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复习作业】第1-8单元查漏补缺检测卷(二)-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暑假复习作业】第1-8单元查漏补缺检测卷(二)-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6.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09 20:26: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暑假复习作业】第1-8单元查漏补缺检测卷(二)-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1.根据文段资料,按要求完成练习。
看,花儿在(xīn rán)怒放,虫儿在快乐(xì shuǎ);听,(mì fēng)在窃窃私语,海底的动物也在发出可爱的声音……奇妙的大自然,隐藏着无穷的(mì mì),等待着我们用(zhì huì)去探索。
(1)读文段中拼音,在田字格里依次写出词语,注意写正确、规范、整洁。

(2)“奇妙”的近义词是 ,“窃窃私语”的反义词是 。
二、选择题
2.下面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干燥(zào) 匀称(chèn) 衬衫(chèng) 脆薄(bó)
B.旋风(xuàn) 撒腿(sā) 咳嗽(sòu) 劲吹(jìng)
C.遵循(zūn) 机警(jǐn) 纤细(xiān) 折腾(zhé)
D.瞭望(liáo) 模样(mú) 档案(dànɡ) 普通(pǔ)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花瓣 辨认 辨论 辩子 B.检査 危险 脸面 宝剑
C.酒落 喝酒 醒来 吃醋 D.秒杀 抄写 纱子 沙布
4.下列对“迟日江山丽”中“迟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天白昼渐长,太阳落山晚。
B.迟升的太阳。
C.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春天阳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
D.出自《诗经》“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三、书写
5.看拼音,写词语。

史 现 世 思 继
莲 倒 欧 非 生
四、填空题
6.诗文阅读
(1)诗中春景如画:“竹外桃花三两枝, 。“ ,沙暖睡鸳鸯。”“独怜幽草涧边生, 。
(2)中华民族有许多传统节日:有“ ,春风送暖入屠苏。”的春节;有“清明时节雨纷纷, 。”的清明节;还有“ ,每逢佳节倍思亲”的重阳节。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了解到中华传统节日还有 、 等。
五、句子训练
7.三(2)班要出一期寓言故事黑板报,需要用到以下句子,请仿照例句写一写。
(1)例: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燕子。
一双 的耳朵,一对 的眼睛,加上 的鼻子,就是我 的小狗。
(2)例: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小白兔 , , :“糟了,我的蘑菇落在商店里了,快和我一起去找找!”
六、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海底世界(节选)
①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参(  )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功 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 扒)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②海底的植物差(  )异也很大。它们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最大的海藻长达二三百米。最小的单细胞海藻,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
8.在括号中给加点的字注音。
9.用“√”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
10.选文中的两段话,分别是围绕那句话的意思写的?用“ ”在文中画出来。
11.选文第②自然段从 和 两个方面写海底植物的差异。
12.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
A.这句话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有些贝类的活动方式,生动亲切,让人感受到海底世界的新奇有趣。
B.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某些贝类的活动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出来。
C.这句话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某些贝类不会活动的特点。
课外阅读。
五色梅
①我家院子里养着许多花。我最喜欢那盆枝繁叶茂的五色梅。
②五色梅的叶子刚长出来时是浅绿色的,后来逐渐变成深绿色。它七月长出花蕾,八月开花,九月怒放。五色梅开出的花非常别致。一朵花是由多种颜色的小花组成的,黄、绿、橙、红、白,样子像一把花雨伞。花在阳光的照耀下,加上绿叶的衬托,显得更好看。远看就像一棵小树上落了几只小鸟,近看又好像几个小姑娘穿着一身花衣服,微风吹来,摇摇摆摆,更加美丽。
③五色梅有顽强的生命力。只要剪下一枝泡在水里,过几天,它就会长出根,再把它拿出来,埋在土里,就会长成一株新的五色梅。它就是这样“传宗接代”的。
④五色梅的躯干是娇弱的,但谁要借此欺负它,那无疑是自讨苦吃。记得我上二年级的时候,爸爸刚把五色梅买回家,我觉得好玩,上去要摸。奶奶告诉我:“别摸,茎上有刺儿,要扎着的。”我不在乎,把奶奶的话当成耳旁风。我用手一碰,坏了!许多小刺儿扎在了我的手上。这时我才知道,五色梅看上去弱不禁风,可实际上它长了许多小刺在保护自己呢!
