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牡丹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咏物诗歌鉴赏方法;了解古代诗歌常见意象。
2、过程和方法:揣摩诗歌语言;把握咏物诗中常用的托物言志、反问、拟人、对比、烘托等艺术技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诗歌中包含的感情,体会“一草一木总是情”的生活感悟;培养关注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2学情分析
教授班级为艺体班,其语文教学目前的现状为:一、学生学习习惯不好,表现最为明显的是字体书写普遍不规范还不工整,上课小动作多。其次是没有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导致语文基础知识不扎实,作业的完成情况非常不理想。
二、学困生占班级比例过大,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尤其是阅读和习作能力普遍较低。三、学生的阅读量严重不足,阅读感悟能力较差,学生搜集和存贮的好词、佳句、文段较少,能灵活运用所积累材料的学生寥寥无几。
3重点难点
学习咏物诗歌鉴赏方法;了解古代诗歌常见意象。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赏牡丹
猜谜。
(1)佳节高空美如画,众人昂首观奇葩。
情愿粉身升天去,换来喜庆乐万家。
——烟花
(2)山珍海味只平常,苦辣酸甜亦饱尝。
不求门庭贫与富,只愿朝夕影双翔。
-——筷子
活动2【讲授】赏牡丹
1.咏物诗:诗人在细致描摹物象的同时,寄托了自己的感情,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这就产生了咏物诗。而那些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即为意象。
2.回顾以前学过的几个比较常用的意象:月、柳、草。
3.学生齐读《赏牡丹》。
4.赏析《赏牡丹》。
(1)《赏牡丹》中直接描写牡丹特征的词语是什么?
真国色。
(2)“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认为哪两个字最能体现出牡丹的“国色”?为什么?
这句话用比喻的手法。诗人把牡丹比喻为国中最美丽的女子,写出了牡丹的姿色远在其他诸花之上。烘托出牡丹的高贵富丽。
“唯”写出牡丹在诸花中独一无二的位置;“动”写出了时人对牡丹痴狂般的态度,反映了牡丹独特的艺术魅力。
(3)“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来写芍药和芙蕖,这样写与主题牡丹有何关联?表现牡丹怎样的内在品格?
(4)诗人通过《赏牡丹》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诗人突出了牡丹的高贵富丽,表达了对牡丹的喜爱之情。
活动3【活动】赏牡丹
探讨、引导归纳咏物诗鉴赏步骤。
1、分析描写咏叹物象特征的词语。(分析特征)
2、挖掘物象象征意义或内在品格。(挖掘意义)
3、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揣摩情感)
活动4【练习】赏牡丹
扩展延伸:按照咏物诗鉴赏步骤思考并完成习题。
官仓鼠 曹邺
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
问题:官仓鼠比喻的是什么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官仓鼠是比喻那些只知道吮吸人民血汗的贪官污吏。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贪官污吏的嘲讽以及对是非颠倒的黑暗社会深切的不满。
活动5【测试】赏牡丹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木芙蓉 吕本中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答: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是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做愁苦。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活动6【作业】赏牡丹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①堵:座。 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③轩举:意气飞扬。
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表达了猛气犹存、老当益壮的情怀。“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表达了期待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志向。
课件12张PPT。赏 牡 丹
山珍海味只平常,苦辣酸甜亦饱尝。
不求门庭贫与富,只愿朝夕影双翔。
佳节高空美如画,众人昂首观奇葩。
情愿粉身升天去,换来喜庆乐万家。 烟花筷子 诗人在细致描摹物象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这就产生了咏物诗。
而那些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即为意象。
咏物诗送别、留恋、伤感柳月咏物诗的意象:思念、幽雅静谧草希望、生命力强、荒凉赏牡丹 刘禹锡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读《赏牡丹》,思考下列问题:(1)《赏牡丹》中直接描写牡丹特征的词语是什么?
真国色(2)“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认为哪两个字最能体现出牡丹的“国色”?为什么?
比喻“动” 写出了时人对牡丹痴狂般的态度“唯” 写出牡丹在诸花中独一无二的位置(2)“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来写芍药和芙蕖,这样写与主题牡丹有何关联?表现牡丹怎样的内在品格?
拟人芍药:艳丽、妩媚,而格调不高;
荷花:洁净,而寡情、孤芳自赏。侧面烘托出 牡丹的高贵。(4)诗人通过《赏牡丹》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诗人对牡丹的喜爱之情。
咏物诗鉴赏方法:
1、分析描写咏叹物象特征的词语。
2、挖掘物象象征意义或内在品格。
3、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官仓鼠 曹邺
官仓老鼠大如斗,
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无粮百姓饥,
谁遣朝朝入君口。
问题:官仓鼠比喻的是什么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注:健儿指
士兵。 官仓鼠是比喻那些只知道吮吸人民血汗的贪官污吏。
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贪官污吏的嘲讽以及对是非颠倒的黑暗社会深切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