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整本书阅读】第01讲《水浒传》阅读计划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整本书阅读】第01讲《水浒传》阅读计划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4.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08 09:01: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绿林好汉行侠仗义,乱世英雄闯荡江湖
第01讲一《水浒传》阅读计划
阅读导引
《水浒传》是英雄传奇小说的代表,体现了一种绿林豪杰精神——“八方共域,异姓一家”是他们的社会理想;“以贤为能,纪律严明”是他们的组织原则;“替天行道”是他们的行动纲领。他们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扶危济困、仗义疏财。同时,他们还是一群血性男儿,勇武无比、豪气凌云,独具雄伟劲烈的阳刚之气。鲁智深怒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李逵江州劫法场、沂岭杀四虎、大闹忠义堂都体现了这种阳刚之气;武松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更是把一个勇武豪爽的好汉形象推向了极致……《水浒传》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多样的江湖世界,其中有善,有恶,也有善与恶之间的种种不得已。书中人物一言一行的背后,都镌刻着人性的复杂。下面,就让我们打开书卷,与好汉们一起行走在侠义江湖吧!
阅读计划
《水浒传》阅读规划表
时间 进度 探究/思考/感悟
1周 第一回一第十一回 1高俅为何报复王进 2.史进与朱武等化敌为友的原因 3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过程中,哪些地方体现“鲁达的智、心思密 4.鲁智深在谁的帮助下打败了霸占瓦罐寺出家人并火烧瓦罐寺的? 5.白虎节堂是什么地方?林冲明知道这个地方不能擅自进入,为什么还执刀而入
2周 第十二回一第二十回 6.王伦为何刁难林冲? 7..杨志为何不愿在梁山落草? 8..杨志杀了泼皮牛二后被充军大名府,被谁留在身边并受到抬 9.梁中书通过什么方式提拔了杨志? 10用为什么要拉阮氏三兄弟劫取生辰纲队伍? 11智取生辰纲的参与者都是谁? 12.杨志失去了生辰纲后性格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哪些行为可以体现出来与之前不同?从杨志的堕落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社会? 13晁盖、吴用等人上了梁山后王伦对他们什么态度?王伦的最后结局如何?
3周 第二十一回一第三十一回 14.宋江为什么要杀死阎婆惜? 15..作为杀人犯的宋江,按说应该被绳之以法,抓捕宋江的都头朱仝却帮助他逃走,可见这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16.身为都头的武松,带着何九叔和郓哥两个人证及物证到到知县处状告西门庆,17.知县为何不理会?从中可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世道? 18.武松做了什么事威震平安寨?施恩为何善待武松? 19.武松如何醉打蒋门神的?
4周 第三十二回~第四十回 20武松在去二龙山的路上又因何故遇上了宋江? 21.宋江为何没有与花荣、秦明等人同上梁山? 22.江湖好汉喜欢宋江,牢房里上上下下也都喜欢宋江,原因是宋江擅长什么? 23.宋江在浔阳楼上感很伤怀的原因是什么?他写了反诗后被谁告密? 24..吴用想通过假冒蔡京书信的方式搭救宋江,为此又使计谋拉了那两个人入伙
5周 第四十一回一第五十回 25.晁盖宋江等人回到梁山后,晁盖请宋江坐第一把交椅,宋江为何不肯? 26.李逵开始放了李鬼,为何后来又杀了他呢? 27.石秀为什么要杀裴如海? 28.为什么晁盖下令要斩杨雄、石秀,而宋江不仅留下他两个,还要去打祝家庄? 29.孙立为取得进梁山之报,为争功劳,定计骗取师兄栾廷玉,里应外合攻打祝家庄,你如何看待孙立这种行为? 30..三打祝家庄后,梁山弟兄把祝家、扈家老幼一个不留,悉数杀死,庄院烧掉,财产抄走,又使计谋拉李应上山。你如何评价梁山这伙人的行为?
6周 第五十一回一第六十回 31.朱仝是一个非常厚道、重义气之人,综合所有涉及到朱仝的章回,概括说一说哪些事件体现出朱仝的义气? 32.孙胜的师傅是怎么惩戒李逵的? 33.呼延灼的连环马被什么法给破了?兵败后投奔到哪里 34.鲁智深为救史进,孤身行刺贺太守被捉,宋江等人又是如何救出他俩的? 35..公孙胜使法,在芒砀山降服了哪三个头领?
