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暑假专项训练测试卷:作图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暑假专项训练测试卷:作图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苏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7-07 18:25: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年级暑假专项训练测试卷:作图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苏教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作图题
1.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一画。
(1)把平行四边形先向上平移1格,再向右平移6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2)把三角形绕点A顺时针旋转90°。
(3)画出左下方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2.分别画出每个图形底边上的高。
3.画出下面每个三角形指定底上的高。
4.画出下边梯形的高。量一量,梯形高( )厘米,上、下底的和是( )厘米。
5.按要求操作。(每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
(1)把△先向右平移4格,再向下平移5格。
(2)在方格纸里画周长是16厘米的正方形和长方形。
(3)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6.画出三角形以AC边为对称轴的另一半,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7.画出下面图形指定的高。
① ②
8.分别画出下面每个图形底边上的高。
9.画出下面图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10.(1)小云从学校到少年宫怎样走最近?在图中将最近路线描黑。
(2)小云所走的最近路线,用与线段有关的知识来解释是因为( ),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来解释是因为( )。
11.画出底边上的高。
12.操作。
(1)将图中的三角形先向右平移5格,再向下平移3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及其对称轴。
(2)将图中的梯形绕点A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13.按要求在方格图里画图。
(1)画出轴对称图形B的另一半。
(2)将小船图先向下平移7格,再向左平移7格。
(3)将平行四边形绕点A逆时针旋转90°。
14.画出下面图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15.画出下面图形底边上的高。
16.(1)把平行四边形绕点O顺时针旋转90°。
(2)把右边的图形补全,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17.在下面长方形中画一条线段,把它分成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和一个梯形,并画出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
18.(1)将先向下平移5格,再向右平移3格。
(2)将平行四边形沿点顺时针方向旋转。
19.根据要求作图。

(1)画出三角形AC边上的高。
(2)把三角形先向右平移6格,再向上平移2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顶点相应记作A′、B′、C′。
(3)将新三角形A′B′C′绕B′点顺时针旋转90°。
20.在下面的梯形里画一条线段,按要求把梯形分成两个图形。
21.按要求作图
(1)将图形绕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
(2)然后将旋转后的图形向左平移9格。
22.画出下列图形所有的对称轴。

23.按要求画出下列图形。
(1)把四边形绕点A顺时针旋转90°。
(2)把右边的图形补全,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24.过A点画出BC的垂线。
25.按要求画一画。
(1)先将长方形绕A点逆时针旋转90 ,再画出得到图形的所有对称轴。
(2)先将小旗绕B点顺时针旋转90 ,再向上平移3格。
26.操作。
(1)画出图中四边形的对称轴。
(2)把四边形先向下平移6格,再向右平移5格。
(3)三角形是先向下平移3格,再顺时针旋转后得到的,请在原来的位置画出该三角形。
27.动手操作.
在下面的三角形中画一条线段,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
28.在方格图上按要求画一面。
(1)将平行四边形向上平移3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2)将三角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29.下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表示1厘米:
(1)将△向上平移3格,再向左平移2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2)先在方格纸中画一个周长12厘米的长方形,再用涂色表示出它的。
30.
(1)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B( , );C( , )。
(2)画出小旗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3)在对称轴的右侧画出另一半图形,使整个图形成为轴对称图形。
(4)三角形所在位置是把原图向下平移2格,再向右平移6格后得到的,在原来的位置画出三角形。
31.画出每个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32.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
33.画出下图的轴对称图形,并整体向右平移8格。
34.(1)下面方格图中是一个长方形对折后的图形,请把这个长方形补充完整。
(2)在方格图中画出周长是16厘米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各一个。
35.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钝角三角形、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等腰梯形。
36.你会把方格纸上的三角形绕点A逆时针旋转90°。
37.下面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是1厘米。
(1)画一个底是4厘米,高是2厘米的等腰三角形。
(2)画一个底是3厘米,高是3厘米的平行四边形。
(3)画一个上底是2厘米,下底是5厘米,高是3厘米的直角梯形。
38.按要求画一画。
(1)将六边形先向下平移4格,再向右平移9格。
(2)将小旗图绕点A逆时针旋转90°。
