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梦游天姥吟留别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 梦游天姥吟留别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05 21:16: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李 白 仰天大笑出门去天生我材必有用“以七宝床赐食,
御手调羹以饭之。” 天宝三年 (公元744年)唐玄宗以“赐金还乡”为名,把他体面地赶出了京城长安。他那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从此完全破灭。
天宝四年秋天,
李白将由东鲁南游吴越,行前作诗向朋友告别,
写下著名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瀛洲 天姥 剡溪 渌水
脚著 谢公屐 倚石 澹澹
石扉 訇然 鸾 魂悸
长嗟 觉时读准字音yínɡmǔshànlùzhuójīyǐdànfēihōnɡluánjìjiējué全诗三节各写何内容?
归纳层意。一、梦游之 由(起)二、梦游之 景(见)三、梦游之 吟(叹)写作思路——议论、抒情——描写——叙述海客谈瀛洲,
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
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
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
对此欲倒东南倾。 以天姥山为题,为何开篇写“瀛洲”?以虚衬实⑤⑥1、天姥山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引发作者去游历呢?用一、二词语概括。2、作者是如何表现天姥山的特点?神秘、高大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
对此欲倒东南倾。 修辞
表现??衬托夸张、对比我欲因之梦吴越,
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
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
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
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
空中闻天鸡。
由现实
入梦诗中写了哪些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意境?霜落荆门江树空,
布帆无恙挂秋风。
此行不为鲈鱼鲙,
自爱名山入剡中。
——《秋下荆门》
谢公屐:指谢灵运(385~433)
登山时穿的一种木鞋。
鞋底安有两个木齿,
上山去其前齿,下山去
其后齿,便于走山路。 我欲因之梦吴越,
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
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
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
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
空中闻天鸡。
由现实
入梦凄清幽静壮美雄奇诗中写了哪些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意境?夸张千岩万转路不定,
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
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
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
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
訇然中开。 仙境
出现奇异,惊惧流连蓄势青冥浩荡不见底,
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
云之君兮纷纷而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
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
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
失向来之烟霞。
和穆陆离
瑰丽奇幻诗人为何梦仙境?痛苦惆怅向往自由
追求乐土幻想转到现实黄粱一梦,令人叹息通过这个梦境,
诗人悟出了什么道理?世间行乐亦如此,
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往事如流水
归隐访名山直抒胸臆超脱世俗思想感情:对统治者的蔑视和反抗。留别。
借“梦游天姥”抒发感慨,向东鲁朋友及自己人生过去告别,以诗明志。梦游天姥直抒胸臆豪迈气概直抒胸臆憎恨现实
敢于反抗吟写作思路请找出诗歌中关键性的过渡性语句。由现实转入梦境:“我欲因之梦吴越。”由梦境转入现实:“忽魂悸以魄动,
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 失向来之烟霞。”梦游吟魂飞剡溪着屐登山洞天仙境魂归枕席凄清幽静壮美雄奇神奇壮丽
和穆陆离憎恨现实
苦闷惆怅天


境留别现实梦境现实主 题 本诗描写作者自身对梦境中天姥仙境美景的向往,表现了作者憎恶现实、蔑视权贵、敢于反抗的斗争精神和向往自由、追求乐土的美好愿望。弃我去者,
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
今日之日多烦扰。
长风万里送秋雁,
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
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李谪仙醉草吓蛮书”据《新唐书·李白传》记载,
李白醉后让权臣高力士脱靴,
让宠臣杨国忠磨墨。“这样书生,只好与我磨墨。”“磨墨也不中,
只好与我着袜脱靴。”堪羡当年李谪仙,
吟诗斗酒有连篇;
蟠胸锦绣欺时彦,
落笔风云迈古贤。
书草和番威远塞,
词歌倾国媚新弦;
莫言才干风流尽,
明月长悬采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