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6找最大公因数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用48朵玫瑰和32朵百合做花束,如果每个花束里的玫瑰朵数都相等,每束花里的百合朵数也相等,每束花里至少有( )朵花。
A.3 B.4 C.5 D.6
2.把一张长24厘米,宽18厘米的彩纸剪成一些相同小正方形且没有剩余,要使小正方形个数最少,它的边长应是( )
A.1厘米 B.18厘米 C.6厘米 D.3厘米
3.一张长24米、宽18米的长方形纸,剪成若干个相同的正方形,而且没有剩余,最少可以剪成( )个。
A.9 B.12 C.48
4.如果甲数=乙数×8(甲乙两数均为大于0的自然数),那么甲乙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
A.甲数 B.乙数 C.8 D.1
5.章老师要为一间长50分米、宽30分米的房间铺方砖,选择边长是( )分米的方砖比较合适。
A.3 B.4 C.6 D.10
6.笑笑家的客厅长6米,宽4.8米,现计划在地面铺地砖,请你帮忙选择一种地砖,使地面都是整块方砖(不切割),你的选择是( )。
A.边长50厘米 B.边长60厘米 C.边长70厘米 D.边长80厘米
7.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 )。
A.63和81 B.24和18 C.34和51 D.13和36
8.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的和是8,这样的最简真分数有( )个。
A.0 B.1 C.2 D.3
9.a与b的最大公因数是12,a与b的公因数有( )
A.2个 B.5个 C.6个 D.8个
10.m÷n=3,那么( )
A.n一定是m的因数 B.m可能整除n
C.m和n的最大公因数一定是n D.n可能是m的因数
二、填空题
11.12和18公有的素因数有 ,最大公因数是 .
12.12的因数有( ),16的因数有( )。12和16的公因数有( ),最大公因数是( )。
13.9和15的公因数有 ,其中最大公因数是 .
14.69和46的最大公因数是 ,51和85的最大公因数是 .
15.有两根竹竿,一根长24分米,一根长18分米,要截成同样长的小段,并且没有剩余,每段最长为 分米.
16.如果A÷B=5(B不等于0),那么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 .
17.在横线里写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13和7 15和21 18和54 12和20 .
18.A=3×3×2,B=2×2×3×7,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
19.写出下面各数的因数.
15的因数:
20的因数:
15和20的公因数: .
20.填一填,并分别找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24和32的最大公因数是( );20和30的最大公因数是( )。
三、判断题
21.a=b+1(a、b是不为0的自然数),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1。( )
22.最小的质数与最小的合数的最大公因数是2。( )
23.两个数越大,它们的公因数就越多。( )
24.如果b是a的3倍(a、b都是非0自然数),那么a、b的最大公因数是a. .(判断对错)
25.两个合数的最大公因数不可能是1. ( )
四、计算题
26.求42和56的最大公因数
27.求下列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4和5 6和8 12和32
五、解答题
28.可可认为,1至20各数与3的最大公因数是有规律的,你认为可可的想法正确吗?请写出你的思考过程。
29.每年9月20日为“全国爱牙日”,爱牙日这天万家福超市将240支牙刷和360盒牙膏分装成若干个小组合免费送给前来购物的顾客,要求每个组合中牙刷的数量相同、牙膏的数量也相同,最多可以分成多少个组合?每个组合有几支牙刷?几盒牙膏?
30.下面两根小棒,要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段,不能有剩余,每小段小棒最长是多少厘米?一共可以截成几小段?
31.提升青少年群体的科学素质,需要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强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某小学举办了科学知识问答竞赛,参赛的男生有24人,女生有20人,现在要将男、女生分别排成两个长方形队伍,如果两个队伍每排的人数刚好相等且没有剩余,每排最多排多少人?
32.有两根木棒,长分别是24cm、36cm,要使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棒而没有剩余,每根小棒最长能有多少厘米?