⑤我爱五色梅,我爱它娇美的姿态,我爱它迎着风霜不畏秋寒的傲骨,我更爱它不择条件、不屈不挠的旺盛生命力。
13.从短文中找出与下面意思相对应的成语。
(1)形容身体虚弱,连风吹都禁不住。 ( )
(2)在困难或恶势力面前不屈服,不退缩。 ( )
14.短文在介绍五色梅时,先写了五色梅的 和 ,接着写五色梅有 ,最后写了五色梅善于保护自己。
15.请你找出第3自然段的关键语句,并划上“ ”。
16.最后一个自然段围绕“我爱五色梅”来写,你能仿照这样的句式写一写吗?
我爱 ,我爱它 ,我爱它 ,我更爱它 。
七、书面表达
17.观察生活,我们会发现身边的人有着各种各样的特点:有的人爱看书,有的人爱运动,还有的人爱观察思考……请你选择一个你熟悉的人,抓住他的特点写一写。题目自拟,注意用上表示人物特点的词语,如“我们家的智多星”“戏迷爷爷”等。
《【暑假复习作业】第1-8单元查漏补缺检测卷(二)-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题号 2 3 4
答案 B B B
1.(1)
(2) 奇特 高谈阔论
【详解】(1)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然”“耍”“蜂”“慧”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2)本题考查近反义词。
文段中的“奇妙”是一个形容词,基本含义为稀奇神妙、美妙,形容事物或现象不同寻常、出乎意料,带有超乎寻常的感觉 ,常用来表达对新奇事物的惊羡之情。 近义词有:奇异、奥妙、奥秘、巧妙、玄妙、神奇、离奇、美妙等。
文段中的“窃窃私语”一词,形容的是小声私下里说话。反义词有:大声疾呼、朗朗高谈、大声喧哗等。
2.B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识记。
A. 衬衫(chènɡ)——(chèn),脆薄(bó)——(báo);
C.机警(jǐn)——(jǐng),折腾(zhé)——(zhē);
D.瞭望(liáo)——(liào)。
故选B。
3.B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的辨析。
A.辨论——辩论,辩子——辫子;
C.酒落 ——洒落;
D.纱子 ——沙子,沙布——纱布;
故选B。
4.B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迟日江山丽”意思是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
“迟日”,出自《诗经·七月》:“春日迟迟。”春天光照时间渐长,天气趋暖,正所谓“天初暖,日初长”(欧阳炯《春光好》)。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并使诗中描写的物象有机的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迟日”并不是指迟升的太阳。这里的“迟日”主要是说春天里白昼变长,阳光和煦的景象,所以该选项理解不正确。
故选B。
5.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舞”“蹈”“举”“蘑”“蓬”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6. 春江水暖鸭先知 泥融飞燕子 上有黄鹂深树鸣 爆竹声中一岁除 路上行人欲断魂 独在异乡为异客 中秋节 端午节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名句的识记与传统节日。
(1)书写时注意“暖、鸭、融、燕、鹂、深”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注意“爆、除、断、魂、客”的正确写法。
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了解到的中华传统节日还有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有赏花灯、吃元宵、猜灯谜等习俗)、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与牛郎织女传说相关,有乞巧、祈福等传统)等。
7. 灵敏 明亮 湿漉漉 机灵的可爱 看了看自己的篮子 瞪大了眼睛 竖起了耳朵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和补充句子。
(1)原句通过“乌黑的羽毛”“轻快有力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三个具体特征,依次描写燕子的外形,最后用“可爱的活泼的”总结特点。仿写时需按“形容词+部位”的结构,选择符合小狗特征的词语,并保持句式一致。
示例:一双毛茸茸的耳朵,一对圆溜溜的眼睛,加上黑乎乎的鼻子,就是我乖巧的机敏的小狗。
(2)原句通过动作和神态描写表现鹿的情绪。仿写时,结合小白兔说的“糟了,我的蘑菇落在商店里了,快和我一起去找找”这句话,可见它此时焦急、慌张的情绪,也需用动作、神态描写体现小白兔的焦急,动作要连贯且符合情境。
示例:小白兔翻了翻自己的口袋,瞪大眼睛,跺着脚喊道:“糟了,我的蘑菇落在商店里了,快和我一起去找找!”
