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方式
教学设计
1新设计
读懂内容
弄清含意
-----2015年广州一模作文讲评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探究,掌握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题立意能力。
【过程与方法】
方法指导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思路的分析,提高审题水平,增强作文的信心。
3学情分析
本次一模作文来看,审题不当是制约学生作文成绩的最大瓶颈,学生未能真正把握
“
围”,写作过程中没有抓住本次作文的“核心话题”—“活动”来展开,
甚至认为”一项活动”等同于“一件事情”,未能理解“活动”的内涵和外延。针对这一情况,本节课重在训练学生通过捕捉材料关键信息,理解关键词的内涵和外延,找准材料所限定的含意范围,从而提升学生作文审题的能力。
4重点难点
材料的内容和含意范围的把握
5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分析本班学生本次一模作文存在问题并提出目标
1、得分情况及存在问题:
(1)全班作文平均分:35.33分
其中有32位同学低于36分,只有10位同学高于40分,大部分同学处在36-39分之间。
表扬42分以上的同学:陈泽明46分
,
梁彤44分
(2)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2、提出高考作文得分目标及解决办法
(1)、高考目标:争取能写出一篇40分以上的考场作文
(2)、通过准确把握“内容”、“含意”
,达到目标!
活动2【练习】合作讨论:分析2014年广州一模和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这两个题目在设题形式上的相同点并找出其“核心话题”
1、金题回顾
金题1:2014年广州一模作文(PPT显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报社记者发现中学生校服上的涂画现象较为突出,下面是他的采访记录。
学校门口。
记者:同学,你校服上画了机器猫,为什么又用涂改液涂掉?
学生:班主任让我全部洗掉,洗不掉就得用白色涂改液盖住。
商场。
记者:同学,你校服上有歌星张靓颖的签名,是真迹吗?
学生:百分百真迹。
文具店。
记者:哇,你怎么直接在校服上试笔?洗不干净的!
学生:校服很便宜呀。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义的范围。②自选文体,自拟标题。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800字。
金题2.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题(PPT显示)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义的范围。②自选文体,自拟标题。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800字。
【讨论问题1】这个作文题和2014年广州一模作文在形式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明确:都是“背景+具体现象”。
【讨论问题2】这两个作文题的核心话题各是什么?
明确:“校服图画”和“慈善”、“捐助”
小结:材料作文的背景部分往往都会交代作文的“核心话题”,而且可以通过“关键词”归纳出来。
在近几年的广东高考作文或者各地大部分模拟试题的作文中,对写作范围均有不同程度的限制,而在一个相对确定的写作范围内,命题者往往会提供几种写作角度供我们思考,考生只需在命题材料所提供的写作范围内选取写作角度进行写作。
2、归纳概括分析材料“内容”的方法:
(1.)通过找
“关键词”确定核心话题;
(2.)围绕核心话题分层,归纳层义。
活动3【活动】探究分析:2015年广州一模作文的“核心话题”及其包含的内容
【附】2015年广州一模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面对一项活动,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表现。
有的人引领大家,走在前面;
有的人跟随众人,参与其中;
有的人静静旁观;
有的人质疑批评……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一)提取本作文题的“核心话题”并分析其包含的内容
1、学生齐读,并找出背景材料中的关键词
明确:关键词“活动”
2、那么,材料包含哪些的内容?
明确:材料的内容:
(1)不同的人对同一项活动会有不同的表现。
(2)面对一项活动,有的人会走在前面,引领大家。
(3)
面对一项活动,有的人会参与其中,跟随众人。
(4)
面对一项活动,有的人会静静旁观。
(5)
面对一项活动,有的人会质疑甚至批评。
(6)
面对一项活动,有的人会有其它表现。
活动4【讲授】分析关键词“活动”的内涵和外延
(二)分析关键词“活动”的内涵和外延
1、材料包含的六点内容都有关键词“活动”,那么什么是活动
明确: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活动指的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行动。
看来,构成“活动”有两个条件:一是目的,一是行动。即为达成某种目的而实施的行为或做的事情,有个体的活动,也有集体的活动。但是就材料语境来看,应指集体活动,因为材料有“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表现”,以及“引领大家”、“跟随众人”等表述,可知是倾向于集体活动。因此属于“一项活动”范围内的素材将是非常丰富的,可以是某项具体的活动也可以是某类活动,立体化的素材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
2、相关联想:
