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6张PPT)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
课时3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夯实·基础知识
任务1——学会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1.填空
图中A、B、C三处,适宜修建水库的位置是___处,因此处为______地形,有河流流经,便于______;适宜修建水坝的位置是___处,该地位于峡谷地带,筑坝__________。
2.判断
从追求环境优美的角度看,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适宜修建疗养院的是____。
A
盆地
集水
C
工程量小
丁
3.简答
为解决图中乙、丁两地的用水问题,计划修建自流引水设施,最终从规划的①②③④四条引水路线中选择了路线①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该路线基本上是由高处向低处引水,可自流输水。
任务2——掌握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判读
1.填空
地形剖面图是指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可以直观显示剖面线上的地势起伏和__________状况。
坡度大小
2.绘图
第一步:确定______线。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画出一条剖面线(如下图中的A—B)。
剖面
第二步:建坐标。纵坐标表示______,横坐标表示__________。
第三步:确立比例尺。垂直比例尺一般是原图的5、10、15、20倍,倍数______,起伏越明显。
第四步:描点。将剖面线与等高线的所有______(或仅描关键点,如最高点、最低点)按其水平距离和高程转绘到坐标图中。
高度
水平距离
越大
交点
第五步:连线。用平滑曲线将各点顺次连接,注意相邻两点间的______趋势(如图中8、9两点高度相同,两者之间为河谷,地势较低)。A—B间的剖面图如下:
升降
衔接 初中教材内容拓展迁移变式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信息的判读,正确的是( )
A.①③两处的相对高度为400米
B.②处为山脊
C.③处比④处坡陡
D.⑤处为该区域最高峰
2.为发展经济,溪水村规划了多项旅游开发项目,其中不合理的是( )
A.A处开发攀岩项目
B.B处开发漂流体验项目
C.C处修建观景台
D.溪水村周边种植果树,发展生态旅游农业
√
√
1.B 2.B [第1题,由图可知,图中的等高距是100米,那么①③两处的相对高度是300米,A错误;②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应该是山脊部位,B正确;③处比④处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C错误;图中C处应该是该区域的最高峰,海拔在900米以上、1 000米以下,而⑤处的海拔在800米以上、900米以下,D错误。第2题,读图可知,A处等高线重合,是陡崖,该部位适宜开发攀岩项目,A合理;B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不可以开发漂流体验项目,B不合理;C处为山顶,海拔高,可修建观景台,C合理;溪水村位于缓坡上,周边可以种植果树,发展生态旅游农业,D合理。本题要求选择不合理的选项,故选B。]
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暑假期间,王老师带领学生到黄土高原进行研学活动。下面是黄土高原某处的景观图和同学们绘制的黄土高原某地的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
(1)判断图中b、c两坡的坡度大小,并分析怎样开发利用这两处山坡。
(2)探讨甲、乙、丙三地哪一处适合建窑洞,并说明理由。
[答案] (1)b地坡度大于c地。b坡应植树种草,防止水土流失;c坡可以开垦梯田,种植农作物。
(2)甲地。丙地朝北,冬季寒冷,不适合建窑洞;乙地位于谷地,夏季雨水在此汇集,易遭受水淹,不适合建窑洞;甲地朝南,光热条件好,又避开冬季风,较为温暖,地势较高,不易遭受水淹和流水侵蚀,最适合建窑洞。
4.读某半岛地区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沿图中L绘制地形剖面图。
[答案] 如下图所示:
提升·核心素养
1.根据等高线的形状和疏密判断水系、水文特征
水系特征 山地→放射状水系;盆地→向心状水系;山脊→分水岭(山脊线);山谷→河流发育(山谷线)