《5.6找最大公因数》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B B D B D C C C
1.C
【分析】由于每个花束里的玫瑰花、百合花朵数都相等,则花束的数量应该是48和32的公因数,因为求的是每束花至少有多少朵,那么就要求出最多可以扎成多少束,所以花束数量是48和32的最大公因数,利用每种花的总朵数分别除以花束数量求出每束花中玫瑰花、百合花的朵数,再相加即可。
【详解】48=2×2×2×2×3
32=2×2×2×2×2
48和32的最大公因数为:
2×2×2×2
=4×2×2
=8×2
=16
所以共有16束花。
每束花中有玫瑰花的朵数:48÷16=3(朵)
每束花中有百合花的朵数:32÷16=2(朵)
每束花里至少有花的朵数:3+2=5(朵)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是一道关于最大公因数应用题目,注意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和计算的正确性。
2.C
【分析】把一张长24厘米,宽18厘米的彩纸剪成一些相同小正方形且没有剩余,要使小正方形个数最少,只要使小正方形的边长最大即可,那么只要求出24和18的最大公因数,即可得解。
【详解】24=2×2×2×3
18=2×3×3
所以24和18的最大公约数是2×3=6(厘米)
要使小正方形个数最少,它的边长应是6厘米。
故答案为:C
【点睛】灵活运用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3.B
【分析】要使小正方形的边长尽可能长,而且不能有剩余,正方形的边长就是18和24的最大公因数,所以先求出18和24的最大公因数,用长和宽分别除以小正方形的边长,得出长可以剪几个和宽可以剪几个,然后把它们相乘即可。
【详解】18=2×3×3
24=2×2×2×3
所以18和24的最大公因数就是2×3=6
18÷6=3(个)
24÷6=4(个)
3×4=12(个)
最少可以剪成12个。
故答案为:B
4.B
【分析】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几个数的公因数中最大的一个公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如果两个数中小数是大数的因数,大数是小数的倍数,那么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据此解答。
【详解】甲数=乙数×8
甲数÷乙数=8
甲数是乙数的8倍(甲乙两数均为大于0的自然数),那么甲乙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所以甲、乙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乙数。
故答案选:B
5.D
【分析】当方砖的边长是50分米和30分米的公因数时,恰好能铺满房间,比较合适。据此,先找出50和30的公因数,从而解题。
【详解】50的因数有:1,2,5,10,25,50
30的因数有:1,2,3,5,6,10,15,30
所以,50和30的公因数有1,2,5,10。
结合选项,选择边长是10分米的方砖比较合适。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了因数和公因数,掌握公因数的求法是解题的关键。
6.B
【分析】先把6米和4.8米都转化为多少厘米,大单位化小单位,需要乘上它们之间的进率100,相当于把小数点向右移动2位。6×100=600,4.8×100=480,所以6米=600厘米,4.8米=480厘米。由题意得,要使铺出来的地砖都是整块的,说明方砖的边长应该是600和480的公因数。据此解答。
【详解】6米=600厘米,4.8米=480厘米
600=2×2×2×3×5×5,480=2×2×2×2×2×3×5
A.50不是600和480的公因数,不满足题意。
B.60是600和480的公因数,满足题意。
C.70不是600和480的公因数,不满足题意。
D.80不是600和480的公因数,不满足题意。
故答案为:B
7.D
【分析】公因数就是两个数共有的因数。
【详解】63和81的公因数有1、3、9;
24和18的公因数有1、2、3、6;
34和51的公因数有1、17;
13和 36的公因数有1。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公因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公因数的概念。
8.C
【分析】最简真分数是指分子小于分母且分子和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再根据分子与分母的和是8,8可以分成7和1、6和2、5和3、4和4,即可找出符合条件的最简真分数。
【详解】因为8可以分成7和1、6和2、5和3、4和4,所以符合条件的最简真分数是和,共2个。
故答案为:C
【点睛】解决此题关键是理解最简真分数的意义,再想8可分成哪两个数,进而得解。
9.C
【详解】试题分析:这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就是它们最大公因数的因数;因为12的因数有1、2、3、4、6、12 共6个;所以这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有6个,即1、2、3、4、6、12;据此解答即可.
解:因为12的因数有1、2、3、4、6、12 共6个;
所以这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有6个,即1、2、3、4、6、12;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应根据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进行解答;应明确: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就是它们最大公因数的因数.
10.C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题意,m÷n=3,算式中的m、n可能是自然数、也可能是小数、分数;如果是小数和分数,就没有选项;如果都是自然数,说明m能被n整除,m是n的倍数,n是m的因数;据此解答.
解:由题意得,m÷n=3,可知m、n可能是自然数、也可能是小数、分数;如果是小数和分数,就没有选项;如果都是自然数,说明m能被n整除,m是n的倍数,n是m的因数;m和n的最大公约一定是n.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求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时的最大公因数: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为较小的数.