39.有一个养鱼专业户,承包了一个形状近似三角形的鱼池(如图),他想把鱼池扩大,但有这样的要求:
①扩大后的鱼池必须仍是三角形;
②扩大后的鱼池面积比原来面积多3倍;
③原鱼池的三个角上栽的3棵大柳树不能移动。
你能替他设计一个施工草图吗?能的话请在原图基础上画出来,并简单说明设计方法。
40.(1)图①是先向上平移3格,再向左平移7格得到的,请画出平移之前的图形。
(2)画出图②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3)设计一个有4条对称轴的图形。
《四年级暑假专项训练测试卷:作图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苏教版》参考答案
1.图见详解
【分析】(1)要注意逆向思考,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分别向上和向右平移即可画出原图形。(2)要注意旋转方向,具体操作时要找准旋转中心及旋转角度。(2)画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时,根据对称轴找出对应的关键点,再连接起来。
【详解】根据题意画图如下:
2.见详解
【分析】(1)从与三角形底边相对的顶点作底边的垂线段即为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2)从平行四边形底边的对边上一点,作底边的垂线段,即为平行四边形底边上的高;
(3)从梯形上底上一点作下底的垂线段即为梯形的高。
【详解】
3.见详解
【分析】经过三角形的顶点(与底相对的点)向对边(底)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就是三角形的一条高,用三角板的直角可以画出三角形的高。
【详解】作图如下:
【点睛】本题是考查作三角形的高,注意作高用虚线,并标出垂足。
4.图见详解;5;9
【分析】把直角三角尺与梯形的下底重合,在上底上任取一点,使得上底上的这一点在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上,固定三角尺,沿着这条直角边过这一点向底边画线段,即为梯形的高。再把直尺的零刻度线与这条高的一个端点重合,另一个端点指向几,即为这条高的长度;再用尺子测量出上底和下底的长度,最后相加即可。
【详解】
3+6=9(厘米)
梯形高5厘米,上、下底的和是9厘米。
(以实际测量为准)
5.(1)(2)(3)图见详解
【分析】(1)根据题意,把△先向右平移4格,再向下平移5格,据此画图;
(2)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所以长+宽=8,8=7+1=6+2=5+3,即可以画一个长为5厘米,宽为3厘米的长方形;画一个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
(3)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找出图形的关键点,依据对称轴画出关键点的对称点,再依据图形的形状顺次连接各点,画出最终的轴对称图形。
【详解】(1)(2)(3)作图如下:
(长方形画法不唯一)
6.见详解
【分析】根据轴对称的定义,结合题意,直接作图即可。
【详解】
【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明确轴对称图形的作图方法是作图的关键。
7.见详解
【分析】从三角形顶点到底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据此画图即可。
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据此画图即可。
【详解】
8.见详解
【分析】(1)从三角形底边所对的顶点作底边的垂线段即为三角形的高;
(2)从平行四边形底边的对边上一点作底边的垂线段即为平行四边形的高;
(3)从梯形上底上一点,作下底的垂线段即为梯形的高。
【详解】【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作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高的方法的掌握。
9.见详解
【分析】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对于梯形,因为上底和下底平行,所以从梯形的上底的一点到下底画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就是梯形的高。据此画图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画出图形的高:
10.(1)图见详解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分析】(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中间的那条线段就是从学校到少年宫最近的路线。
(2)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特性,结合题意解答即可。
【详解】(1)由分析可作图:
(2)小云所走的最近路线,用与线段有关的知识来解释是因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来解释是因为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11.见详解
【分析】三角形顶点到底边的垂直线段是底边上的高。
【详解】
【点睛】熟练掌握三角形底边上高的画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2.见详解
【分析】在方格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选择已知图形中的关键点或线段,把选择的关键点或线段向规定的方向平移规定的格数,再把平移后的点或线段顺次连接即可;一个图形如果沿某条直线折叠后,两侧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称为对称轴,据此画出对称轴;
画出旋转后图形的方法:先确定旋转中心与关键线段,按照旋转方向与旋转角度画出旋转后的对应线段,再连接所画线段的端点即可;据此作图。
【详解】
13.(1)(2)(3)见详解
【分析】(1)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在对称轴的另一边画出图形的关键对称点,依次连结即可补全这个轴对称图形;
(2)把小船的各顶点分别向下平移7格,然后顺次把各个顶点连接起来即可,然后再把小船的各顶点分别向左平移7格,最后顺次连接起来即可。
(3)根据旋转的特征,平行四边形绕点A逆时针旋转90°,点A的位置不动,其余各部分均绕此点按相同方向旋转相同的度数即可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详解】
(1)(2)(3)
14.见详解
【分析】经过三角形的顶点(与底相对的点)向对边(底)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就是三角形的一条高,用三角板的直角可以画出三角形的高;
从梯形一条底边上的一点到它对边的垂直线段叫做梯形的高。
【详解】
【点睛】本题是考查作三角形和梯形的高,注意作高用虚线,并标出垂直符号。
15.见详解
【分析】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从梯形上底的任意一点向下底作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梯形的高。
【详解】如下图所示:
16.见详解
