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铁肩担道义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铁肩担道义 课件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66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05 18:32: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朱志敏
你对李大钊的生平事迹知道多少呢?请说说。
请阅读课本的“李大钊简介”,了解李大钊的生平。
青少年时期的李大钊同志
赵纫兰——李大钊同志的夫人
图片李大钊
青年时期的李大钊
读大学时的李大钊
做总编辑时的李大钊
1914年2月李大钊同志在东京留影
担任《晨钟报》总编辑时的李大钊
但任北大图书馆主任时的李大钊
图片李大钊
党建时期的李大钊
担任《晨钟报》总编辑时的李大钊
李大钊故居
李大钊纪念馆
李大钊烈士陵园
李大钊纪念馆
李大钊汉白玉雕像
一、整体感知:
  阅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李大钊的。
是从三个方面来介绍的。
  第一部分(1—8自然段),讲述的是李大钊被捕前国内大的局势及其所做的主要工作。
  第二部分(9—26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讲述了李大钊被捕以后的遭遇及其思想历程。
  第三部分(27自然段到结尾),对李大钊的精神进行总体的评价。
二、问题探究:
 1、李大钊的革命行为表现出了共产党人的哪些高风亮节或优秀品质?
明确:
(1)他在白色恐怖极为严重的情况下,临危不惧,坚守战斗岗位;
(2)他身陷囹圄,仍关心着党的事业和同志们的安全,把个人的生命和家庭的安危置之度外;
(3)在敌人的监狱里、法庭上和绞架下,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最后从容就义,为党献身;
(4)他在狱中写的《狱中自述》。充分反映了他坚定的革命原则和高超的斗争艺术;
(5)为了保护同时被捕的青年,他表示自己愿意“负其全责”,要敌人对此等爱国青年宽大处理,体现了一个革命者舍己救人,一心为革命的高贵品质。
 宽阔的额头很干净,浓黑的双眉下神情若然,方形的脸上一片平和,只是,在他那满是皱褶的灰布棉袍下,挂着又黑又粗的铁链……   站在绞刑架下,这位蜚声中外的北大教授、著名的中国共产党人,又进行了最后一次的讲演:“不能因为你们绞死了我,便绞死了共产主义……” 最后,奉系军阀采用从欧州进口的刑具,

  1927年4月28日,这位 著名的共产党人临刑前留下了最后一张照片。
李大钊就义的绞架
这是奉系军阀张作霖绞杀革命烈士李大钊的绞刑架。
以最残忍的“三绞处决”法,对李大钊进行了整整40分钟的绞杀。中国共产党党名的议定者,就这样,在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中,第一个慷慨就义。
 
明确:(1)认为生死是自然规律,死并没有什么可怕的。
(2)他不赞成无畏的死,认为只有为了真理而死结和是人生的“佳境”,为革命而死能使精神达到崇高不朽的境界。
(3)要求勇敢地面对人生追求真理。
我们看到李大钊对于生死处之泰然,渴求生命超越的精神。他慷慨赴死体现了用真理化解生死,用精神赢得不朽的崇高革命境界。
2、李大钊是怎样思考生死问题的
3、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是如何体现的?
明确:文章通过叙述李大钊同志人生最后时期的言论和行动,充分地表现了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他在白色恐怖极为严重的情况下,临危不惧,坚守岗位;身陷囹圄,仍关心着党的事业和同志们的安全,把个人的生命和家庭的安危置之度外;在监狱中、法庭上和绞刑架上,坚贞不屈,大义凛然,从容就义,为党献身。
  4、本文是一篇评传,作者不仅叙述了 传主从容就义的始末,还对传主的思想进行了评议。请找出文章中作者评议性的文字,谈谈这些文字的作用。
  课文里评议性的文字有:第11、12、15、17、18、19这六个较为集中的自然段。(朗读这些段落,体会它们的作用)
  这些评议性的文字评价公允,既是对事实的阐释,同时也是作者自我态度的呈现。这些文字对理解传主的性格、思想,对认识 传主的精神价值具有重要的点睛作用。
5、写作特点
(1)叙议结合的手法
本文写李大钊的行为表现,运用了记叙、议论等手法,主要对李大钊的思想作了评论,评论如下:
“李大钊被捕后,表现出了一位彻底的唯物主义者的无私无畏的英勇气概。”这句话点出了他的无私、无畏的英勇。“他的这种无私无畏来自他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信仰和对中华民族一定会独立,社会主义一定会在中国实现的信心,也来自他对人生的透彻看法。”揭示了李大钊精神品格的根源。
(2)恰当的引用
文章大量引用了相关史实,如对待如何处理李大钊,各方反应不同,作者均转引历史资料,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再如为了表现李大钊的生死观、对待党和同志等方面的品质,引用了李大钊的言论,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内涵和真实性。
推荐阅读
《李大钊》,朱志敏/编撰,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9。 《李大钊传》,朱志敏/著,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李大钊》,朱成甲/编著,北京:中国国际 广播出版社,1996。 《李大钊的故事》,孔丽贞/编著,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8。 《气贯长虹:李大钊》,江沛、姬丽萍/著,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