7周 第六十一回一第七十一回 36.卢俊义被官府追捕,三次入狱,这三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入狱的? 37,宋江背上毒疮发作,为救宋江,张顺通过什么方式赚了哪个大夫上山? 38.卢俊义捉住史文恭后,透过李逵、鲁智深对宋江让位于卢俊义时说的话,可看出宋江的什么个性? 39.宋江打东平府十又收降了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些情节可看出来?
8周 第七十二回一第八十回 40李逵在菊花会上反对招安,宋江欲斩之 41宋江与吴用定下计策,派刘唐督率水军偷袭官军战船,并成功纵火焚烧,杀死多名将领。 42在浪里白条张顺的带领下,梁山水军奋力迎战,将海鳅大船凿穿漏水,大破高俅水军,高俅被活捉上山。
9周 第八十一回一第一百回 43燕青如何劝说李师师答应帮奏 44宋江接受招安后做了什么决定 45卢俊义向西北的辽兵杀去后遇见了谁 派谁去请救援 46宋江与人计议取霸州之策,后来带去多少员将领 只等谁来到便行 47戴宗、石秀酒店得到河北田虎作乱的消息,回营报告宋江。宋江请宿太尉保奏前去征讨。 48李達、唐斌先后被捉,耿恭逃回。宋江不听吴用劝告,往救李逵,乔道清施法,宋江大败,
10周 精读之前做好标记的回目,边读边思考这些标记给你的启发,看看是否进一步增强了你对小说的理解,归纳出一些做标记的方法。
11周 根据自己的兴趣再泛读全书,或选取自己感兴趣的章节进行精读。尤其关注下语文牧材中所选内容的前后回目,看一下读后对教材选取的部分有没有新的感悟和体会。
阅读方法
古代章回体小说是最好的整本书阅读载体,它线索明晰、情节生动、首尾完整,可读性很强。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长篇自话小说,同学们以此为基础开展长篇章回体小说的阅读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水浒传》120 回很难仅靠兴趣高质量地完成整本书的阅读,所以大家在阅读的时候,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聚焦回目,进入文本。
回目是理解章回体小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窗口。透过这个窗口,我们可以提前预知故事的重要人物、主要情节;把握小说整体结构特点,发现不一样的精彩。
阅读《水浒传》的回目,我们发现它在形式上大都双句对仗、节奏鲜明,如“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鲁智深/大闹/野猪林”;在内容上,这些标题都交代清楚了人物、地点和事件,设置了大体相对称的两段故事,如“放冷箭/燕青/救主,劫法场/石秀/跳楼”“美髯公/智稳/插翅虎,宋公明/私放/晁天王"
通过对回目的勾连阅读,我们可以发现人物出场的特点。比如:第三回到第十二回,这几章重点讲的是鲁智深的故事,并且从第七回开始穿插叙述林冲的故事,叙事中心人物逐步过渡,到十二回又巧妙开启杨志的故事。总体来说,在小说的前七十回中好汉们一一登场,环环相扣,以聚义梁山为线索将英雄们串联起来;后五十回目中宋江的名字出现次数最多,讲述梁山好汉们在他的带领下受招安、征辽、征方腊等故事,已由第-部分主要写人转而重在写事,表现梁山事业由盛到衰的过程。
二.勾连情节 把握人物
《水浒传》中人物众多,个性鲜明,各人物在各个情节中的侧重性情也不尽相同。同学们可对比不同章节中的具体情节,紧扣人物的言行进行分析归纳,深入把握人物形象。