【分析】(1)作旋转后的图形:找到绕O点旋转,再找出以O为顶点的两条边分别作顺时针旋转90度,再画出另外两边。
(2)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找出图形的关键点,依据对称轴画出关键点的对称点,再依据图形的形状顺次连接各点,画出最终的轴对称图形。
【详解】
17.见详解
【分析】在长方形的长边截取和宽相等的线段,连接该点和宽边的另一点,即可分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和一个梯形;从等腰三角形的顶点向斜边上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是三角形的高,据此画图即可解答。
【详解】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和梯形特征的理解,画出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是解题的关键。
18.见详解
【分析】(1)将图形的各顶点分别向下数5格,再向右移动3格,得到新的顶点位置,依次连接可得出平移后的图形,据此解答。
(2)根据旋转的特性,平行四边形绕点A顺时针旋转90°,点A的位置不动,这个平行四边形各部分均绕此点按相同方向旋转相同的度数,即可画出旋转后的图形,据此解答。
【详解】(1)(2)作图如下:
19.(1)见详解
(2)见详解
(3)见详解
【分析】(1)在三角形中,从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画垂线,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再根据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的方法作图即可。
(2)物体平移的方法是点对点平移,把三角形的各顶点先向右平移6格,再向上平移2格,依次连接各顶点。
(3)根据旋转的特征,三角形绕点B′点顺时针旋转90°后,点B′位置不动,其余各部分均绕此点按相同方向旋转相同的度数即可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详解】
【点睛】平移作图要注意平移方向和平移距离,旋转作图要注意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
20.见详解
【分析】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作平行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1)把梯形的各个顶点标上字母,如图所示:在梯形ABCD中,连接BC或者AD就把梯形分成了两个三角形。
(2)把梯形的各个顶点标上字母,如图所示,在梯形ABCD中,AB平行于CD,要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根据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只需要画EF平行于AC或EF平行于BD即可。
【详解】
(画法不唯一)
21.见详解
【分析】(1)作旋转一定角度后的图形的方法:先确定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找出构成图形的关键点,按一定的方向和角度分别作出各关键点的对应点,顺次连接作出的各点即可。
(2)作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找出构成图形的关键点,过关键点沿平移方向画出平行线,由平移的距离确定关键点平移后的对应点的位置,再依据图形的形状顺次连接各对应点,画出最终的图形。
【详解】
【点睛】作旋转图形和作平移后图形时,确定图形的关键点及对应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2.
【分析】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一条对称轴,由此即可确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的条数及位置。
【详解】
【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确定,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两边的部分关于对称轴折叠后能够完全重合作图即可。
23.
【分析】(1)根据旋转的特征,四边形绕点A顺时针旋转90°,点A的位置不动,其余各部分均绕此点按相同方向旋转相同的度数即可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2)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在对称轴的左边画出右图的关键对称点,依次连接即可。
【详解】
【点睛】作旋转一定度数后的图形、作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确定对应点(对称点)的位置。
24.见详解
【分析】过直线外一点作垂线的方法:先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沿着直线移动三角尺,使直线外的点在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上。再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并画上垂直符号。这条直线就是已知直线的垂线。据此过A点分别画梯形、平行四边形中BC边上的垂线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过A点画三角形中BC边上的垂线,如下:
【点睛】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过直线外一点作垂线时,注意画上垂直符号。
25.
【分析】(1)根据旋转的特征,长方形绕A点逆时针旋转90 ,点A的位置不动,其余各部分均绕此点按相同方向旋转相同的度数即可画出旋转后的图形;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据此画出即可;
(2)根据旋转的特征,小旗绕B点顺时针旋转90 ,点B的位置不动,其余各部分均绕此点按相同方向旋转相同的度数即可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再根据平移的画法,把各顶点分别向上平移3格,依次连结即可得到平移后的图形;由此画出。
【详解】
【点睛】本题考查了图形的旋转平移变化和对称轴的画法,主要看清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旋转,旋转多少度,画对称轴时对称轴位置。
26.(1)(2)(3)图见详解
【分析】(1)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画对称轴的步骤:找出轴对称图形的任意一组对称点,连结对称点,画出对称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就可以得到该图形的对称轴;
(2)平移作图要注意:方向与距离。整个平移作图,就是把整个图案的每一个特征点按一定方向和一定的距离平行移动,找准特征点的对应点是作图的关键。将图形平移时,先找准平移后的对应点,然后再依次连线即可得到平移后的图形;
(3)把三角形绕点A逆时针旋转90°,点A的位置不动,其余各部分均绕此点按相同方向旋转相同的度数,然后在向上平移3格的位置,画出原来的三角形即可。
【详解】作图如下:
27.