水文特征 等高线密集→流速快、水能丰富;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大→流量大;河流出山口处→冲积扇(洪积扇)
2.结合地形特征判断气候特征及差异
气候特征 看海拔高低、坡向(阳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
气候 差异 气温 先求出高度差,再用气温垂直递减率0.6 ℃/100 m 计算温度差,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降水 迎风坡降水多于背风坡
光照 阳坡光照时数多于阴坡,同一种植被在阳坡的分布上界高于阴坡
3.分析等高线地形图可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
(1)选点
①水库坝址
a.选在两侧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因该处筑坝工程量小、造价低、库区容量大);b.应避开喀斯特地貌、地质断裂带,并考虑移民、生态等问题。
②港口
a.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海湾地区,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b.要建在经济发达、腹地广阔的地区(如下图为我国某海湾附近等高线、等深线分布图,港口应建在丙地,因为丙地位于海湾内,可避风浪,且等深线较密集,水深;陆上地形平坦开阔,利于建港)。
③宿营地
a.应避开河谷、河岸,以预防暴雨造成的山洪;b.避开陡坡、陡崖,以防崩塌、落石造成的伤害;c.应选在地势较高的缓坡或较平坦的鞍部宿营(如下图中宿营地应选在丙地)。
(2)选线
线的类型 区位要求
公路、 铁路 一般要求坡度平缓,尽量在等
高线之间穿行,线路较短,少
占农田、少建桥梁,避开陡崖、
陡坡等,通往山顶的公路往往
需建成盘山路等(图中公路选线
为EHF)
线的类型 区位要求
引水 路线 首先考虑水从高处流向低处,
再结合距离的远近确定(图中
A线更合理)
输油、输气 管道 路线尽可能短,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
(3)选面
面的类型 区位要求
农业生 产布局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业、畜牧业
面的类型 区位要求
工业区、居 民区选址 一般选在靠近水源、
交通便利、等高线较
稀疏的地形平坦开阔
处
4.“三看”法判读地形剖面图
5.利用剖面图巧解通视问题
对于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通视情况,可先作简单判定,然后再画剖面图证明。如下图所示:
(1)根据坡度陡缓情况判断。如果是先陡坡后缓坡(凹坡),则可以通视(如图1);如果是先缓坡后陡坡(凸坡),则无法通视(如图2)。
(2)根据是否穿越沟谷判断。如果穿越沟谷,由于后半部分地势会升高,即使地势再低,也会因为地形阻挡而无法通视(如图3)。
培养·思维能力
(经典高考题)下图是某地地形图,MN、PQ是地形剖面线。①②是水库,若从中选择一个作为自来水厂的水源地,其条件是自流引水且工程建设费用最小。据此完成(1)~(2)题。
(1)M—N、P—Q对应的地形剖面图和应选择的水库分别是( )
A.甲、乙;① B.乙、甲;②
C.甲、乙;② D.乙、甲;①
(2)Z村拟建一座温室大棚和一家污水处理厂,应分别布局在( )
A.③和④ B.④和⑤
C.⑤和⑥ D.③和⑥
√
√
【解题导引】
(1)判读时要注意抓住每条剖面线起止点和经过地区最高点与最低点的海拔→注意等高距为10米→将之与剖面图相对照,M—N剖面线与甲剖面图相吻合,P—Q剖面线与乙剖面图相吻合;自流引水到自来水厂且建设费用最小→引水线路应最短→图中①②水库对比,②水库符合
(2)大棚建设要求→地形相对平坦开阔且向阳→图中各地的等高线分布状况→③地较平坦、位于南坡;污水处理厂选址要求→聚落、河流下游→⑥地符合
试分析Z村选址的有利条件。
提示:地形平坦开阔,交通便利,耕地集中,便于村落建设;靠近河流,便于用水。
视角一 等高线地形图与聚落选址
(2024·长沙一模)桂峰村始建于宋朝,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之一,2014年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右图为桂峰村地形图。据此完成1~2题。
1.该村落建于( )
A.山麓平地 B.山间宽谷
C.河流阶地 D.洪积平原
2.该村传统民居大多( )
A.依山而建,排列紧密
B.坐北朝南,便于采光
C.黄土筑墙,冬暖夏凉
D.墙壁厚实,利于保温
√
√
1.B 2.A [第1题,结合等高线地形图可知,村落处等高线向高值处凸出,为山谷地形,B正确。第2题,根据聚落所处的位置可知,聚落位于山谷处,土地资源紧张,建筑物依山而建,排列紧密,A正确;由题目所给信息无法判断民居朝向,B错误;结合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地位于东部季风区,黄土分布较少,C错误;该地位于亚热带地区,气温高,墙体较薄,D错误。]