校园中:环保月、学雷锋活动、艺术节、校运会、科技周、征文比赛、教学活动……
视野更广泛点,联想到现实社会中的事实,素材就会显得高端大气上档次些。
社会事实:微信抢红包、冰桶挑战(比尔盖茨、奥巴马都参加)、中国好声音、香港占中、双十一、双十二的购物狂欢节、由此联想到马云、马化腾带领他们的团队,开拓互联网市场……
历史史实:中国的:名族救亡图存运动、洋务运动(曾国藩、李鸿章)、新文化运动(鲁迅、陈独秀)
国外的:圣雄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曼德拉镰刀南非消除种族歧视运动、马丁路德领导黑人解放运动……
小结:活动可以是一个事件点上发生的,也可以是一段时间内发生,更可以是一个时期内发生的,只要是一群人为了达成某个目标而进行的种种的行为,都属于“活动”的范畴。
活动5【讲授】透过材料内容,分析材料的含意范围
(三)透过材料内容,分析材料的含意范围
材料的含意范围即是材料隐含的信息
明确:材料第二段主要列举了面对同一项活动时四种表现,四种表现就是四种行为,同时也蕴含着四种心态,每一种行为和心态,都属于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活动6【活动】归纳“材料含意”的方法
(四)归纳“材料含意”的方法:
从材料当中出现的不同对象(人、事、物)进行思考。
这也就提醒我们,既然新材料作文的含意范围可以从材料当中出现的不同对象(人、事、物)来思考,也就说明我们可以从多角度进行立意。
活动7【活动】明确写作角度,确定作文立意
(五)明确写作角度,确定作文立意:
根据材料的内容及含意,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立意:
角度1:“引领大家,走在前面”角度
:
①在活动中能起引领作用
②面对活动,走在前面
③面对活动,敢为天下先
④面对活动,勇于做表率
角度2:
“跟随众人,参与其中”角度
①面对活动,积极追随
②面对活动,乐于参与
③在活动中不要从众
④在活动中不能盲从
角度3:
“静静旁观”角度
①面对活动,理性观察
②面对活动,心态超然
③面对活动,莫做看客
④面对活动,不要袖手旁观
角度4:
“有的人质疑批评”角度
①面对活动,学会质疑
②面对活动,敢于批评
③面对活动,不要一味指责
角度5:“综合不同的表现”角度
面对活动,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表现。
(注意:这个角度立意不是很好
,流于表面,泛泛而谈,不建议学同学从这个角度写作)
角度6:“……”其他表现,如“有的人阻止活动”等,言之成理亦可,
★温馨提示:不管是从哪一个角度,都不能脱离“面对一项活动”这一前提,否则视为偏题或离题。
活动8【练习】学以致用:借助审题立意的方法,分析2014年广东高考作文题
2014年广东高考作文:
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在家人一次次的翻中,它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但照片渐渐泛黄,日益模糊。
数码科技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随时上
传到网络与人分享。它从不泛黄,永不模糊,但在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义的范围。②自选文体,
自拟标题。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800字。
1、整体阅读,确定2014广东高考作文的核心话题
明确:“照片”、“科技”“记忆”
2、:材料的表层含意(内容)
(1)、黑白照片唤起记忆;黑白照片与家人分享;
(2)、数码照片在快速浏览和频繁更新中会稀释记忆;数码照片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
(3)、黑白照片唤起记忆,但照片渐渐泛黄,日益模糊;数码照片稀释记忆,但
它从不泛黄,永不模糊。
3、材料的深层含意(含意范围)
照片是时代技术的载体,记忆是人类的情感、心理感悟,所以由照片可以联系到“照片与人的记忆”、“照片和人的情感”、“科技与生活”、“科技与时代发展”、“科技发展与人的情感体验等。
小结:一个中心:照片/科技(必须由照片谈起)
★两个基本点:(1)人的记忆/情感
(2)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
★中心必须体现,两个基本点选其一
活动9【讲授】方法再总结
1、审题重点:弄清材料的“内容”和材料的“含意”。
2、弄清材料“内容”的方法:
(1)通过找关键词确定核心话题;
(2)围绕核心话题分层,归纳层义。
3、分析“材料含意”的方法:
从材料当中出现的不同对象(人、事、物)进行思考。
活动10【作业】审题立意巩固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随着各种自拍神器的横空出世,借助美颜相机、美图秀秀等自拍软件的神效,矮穷矬、黑穷丑能瞬间变为高富帅、白富美,这满足了不少男女的爱美之心,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对真实的掩盖,是自欺也是欺人。
近日有一款“反美颜”应用软件问世。该软件号称能消除美图效果,将“美丽”瞬间“打回原形”。不少人坦言,上社交网站再也不用担心被欺骗了,但也有人认为将真实的生活美化一下又有何妨?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活动11【讲授】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1、http://wenku./view/86e6f78f9e31433238689314.html
2015广州一模作文讲评(实用课件)
2、http:///s/blog_491406bc0102vr01.html
2015广州一模作文写作指导
(
广东省中山市桂山中学
丘警通)
3、http:///s/blog_504fcdec0102uwb7.html
2014年广东高考作文评分细则及标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