【详解】略
28.见详解
【分析】(1)物体平移的方法是点对点平移,把平行四边形的各顶点向上平移3格,依次连接各顶点;即可画出平移后的平行四边形。
(2)根据旋转的特征,三角形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后,点A位置不动,其余各部分均绕此点按相同方向旋转相同的度数即可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详解】(1)、(2)如图:
【点睛】平移作图要注意原位置、平移距离、平移方向,旋转作图要注意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
29.见详解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将△向上平移3格,再向左平移2格,按照步骤完成,要注意本身的位置不数。先在方格纸中画一个周长12厘米的长方形,那么可知长方形的长加宽等于周长的一半,再将这个长方形平均分成2份,其中一份涂色。
【详解】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对长方形周长公式的认识,对分数意义的认识,对平移的认识。
30.(1)(3,6);(2,8)
(2)(3)(4)见详解
【分析】(1)根据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时,列数在前,行数在后,据此解答;
(2)根据旋转的特征,小旗子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后,点A的位置不动,其余各部分均绕此点按相同的方向旋转相同的度数即可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3)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在对称轴的右侧画出左半图的关键对称点,依次连接即可;
(4)根据平移图形的特征,把三角形的3个顶点分别向左平移6格,再向上平移2格,再首尾连接各点,即可得到三角形原来的位置。
【详解】(1)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B(3,6);C(2,8)。
(2)(3)(4)据分析作图如下:
31.见详解
【分析】三角形高是对确定的底而言,同一三角形所选底不同,高亦不同。经过三角形的顶点(与底相对的点)向对边(底)或者对边的延长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就是三角形的一条高,用三角板的直角可以画出三角形的高(钝角三角形钝角边上的高在其反方向延长线上);直角三角形一条直角边就是以另一直角边为底的高。
【详解】
32.见详解
【分析】画对称轴的步骤:
(1)找出轴对称图形的任意一组对称点。
(2)连结对称点。
(3)画出对称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就可以得到该图形的对称轴。
【详解】画图如下:
【点睛】理解对称轴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33.见详解
【分析】(1)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找出图形的关键点,依据对称轴画出关键点的对称点,再依据图形的形状顺次连接各点,画出最终的轴对称图形。
(2)作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找出构成图形的关键点,过关键点沿平移方向画出平行线,由平移的距离确定关键点平移后的对应点的位置,再依据图形的形状顺次连接各对应点,画出最终的图形。
【详解】
【点睛】补全轴对称图形和作平移后图形时,确定图形的关键点及对称点或对应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34.(1)(2)见详解
【分析】(1)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图形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据此根据对折后的图形,画出完成的长方形即可。
(2)长方形周长=(长+宽)×2,周长是16厘米的长方形,16÷2=8(厘米),则长+宽等于8厘米,可以画长7厘米,宽1厘米的长方形,或长6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或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边长×4,16÷4=4(厘米),画出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即可。
【详解】(1)(2)如图:
35.见详解
【分析】钝角三角形:三角形按角分类时,有一个角大于90°(即钝角 )的三角形就是钝角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其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
等腰梯形:一组对边平行(不相等 ),另一组对边不平行但相等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
【详解】如图:
36.
【详解】略
37.(1)(2)(3)见详解
【分析】(1)根据等腰三角形的特征:两条腰的长度相等,两个底角的度数相等,即可在方格图中画一个底是4厘米、高是2厘米的等腰三角形;
(2)画两条长度为3厘米的平行线段,两条平行线段之间的距离为3厘米,然后把两条平行线段对应端点连接起来,即可得到符合条件的平行四边形;
(3)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因此可画一条长为5厘米的线段,然后再从线段的一端画一条垂直线段,使垂直线段的长为3厘米,然后再从垂直线段的另一端画一条长为2厘米的线段(5厘米、2厘米的线段都在垂线的同侧)然后再连接两条线段的两个端点即可。
【详解】(1)(2)(3)作图如下:
38.
【解析】略
39.
【详解】扩大后的鱼池面积比原来面积多3倍,即新的三角形是原来三角形面积的4倍;只要过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作它们所对的边的平行线,两两相交,成一个大三角形,这个大三角形的面积是原三角形面积的4倍。
40.见详解
【分析】(1)对于图形的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已知图①是经过向上平移3格,再向左平移7格得到的,那么要得到平移前的图形,就需要进行反向平移,即先向右平移7格,再向下平移3格。
(2)图形的旋转是指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另一个图形的变化。画出图②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需要根据旋转的性质,确定图形各顶点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后的位置,再依次连接。
(3)对称轴是指使几何图形沿着某条直线对折后,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直线。设计有4条对称轴的图形,需要根据常见图形对称轴的特点来构造。可以设计一个正方形,正方形沿两组对边中点连线对折以及沿两条对角线对折,直线两侧的部分都能够完全重合,所以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详解】
【点睛】本题主要涉及图形的平移、旋转以及对称轴的相关概念。掌握作平移和旋转后的图形是解题关键。有四条对称轴最常见的图形是正方形。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