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九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九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7-09 08:26: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生物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A. 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 由F2出现了“3:1”的性状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 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且数量比接近1:1
D. 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
2. 下列各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①玫瑰的黄花和重瓣花②牛的有角和无角③豌豆子叶的黄色和绿色④玉米的高茎和豌豆的矮茎⑤水稻的抗病和感病
A. ②③⑤B. ①④⑤ C. ②③④D. ③④⑤
3. 以豌豆为材料进行杂交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豌豆是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的二倍体植物
B. 进行豌豆杂交时,母本植株需要人工去雄
C. 杂合子中的等位基因均在形成配子时分离
D. 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均能够自由组合
4. 豌豆花的顶生和腋生是一对相对性状,根据下表中的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可据此判断出显性性状和性状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分别为()
杂交组合 子代表型及数量
一 甲(顶生)×乙(腋生) 102腋生,98顶生
二 甲(顶生)×丙(腋生) 197腋生,202顶生
三 甲(顶生)×丁(腋生) 全为腋生
A. 顶生;甲、乙B. 腋生;甲、丁C. 顶生;丙、丁 D. 腋生;甲、丙
5. 一株杂合子(Dd)植株自交时,含有d的花粉有50%的死亡率,则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
A. DD:Dd:dd=1:1:1B. DD:Dd:dd=4:4:1
C. DD:Dd:dd=2:3:1D. DD:Dd:dd=1:2:1
6. 下图为一只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朱红眼基因cn具有特定的碱基序列
B. 暗栗色眼基因cl、白眼基因w在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 朱红眼基因cn、暗栗色眼基因cl为一对等位基因
D. 基因v、w控制的性状总是与性别相关联
7. 某玉米植株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YR∶Yr∶yR∶yr=1∶1∶1∶1。若该个体自交,其F1中基因型为YyRR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A. 1/16 B. 1/8 C. 1/4 D. 1/2
8. 下图实验装置用于模拟性状分离比和性状重组实验,棋子上标记的A、a及B、b代表基因。实验时甲同学分别从甲的两个小桶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乙同学分别从乙的两个小桶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记录抓取的字母及字母组合。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 组合甲、乙同学抓取的棋子,模拟了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B. 组合甲、乙同学抓取的棋子,模拟了同源染色体的联会过程
C. 甲同学从一个桶中抓取一枚棋子,模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
D. 为得到可靠结论,甲、乙同学需记录并统计多次抓取和组合实验结果
9. 某种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D)对白色(d)为显性,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基因型为BbDd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表型及其比例为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卷毛白色=3:1:3:1。那么,个体X的基因型为()
A. bbDd B. Bbdd C. BbDD D. bbdd
10. 现有一对夫妻,妻子的基因型为AaBBCc,丈夫的基因型为aaBbCc,三对基因独立遗传,其子女中基因型为aaBBCC的比例和出现具有aaB_C_基因型女儿的概率分别为()
A. 1/8、3/16B. 1/16、3/8C. 1/16、3/16 D. 1/8、3/8
11. 下列关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受精卵中全部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
B. 雄、雌配子随机结合时发生了基因的自由组合
C.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
D. 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同样具有细胞周期
12. 如图为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时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示意图,图中1-8表示基因。不考虑突变和染色体互换的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与2、3与4互为等位基因
B. 1与2的分离可发生在减数分裂II的后期
C. 该细胞产生的精子类型有4种
D. 1与6、7、8的分离均发生在减数分裂I的后期
13. 下列关于“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可用4条红色橡皮泥和4条蓝色橡皮泥制作染色体
B. MⅡ的细胞中可出现4条红色的染色体
C. 被拉向两极的染色体都不含有染色单体
D. 解开铁丝拉向细胞两极表示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14. 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个AAaXb的精子,则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
A. AAaXb,X,Y B. AXb,aY,Y C. Xb,aY,Y D. aXb,Y,Y
15. 下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水稻(2n=24)花药减数分裂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细胞分裂顺序为③→①→②→④→⑤
B. 正常情况下,图④中每个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24条
C. 图⑤中每个细胞含12对同源染色体,24条姐妹染色单体
D. 图③该细胞经减数分裂后最多可以产生212种花药
16. 下列有关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基因就是DNA B. 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
C.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D. 基因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
17. “牝鸡司晨”是我国古代人民早就发现的性反转现象。原来下过蛋的母鸡,以后却变成公鸡,长出公鸡的羽毛,发出公鸡样的啼声,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WW的胚胎致死)。如果一只母鸡性反转成公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性别受遗传物质和环境的共同影响
B. 性反转现象可能是某种环境因素使性腺发生变化
C. 性反转只是表型变化,性染色体还是ZW
D. 这只公鸡和正常母鸡交配,后代的雌雄性别比例是1∶1
18. 下列关于性染色体、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若X染色体上有雄配子致死基因b,则不可能产生XbY的个体
B.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C. 抗维生素D佝偻病患者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D. 在体细胞中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表达
