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肥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白居易及其叙事抒情诗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 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想象力,进而更准确更切身地领会诗歌主旨。
? 学习白居易的新乐府诗的现实写法,及其讽喻诗的社会批判性。
? 学习对比这一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诗歌表现出来的诗人情怀,领会白居易诗歌的深远意义和影响。
2重点难点
? 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想象力,进而更准确更切身地领会诗歌主旨。
? 学习对比这一表现手法。
3学情分析
在引导学生鉴赏诗歌时,以拍摄电影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于我并不是第一次了。我个人觉得,这种想象—讨论式教学有以下几点优点:
1、将传统的创设情景法和现代化多媒体有机结合起来,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和氛围,能够激起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阅读诗歌的想象力,使他们迅速而准确地把握诗歌的主题。
2、能够使学生在鉴赏诗歌时,不仅知其然,更知其其所以然,从而更切身地从把握诗歌鉴赏方法之门径,过渡到能运用自身的鉴赏方法来相对深入地阅读诗歌这个层次。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旧课导入
全班回顾学生初中阶段学过的白居易的诗歌《观刈麦》,并齐背该诗歌。因了这首熟悉的诗歌,全班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课堂实录片段】
师:我们一起来回顾回顾,《观刈麦》这首诗通过叙述了怎样的事件,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
(明确:通过叙述了麦收时节农民的辛勤劳动和苦难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百姓的深切同情,对沉重苛捐杂税的不满)
师:这首诗通过写人叙事进而抒发作者内心情感,因而,从表达方式来讲,这是一首叙事抒情诗。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正是唐代最多产的诗人——白居易的另外一首叙事抒情诗——《轻肥》。
活动2【讲授】作者讲授
1、中唐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世称白香山。2、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冲破个人抒情言志的藩篱,将视角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创作了大量的叙事诗。3、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创新乐府,指斥时弊,反映民瘼,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
活动3【讲授】学法指导
要读懂一首叙事抒情诗,我们就要解决几个问题:作者究竟是写何人、叙何事,抒何情?在整个过程中又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接下来,我们就以《轻肥》为代表,一起学习如何鉴赏一首叙事抒情诗。
活动4【讲授】整体感知:把握人物
朗读诗歌,思考:《轻肥》主要刻画了哪些人物形象?从诗歌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活动5【活动】深入解读:把握事件——再现情境,感受氛围。
设置小组讨论:这首诗的每一句都可以想像成一个电影镜头,如果你是《轻肥》的总导演,围绕“宦官”与“百姓”这两个主角,根据诗歌中的各个诗句(包括标题),你将会如何拍摄这个微电影,进而凸显电影主题呢?
要求:①文本细读,句句落实:按照诗意来设计场景和人物的神态动作;②合理想像:填补画面,感受氛围,把握情感。
(写作背景提示:(1)此诗约作于元和三、四年。(2)安史之乱后,大唐王朝面目全非。(3)唐代中叶以后宦官专权严重,他们操纵朝政,甚至敢于废立皇帝。)
【课堂实录片段】
师:首先我们先一起来看看诗歌的标题《轻肥》。如果现在打算把《轻肥》拍摄成为一部电影,你是电影的宣传方,根据《轻肥》这个标题,你会在宣传海报上作出怎样的安排呢?
生:一匹又高大又肥壮的马,应该是“宝马”。(全班笑)
师:不错,李清照有词“宝马雕车香满路”,“宝马”即装饰华美的马匹。那么,除了“宝马”之外,还可以出现什么呢?
生:人。
师:从题目《轻肥》我们可以得知,这些人又有什么特点呢?
生:穿着又轻又暖的皮袍,应该是古代的名牌货,功能应该是跟现在的羽绒服想不多。(全班笑)
师:确实。“轻肥”最早来自于《论语》,指的是“乘肥马,衣轻裘”,也即是坐着高头大马拉着的豪华马车,身上穿着的是又轻又暖的皮袍。用通俗的话讲便是,开着古装版的宝马奔驰,穿着奢侈的名牌货。
好,解决了电影的宣传问题之后,接下来我们进入拍摄电影的压轴——导演电影了。下面,请各小组同学来分享他们的拍摄成果。
生一:我们小组决定挑选“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这两个句子来拍摄。我们会安排些演员来担任宦官,让他们驾着豪华的马车,穿着奢侈的衣服,哐啷哐啷地隆重登场;
师:作为演员,脸部表情,行为动作都非常重要。大家觉得这些宦官的表情应该是怎样的呢?
生:不可一世。
生:骄横跋扈。
……
师:那你们是从哪个字眼得出结论呢?