比如武松,在“景阳冈武松打虎”这一情节中他“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面对老虎的“一扑,一掀,一剪”,“只一闪”“只一躲”,而后“把左手紧紧地揪住(老虎的)顶花皮,偷出右拳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五十七拳把大虫“打做一堆,却似躺着一个锦布袋”。这一系列的动作描写生动传神,表现出武松遇事冷静、武艺超群,为民除虎患毫不手软的英雄气概。又如在“醉打蒋门神”这一情节中,为了帮助施恩夺回快活林,武松“装作十分醉”地到快活林来“讨野火(找麻烦)",“叫柜上那妇人相伴吃酒”,而后只是把妇人和酒保“丢在酒缸里”,“踏住蒋门神在地下”要其依他三件事,便饶其性命……此处情节表现的是他侠肝义胆、智勇双全、嫉恶如仇的江湖义气。
对于武松而言,我们通过与他相关的章回互现才能了解他既有嫉恶如仇的一面,又有重情重义的一面,是一个多元化的英雄,而不是纸上扁平的一个人物。所以,他才是金圣叹最偏爱的“天人”。
勾连前后情节,剖析人物在事件中的成长变化,拓展阅读的宽度和深度,有助于我们理解小说主题,比如,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到林冲由开始的一忍再忍,到后来逼上梁山,明白他之所以落草为寇是被逼无奈的:我们还可以看到武松由刚开始报官自首,到后来杀人题名出走,明白他是对现实的失望透顶才来到梁山的。通过这一系列的前后比较,小说“官逼民反”的主题就自然明了啦。
读什么
翻开《水浒传》,我们能看见英雄好汉的行侠仗义,也能看见市井小民被官府欺压的彷徨无助。它真实地表现出了英雄行乱世的抗争与无奈。
一。天下无道,抗争既正义
《水浒传》第二回写高俅由一个“破落户"一个踢球技艺较好的流氓,既非考科举进官,也没有疆场功勋,后来居然能得端王(宋徽宗)赏识,混到主管军事的殿帅府太尉。
小说写高俅的发迹,采用的是金圣叹所认为的“自上作乱”的春秋笔法:含蓄地交代王权制度至上而下千疮百孔,天下无道--无道表现在朝廷是纲纪混乱,表现在民间则是社会动乱、“破落户”们危害一方。小说前四十回中,诸多好汉上山落草前都是遇到了这样的恶势力,如杨志之于牛二、鲁智深之于郑屠户、武松之于蒋门神、宋江之于黄通判等。
如此,上有高俅之流,溜须拍马,以权谋私;下有闾巷恶煞,欺压良民,为虎作伥。天下无道,迫使好汉们举起“替天行道”的大旗进行抗争。
在昏聩无序的社会里,弱者的抗争被赋予正义色彩,所谓江湖道义本源于此。梁山泊好汉们的抗争不仅是自我救赎,更加是劫富济贫的英雄举动,这成就了文学上的豪情快意。
在第十二回中,泼皮牛二“在街上撒泼行凶撞闹,连为几头官司,开封府也治他不下"杨志本不必用刀,单用拳脚就能将其制服,却一怒之下,拔刀相向,“连搠了两刀”,这其中更多的是带着对世事不平的宣泄,让我们看到了他骨子里的傲气。在第三十一回“血溅智鸯楼”中,武松一连杀了作恶多端横行一方的恶霸蒋门神、张都监和张团练三人,并蘸着血在粉壁上写下“杀人者打虎武松也”八个大字。第十六回中,好汉们想夺生辰纲时,公孙胜对晁盖振振有词地说:“这北京生辰纲是不义之财,取之何碍。”这一章的回目“吴用智取生辰纲”中一个“智”字,也传达出作者对他们巧取不义之财的赞赏之情。
二.英雄末路,无奈切可悲
乱世英雄好汉被“逼上梁山”,风风火火闯九州,原以为梁山是绝望现实的出口,可到最后却发现,梁山从“聚义堂”改做“忠义堂”时,不过是又回到了现实的另一个起点而已,他们最终没有逃脱现实的黑暗,下场悲惨。这是多么无奈的宿命啊!
跟随宋江接受招安后,英雄们征辽,是为民族争光,为自己正名,一路胜利,无一损失;而在南征方腊时,他们为朝廷卖命,去攻打和曾经的梁山一样性质的农民起义军,等于是否定了曾经的自己,放弃了原来江湖的“义”。在这场战斗中,他们节节败退,损失惨重。
小说第一百回中,宋江饮了御赐的毒酒之后,恐自己死后李逵造反,“坏了我梁山泊替天行道忠义之名”,故命人连夜往润州唤取李逵。李逵来到之后,劝他:“哥哥,反了罢!”中毒已深的宋江无奈地说道:“兄弟,军马尽了没了,兄弟们又各分散,如何反得成 "此时李逵已被宋江劝饮下了毒酒,回到润州便毒发身亡。日后,吴用、花荣也自缢在了他二人墓侧,忠义之人,生死相随。不知宋江内心可有过悔恨呢 曾经辉煌的梁山事业,转眼烟云散尽,好兄弟们或战死沙场,或病逝,或看透了世事悄然隐去……这种生命的结束,令人无奈和唏嘘。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