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第一部分 第五章 类题通法5 河流特征的描述 课件《高考快车道》2026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40 第一部分 第五章 类题通法5 河流特征的描述 课件《高考快车道》2026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7-07 18:26: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五章 地球上的水
类题通法5 河流特征的描述
思考方向 描述语言
水 文 特 征 流量 流量大(小);流量季节变化大(小)
水位 水位高(低);水位季节变化大(小)
汛期 汛期长(短)、早(晚);汛期出现在夏季(或其他季节)
含沙量 含沙量大(小)
结冰期 有(无)结冰期;结冰期长(短);有(无)凌汛现象
流速(水力) 流速快(慢);水力(能)资源丰富
思考方向 描述语言
水 系 特 征 长度 多大江大河;河流短小等
流域面积 流域面积大(小)
支流 支流多(少)
弯曲度 河道弯曲(平直)
水系形状 扇形水系、向心状水系、放射状水系、树枝状水系
1.(2024·邢台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朝鲜平安南道和黄海南道均位于朝鲜重要河流大同江入海口地区,大同江中下游是朝鲜重要的粮食生产区和人口分布区。该入海口处常被各种水环境问题困扰。朝鲜在大同江的入海口修建了西海水闸,水闸大坝长8 km,有3间闸室、36个闸门,还留有3条鱼道,水闸的堤坝上可通行火车、汽车和行人。如图示意西海水闸位置。
(1)指出西海水闸冬季关闭的原因。
(2)推测水闸建设后冬季对松林至河口段水文特征的影响。
(3)分析西海水闸对区域产生的积极意义。
[解析] 第(1)题,该地位于季风气候区,冬季降水量少,河流水位较低,修建水闸后可以防止海水倒灌,避免河流中下游地区出现土壤盐碱化问题;关闭水闸,河流水被拦截,水位抬升,高于海水水位,可以避免海水倒灌,又能保证区域淡水供水安全。第(2)题,河流水文特征主要有流量、水位、结冰期、流速、含沙量等。该河入海口处水闸建设后,冬季水闸关闭,河流水位上升,蓄水量增加;蓄水后,入海口与河流上游水位差减小,河流流速减缓;河流流速减慢,泥沙淤积,河流含沙量减少;河流水位高于海水水位,海水倒灌被阻断,河水盐度下降。
第(3)题,西海水闸修建后,可以防止海水倒灌,改善地下水水质,增加供水量,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更多的淡水资源;有效减轻沿海土壤盐碱化,利于农业生产;水闸内水量增加,水位上升,河流盐度下降,淡水生物生存条件改善,生物多样性提高,水质条件提升,各类水环境问题减少;水闸内蓄水期水面面积扩大,水流平稳,水运条件改善;修建水闸,水闸的堤坝上可通行火车、汽车和行人,明显改善西海水闸两岸之间的陆路通行条件。
[答案] (1)冬季,该地降水量少,河流水位低,海水易倒灌,中下游地区易出现土壤盐碱化问题;关闭水闸,抬高水位,既能避免海水倒灌,又能保证供水安全。
(2)冬季水闸关闭,蓄水量增加,水位抬升;蓄水后,水位差减小,河流流速放缓;河床泥沙淤积加剧,海水倒灌被阻断,河水盐度下降。
(3)改善地下水水质,增加供水量,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更多的水资源;减少海水倒灌,减轻盐碱化,利于农业生产;水闸内环境利于淡水生物生存,生物多样性提高;蓄水期水面面积扩大,水流平稳,优化水运通行条件;改善西海水闸两岸之间的陆路通行条件。
2.(2025·朝阳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研究表明,中生代末期我国南部整体地势东高西低,古长江各段尚未连接在一起,古川江与古金沙江在甲地汇合后往南流。至新生代,我国东部岩石圈向海洋伸展变薄,西部青藏高原隆起,逐渐形成西高东低的阶梯状地貌,随后季风加强,古川江流向改变并经乙地向东流,长江各段最终连接在一起。下图示意中生代末期古长江流域周边地理事物的分布。
(1)与现代长江水系相比,描述中生代末期古长江流域水系特征。
(2)阐释新生代古川江流向发生变化并经乙地向东流的地理过程。
(3)甲地分布着长江流域唯一一处中生代前形成的钛磁铁矿,科研人员依据江汉盆地中的钛磁铁矿沉积物来判断古长江东西贯通的情况,简析其判断的科学道理。
[解析] 第(1)题,河流水系特征主要从流程长短、流域面积、流向、弯曲状况、支流数量及形状等方面进行描述。据图可知,中生代末期古长江各段未连接,分成数段,因此河流流程短,流域面积较小;受地形影响,支流少,在江汉盆地,因地势中间低四周高,形成向心状水系;东段水系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水流汇入苏北盆地。第(2)题,古川江的流向发生了两个变化,一是流向由西南转向东北,二是向东切穿巫山,进而向东流。根据材料可知,西南地区受板块挤压作用,地壳抬升,阻挡了古川江向南流淌,所以古川江流向由西南转向东北;根据材料可知,随着青藏高原的隆起,新生代时期季风增强,所以降水量加大,流水的侵蚀作用增强,同时东部地区地壳陷落,使巫山与江汉盆地落差加大,河水的下切溯源侵蚀作用增强,最终将巫山切断,袭夺了古川江,使古川江向东流。
第(3)题,甲地有长江流域中唯一一处钛磁铁矿,那么江汉盆地中的钛磁矿物沉积物只能从甲地来,其形成的过程应该是甲地地壳抬升,受外力侵蚀作用,含有钛磁铁矿的矿石出露地表;钛磁铁矿经风化、侵蚀形成碎屑物,碎屑物经流水侵蚀以后,被流水搬运带走,当古长江贯通后,沿着古川江流向东北,后向东流入江汉平原,流速减慢,钛磁铁矿碎屑在江汉盆地沉积形成。
[答案] (1)各段水系未连接,流程短;流域面积较小,支流少;在江汉盆地形成向心状水系,东段水系汇入苏北盆地。
(2)(受板块挤压)甲地地壳持续抬升隆起,阻挡古川江南流,古川江最终由向西南流改为向东北流;青藏高原隆起使东部季风环流加强,降水增多,乙地东、西两侧河流整体侵蚀作用加强;乙地以东地区地壳陷落,巫山与江汉盆地高差增大,河流溯源侵蚀、下蚀作用加强,切穿巫山,袭夺古川江,使得古川江东流。
(3)甲地有古长江流域中唯一一处钛磁铁矿,江汉盆地中的钛磁铁矿沉积物只能来自甲地;该矿风化后经流水侵蚀,当古长江贯通后,钛磁铁矿碎屑才被古川江流水搬运至江汉盆地沉积。
谢 谢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