生:“骄”。单单一个“骄”字,那种骄纵的气息便扑面而来。
生:还有一个“照”字。马鞍油光可鉴,竟然可以“照尘”。可见花费巨额,非常奢靡。这个,完全可能就是利用公款以权谋私的。(全班笑。)
师:恩。诗歌一二句,短短十个字,经过我们导演的精心策划,便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生二:我们小组想接着拍摄“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这两个句子。我们觉得这里我们还必须设置一些行人。他们神情惶恐不安,正在躲躲闪闪地相互之间询问,究竟来者何人呢?
生:我认为街道上还应该刚好有个看起来人生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头。他眉头紧锁,唉声叹气,然后忧心忡忡地回答——听说哪,他们是宫里的内臣。
师:内臣?什么是“内臣”呢?
生:宫里的太监。
师:太监不就是皇帝的奴才嘛。照理来说,地位应该不高才对啊。为什么这些太监居然如此地嚣张跋扈呢?有没有哪个小组的同学要试着拍摄这组镜头来解释原因的呢?
生三:我们小组想拍的是“朱绂皆大夫,紫绶或将军。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这四个句子,我想我们拍摄成功之后,刚好给大家解决这个问题。(全班笑)
生:首先,我们会让我们的摄影师先来个特写,放在这些宦官身上系的佩玉或印章的丝绸带子。
师:为什么?
生:这是他们身份的象征。因为课本注释告诉我们,“唐代官员系佩玉或印章的丝绸袋子,官阶高的用红色和紫色。”所以,这个特写镜头能够说明这些宦官地位显赫,手握重权。
师:也正是因为他们手握重权,所以才敢如此地肆无忌惮,嚣张放肆。现在这群人盛装骑马,要往何方呢?
生:要去赴军中宴。
师:那“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又可以构造出一副怎样的场景呢?哪些字眼是你布置场景时候给予演员的信息呢?
生:宦官们得意洋洋地去赴宴。一个“夸”字,可以透露出他们在路上大声喧哗、趾高气扬的嚣张嘴脸。
生:还有,从“如云”两个字可以看出,他们绝不只是两三个人,而是一大群,纵马飞驰。甚至,还可以想象,在这个放纵跋扈的路上,还可能有某些来不及躲闪的可怜百姓们,活活地成为他们马蹄之下的亡魂。
生四:我们小组想拍摄的是这些宦官们来到宴会之上的场景。首先,我们会吩咐道具师摆设好相关的道具,有美酒啊、精致的酒杯啊,还有,水里游的,地上走的,天上飞的,都要摆在酒席之上。(全班笑)
师:具体有哪些食物呢?
生:洞庭橘。
师:不错,据说,洞庭橘在唐代是贡品。
生:还有天池里的鱼。
师:恩,大海里的鲜鱼。我们都知道,唐代的都城是在长安。长安在地理上所处的位置是内陆,并不近海。而唐时交通状况远没有我们现在这么发达。所以当年杨贵妃嘴馋想吃颗荔枝,都要劳师动众的,以至于“山顶千门次第开”。因此,从远海里运来的鲜鱼,中间又可能经历了些什么,我们不得而知。
师:还有没有小组要来讲讲其它的镜头呢?
生五:我们小组想拍摄的是一个特写镜头,我们是根据“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这两句诗句的。根据这两句诗句,我们想拍这么个特写——就是这些宦官食饱饭足之后脸上油光满面、醉态醺醺,他们有的甚至还摸摸自己肥硕的啤酒肚,连续打了好几个饱嗝。(全班笑)
师:我发现刚刚发言的这些小组拍摄的主角都是宦官。有没有哪个小组想拍摄的是我们的另一主角——老百姓呢?
生六:我们小组想拍摄的主角就是老百姓。我们是根据诗歌的最后两个句子“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来拍摄的。这里我们把镜头拉到了江南一带,这里土地干裂,百姓颗粒无收,有的已经饿死了。这时,我们设计一个镜头,就是有一群饥肠辘辘的人在追赶着一个瘦骨嶙峋的人,想要把他吃掉充饥。
师:“是”是“这”的意思。这一年江南出现了大旱灾,衢州一带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恐怖场面。读起来的确很让人感到辛酸、凄冷。
活动6【活动】主题探究:把握手法,揣摩情感。
思考:如果将各组同学所拍摄的镜头集结起来,想必便成了一部震撼人心的纪实电影了。那么,两个主角之间究竟有什么关联呢,为什么能够如此地震撼人心呢?其中作者又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呢?
明确:宦官的骄奢淫逸与百姓的处于水深火热,二者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诗人对官场奢侈生活的批判和对百姓疾苦的同情。
活动7【讲授】写法小结
叙事抒情诗的鉴赏方法:记何人、叙何事,抒何情,运用何种手法?
