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分班考模拟测试卷(含解析)-数学六年级下册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升初分班考模拟测试卷(含解析)-数学六年级下册苏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8.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7-07 16:54: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分班考模拟测试卷-数学六年级下册苏教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从甲地到乙地,小明的平均速度是每分钟120米,已知他往返的平均速度是每分钟90米,那么他返回的平均速度是每分钟( )米。
A.60 B.72 C.75 D.105
2.班级联欢会上,同学们按“3个红气球、2个黄气球、2个绿气球、1个白气球”的顺序把气球串起来装饰教室。第132个气球是( )的。
A.红色 B.黄色 C.绿色 D.白色
3.从1,2,3,4,5,6,7这7张数字卡片中任意抽取一张,抽到( )的可能性最小。
A.质数 B.合数 C.奇数 D.偶数
4.如图,一款床单的标签显示的规格是230×245,“230”“245”分别表示长方形床单的长和宽。结合生活实际判断这两个数的单位是( )。
A.毫米 B.厘米 C.分米 D.米
5.把一段圆钢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削去的部分重4kg,这段圆钢总重( )kg。
A.24 B.12 C.8 D.6
二、填空题
6.一个数比20小,既是3的倍数又是15的因数,这个数可能是( )。
7.A÷B=3……3,如果A、B同时缩小到原来的,这时商是( ),余数是( )。
8.体育用品店的部分球类单价:篮球46.5元/个,排球40.5元/个,足球45元/个。林老师去体育用品店为学校买一些篮球、排球和足球,共用去219元,已知篮球买了2个,排球买了( )个,足球买了( )个。
9.一个真分数加上它的一个分数单位,得1,减去它的一个分数单位,差是,这个真分数是( )。
10.红花比蓝花多,红花是蓝花的( ),蓝花是红花的( ),蓝花比红花少( )%。
11.甲、乙、丙三人共存款1350元,甲与乙的比是3∶2,丙比乙少50元,甲存款( )元,乙存款( )元,丙存款( )元。
12.如图,C是线段AB的一点,D是线段CB的中点。已知图中所有线段的长度之和是23厘米,线段AC的长度与线段CB的长度都是整数,则线段AC的长度为( )厘米。
13.如图,直角三角形ABC中,∠B=90°,AB=6cm,BC=8cm,AC=10cm。D、E分别为BC、AC边上一点。现将三角形ABC沿线段AD对折,使得点E与点B重合。三角形ABC的面积是( )cm2,阴影部分三角形CDE的面积是( )cm2。
三、判断题
14.一件上衣,先涨价后,再降价,价格不变。( )
15.某商品在搞促销活动,商场按“每满100元减40元”的方式销售。因为(100-40)÷100=60%,所以这里的“每满100元减40元”实际上就是打六折销售。( )
16.一个三角形最小内角是50°,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
17.在装有5个红球、5个黄球的盒子里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为10%。( )
18.,小数点后第100位上的数是5。( )
四、计算题
19.直接写出得数。

3.5×0.1= 24×12.5%= 0.24÷0.4=
20.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21.解方程。
3x-1.2=4.8 x∶0.75=8∶ x+x=49
五、作图题
22.将三角形ABC绕B点顺时针旋转90°;将三角形ABC按照2∶1放大。
六、解答题
23.张师傅原计划用6小时加工零件630个。实际每小时比原计划多加工零件21个,实际加工完成这批零件共用多少小时?
24.疫情期间,大华学校储备了200支测温枪,明星学校的储备量比大华学校的少50支。明星学校储备了多少支测温枪?
25.哪吒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仙,其动画形象深受广大观众的喜欢。一个玩具厂原来做一个哪吒玩偶需要4.8元的材料,技术改进后,每个只需4元的材料。原来准备做160个哪吒玩偶的材料,现在可以做多少个?