视角二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与通视问题
(2025·朝阳模拟)我国某自然保护区内保存着较为完整的热带山地雨林。如图示意该自然保护区内等高线分布,R地建有雨林防火瞭望塔。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海拔最低点位于R地的( )
A.西北方 B.西南方
C.东北方 D.东南方
4.R地雨林防火瞭望塔不能及时发现火情的地点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
3.B 4.C [第3题,据图分析可知,图中等高线的等高距为10 m,海拔最低点位于图中左下角,海拔范围为860~870 m,结合图中指向标可知,图中海拔最低点位于R地的西南方,B正确。第4题,R地和①④两地之间有山脊或山峰阻挡,无法通视,即R地雨林防火瞭望塔不能及时发现①④两地的火情,R地与②③之间无阻挡,可以通视。C正确。]
视角三 等高线地形图与交通建设
5.(2023·江苏卷)某地规划的铁路穿过一冲积扇。下图为某地地形及规划铁路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用给定图例符号标出陡崖位置,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地貌角度,分析图中冲积扇区域建设铁路面临的不利条件。
作图如下:
等高线重合(重叠)
地势起伏大,不利于施工;存在山洪风险,威胁铁路安全;地基物质松散,不利于建设。
[解析] 第(1)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图中中间山峰的北侧有等高线重合(重叠),说明该处有陡崖分布。第(2)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冲积扇有大量河谷发育,地势起伏较大,不利于施工;当地有河流流经,且地处山区,有山洪暴发的可能,影响铁路安全;冲积扇沉积物较松散,影响铁路的路基安全。
(建议用时:30分钟,分值:40分)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5·成都模拟)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甲、乙两地建有养殖场。读图,完成1~3题。
课时数智作业(三)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1.从图中可知( )
A.山峰的海拔可能为1 044 m
B.乙地海拔可能为1 035 m
C.①处陡崖相对高度为10~20 m
D.区域内最大高差接近60 m
2.①③④⑤四地中,在②地一定可以看到的是( )
A.①③ B.①⑤
C.③④ D.④⑤
√
√
3.若图中建有一小型水库,甲养殖场濒临水库最高水位,则( )
A.水库最深为10~15 m
B.水坝最低处可能为1 000 m
C.库区水面大于1 km2
D.甲、乙两养殖场将污染水库
√
1.C 2.B 3.A [第1题,由图中等高线分布可知,该图等高距为5 m,可推断山峰海拔为1 035~1 040 m,A错误;乙地海拔为
1 030~1 035 m,小于1 035 m,B错误;该图等高距为5 m,①处陡崖有3条等高线重叠,相对高度为10~20 m,C正确;最高处海拔为1 040~1 045 m,最低处海拔为990~995 m,区域内最大高差为45~55 m,D错误。第2题,在等高线地形图中,上疏下密为凸坡,上密下疏为凹坡,由图中等高线的弯曲和疏密分布可知,①②之间为凹坡,②③之间为凸坡,②⑤之间为谷地,在②地可以看到①⑤,
看不到③;②④分别位于陡崖的上、下方,但②地不在陡崖边缘处,且无法判断②地坡度,不能判断两地能否通视。第3题,据图可知,水库应该建在图中山峰右侧,③所在山谷上方等高线密集的峡谷之地。甲养殖场最低处靠近1 020 m等高线,将该等高线作为最高水位线,水库最低点为1 005~1 010 m,因此水库最深为10~15 m,A正确;图中水库最低处为1 005~1 010 m,水坝最低处不可能为1 000 m,B错误;利用图中比例尺计算可知,库区水面长度和宽度均远小于1 km,故库区水面小于1 km2,C错误;甲养殖场产生的废水会顺地势流入水库,污染水库,但乙养殖场与水库之间有一个分水岭,排放的废水不会污染水库,D错误。]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4~6题。
4.站在图中H处最可能看到( )
A.① B.② C.③ D.④
5.某校攀岩社同学计划在①处陡崖进行攀岩活动,为保安全,攀岩索应不短于( )
A.160 m B.210 m
C.260 m D.310 m
√
√
6.下面四幅地形剖面图中,能正确反映上图中PQ一线地势起伏状况的是( )
A.
B.
C.
D.