8.shēn chā 9.攻 巴 10.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 11. 色彩 大小 12.A
【导语】这篇《海底世界》节选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海洋生物的多样性。文章结构清晰,采用总分式段落:首段聚焦动物活动方式的差异性(如海参的缓慢与梭子鱼的迅捷),次段描写植物在色彩和体型上的鲜明对比。语言运用上,拟人手法(“免费长途旅行”)和科学数据(“二三百米”)巧妙结合,既保留科普性又不失文学趣味。通过具体物种的典型特征,成功营造出神秘而富有生机的海底图景,符合少儿读者的认知特点。
8.本题考查多音字。
参:读“cān”时,有加入、参加,探究、领悟等意思; 读“shēn”时,指人参、党参等中药材,也指海参这种海洋生物;读“cēn”时,用于“参差(cī)”,形容长短、高低、大小不齐。
差:读“chā”时,有不同、差别,错误,稍微、较等意思; 读“chà”时,表示不相同、不相合,错误,缺欠、不好等意思; 读“chāi”时,有派遣、被派遣去做的事等意思;读“cī”时,用于“参差(cī)”,形容不整齐。
“海参”是一种生活在海洋里的棘皮动物,所以这里“参”应读“shēn”。
“差异”指差别、不相同,所以这里“差”应读“chā”。
9.本题考查字形辨析。
“巴”有粘贴、依附等意。扒”主要表示用耙子等使东西聚拢或散开,也有抓住、把着、剥开等意思。
第①段在“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 扒)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这句话中,描述的是贝类附着在轮船底下的状态,强调的是依附、粘贴的意思,而不是用手或工具进行操作的动作。所以这里应该选择“巴”。
“功”主要表示功劳、成效等意思。“攻”有打击、进攻等意思。“攻击”指的是发起或发动进攻,所以这里应选“攻”。
10.本题考查寻找关键语句。
第①段主要描述了海里不同动物的活动方法,如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身体像梭子的鱼游得快、乌贼和章鱼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有些贝类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等,这些都是围绕“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这句话来写的。
第②段介绍了海底植物色彩多种多样,以及大小差异很大,如最大的海藻长达二三百米,最小的单细胞海藻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这些都是围绕“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这句话来写的。
1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阅读第②段,从第②自然段中“它们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描述了海底植物色彩方面的差异;“最大的海藻长达二三百米。最小的单细胞海藻,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描述了海底植物大小方面的差异。
1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阅读划线句子可知,在“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这句话中,“做免费的长途旅行”是人类才会有的行为,这里将贝类当作人来写,赋予了贝类人的行为特征,属于拟人的修辞手法。这种拟人的表达方式使句子更加生动亲切,让读者仿佛能看到贝类像人一样搭乘轮船“旅行”的有趣场景,从而感受到海底世界的新奇有趣。在这句话中,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本体和喻体,也没有使用比喻词来构建比喻关系,所以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选项B错误。句子中说贝类“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这表明贝类虽然自己不动,但借助轮船实现了移动,并不是说贝类不会活动。选项C错误。
故选A。
13. 弱不禁风 不屈不挠 14. 叶子 花儿 顽强的生命力 15.五色梅有顽强的生命力 16. 菊花 美丽的姿态 不畏风霜的傲骨 顽强的生命力