26.河源是“山水一色、人文秀美”旅游的好胜地。2024年春节,淘气一家到河源旅行,在比例尺为1∶2000000的地图上量了家到河源的图上距离是8厘米,淘气爸爸以每小时80千米行驶,多少小时能到河源?
27.陀螺在我国最少有四、五千年的历史,是民间最早的娱乐工具之一。小刚有一个底面直径是6厘米的木制陀螺(如图),这个陀螺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8.一辆汽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情况如表。
时间/时 0 1 2 3 4 5
路程/千米 0 80 160 240 ( ) ( )
(1)把表填写完整。
(2)这辆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成( )比例。
(3)先根据上表描点,再顺次连接各点。我发现所描的点都在同一条( )上。
(4)点(10,800)( )这条直线上。(填“在”或“不在”)
《小升初分班考模拟测试卷-数学六年级下册苏教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B B B B D
1.B
【分析】设甲乙之间的距离为单位“1”,则甲地到乙地的时间=路程÷速度=,往返的平均速度=2倍的路程÷(去的时间+返回的时间)。可以求出返回的时间。返回的速度=路程÷时间。
【详解】甲地到乙地的时间:1÷120=
去的时间+返回的时间:2÷90=
返回的时间:-=
返回的速度:1÷=72(米/分钟)
故答案选:B
2.B
【分析】根据题意,这组气球是以3+2+2+1=8个气球为一个循环周期,分别按3红、2黄、2绿、1白的顺序循环排列;
求第132个气球的颜色,就是求132里有几个8,用除法计算,如有余数,余数是几,就是一个循环周期里的第几个气球;如果没有余数,就是一个循环周期里的最后一个气球,据此找到对应的颜色即可。
【详解】132÷8=16……4
余数是4,是一个循环周期里的第4个气球,即黄气球;
第132个气球是黄色的。
故答案为:B
3.B
【分析】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再有其他因数,这样的数叫质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其他因数,这样的数叫合数。整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据此确定质数、合数、奇数和偶数的个数,比较,哪种数的个数最少,抽到哪种数的可能性就最小。
【详解】质数有2,3,5,7,共4个;合数有4,6,共2个;奇数有1、3、5、7,共4个;偶数有2,4,6,共3个,2<3<4,最少的是合数,抽到合数的可能性最小。
故答案为:B
4.B
【分析】联系生活实际可知:一般床的长度为2米,那么床单的长和宽大约为2米多,根据1米=100厘米,也就是230厘米=2.3米,245厘米=2.45米,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一款床单的标签显示的规格是230×245,“230”“245”分别表示长方形床单的长和宽。两个数的单位是厘米。
故答案为:B
5.D
【分析】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把一段圆钢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圆锥体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所以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原来圆柱的,那么削去部分的质量是圆柱质量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据此用4÷列式计算。
【详解】4÷(1-)
=4÷
=4×
=6(kg)
所以这段圆钢总重6kg。
故答案为:D
6.3或15
【分析】求一个数的因数时,就用这个数从1开始去整除,一直除到除数和商交换位置或除数和商相同为止,除数和商都是被除数的因数,重复的因数只写一个;求一个数的倍数时,用这个数乘1、2、3…所得的积就是这个数的倍数,求出20以内3的倍数和15的因数即可求得。
【详解】3×1=3
3×2=6
3×3=9
3×4=12
3×5=15
3×6=18
20以内3的倍数:3、6、9、12、15、18。
15÷1=15
15÷3=5
15的因数有:1、3、5、15。
所以,一个数比20小,既是3的倍数又是15的因数,这个数可能是3或15。
7. 3 0.3
【分析】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A÷B=3……3,如果A、B同时缩小到原来的,即被除数、除数同时除以10,商不变,余数应同时除以10。
【详解】余数:3÷10=0.3
A÷B=3……3,如果A、B同时缩小到原来的,这时商是3,余数是0.3。
8. 2 1
【分析】已知篮球46.5元/个,篮球买了2个,根据“总价=单价×数量”,求出买篮球花的钱数;