√
4.B 5.C 6.D [第4题,H到①④处有陡崖或山峰或山脊阻挡视线,不能通视,A、D错误;H到③处,海拔高处等高线稀疏,海拔低处等高线密集,为凸坡,不能通视,C错误;H到②处没有障碍物阻挡视线,可以通视,B正确。第5题,由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50 m,陡崖处有4条等高线重合,根据计算公式可知陡崖的相对高度为150~250 m,为保安全,攀岩索应不短于260 m,C正确。第6题,由等高线地形图可知,PQ一线最高海拔大于550 m,四个选项中只有D最高海拔大于550 m,D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22分)
7.(2025·银川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在田家圪崂的对面,从庙坪山和神仙山之间的沟里流出来一条细得像麻绳一样的小河,和大沟道里的东拉河汇流在一起。两河交汇之处,有一个小小的三角洲。三角洲的洲角上,有一座不知什么年间修起的龙王庙。”
“因为这地方有座庙,这个三角洲就叫庙坪。庙坪可以说是双水村的风景区——因为在这个土坪上,有一片密密麻麻的枣树林。”
“每当打枣的时候,四五天里,简直可以说是双水村最盛大的节日。在这期间,全村所有的人都可以去打枣,所有打枣的人都可以放开肚皮吃。”
——摘自路遥《平凡的世界》
下图为田家圪崂附近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
(1)分析当时人们在三角洲上修建龙王庙的主要原因。(4分)
(2)据图描述田家圪崂的地形特点。解释陕北地区有多个村庄以“圪崂”命名的原因。(4分)
(3)文中描绘的打枣场景发生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假如枣树林至今仍然存在,试比较现在与当年枣树林作用的差异。(4分)
[解析] 第(1)题,由材料“两河交汇之处,有一个小小的三角洲,三角洲的洲角上,有一座不知什么年间修起的龙王庙”可知,当时人们在三角洲上修建龙王庙是因当地降水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多发;民众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期盼风调雨顺,且三角洲地形相对平坦,适宜修建,修筑难度低;临近河流,取水方便。第(2)题,读图可知,田家圪崂海拔低于800米,位于河谷,故地形特点是沟谷地形,区域狭小,平地面积小。陕北地区有多个村庄以“圪崂”命名的原因是陕北地区位于黄土高原上,其地表破碎,沟谷众多,圪崂多;许多村庄修建在圪崂里,故命名为“圪崂”;当
地在相同的地理环境下孕育出相同的地域文化,语言习惯与命名规则相似。第(3)题,由材料可知,“每当打枣的时候,四五天里,简直可以说是双水村最盛大的节日。在这期间,全村所有的人都可以去打枣,所有打枣的人都可以放开肚皮吃”,打枣场景发生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当时经济发展水平低,枣不能交易,只能解决一时的饥饱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代此区域因《平凡的世界》知名度提高,成为旅游景观吸引游客,可以增加经济收入;枣还可以出售,增加收入。
[答案] (1)取址原因:三角洲地形相对平坦,适宜修建;临近河流,取水方便。修庙原因:当地降水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多发;民众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期盼风调雨顺,所以修建龙王庙。
(2)地形特点:沟谷地形,区域狭小,平地面积小。命名原因: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沟谷众多,圪崂多;许多村庄建在圪崂里;在相同的地理环境下孕育出相同的地域文化(语言习惯/命名规则)。
(3)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枣不能交易,只能解决一时的饥饱问题。 当代:此区域成为旅游景观吸引游客,可以增加经济收入;枣可以出售,增加收入。
8.(2025·临沂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我国南方某丘陵地区地形复杂,冲沟发育,水土流失严重。丘陵坡度较低缓,顶部浑圆,是山地久经侵蚀的产物。下图为该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1)用折线大致画出③—⑤的地形剖面图(不要求标出具体的海拔数值)。(4分)
(2)图示①②③④四点中,在主峰能通视的地点是________。(2分)
(3)图示①②③④四点中,位于峡谷中的是________,试说明判断理由。(4分)
作图如下:
①②
③
判断理由:③点附近等高线南北两侧数值大、中间数值小,说明两侧高、中间低,为谷地;③点两侧等高线密集,说明两侧坡度大,谷坡陡峭,为峡谷。
[解析] 第(1)题,首先,观察等高线地形图,我们可以看到从③点到⑤点,地势先上升后下降。具体来说,从③点开始,地势逐渐升高到达一个高点后,再逐渐降低,直到⑤点。因此,在画折线时,我们需要先向上画一段表示地形的上升,然后再向下画一段表示地形的下降。由于题目不要求标出具体的海拔数值,我们只需要大致画出地形的起伏变化即可。第(2)题,主峰与③点之间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坡,视线被阻挡,无法通视;从主峰到④点有障碍物阻挡视
线,无法通视;①点位于山坡上,从主峰到①点没有障碍物阻挡视线,可以通视;主峰与②点之间为山谷,且②点的海拔较高,可以通视。第(3)题,首先,我们观察③点两侧的等高线,两侧等高线数值大于③点,这说明③点位于一个低洼的地带,即山谷地带。其次,从图中我们还可以看出,③点所在的地区等高线密集,说明山谷比较狭窄,这也符合峡谷的特征。因此,我们可以判断③点位于峡谷中。
谢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