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怀远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理解诗人望月怀人的情感。
2.欣赏诗歌的意境和炼字艺术。
3.鉴赏诗词中月的意象。
2学情分析
教材前一首是《春江花月夜》,之前也学习杜甫诗歌《月夜》,对借“月”抒情并不陌生。且本册书教学中已经涉及到很多诗歌鉴赏的方法,学生对鉴赏方法并不陌生,可以在此基础上对之前的方法进行回顾整合和简化。
3重点难点
运用“五步曲”自主鉴赏《望月怀远》,理解诗人营造的意境,是为抒发望月怀人的情感。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
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时,心中自然会浮起无限遐想。我们自然会想到与月相关的诗句。古人关于写月的诗词,不胜枚举。以至于有人说“月亮是悬挂在天上的一首诗。”的确,月亮上满载了人类最美好的情感。
我们领略张若虚笔下的壮美,如“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感受杜甫的婉转,如《月夜》中“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向往王维以月渲染的清幽,如《山居秋暝》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感慨柳永笔下的月色凄清,如《雨霖铃》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师生共同回忆诗句)
今天我们要走进一位广东籍诗人,体会张九龄笔下那一夜之间明月由生及落的生命历程,感受明月传情的美妙。
活动2【讲授】初步感知
1.回顾诗歌鉴赏方法,并板书。
方法一:找诗眼
方法二:抓意象
方法三:五步曲(看注释,解释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
方法四:炼字法
2.根据方法三的“五步曲”学习《望月怀远》
(1)请同学们结合书下注释,自由诵读诗歌。
(2)从诗题《望月怀远》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明确:望着月亮想起远方亲人。“望”和“怀”两个动词,承接起由月及人的思念。
(3)诗人张九龄介绍:
张九龄(678—740):一名博物,字子寿,谥号文献。唐朝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于开元二十二年辅佐玄宗为宰相。作为开元盛世的最后一个名相,他深为时人所敬仰,被称为“开元贤相”“岭南第一人”,王维、杜甫都作有颂美他的诗篇。他曾辟孟浩然为荆州府幕僚,提拔王维为右拾遗;杜甫早年也曾想把作品呈献给他,未能如愿,晚年追忆,犹觉得可惜(见《八哀诗》)。
可以说,他是一个既有权位又受人钦慕的文坛宗匠。有《曲江集》。
活动3【活动】诗歌鉴赏
1.
四人小组分享讨论:
①和同学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②着重分析自己认为写得最传神的诗句。
请代表向全班分享组内成员看法。
(1)首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问题一:如何理解“生”字?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用“生”而不用“升”?
问题二:“天涯共此时”,诗人和谁共赏一轮明月?仅仅只有诗人和远在天涯的亲人共此一轮明月吗,还有没有更多的人?
【明确】生:可理解为“诞生,生长”。今夜的月以大海为媒介,明月共潮生之后,月便具有了生命,彰显出月的活泼和生动,尽情展示海上明月的动态美。(课件展示:生:月具有生命,有动态美。)
“共”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诗人与远在天涯的亲人共此一轮明月;二是指融融月光洒满人间,天下离人此时都在望月怀远。(课件展示“共”的两层意思)
首联由景入情,由“望月”转向“怀远”。一下子把自己怀远之情与天下人共通的怀远之情融在一起,情景交融,感情真挚,不仅形成诗歌内容的不确定性,还有一种含蓄蕴藉之美。
(2)颔联: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问题一:颔联以哪个字为中心?
问题二:诗人在怨什么?
【明确】颔联以“怨”字为中心。按照诗句顺序解释,学生可能会回答“埋怨长夜漫漫,让诗人起了相思之情彻夜难眠”。要明确这其中的因果关系,是先有相思难眠,才有怨叹夜太长。以“怨”字为中心,以“竟夕”呼应“遥夜”,上承开头两句。诗人思念远方的亲人,以至于彻夜难眠,埋怨长夜漫漫。
(3)颈联: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问题一:颈联哪几个字用得好?
问题二:“觉”是觉察到了,还是没觉察到?
【明确】“怜”是爱惜的意思,说明对月光的珍惜,“滋”是湿润的意思,衣服湿了,说明在外站立时间很长,形象写出自己凝神望月而相思难抑的情形。
“觉”理解为没觉察到,不知不觉,更能凸显出怀人之深。
(4)尾联: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问题一:“不堪盈手赠”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作用?
问题二:写“还寝梦佳期”有什么作用?
【明确】“不堪盈手赠”是用典,写出诗人惆怅与失意。
“还寝梦佳期”衬托思念远人的深挚情感,使怀远更具体,更有含蕴。诗人便在这失望与希望的交集中戛然收住,读起来还觉得韵味深长。
活动4【活动】月亮意象总结
1.
月亮时作为唐宋诗人钟爱的诗歌意象,频繁出现在唐宋浩如烟海的诗词作品中。就像苏轼《水调歌头》中所言:“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月”这一意象寄托着诗人们悲欢离合的主观情思。“如果没有月亮,诗人更难做了。”
2.
学生讨论:本诗中表现力最强的时哪个意象?
3.
关于“月亮”的意象分类:
①以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
②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
③以月渲染凄清气氛,烘托孤苦情怀;
④以月代表爱情美好;
⑤以月蕴含时空的永恒,也常引发使人们的哲理思考。
活动5【讲授】小结
在浩瀚的唐宋诗词里,众位诗词巨匠将自己对理想的讴歌,对未来的向往,对爱情的礼赞,对生命的叹息,对命运的无奈都融入月的世界里,在月光笼罩下倾诉一腔情怀。不论是悲、欢、离、合,都融入朗朗明月,在物我合一中达到灵魂的飞升,以至于今天的我们读来仍余韵袅袅,荡气回肠……值得细细品味。
活动6【作业】练习
散文化语言描写诗歌意境,不少于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