已知买篮球、排球和足球共用去219元,用花的总钱数减去篮球花的钱数,求出剩下的钱数,也就是买排球和足球花的钱数之和;
已知排球40.5元/个,足球45元/个,假设足球买了1个、2个……,用排球和足球花的钱数之和减去买足球花的钱数,求出买排球花的钱数,如果买排球花的钱数大于或等于排球的单价,再根据“数量=总价÷单价”,求出买排球的数量,如果数量是整数,则假设成立。
【详解】买排球和足球花的钱数之和:
219-46.5×2
=219-93
=126(元)
假设足球买了1个,则排球买了:
(126-45)÷40.5
=81÷40.5
=2(个)
假设足球买了2个,则还剩下:
126-45×2
=126-90
=36(元)
36<40.5
不够买排球,此假设不成立。
所以,排球买了2个,足球买了1个。
9.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加上两个分数单位等于1,所以用(1-)÷2可以求出该数的分数单位。再根据加上它的一个分数单位得1,所以用1减去分数单位,即可得解。
【详解】1-(1-)÷2
=1-÷2
=1-×
=1-

一个真分数加上它的一个分数单位,得1,减去它的一个分数单位,差是,这个真分数是。
10. 20
【分析】红花比蓝花多,把蓝花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加法的意义,可知红花是蓝花的(1+),根据求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则用1÷(1+)即可求出蓝花是红花的几分之几;再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百分之几,用相差数除以另一个数再乘100%,则用÷(1+)×100%即可求出蓝花比红花少百分之几。
【详解】1+=
1÷(1+)
=1
=1×

÷(1+)×100%
=÷×100%
=××100%
=20%
红花是蓝花的,蓝花是红花的,蓝花比红花少20%。
11. 600 400 350
【分析】由题意可知,用1350加50可得到甲、乙、乙的和,可知甲、乙、乙的比是3∶2∶2,根据比的应用,先用甲、乙、乙的和除以甲、乙、乙的和总份数,得到每份的金额,再用每份的金额分别乘甲与乙的份数,求出甲与乙,再用乙减50得到丙,据此解答。
【详解】
(元)
(元)
(元)
(元)
甲、乙、丙三人共存款1350元,甲与乙的比是3∶2,丙比乙少50元,甲存款600元,乙存款400元,丙存款350元。
12.3
【分析】根据线段有2个端点,从A点开始,可以确定有AC、AD、AB、CD、CB、DB,共6条线段,因为D是线段CB的中点,因此CD=DB、CB=2CD,假设CD=DB=x,AC=y,根据所有线段的长度之和是23厘米,可以列出方程y+(x+y)+(2x+y)+x+2x+x=23,将左边合并后是7x+3y=23,又因为线段AC的长度与线段CB的长度都是整数,分别确定x和y的值,找到符合题意的情况即可。
【详解】根据题意,可得AC+AD+AB+CD+CB+DB=23
假设CD=DB=x,AC=y
可以写出方程:y+(x+y)+(2x+y)+x+2x+x=23
解:y+x+y+2x+y+x+2x+x=23
化简得:7x+3y=23
因为线段AC的长度与线段CB的长度都是整数,x最大为3
当x=3时
7×3+3y=23
解:21+3y=23
21+3y-21=23-21
3y=2
3y÷3=2÷3
y=
y不是整数,不符合;
当x=2时
7×2+3y=23
解:14+3y=23
14+3y-14=23-14
3y=9
3y÷3=9÷3
y=3
符合题意;
当x=1时
7×1+3y=23
7+3y-7=23-7
3y=16
3y÷3=16÷3
y=
y不是整数,不符合。
线段AC的长度为3厘米。
【点睛】关键是熟悉线段的特点,确定所有的线段,根据线段之间的长度关系,列出方程并化简,从而逐步试出线段AC的长度。
13. 24 6
【分析】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据此代入数据求出三角形ABC的面积;再据图可知,三角形CDE、三角形AED、三角形ABD的高相等,可以设高为hcm,再根据三角形CDE、三角形AED、三角形ABD的面积之和等于三角形ABC的面积列出方程,再进一步求出高ED,最后根据阴影部分三角形CDE的底是CE高是ED代入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8×6÷2
=48÷2
=24(cm2)
CE=10-6=4(cm)
解:设ED为hcm。
6h÷2+(10-6)h÷2+6h÷2=24
3h+2h+3h=24
8h=24
h=3
4×3÷2
=12÷2
=6(cm2)
三角形ABC的面积是24cm2,阴影部分三角形CDE的面积是6cm2。
14.×
【分析】设这件上衣的原价是1,把原价看作单位“1”,先涨价,则涨价的价格是原价的(1+),单位“1”已知,用原价乘(1+),求出涨价后的价格;
再降价,是把涨价后的价格看作单位“1”,则降价后的价格是涨价后价格的(1-),单位“1”已知,用涨价后的价格乘(1-),求出降价后的价格,即现价;
最后把现价与原价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详解】设这件上衣的原价是1。
