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第一部分 第二章 类图通法2 光照图的判读 课件《高考快车道》2026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12 第一部分 第二章 类图通法2 光照图的判读 课件《高考快车道》2026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7-07 18:26: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二章 宇宙中的地球
类图通法2 光照图的判读
1.光照图的类型
2.光照图的判读步骤
3.光照图的主要判读技巧
(1)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
(2)确定地方时
(3)确定日期
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 二分日
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 二至日
北极及其附近极昼 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3月21日前后至9月23日前后)
南极及其附近极昼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9月23日前后至次年3月21日前后)
(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坐标
项目 方法
纬度的确定 ①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切点(晨昏线与纬线)的纬度互余;
②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线平面与地轴的夹角
经度的确定 ①地方时12:00所在经线的经度;
②昼半球的中央经线
(5)确定昼夜长短
晨昏线将地球上的纬线分成昼弧和夜弧两部分。昼长=昼弧所跨经度数除以15°的商,夜长=夜弧所跨经度数除以15°的商。
(6)确定日出、日落时间
晨线经过该点的时间即为日出时间,昏线经过该点的时间即为日落时间。某地日落地方时的计算公式:12+昼长/2;某地日出地方时的计算公式:12-昼长/2。
(7)确定正午太阳高度
太阳直射纬线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其他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从这条纬线向南、向北递减。
(2025·杭州模拟)如图为地球自转过程中某时刻局部区域的光照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能出现伏旱
B.华北地区昼短夜长
C.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年内最低
D.东北地区秋收正忙
2.图示时刻北京时间为(  )
A.14时   B.15时
C.16时 D.17时


1.A 2.C [第1题,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判断为南半球;南极地区出现极夜,判断太阳直射北半球。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出现在7—8月,正是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期,A正确;太阳直射北半球,华北地区昼长夜短,B错误;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年内最低时出现在冬至,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C错误;我国东北地区秋收在10月份前后,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D错误。第2题,读图可知,此时60°E位于昼弧正中间,地方时为12时。120°E与60°E相差60°,即相差4个小时。120°E在60°E的东边,故120°E的地方时为12时+4个小时=16时。北京时间为120°E的地方时,因此图示时刻北京时间为16时。]
(2024·安庆模拟)如图为地球在黄道面上的某日位置图,阴影表示夜半球,数值为经度。读图,完成3~4题。
3.若图中箭头相反,则该日所示节气为北半球的(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4.依据图示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自转速度相同
B.此日后地球逐渐向远日点移动
C.丁地向东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北偏
D.此日后甲地正午日影渐短


3.D 4.B [第3题,地球公转的方向与自转方向相同,若图中箭头相反,则地球公转方向为顺时针,地球自转方向也为顺时针,即为南极上空俯视图。此日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故选D。第4题,图中甲、乙、丙、丁纬度不同,自转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A错误;读图可知,图中地球的公转方向为逆时针,应为北极上空的俯视图,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应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即6月22日前后,此日后地球逐渐向远日点(7月初)移动,B正确;丁地位于赤道上,故向东水平运动的物体不发生偏转,C错误;此日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甲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正午日影渐长,D错误。]
谢 谢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