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新中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上海市新中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6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7-08 20:23: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上海市新中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
本卷共大题,共100分。
1.
“大变局”下的近代中国
近代中国遭遇“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1) 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面对危机,中国社会各阶层展开了多种形式的探索。根据提示以填空的方式完成如图的大事年表。
(2) 如图主要可用于见证晚清时期 ______(单选)
A. 对华侵略的开始 B. 救亡道路的探索 C. 瓜分中国的狂潮 D. 民主革命的发展
(3) 有一个城市“最早被开辟为通商口岸;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还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早期组织”。这个城市是 ______(单选)
A. 北京 B. 南京 C. 广州 D. 上海
(4)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解释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请将下列史料与对应的历史解释相匹配。(填序号)
历史解释 史料
1 ______ 《南京条约》:中国向英国赔偿军费等2100万银元
2 ______ 《北京条约》:准许鸦片以“洋药”名义进口
3 ______ 《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办厂
4 ______ 《辛丑条约》:各国自北京至山海关沿铁路重要地区驻扎军队
A.列强侵略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B.加大了广大劳动人民的负担
C.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
D.实现了鸦片贸易合法化
五四运动为中共的成立提供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中国共产党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方向。
(5) 根据提示,将下列事件填入时间轴相应的位置(填写字母)。
A.会宁会师
B.井冈山会师
C.五四运动
D.遵义会议
E.中共一大
F.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G.国民革命H南昌起义
(6) 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指出:“中国则不同,……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请回答,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怎样的正确道路?
2.
红歌中的历史记忆
为了探讨如何更好地讲述历史故事,某中学历史社团尝试结合视听艺术开展普及活动。同学丙找到了网友制作的视频《用100首歌看中国100年历史》,通过每年一首代表性的歌曲片段来回顾1921年至2023年的中国近现代历史大事。
时间 代表歌曲 代表事件
1921 国际歌 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6 国民革命歌 国共合作联合北伐
1931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1 ______
1935 遵义城头霞光闪 2 ______
1940 八路军军歌 3 ______
1945 恭喜恭喜 4 ______
1947 挺进大别山 5 ______
1949 义勇军进行曲 6 ______
(1) 请根据上述表格中代表歌曲提示,完成该年代表事件配对填空。(填写字母)
A. 开国大典 B. 两万五千里长征 C. 百团大战
D. 解放战争 E. 九一八事变 F. 抗战胜利
(2) 《八路军军歌》中“八路军”这一称呼的出现与 ______直接相关。(单选)
A. 东北抗日联军的组建 B.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 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 D. 抗日战争的胜利
(3) 歌曲《挺进大别山》所代表的历史事件的重要意义是 ______(单选)
A. 标志着中华民国时期结束
B.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C. 标志着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D. 标志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形成材料一: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聂耳《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1935年)
(4) 试用1931年至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史实说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5) 请结合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说明《义勇军进行曲》能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理由。
3.
口号中的党史
20世纪20年代初至4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成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口号是学习党史的方式之一。
1949—1956年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2)“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3)“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初步建立”
1956——1977年 (1)“大跃进万岁”
(2)“阶级斗争为纲”
1978年以来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开放,经济建设为工作中心”
(2)“一国两制”“港人治港”
(3)“发展才是硬道理”
(4)“科教兴国”
(5)“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6)“依法治国”、“以德治国”
(7)“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1) 表格中“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形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经济建设为工作中心”三个口号分别对应什么历史事件?
(2) 1949-1956年的口号反映了当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任务是什么?______(双选)
A.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B.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C. 巩固人民政权 D.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 结合所学,请分别为表中的三个历史时期各再拟两个口号。
4.
“沧海变桑田”
有网友在社交媒体某平台发布多组新中国变迁对比图,生动展示了新中国建立以来,“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发展成就”,中华大地沧海桑田换了人间!
(1) 该网友提供的多组图片是从哪些视角反映了新中国的变迁?
(2) 依据材料,概括新中国发生变迁的主要特点。
(3) 结合材料和所学,你如何看待新中国的变迁?
答案
1.
(1)鸦片战争;英法联军;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戊戌;辛亥;新文化。
(2)C。
(3)D。
(4)①B;②D;③A;④C。
(5)CEGHBFDA。
(6)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是在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国情,经过一系列探索和实践逐渐形成的。
2.
(1)EBCFDA。
(2)C。
(3)B。
(4)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三省。此后,日本扶植建立伪满洲国;1935年,日本制造华北事变,妄图吞并华北五省,策划“华北自治运动”,华北危急,中华民族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所以说“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5)《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1935年,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斗志,凝聚了全民族的力量;新中国成立后,虽然国家实现了独立和解放,但仍然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
3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BC。
(3)一五计划,建立工业化,土地改革,农民翻身;公私合营,改造先锋,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经济特区,开放窗口,西部大开发,共同奔小康。
4.
(1)城市变迁;科技发展;民主政治;农业发展。
(2)发展速度快;领域广泛;以人民为中心;自主创新。
(3)新中国的变迁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地整合资源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在经济上,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这些变迁不仅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提升了中国的综合国力,使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逐步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虽然新中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未来的发展仍然任重道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需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领域,提升开放水平,以创新驱动发展,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不断迈进。
第6页,共7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