1×(1+)×(1-)
=1××

<1
现价比原价低,价格变化了。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5.×
【分析】“每满100元减40元”表示,如果商品的价格低于100元,则没有这个优惠,需按原价支付;如果商品的价格正好是100元或100元的整数倍时,用原价减去40元或减去整数倍个40元,再除以原价,得出现价是原价的60%,相当于打六折;如果商品的价格大于100元但不是100元的整数倍数,每100元的部分都可以减去40元,再除以原价,得出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换算成折扣,不是六折。
“打六折”的含义,无论商品的原价是多少,都按原价的60%进行销售。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如果商品的原价正好是100元,那么折扣是:
(100-40)÷100×100%
=60÷100×100%
=0.6×100%
=60%
60%=六折
如果商品的原价是160元,那么折扣是:
(160-40)÷160×100%
=120÷160×100%
=0.75×100%
=75%
75%=七五折
因为不知道商品的原价,所以只能说,顾客能享受到的最大优惠相当于打六折。如果商品的原价不是100元或100元的整数倍,那么就不是打六折。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6.√
【分析】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个三角形的最小内角是50°,那么假设还有一个内角也是50°,用180°减去两个50°,求出第三个内角最大是多少。最大内角是锐角的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最大内角是钝角的,是钝角三角形。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据此解题。
【详解】180°-50°-50°=80°
所以,这个三角形的最大内角最大是80°,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
17.×
【分析】首先求出球的总量;然后根据求可能性的方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列式解答,用红球的数量除以球的总量,求出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多少即可。
【详解】5÷(5+5)
=5÷10
=50%
则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50%。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分两种情况:(1)需要计算可能性的大小的准确值时,根据求可能性的方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列式解答即可;(2)不需要计算可能性的大小的准确值时,可以根据各种球数量的多少,直接判断可能性的大小。
18.×
【分析】把一个循环节看作一个周期,一个循环节里面有6个数字,用除法求出100里面有多少个完整的循环节,余数是几,就从完整循环节的第一个数字往后数出第几位上面的数字,据此解答。
【详解】分析可知,循环节里面有6个数字。
100÷6=16……4
从左往右循环节的第4位上面的数字是8。
所以,小数点后第100位上的数是8。
故答案为:×
【点睛】求出循环节的数字个数,再根据有余数除法的应用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9.;;;128
0.35;3;0.6;
【详解】略
20.13;1;
【分析】(1)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2)交换和的位置,利用加法交换律和减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3)先计算小括号里的除法,再计算减法,最后计算小括号外的乘法。
【详解】
=27-14
=13
=2-1
=1
21.x=2;x=10;x=42
【分析】(1)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都加1.2,然后再同时除以3即可得到原方程的解。
(2)首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化简,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左右两边同时除以即可。
(3)先合并方程左边含共同未知数的算式,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左右两边同时除以,解出方程即可。
【详解】(1)3x-1.2=4.8
解:3x-1.2+1.2=4.8+1.2
3x=6
3x÷3=6÷3
x=2
(2)x∶0.75=8∶
解:x=0.75×8
