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喀布尔人》:一样的父爱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喀布尔人》:一样的父爱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05 20:26:56

文档简介

12、《喀布尔人》:一样的父爱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把握小说主题,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分析喀布尔人的形象。
2、过程与方法:在品味细节描写句子和分享故事过程中感受深沉的父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深沉厚重的父爱、读懂父爱、感恩父爱。
2学情分析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和必修四的第三单元均为小说单元,其中包括了《项链》、《阿Q正传》(节选)等小说,通过这两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小说的相关知识,初步掌握了小说的阅读方法,但对小说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还不够熟练。另外,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受宠的比较多,他们往往依赖父母,却体会不到父母亲对他们的良苦用心。他们会以自我为中心,听不进大人的话,把不理解父母归结为“代沟”,更有甚者,和父母关系僵化甚至敌对。
3重点难点
重点:把握小说主题,感受深沉厚重的父爱、读懂父爱、感恩父爱。
难点: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分析喀布尔人的形象。
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微电影中《父亲》歌曲和视频片段后,教师深情导入:
听到这熟悉的歌声,看到这动人的画面后,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答)
父爱总是如此伟大而深沉。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体现父爱的小说,一起感受父爱,读懂父爱。小说的名字叫《喀布尔人》。
活动2【讲授】品一品,感受父爱
合作讨论:找出文中能描写喀布尔人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而又能体现其父爱的句子,读一读,并分析其形象。
明确:
P135:二人的对话。(幽默、亲切、关爱敏妮)
P136:“盛怒”、“乱骂”“揍”(粗野)
回头看小敏妮时“脸上露出笑容”“笑了说”(善良、慈爱)
P137:“他迟疑了一会说:“我……只一会儿工夫?”(善良,关爱敏妮)
P138:①“先生,我带了这点东西来,送给那小人儿。您可以替我交给她吗?”
②“您是很仁慈的,先生!永远记着我。但不要给我钱!——您有一个小姑娘;在我家里我也有一个像她那么大的小姑娘。我想到她,就带点果子给您的孩子——不是想赚钱的。”
③他伸手到他宽大的长袍里,掏出一张又小又脏的纸来。他很小心地打开这张纸,在我桌上用双手把它抹平了。上面有一个小小的手印。不是一张相片。也不是一幅画像。这个墨迹模糊的手印平平地捺(nà)在纸上。当他每年到加尔各答街上卖货的时候,他自己的小女儿的这个印迹总在他的心上。(生活贫困、关爱、思念女儿)
(2)喀布尔人形象归纳:拉曼是一位伟大的父亲。他地位低下,貌似粗野却内心善良,对女儿充满了关爱。
活动3【讲授】读一读,回味父爱
朗读P138前三段的细节描写,加深细节描写印象,回味喀布尔人深沉的父爱。
活动4【活动】说一说,分享父爱
敞开你的心扉,分享某个瞬间你感受到的父亲对你的爱。
活动5【活动】写一写,感恩父爱
青春年少,我们也曾对挚爱我们的父亲任性过,也曾误解过他们的爱心,请以 “爸爸,我想对您说” 为开头给你的父亲写一张字条。
活动6【活动】听一听,聆听父爱
看视频,聆听班上某些父亲内心深处想对自己孩子说的话,聆听父爱。
活动7【练习】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1)父爱如山、感恩父爱。
(2)刻画人物形象方法: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神态等细节描写
活动8【作业】作业
1、针对即将到来的父亲节,写写想对父亲说的,或计划为他做的。
2、以《父亲与我》为题目,写一个体现父爱的生活片段。
要求:情感真挚,运用细节描写方法。
活动9【活动】致敬父亲
合唱歌曲《父亲》,向父亲致敬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