【分析】这篇《五色梅》是一篇典型的状物抒情散文,通过多角度描写展现了五色梅的特点。文章结构清晰:先总写喜爱之情,再分述花色形态(比喻生动,如“花雨伞”“小鸟”)、繁殖特性(突出生命力)、自卫能力(茎刺细节),最后升华情感。写作特色在于将植物特性人格化(“傲骨”“不屈不挠”),并巧妙运用对比手法(“娇弱”外表与顽强本质)。语言风格质朴中见雅致,通过孩童视角的亲身经历增强说服力,最终完成对顽强生命力的礼赞。
13.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
(1)弱不禁风:形容身体虚弱,连风吹都禁不住。
这个成语出现在第④段“这时我才知道,五色梅看上去弱不禁风,可实际上它长了许多小刺在保护自己呢!”,它直接对应题目描述“形容身体虚弱,连风吹都禁不住”。
(2)不屈不挠:在困难或恶势力面前不屈服,不退缩。
这个成语出现在第⑤段“我更爱它不择条件、不屈不挠的旺盛生命力。”
它直接对应题目描述“在困难或恶势力面前不屈服,不退缩”。
14.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阅读第②段,开头主要描写叶子颜色的变化(“五色梅的叶子刚长出来时…”),接着详细描写了花的花期、颜色、形态和美丽(“它七月长出花蕾…更加美丽”)。所以可以填“叶子”和“花”。
第③段开头第一句就是“五色梅有顽强的生命力”,整段都在讲它容易繁殖、生命力强。所以第三个空填“顽强的生命力”。
15.本题考查找关键句。
第③自然段的第一句话“五色梅有顽强的生命力。”直接概括了本段的核心意思(本段就是围绕它的生命力如何顽强来写的),后面的内容(插枝就能成活)是这句话的具体说明。所以这句话是关键语句(中心句)。
16.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题目要求仿照第⑤段的句式:“我爱…,我爱它…,我爱它…,我更爱它…。”进行仿写。
选择一个对象(如动物、植物、事物)。写出喜爱它的几个方面。最后一个方面用“更爱”表示递进,强调最喜爱的特点或品质。
示例:我爱我家的小乌龟,我爱它坚硬的壳,我爱它安静的陪伴,我更爱它坚持不懈慢慢爬的精神。
17.例文:
我们家的“小书虫”
在我们家,有个名副其实的“小书虫”,那就是我的表弟。他对书的痴迷程度,简直超乎想象。
表弟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有童话故事、科普读物,还有历史名著。只要一有空,他就会一头扎进书的世界里,如饥似渴地阅读。
记得有一次,我去他家找他玩。一进门,就看见他坐在沙发上,手里捧着一本《哈利·波特》,眼睛紧紧地盯着书页,完全沉浸在魔法世界中,连我进来都没察觉。我大声喊他:“表弟,咱们出去玩吧!”他只是随口应了一声“等一下”,眼睛却依然舍不得从书上移开。我等了好一会儿,他还是没动静。我走过去,一把夺过他手中的书,说:“别看了,出去玩会儿!”他这才如梦初醒,可怜巴巴地望着我,央求道:“好姐姐,再让我看一会儿吧,就一会儿。”看着他那副模样,我心软了,只好把书还给他。
还有一回,表弟一边吃饭一边看书,结果把饭都喂到了鼻子上,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可他却浑然不觉,依旧专注地看着书。
因为爱看书,表弟的知识面特别广。每次和他聊天,他总能滔滔不绝地讲出许多有趣的知识,让我佩服不已。
这就是我们家的“小书虫”表弟,他就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在书的百花园中尽情地汲取知识的花蜜。我相信,在书的陪伴下,他一定会茁壮成长,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一、审题
题目要求写一个熟悉的人,需抓住其独特特点,如爱看书、爱运动等,可借鉴“我们家的智多星”这类带特点称谓的题目形式。要从生活中选取具体事例体现人物特点,注意用上能直接表现特点的词语,且内容需真实、有细节,避免泛泛而谈。
二、立意
通过描写熟悉之人的典型特点,展现其个性魅力或精神品质,表达对人物的熟悉感、亲近感或赞美之情,让读者通过具体事例感受到人物特点的独特之处及给人留下的印象。
三、提纲
开头:点明要写的人物及他最突出的特点,可用一个有趣的场景或概括性的话语引出,如“我的同桌是个‘小书虫’,只要一看书,就仿佛掉进了知识的海洋”。
中间:选取2-3个具体事例,每个事例中加入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详细体现其特点。例如写“运动健将”哥哥,可写他晨跑、参加运动会、教别人打球的事例。
结尾:总结人物特点,表达自己对他的看法或情感,呼应开头,如“这就是我的‘运动健将’哥哥,他用活力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