x=6
x÷=6÷
x=6×
x=10
(3)x+x=49
解:(1+)x=49
x=49
x÷=49÷
x=49×
x=42
22.见详解
【分析】根据旋转的特征,把三角形各顶点绕B点顺时针旋转90°,再顺次连接即可;三角形ABC两条边AB和BC分别是3格、2格,按要求放大后分别是6格、4格,先画AB、BC两边,再连接第三条边;据此作图。
【详解】作图如下: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旋转和图形放大的作图能力,需注意的是旋转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图形的放大只改变图形的大小,不改变形状。
23.5小时
【分析】假设实际加工完成这批零件共用x小时,先用零件的总数除以加工的时间,求出原计划的加工效率,再加上21个,即是实际每小时加工的零件数,再乘实际加工完成这批零件的时间x,等于零件的总数630个,据此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得解。
【详解】解:设实际加工完成这批零件共用x小时,
(630÷6+21)×x=630
(105+21)×x=630
126x=630
x=630÷126
x=5
答:实际加工完成这批零件共用5小时。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弄清题意,把实际加工完成这批零件的时间设为未知数x,找出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包含x的等式,解方程得到最终的结果。
24.110支
【分析】把大华学校的测温枪数量看作单位“1”,明星学校的储备量比大华学校的少50支,单位“1”已知,用大华学校的测温枪数量乘,再减去50,即可求出明星学校储备的测温枪数量。
【详解】200×-50
=160-50
=110(支)
答:明星学校储备了110支测温枪。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乘法的意义及应用,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5.192个
【分析】原来一个玩偶的钱数×原来准备做的个数=准备的钱数,准备的钱数÷现在每个钱数=现在可以做的个数,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4.8×160÷4
=768÷4
=192(个)
答:现在可以做192个。
【点睛】本题考查简单的归总问题,关键是掌握小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26.2小时
【分析】先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求出淘气家到旅游景区的路程,再用路程除以速度,求出多少小时能到河源,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8÷
=8×2000000
=16000000(厘米)
16000000厘米=160千米
160÷80=2(小时)
答:淘气爸爸以每小时80千米行驶,2小时能到河源。
27.113.04立方厘米
【分析】由题干可知,圆柱和圆锥是等底的,求圆柱和圆锥的体积之和就是陀螺的体积。分别利用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求解即可。
【详解】3.14×(6÷2)2×3+×3.14×(6÷2)2×3
=3.14×32×3+×3×3.14×32
=3.14×9×3+3.14×9
=84.78+28.26
=113.04(立方厘米)
答:这个陀螺的体积是113.04立方厘米。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的应用,熟记公式是解题关键。
28.(1)320;400
(2)正
(3)直线
(4)在
【分析】(1)根据前几组数据分别计算出这辆汽车4小时和5小时行驶的路程,填入表中;
(2)根据时间与路程的比值一定,确定行驶的时间和路程成正比例;
(3)成正比例关系的图形是一条直线,所以各点都在这条直线上;
(4)求出10与800的比值,即可确定这个点在这条直线上。
【详解】(1)根据前几组数据可知,路程∶时间=80∶1,即这辆汽车1小时行驶80千米。
4×80=320(千米)
5×80=400(千米)
所以这辆汽车4小时行驶的路程是320千米、5小时行驶的路程是400千米。
(2)1∶80=
2∶160==
3∶240==
比值一定,这辆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成正比例。
(3)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成正比例关系,成正比例关系的图形是一条直线,所以各点都在同一条直线上。
(4)10∶800==,所以点(10,800)在这条直线上。
【点睛】比值一定的两个量是成正比例关系的量,对应的各点都在同一条直线上。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