明确重难点——再现情境,把握感情。
1、文本细读,理解诗意2、合理想象,填补画面
活动8【练习】拓展延伸
(08年湖北卷)下面这首诗的每一句都可以想像成一个电影镜头,前两个镜头的脚本已写出,请续写后两个。
要求:①按照诗意来设计场景和人物的神态动作;②想像合理;③每个镜头脚本的字数不超过40字。(4分)
采 莲 子
[唐]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场景]湖边。采莲船上。
[人物]采莲女,小伙子,女伴。
镜头一:秋日湖上,波光粼粼。一位美丽的姑娘驾着采莲船从荷花丛中划出。左右顾盼。
镜头二:忽见岸上有位英俊少年。姑娘悄然心动,痴痴地看着他,竟忘记了摇桨,任凭船儿飘荡。
镜头三:
镜头四:
(参考答案:
湖水滟滟起波,姑娘心里也荡起层层波澜。突然,姑娘抓起一把莲子,向那岸上的小伙子抛掷过去。
没想到抛莲子的逗情举动远远被人看见了,多难为情啊!姑娘红着脸,低着头,羞惭了大半天。)
活动9【作业】作业
复习学法,背诵全诗
课件11张PPT。1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回顾:
本诗通过叙述了……事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叙事抒情诗写人叙事抒发情感1轻 肥 白居易
意气骄满路, 鞍马光照尘。
借问何为者? 人称是内臣。 朱绂皆大夫, 紫绶或将军。 夸赴军中宴, 走马去如云。 樽罍溢九酝, 水陆罗八珍。 果擘洞庭橘, 脍切天池鳞。 食饱心自若, 酒酣气益振。 是岁江南旱, 衢州人食人。1中唐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世称白香山。
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冲破个人抒情言志的藩篱,将视角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创作了大量的叙事诗。
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创新乐府,指斥时弊,反映民瘼,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白居易:叙事抒情诗1何人?
何事?叙事抒情诗鉴赏 手法?何情?1 朗读诗歌,思考:
《轻肥》主要刻画了哪些人物形象?从诗歌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整体感知:把握人物宦官和百姓 正音
朱绂(fú) 紫绶(shòu)
樽罍(zūn léi) 九酝(yùn)
果擘洞庭橘(bāi) 脍切天池鳞(kuài)
衢州(qú)1 小组讨论:
这首诗的每一句都可以想像成一个电影镜头,如果你是《轻肥》的总导演,围绕“宦官”与“百姓”这两个主角,根据诗歌中的各个诗句(包括标题),你将会如何拍摄这个微电影,进而凸显电影主题呢?
要求:
①文本细读,句句落实:
按照诗意来设计场景和人物的神态动作;
②合理想像:填补画面,感受氛围,把握情感。把握事件:再现情境,感受氛围写作背景提示:
此诗约作于元和三、四年。
安史之乱后,大唐王朝面目全非。
唐代中叶以后宦官专权严重,他们操纵朝政,甚至敢于废立皇帝。
1 轻 肥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
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
朱绂皆大夫,紫绶或将军。
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
樽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
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
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
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宦官骄横奢侈江南天灾惨不忍睹对比 表达了诗人
对官场奢侈腐朽生活的批判
对百姓疾苦的同情情感?
手法?1何人?
何事?叙事抒情诗鉴赏 手法?何情?小结 重难点:再现情境,把握感情
文本细读,理解诗意
合理想象,填补画面1(08年湖北卷)下面这首诗的每一句都可以想像成一个电影镜头,前两个镜头脚本已写出,请续写后两个。
要求:①按照诗意设计场景和人物的神态动作;
②想像合理;③每个镜头脚本的字数不超过40字。
采 ?莲 ?子[唐]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场景]湖边。采莲船上。
[人物]采莲女,小伙子,女伴。
镜头一:秋日湖上,波光粼粼。一位美丽的姑娘驾着采莲船从荷花丛中划出。左右顾盼。
镜头二:忽见岸上有位英俊少年。姑娘悄然心动,痴痴地看着他,竟忘记了摇桨,任凭船儿飘荡。
镜头三:????????????????????????????????????????????????????????????
镜头四:???????????????????????????????????????????????????????????? 湖水滟滟起波,姑娘心里也荡起层层波澜。突然,姑娘抓起一把莲子,向那岸上的小伙子抛掷过去。没想到抛莲子的逗情举动远远被人看见了,多难为情啊!姑娘红着脸,低着头,羞惭了大半天。 拓展延伸1作业 背诵《轻肥》1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