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7张PPT。《从军行》(其一) -----王昌龄绿旋风金戈铁马的边塞诗声声诉衷情一代一代好儿女踏歌从军行钢铁的熔炉中锻打出英雄汉枕戈待旦的营盘里卧虎又藏龙一生伴随进行曲 还有那号角声你的歌声飘过来 像一阵绿旋风花好月圆的年代里岁岁好风景一天一天守望着子夜和黎明从军的长路上有多少风和雨披挂齐整的将士们侠骨也柔情无论是在硝烟里 还是那花丛中你的队伍开过来 像一阵绿旋风一阵一阵绿旋风吹得我心动草绿色的生命永远年轻一曲一曲大风歌唱得百花红草绿色的旋律永远动听 ——边塞诗宁做百夫长,胜做一书生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
王昌龄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
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
的“边塞诗派”。所以说边塞诗是唐代这
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描写边疆战地人们环境,生活,情感等方面的诗。边塞诗的主要内容①表现英勇作战,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 ②描写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以及对战争的厌恶之情。③表达边疆将士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④描写雄奇壮丽的边塞风光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李益《从军北征》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李颀《古从军行》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唐)杨炯《从军行》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学习目标1、熟记边塞诗的主要内容和常
用意象。
2、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亲之情,
分析其表达情感的手法。天宝元年(742)迁江宁丞,后贬龙标尉,故世称“王江宁”或“王龙标”。其边塞、闺怨诗轰动一时,有“七绝圣手”、“诗家夫子”之称。
其边塞诗善于多方面表现征戍者的生活和内心世界,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豪迈与悲壮、昂奋与凄怆相交融的深沉风格。王昌龄, 边塞诗人,
字少伯,江宁人。从军行七首(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 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本首诗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正值深秋时季,凉气侵人,荒寂的边塞,四顾苍茫,只有一座危矗云空的百尺高楼独孤站立在秋风中。又逢黄昏 ,正是游子思亲、思妇念远的时分。一个久戍不归的征人孤零零地爬上烽火台上,一阵阵秋风正从青海湖方向吹来。
戍卒眺望远方,四顾沉沉暮霭,重重关山 。思乡之情无法排解,只能一遍遍吹羌笛,笛声呜呜咽咽,像亲人在呼唤。积郁在心中的思亲之情更加无法缓解,便想起故乡闺里的妻子,她也正在想念远在万里不归的征夫,忍受着思念愁苦。从军行七首(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 坐海风秋。 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 独更吹既吻合了征人背井离乡、远涉边地之孤独,也切合了金闺中人因征人不归而独守空闺之孤独。一遍遍地吹,借笛消愁愁更愁,内心思亲之情更加愁苦和浓郁了。边塞诗的鉴赏要点:①抓住诗中所描绘的边塞风貌:景(意象)和人 ②推敲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烽火城:百尺楼海风秋:
羌笛:《关山月》:金闺:古代在边境设置烽火台,一旦敌人入侵,便在城垛上
燃狼粪或柴草,白天以烟,晚上以火来报警。乐府歌曲名,多描写征戍之苦和离别之情。四川羌族的一种乐器。笛声幽怨凄凉 。 空闺中的思妇,主要表达思念远方的游子或征夫之情。凄凉边塞诗常见意象:
烽火台(烽烟)、羌笛、
《关山月》 、金闺一、与战争有关的物品:
二、地名和民族名及人物:
三、从地理区域看:
四、与战争有关的乐器和曲子:
五、与战争有关的风景:
边塞诗常见意象:《从军北征》 中唐·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碛里、征人、《关山月》、《行路难》 从军行(其五)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大漠、烽火(烽烟)、鼓旗、辕门、吐谷浑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玉门关、雁门、阴山、黑山黄沙、雪山、孤城、羌笛、胡笳、《梅花落》《折杨柳》《阳关三叠》(渭城曲》)等
夜郎、胡、羌、羯、戍卒、将帅、胡人、单于等长城、长河 天山、 洮河、黄河金甲、楼兰、战马、羽书、戈、矛、剑、戟、斧、钺、箭、刀环、铩等2004年(江苏卷)高考回放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案:.①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马策、刀环、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学习小结:熟悉边塞诗歌的内容(四种主要内容)和常见的意象(五种类型),从而去推敲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第三、四句主要是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来表达诗人的思亲之情的?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征人思念亲人、怀恋乡土的感情,但不直接写,偏从深闺妻子的万里愁怀反映出来。而实际情形也是如此:妻子无法消除的思念,正是征人思归又不得归的结果。这一曲笔,把征人和思妇的感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曲笔抒情(对写法)、虚实结合己之愁从金闺之愁衬出,便为情深!
——清朱之荆王昌龄《从军行》(其四)的最后两句在抒情方式上和(其一)是否一样? 不一样;
“其一”是曲笔抒情,虚写征人家乡的妻子的无奈而痛苦的思念之情;
而“其四”是直接抒情,诗人直接抒发戍边将士为国杀敌、视死如归的决心。不破楼兰终不还。
黄沙百战穿金甲,
孤城遥望玉门关。
青海长云暗雪山,
二诗在环境和心理描写上都有悲凉意味,只是“其一”侧重写环境的凄凉孤独,通过写羌笛之音,从听觉方面抒发思乡之情,心理描写上采用虚写方式,以想象写情;“其四”侧重写边塞环境条件的艰苦,心理描写上采用实写方式,直接写戍边将士为国尽忠、慷慨悲壮的激情。 课堂小结 本首诗主要通过描绘一个悲凉的
环境来抒发征夫的思亲之情。并且
主要运用了曲笔抒情的手法来表达
情感,使得征夫的思亲之情更深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