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2张PPT。为世界工作弗.梅林 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 ——列宁 千 年 伟 人 马克思
生平简介 马克思(1861年) 马克思(大学时期) 24岁的《莱茵报》主编1841年春,马克思从柏林大学毕业后回到特里尔,与深深相爱的燕妮在一起。 迁 居 巴 黎 巴黎会晤 恩格斯 起草《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
德文第一版封面 广州一教师半生珍藏的12个版本的<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和女儿燕妮 (1866年3月底)马克思、恩格斯和马克思的女儿:燕妮、劳拉和爱林娜(1861年5月)。 燕妮( 青年时期) 马克思故居 马克思的简朴的葬礼 伦敦的海格特公墓 马克思墓上的雕像一、词语积累:
1、正确读出下列加线词语的读音:荒埠 洁癖 渍 慰藉 炫耀教唆 摈斥 矫揉造作 奴颜婢膝俾 抽搐 炽烈 招摇撞骗bù pǐ zì jiè xuàn suō bìn jiǎo bì xī bǐ chù chì zhuàng二、整体感知:
本文主要选取马克思哪个时期进行介绍?
是要表达马克思的什么精神?
又是从几个方面来表现的?
晚年
显示出马克思忘我地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奋斗终生的精神。主要是从四个方面来写的。第一方面:主要讲述晚年马克思的健康状况以及他本人对这个问题的态度。第二方面:主要介绍马克思对文学、数学的爱好与看法。第三方面:描述马克思独特的人际交往情形。第四方面:简单交代1875年的马克思迁居以后的情况。1、文中说,“他盛怒时的激动同他转而阐述自己对当代经济事件时的宁静态度恰成鲜明的对照。他毫不费力地从预言家和猛烈的谴责者一变而为宁静的哲学家”。马克思为什么能做到这种态度的转换?三、合作探究马克思谈到自由党及它的爱尔兰政策-------也就是英国资产阶级执政党以及它的殖民地政策时的盛怒与激动,表现出他作为革命者、战士,对敌人嫉恶如仇的。这也说明他性格热烈、富于感性,表明马克思也是个有七情六欲的普通人。 而阐释当时的经济事件时的宁静,则表现了他作为学者和科学家所具有的冷静、沉着、专注乃至痴迷的品格。
而他从盛怒时的激动轻而易举地转换为哲学家的宁静,则说明他虽然性格热情,但能够自我克制,这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才能拥有的素质。
2、怎样理解标题“为世界工作”的含义?这是马克思的名言,也是他的自我写照。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他的一生是为了解放全人类而奋斗的,他不仅仅属于德国,他属于整个世界和全人类。另外,他的工作是为活生生的具体的现实生活而工作,这也是马克思有别于一般学者的地方,也就是说马克思不是做远离现实世界的抽象的研究,而是直接面对现实、为现实服务的。马克思是我们社会中经常提到的伟人之一,本文主要从哪些方面展现了马克思的伟人风范?阅读这篇传记后,你对马克思有什么新的认识和感受?本文没有直接描述马克思的革命活动,主要是通过描绘他的日常生活细节,如体格、饮食、业余阅读、儿女家事等,就是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来表现马克思伟人的风范的。作者呈现给我们的马克思不是一个神圣化的偶像,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活人,作者应用马克思的话“人所固有的我无不具有”。日常生活的描写正把他作为一个“人”的一面展现了出来。他的伟大,不是脱离世俗、不食人间烟火,而是立足于日常生活中,平凡寓于伟大。 马克思在全世界世界各地来伦敦瞻仰马克思墓的人民群众络绎不绝。 马克思恩格斯纪念碑(在苏联) 上海复兴公园的马克思恩格斯雕像于1985年5月5日落成。 马克思诗歌欣赏 人生
瞬息云烟
为时多么短暂
被时光带走的一切哟
永远不再回还
生命有如文火徐燃
死亡将是永恒久远
因需求而产生的一切哟
正是我的意愿眼前的万物
即将消失
理想和激情
也会化作虚无的云烟
对你从事的事业
魔鬼可能在一旁讪笑
千万人拼命争夺
也许是无谓的辛劳
心乱气恼
是一切祸患的根苗
惊慌烦忧
意谓“幸福已经遁逃”
无聊的目标
也可能被人苦苦追求
转眼即逝的人生
正是一次激情的战斗
心胸狭窄的人
往往自命伟大不凡
这种人的命运啊
只有自怨自惭 推荐阅读 马克思的—生是伟大的一生。他和思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马克思的名字永垂史册,他的学说将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