19. 如图一为白化基因(用 a 表示)和色盲基因(用 b 表示)在某人体细胞中分布示意图;图二为有关色盲和白化病的某家庭遗传系谱图,其中Ⅲ-9 同时患白化和色盲病,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图一细胞的基因型为 AaXBXb
B. 图一可表示Ⅰ-1、Ⅱ-3的体细胞
C. 若Ⅱ-3、Ⅱ-4再生一个孩子,所生孩子两病兼患的概率是 1/8
D. 若Ⅲ-9 染色体组成为 XXY,则原因是其母亲的初级卵母细胞中两条 X 染色体未分离
20. 在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 和蛋白质,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 ①、④B. ②、④ C. ①、⑤D. ③、⑤
21. 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
A. 重组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应
B. 去掉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应
C. 设法分别研究DNA和蛋白质各自的效应
D. 应用同位素标记技术,研究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
22. DNA分子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DNA分子的碱基中嘌呤数和嘧啶数相等,能体现DNA分子的特异性
B. 一个家族中不同个体携带不同的遗传信息,能体现DNA分子的多样性
C. 利用一滴血或一根毛发进行亲子间的鉴定,能体现DNA分子的特异性
D. 多种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但碱基序列不同,能体现DNA分子的多样性
23. DNA的一条链上某碱基序列是5'-AGCTGCG-3'则另一条链与之配对的部分是()
A. 5'-CGCAGCT-3'B. 5'—TCGACCC—3'
C. 5'—AGCTGCG—3'D. 5'—GCGTCGA—3'
24.甲图为DNA分子部分相关过程示意图,乙图为甲图某一片段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酶B能利用细胞中游离的脱氧核苷酸合成脱氧核苷酸链
B. 酶A能催化解开双链,断开磷酸二酯键
C.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而成
D.乙图中8处与DNA的稳定性有关
25. 一个用15N标记的DNA分子片段中含有5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中T+A占40%。若将该DNA分子放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3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DNA分子的另一条链中T+A占60%
B. 该DNA分子中含有碱基A的数目为40个
C. 该DNA分子第3次复制时需要消耗120个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D. 经3次复制后,子代DNA分子中含14N的DNA单链占全部DNA单链的比例为1/8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每空2分,共14分)某昆虫的眼色与细胞内色素的种类有关,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相关色素的合成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基因A/a、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昆虫的红眼个体的基因型有______种,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表型为__________。
(2)一对基因型均为AaBb的亲本杂交,F1个体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对红眼双杂合(AaBb)个体进行测交实验,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
(3)该昆虫的正常翅对缺刻翅为显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纯合正常翅和纯合缺刻翅雌雄个体若干,欲探究正常翅与缺刻翅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不考虑XY的同源区段),可选择_________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若后代__________,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后代__________,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7.(每空2分,共14分)下图为某二倍体生物(2n=4)的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图甲为不同分裂时期的示意图,图乙为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和核DNA数目关系,图丙为每条染色体上DNA数量变化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该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有_________条,①处于__________时期。
(2)如果图乙中①→②完成了图丙中AB段的变化,则图乙a、b、c中表示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图甲中细胞③产生的子细胞内,b、c的数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丙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8.(每空2分,共12分)下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其中患乙病的男性与正常女性婚配后,理论上讲所有女儿都是患者,所有儿子都正常。
(1)甲病属于__________,乙病属于__________。
(2)Ⅱ4的基因型是_________。产生精子的基因型____________。
(3)Ⅱ2与Ⅱ3结婚,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所生男孩中患病的概率是_______。
(4)若正常人群中,甲病的携带者出现的概率是,若Ⅲ1与一正常女性结婚,生下患病男孩的概率________。
29.(每空1分,共10分)下图为真核细胞一段DNA空间结构和平面结构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沃森和克里克通过构建___________模型的方法,并通过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的DNA衍射图谱等,推算出DNA分子是由两条单链组成,这两条链按__________方式盘旋成__________结构。
(2)图中1代表的是___________,与2互补配对的碱基是__________(填中文名称),图中构成DNA基本单位的是__________(填编号)。
(3)若该细胞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DNA复制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复制过程中用到的酶有__________,复制的方式是__________。DNA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子代,而遗传信息蕴藏在__________之中。
  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九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答案
  1.C
  2.A
  3.D
  4.B
  5.C
  6.C
  7.B
  8.B
  9.B
  10.C
  11.C
  12.B
  13.C
  14.D
  15.A
  16.A
  17.D
  18.C
  19.D
  20.A
  21.C
  22.A
  23.A
  24.B
  25.C
  26.(1)4;白眼
  (2)红眼∶褐眼∶白眼 = 9∶3∶4;红眼∶褐眼∶白眼 = 1∶1∶2
  (3)纯合正常翅雌性个体和纯合缺刻翅雄性个体;雌雄个体均为正常翅;雌性个体均为正常翅,雄性个体均为缺刻翅
  27.(1)①②;8;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2)a;0;4
  (3)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28.(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2)aaX Y;aX 、aY
  (3)1/6;2/3
  (4)1/400
  29.(1)物理;反向平行;双螺旋
  (2)胞嘧啶;鸟嘌呤;4
  (3)细胞核、线粒体;解旋酶、DNA 聚合酶;半保留复制;4 种碱基的排列顺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