11.1、2、3、6,6
【详解】试题分析:求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可以先分别找出这个数的因数,再找出它们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据此解答.
解:12的因数有:1、2、3、4、6、12,
18的因数有:1、2、3、6、9、18,
所以,12和18的公因数有:1、2、3、6;其中最大公因数是6.
故答案为1、2、3、6,6.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掌握求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12. 1、2、3、4、6、12 1、2、4、8、16 1、2、4 4
【分析】(1)因为12=1×12=2×6=3×4,所以12的因数有:1,2,3,4,6,12;
(2)因为16=1×16=2×8=4×4,所以16的因数有:1,2,4,8,16;
(3)要求12和16的公因数,从12和16的因数中找出它们的公有的因数即可,然后找出最大公因数。
【详解】12的因数有:1,2,3,4,6,12;
16的因数有:1,2,4,8,16;
12和16的公因数有:1,2,4;
12和16的最大公因数是:4;
故答案为1,2,3,4,6,12; 1,2,4,8,16; 1,2,4; 4.
【点睛】掌握求一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3.1、3,3
【详解】试题分析:求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可以先分别找出这个数的因数,再找出它们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据此解答.
解:9的因数有:1、3、9;
15的因数有:1、3、5、15;
所以9和15的公因数有:1、3;其中最大公因数是3.
故答案为1、3,3.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掌握求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14.23,17
【详解】试题分析:求最大公约数也就是这几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对于两个数来说: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连乘积是最大公约数,由此解决问题即可.
解:69=3×23,46=2×23,
所以69和46的最大公因数是23;
51=3×17,85=5×17,
所以51和85的最大公因数是17;
故答案为23,17.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连乘积是最大公约数;数字大的可以用短除解答.
15.6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计算出18与24的最大公因数,即求出每根小段的最长.
解:24=2×2×2×3,18=2×3×3,
所以18与24的最大公因数是2×3=6,
所以每段最长为6分米;
故答案为6.
点评:考查了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的方法: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连乘积是最大公因数.
16.B
【详解】试题分析:倍数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较小数,由“如果A÷B=5(B不等于0)”可知,A、B是倍数关系,B是较小数,据此解答.
解:如果A÷B=5(B不等于0),那么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B;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倍数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求法,注意找准哪个数是较小数.
17.1;3;18;4
【详解】试题分析:(1)13和7是互质数,互质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
(2)把15和21分解质因数,找出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求出它们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3)33和11是倍数关系,倍数关系的最大公因数是较小数,其中11是较小数据此解答;
(4)把12和20分解质因数,找出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求出它们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解:(1)13和7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
(2)15=3×5,21=3×7;
15和21的公有的质因数是1个3,
所以15和21的最大公因数是:3.
(3)18和54是倍数关系,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8;
(4)12=2×2×3,20=2×2×5;
12和20的公有的质因数是两个2,
所以12和20的最大公因数是:2×2=4.
故答案为1;3;18;4.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求法,注意分清两个数的关系,掌握倍数关系和互质数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求法.
18.6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最大公约数的意义可知:最大公约数是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乘积,据此解答.
解:因为A=3×3×2,B=2×2×3×7,
A和B公有的质因数是:3和2,
所以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3×2=6;
故答案为6
点评:此题考查了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两个数公有质因数的乘积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所以找准公有的质因数是关键.
19.1、3、5、15;1、2、4、5、10、20;1、5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进行依次列举即可;根据两个数共有的因数求出公因数.
解:15的因数有:1、3、5、15;
20的因数有:1、2、4、5、10、20,
15和20的公因数为:1、5.
故答案为1、3、5、15;1、2、4、5、10、20;1、5.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求一个数因数的方法,应有顺序的写,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20.
