,让学生来打造精彩过程,体现情节的波澜起伏。
不同寻常的考试
开头:冬天的清晨,寒气逼人,街道上行人稀疏,前面街角的小公园里平时都有一帮老人早早地晨练,散个步踢个腿打下拳跳下舞的,今天却一个人影都没有看到。我缩了缩脖子,哈出一阵白气,若不是惦记着上午的期末考试,我也不会这么冷的天这么早就出门。这样想着,我又用力蹬了几下自行车,往学校冲去。
你来设计精彩过程:
结尾:当我飞一般地冲进教室时,我听到了考试结束的铃声,我知道,我错过了一场重要的期末考试,但是,我也知道,我通过了另一场不同寻常的考试。
六、课堂总结+作业布置
附:高一( )班第 小组作文评改汇报表 组长:
我们小组共拿到 篇作文,经过全组成员的认真批阅,我们顺利完成了这次任务。
姓名
均分
分数
批改人
从分数上看,最高分 分,最低分 分,平均分 分。
结合情节波澜起伏八字方针(悬念、误会、巧合、抑扬)交流各自评改的作文,组长做好归纳。
优点(请分条列举,可以具体到某个人)
不足(请分条列举,不必具体到某个人)
在此,我们小组一致推荐 同学的作文,他(她)的文章很好地体现了八字方针中的 。
主要内容
优点(不要泛泛而谈,要有理有据)
不足(不要泛泛而谈,要有理有据)
集体评分
希望我的汇报能给大家的写作带来一定的帮助,谢谢!
课件21张PPT。《不同寻常的考试》作文评改 写出事件的波澜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情节波澜八字方针悬念:让读者见而生疑,疑而难解,从而吸引他急切往下看,以求弄清原委。
误会:故意领着读者在误会的“歧途”上越走越远,最后真相大白,被误者“迷途知返”,感慨顿生。
巧合:“无巧不成书”,让巧合成为故事情节中合理的一部分,会使故事一波三折,高潮迭起。
抑扬: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文章陡然一转,就会在读者心理上激起波澜,从而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文题再现从小到大,我们经历了无数次考试,有的考试让我们流泪,有的考试也让我们欢呼,有的考试让我们抓狂,有的考试也让我们成长,或许可以这样说:人生处处是考场。在你的经历中,是否有过一次不同寻常的考试呢?请以“不同寻常的考试”为标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记叙文。
注意:情节设置有起伏,记叙描写有细节。从小到大,我们经历了无数次考试,有的考试让我们流泪,有的考试也让我们欢呼,有的考试让我们抓狂,有的考试也让我们成长,或许可以这样说:人生处处是考场。在你的经历中,是否有过一次不同寻常的考试呢?请以“不同寻常的考试”为标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记叙文。
注意:情节设置有起伏,记叙描写有细节。完善评分标准完善评分标准在评分标准的基础上先进行自评1、大声朗读自己的作文,改正朗读过程中发现的错别字和不通顺的句子。
2、根据评分标准和“八字方针”为自己的作文评分,并以第一人称写自我评语(格式如下)
【例】我给自己的作文打 分,原因如下:1、审题准确,我叙述的是一件……事,基本符合文题的含义;2、在情节波澜起伏方面,我运用了……手法;3、书写也很工整;4、不足之处是……(如某处如果能怎样写效果应该更好之类的话)这是我对自己作文的评价,真心期待着您的宝贵意见。二评阶段:在自评的基础上进行他评①1分钟内在小组外选择你信任的同学为你评改作文。
②本着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原则,先大声朗读你要评改的作文,朗读的过程中请用红笔圈出错别字、病句,细节描写、优美句子用波浪线标出。
③朗读完了就开始独立完成评改,评语分旁批和总批,总批可以参见格式。
XX同学:很荣幸读到你的文章,我的评分是 分,下面略谈谈我的看法,如有不当,请勿见怪。你的文章……(优点),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不足)(侧重于对情节八字方针的落实方面)。希望今后能多加注意,争取写出更好的文章。让我们共同进步吧!(署名)三评阶段:小组评组内交流,结合“情节波澜起伏八字方针”谈谈自己改的这篇作文的优缺点,组长做好归纳总结,填好小组汇报表,选派代表明天全班汇报。
汇报时的评价标准:仪态大方有礼,吐词清晰,重点突出,有理有据,不超时。每点1分,满分五分。
写出事件的波澜
第二课时文题再现从小到大,我们经历了无数次考试,有的考试让我们流泪,有的考试也让我们欢呼,有的考试让我们抓狂,有的考试也让我们成长,或许可以这样说:人生处处是考场。在你的经历中,是否有过一次不同寻常的考试呢?请以“不同寻常的考试”为标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记叙文。
注意:情节设置有起伏,记叙描写有细节。情节波澜八字方针悬念误会巧合抑扬各小组代表汇报要求请各各小组代表根据小组讨论的情况,围绕“情节波澜起伏八字方针”,针对本组成员所评改的作文进行总结汇报。
注意侧重点,不要泛泛而谈,要有理有据,每个小组时间为3分钟。
评价标准:仪态大方有礼,吐词清晰,重点突出,有理有据,不超时。每点1分,满分五分。 科代表点评本次作文总评(优点)题材比上次作文要宽广许多,大部分学生写了自己在无形的考试中的表现。
许多同学能够熟练运用八字方针中的某一种来兴波起澜,用得最多的是误会法和悬念法;
许多同学善于抓住读者的心思,一步步吸引读者往下读。
本次评改可以看出大家在一评二评阶段已经很熟练了,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榜上有名敏玲 青青 慧刚 少忠
顺强 文康 嘉仪 佩湘
彬成 志鹏 杰宏 文健
伟浚 准星 泳朝 金祝 杰昶本次作文总评(不足)在写作中没能紧扣“不同寻常”这个关键词,写的就只是一场普通的考试;
有些同学不能领会命题者意图,非常“淳朴”地写了一场有形的考试;
部分同学立意惊人的相似,缺少个性美;
情节设置上平铺直叙者依然不少,有些文章有波澜却又不合情理;现场兴波起澜《不同寻常的考试》开头:冬天的清晨,寒气逼人,街道上行人稀疏,前面街角的小公园里平时都有一帮老人早早地晨练,散个步踢个腿打下拳跳下舞的,今天却一个人影都没有看到。我缩了缩脖子,哈出一阵白气,若不是惦记着上午的期末考试,我也不会这么冷的天这么早就出门。这样想着,我又用力蹬了几下自行车,往学校冲去。
你来设计精彩过程:……………………………
结尾:当我飞一般地冲进教室时,我听到了考试结束的铃声,我知道,我错过了一场重要的期末考试,但是,我也知道,我通过了另一场不同寻常的考试。瞧瞧别人的构思妙在何处课堂小结1、牢记八字方针,写好叙事作文。
2、无波澜不叙事,无细节不写人。
3、多写固然重要,自评和他评也同样重要,因为好作文是改出来的。作业布置完成课后巩固1或2。
完成课后巩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