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张PPT)
第三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
教考衔接课3 太空中质量的测量
源于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第3节“科学漫步”。
用动力学方法测质量
大家知道,质量可以用天平来测。但是在太空,物体完全失重,用天平无法测量质量,那么应该如何测量呢?
由牛顿第二定律F=ma可知,如果给物体施加一个已知的力,并测得物体在这个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就可以求出物体的质量。这就是动力学测量质量的方法。
北京时间2013年6月20日上午10时,我国航天员在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进行了太空授课,演示了包括质量的测量在内的一系列实验。
质量的测量是通过舱壁上打开的一个支架形状的质量测量仪完成的。测量时,航天员把自己固定在支架的一端,另外一名航天员将支架拉开到指定的位置。松手后,支架拉着航天员从静止返回到舱壁。支架能够产生一个恒定的拉力F;用光栅测速装置能够测量出支架复位的速度v和时间t,从而计算出加速度a。这样,就能够计算出航天员的质量m。
一、真题链接
1.(2022·山东卷)在天宫课堂中,我国航天员演示了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受此启发,某同学利用气垫导轨、力传感器、无线加速度传感器、轻弹簧和待测物体等器材设计了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如图甲所示。主要步骤如下:
①将力传感器固定在气垫导轨左端支架上,加速度传感器固定在滑块上;
②接通气源,放上滑块,调平气垫导轨;
③将弹簧左端连接力传感器,右端连接滑块。弹簧处于原长时滑块左端位于O点。A点到O点的距离为5.00 cm,拉动滑块使其左端处于A点,由静止释放并开始计时;
④计算机采集获取数据,得到滑块所受
弹力F、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
部分图像如图乙所示。
回答以下问题(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1)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
(2)该同学从图乙中提取某些时刻F与a的数据,画出a-F图像如图丙中Ⅰ所示,由此可得滑块与加速度传感器的总质量为________kg;
(3)该同学在滑块上增加待测物体,重复上
述实验步骤,在图丙中画出新的a-F图像Ⅱ,
则待测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kg。
12
0.20
0.13
[解析] (1)初始时弹簧的伸长量为5.00 cm,结合题图乙可读出弹簧弹力为0.610 N,由F=kx可得弹簧的劲度系数k≈12 N/m。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结合题图丙可得a-F 图线斜率的倒数表示滑块与加速度传感器的质量,代入数据得m=0.20 kg。
(3)同理题图丙中图线Ⅱ的斜率的倒数=m+m测,得m测≈0.13 kg。
二、真题拓展
2.(多选)用宇宙飞船去接触正在轨道上运行的火箭组(可视为质点),接触后,开动飞船尾部的推进器,使飞船和火箭组共同加速,如图所示。推进器的平均推力为F,开动时间为Δt,测出飞船和火箭组的速度变化量是Δv。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推力F通过飞船传递给火箭组,所以飞船对火箭组的弹力大小应为F
B.宇宙飞船和火箭组的总质量应为
C.推力F越大,就越大,且与F成正比
D.推力F减小,飞船与火箭组将分离
√
√
BC [对飞船和火箭组组成的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m1+m2)a,设飞船对火箭组的弹力大小为FN,对火箭组,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N=m2a,解得FN=<F,故A错误;由运动学公式,有a=,且F=(m1+m2)a,解得m1+m2=,故B正确;对整体有F=(m1+m2),由于(m1+m2)为火箭组和宇宙飞船的总质量,则推力F越大,就越大,且与F成正比,故C正确;推力F减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整体的加速度减小,速度仍增大,不过增加变慢,所以飞船与火箭组不会分离,故D错误。]
谢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