8;10
【分析】两个数相同的因数叫作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公因数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据此解答。
【详解】(1)24的因数:1、2、3、4、6、8、12、24。
32的因数:1、2、4、8、16、32。
24和32的公因数:1、2、4、8。
24和32的最大公因数:8。
(2)20的因数:1、2、4、5、10、20。
30的因数:1、2、3、5、6、10、15、30。
20和30的公因数:1、2、5、10。
20和30的最大公因数:10。
填一填,如下:
24和32的最大公因数是8;20和30的最大公因数是10。
21.√
【分析】根据题意,a=b+1(a、b是不为0的自然数),a-b=1,说明a和b是相邻的自然数,这两个数互质,那么a和b的最大的公因数是1,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a=b+1(a、b是不为0的自然数),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1,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两个数是互质数的最大公因数,最大公因数是1。
22.√
【分析】根据最小的质数和最大的合数,找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即可判断。
【详解】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2与4的最大公因数是2。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明确最小质数和最小合数是几是解题关键,另外当两个数是倍数关系时,较小数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23.×
【详解】两个数越大,它们的公因数不一定越多。例如:12和18它们的公因数有1、2、3、6共4个公因数;19和20它们的公因数只有1,共1个公因数。
故答案为:×
24.√
【详解】试题分析:求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时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为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为较大的数;由此解答问题即可.
解:由题意可得:b是a的3倍(a、b都是非0自然数),那么a、b的最大公因数是a.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求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时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为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为较大的数.
25.×
【详解】【错误答案】√
【错误原因】两个合数的最大公因数也有是1的时候,如8和9,27和32,它们都是合数,但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
【正确答案】×
【解题指导】解此类题时,要仔细思考,两个合数的最大公因数也可能是1。
26.14
【分析】分别求出42和56的因数,再把共有的因数相乘,就是它们的公因数。
【详解】42=2×3×7,56=2×2×2×7,2×7=14,所以42和56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4.
【点睛】不同情况的两个数,一般采用不同的方法去求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27.1;2;4
【分析】4和5互质,由此计算最大公因数;6和8,12和32利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计算最大公因数。
【详解】4和5互质,4和5的最大公因数是1;
6=2×3
8=2×2×2
6和8的最大公因数:2
12=2×2×3
32=2×2×2×2×2
12和32的最大公因数是:2×2=4
28.正确;过程见详解
【分析】互质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时最大公因数是较小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和3的最大公因数是1;2和3的最大公因数是1;3和3的最大公因数是3;4和3的最大公因数是1;5和3的最大公因数是1;6和3的最大公因数是3;7和3的最大公因数是1;8和3的最大公因数是1;9和3的最大公因数是3;10和3的最大公因数是1;11和3的最大公因数是1;12和3的最大公因数是3;13和3的最大公因数是1;14和3的最大公因数是1;15和3的最大公因数是3;16和3的最大公因数是1;17和3的最大公因数是1;18和3的最大公因数是3;19和3的最大公因数是1;20和3的最大公因数是1。
答:可可的想法正确,发现1至20各数和3的最大公因数是1、1、3重复出现的。
29.120个;2支;3盒
【分析】找出能将240支牙刷和360盒牙膏平均分装成相同数量组合的最大份数,需要求出240和360的最大公因数,据此解答。
【详解】240=2×2×2×2×3×5
360=2×2×2×3×3×5
240和360的最大公因数:2×2×2×3×5=120。
240÷120=2(支)
360÷120=3(盒)
答:最多可以分成120个组合,每个组合有2支牙刷,3盒牙膏。
30.4厘米;15小段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要求每段小棒最长的长度,就是求16和44的最大公因数。采用质因数分解法解答即可。
【详解】16=2×2×2×2,44=2×2×2,
则16和44的最大公因数是2×2=4。
所以每小段木棒最长是4厘米。
16÷4+44÷4
=4+11
=15(小段)
答:每小段木棒最长是4厘米,一共可以截成15小段。
【点睛】解答公因数问题的关键是:从因数的意义入手来分析,把原题进行转化。
31.4人
【分析】根据题意,如果两个队伍每排的人数刚好相等且没有剩余,则每排的人数是24和20的公因数。求每排最多排多少人,就是求24和20的最大公因数,用短除法即可解答。
【详解】
24和20的最大公因数是2×2=4。则每排最多排4人。
答:每排最多排4人。
【点睛】本题考查最大公因数的应用。理解“求每排最多排多少人,就是求24和20的最大公因数”是解题的关键。
32.12厘米
【分析】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棒而没有剩余,求每根小棒最长是多少厘米,就是求24、36的最大公因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24的因数有:1、2、3、4、6、8、12、24
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
24与36共同的因数有:1、2、3、4、6、12,其中最大的是12。
答:每根小棒最长能有12厘米。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确定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棒而没有剩余,每根小棒最长的长度就是24和36的最大公因数,再用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进行计算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