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第一部分 第二章 课时9 地球的公转特征与黄赤交角 课件《高考快车道》2026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13 第一部分 第二章 课时9 地球的公转特征与黄赤交角 课件《高考快车道》2026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7-07 18:26: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6张PPT)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二章 宇宙中的地球
课时9 地球的公转特征与黄赤交角
夯实·基础知识
任务1——描述地球的公转特征
1.读图填空
A位于______点附近,为每年的___月初,公转速度较____;B位于______点附近,为每年的___月初,公转速度较____。
2.简答: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多少?
近日
提示:一个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1

远日
7

任务2——理解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读图填空
平面甲为______面,平面乙为______面,角度A的度数为_________,角度B的度数为_________。图中表示黄赤交角的是字母___。
赤道
黄道
66.5°
23.5°
B
2.判断
(1)北半球春分日至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  )
(2)北半球夏至日至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先向北移动,后向南移动。 (  )
(3)我国的国庆节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继续向南移动。 (  )
(4)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是一个回归年。 (  )

×
×

衔接一 选择性必修1活动变式
下图是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P点为地球近日点。读图,完成1~2题。
1.地球处于P点时,太阳直射点所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
A.北半球,向北移 B.北半球,向南移
C.南半球,向北移 D.南半球,向南移
2.在乙至甲段,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是(  )
A.先变快再变慢 B.先变慢再变快
C.逐渐变慢 D.逐渐变快


1.C 2.D [第1题,P点为地球公转近日点,为1月初,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动。第2题,在乙至甲段,地球逐渐接近近日点,在近日点时地球公转速度最快,因此在乙至甲段,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衔接二 选择性必修1活动变式
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在甘肃省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乘组3名航天员在空间站驻留约6个月,开展空间科学与应用实验、空间搭载试验和科普教育等活动。2024年11月4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如图为地球
公转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时,酒泉(  )
A.昼夜平分   B.昼长夜短
C.昼短夜长 D.出现极夜
4.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结束6个月驻留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
(  )
A.甲—乙之间 B.乙—丙之间
C.丙—丁之间 D.丁—甲之间


3.B 4.C [第3题,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时间是4月25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北移动,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A、C错误,B正确;酒泉并不在北极圈内,不会出现极夜,D错误。第4题,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结束6个月驻留时为11月初,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和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之间,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丙—丁之间。]
提升·核心素养
公转轨道上二分二至日的判断
1.日地距离法
如图,A点日地距离较近,时间为1月初,应为冬至日稍后;B点日地距离较远,时间为7月初,应为夏至日稍后;再结合地球的公转方向判断,C点为春分日稍后,D点为秋分日稍后。
2.地轴倾向法(连线法)
(1)连接日心和地心,将该线作为太阳光线。
(2)该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为太阳直射点(因为太阳光线与该点的地球表面垂直)。
(3)观察该点所在的南北半球位置:若在北半球(B点),则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若在南半球(D点),则为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3.垂线法(晨昏线法)
(1)过地心(图中圆心)作太阳光线的垂线,该线为晨昏线(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始终垂直,且其所在平面通过地心)。
(2)观察南北极的极昼极夜状况,若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夜,则为北半球夏至日;反之为北半球冬至日。
[规律总结]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受到太阳垂直照射的点 (即太阳直射点)是有所变化的。
时间 太阳直射点位置 节气
3月21日前后 赤道 春分
6月22日前后 北回归线 夏至
9月23日前后 赤道 秋分
12月22日前后 南回归线 冬至
培养·思维能力
(2024·湖州模拟)杭州(30°16′N,120°12′E)、乌鲁木齐(43°48′N,87°36′E)的两位高中地理老师,相约于2024年10月30日拍摄当地日出或日落景观,乌鲁木齐该日昼长约10小时20分。据此完成(1)~(2)题。
(1)该日在乌鲁木齐拍摄照片的北京时间和镜头朝向,下列最符合的是(  )
①4:03 东偏北   ②8:59 东偏南
③17:10 西偏北   ④19:20 西偏南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此时地球的轨道位置最接近(  )
A.P处 B.Q处
C.L处 D.N处


【解题导引】
(1) 乌鲁木齐10月30日的昼长约10小时20分→此地日出地方时是6:50左右→此时北京时间是8:59左右→太阳在东偏南天空,照相机镜头朝向是东偏南;该日日落地方时是17:10左右→此时北京时间是
19:20左右→太阳在西偏南天空,照相机镜头朝向是西偏南
(2) 10月30日是北半球秋季→地球运行在秋分日到冬至日的轨道段。观察图2,PQ之间为近日点→10月30日在1月之前→P符合题意
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地球在PQ段和LN段运动的时间相同吗?并分析原因。
提示:不相同。PQ段地球运动速度快,时间较短;LN段地球运动速度慢,时间较长。
视角一  地球的公转特征
(2024·开封二模)地球公转轨道的特殊性,导致地球在绕日公转运动中,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一直处于变化状态。因此,地球上不同日期的太阳日长度随地球公转速度变化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变化。下图为地球绕日公转轨道示意图,甲为公转轨道上一点。据此完成1~2题。
1.地球公转到甲位置时,地球太阳日(  )
A.公转弧长小于59′ B.周期大于24小时
C.每一单位时刻变短 D.与恒星日差3分56秒
2.与实际时刻相比,当地球处于甲位置时(  )
A.12时太阳方位偏东
B.日出时间偏晚
C.12时太阳方位偏西
D.日落时间偏晚


1.B 2.C [第1题,地球公转到甲位置时,地球位于近日点,与地球公转的平均速度相比,地球绕日公转至近日点时,公转速度最快,因此太阳日转过的弧长大于平均度数59′,一个太阳日的时间周期将变长,即太阳日大于24小时,A错误,B正确;太阳日时间周期变长,则单位时刻(时、分、秒)也将变长,C错误;太阳日时间周期变长,则与恒星日时长差值大于3分56秒,D错误。第2题,地球公转到甲位置时,太阳日将变长,因此与实际时刻相比,日出、日落时间将偏早,B、D错误;因太阳日时长变长,以日常12时观察太阳,本地已过12时,因此12时太阳方位应偏西,A错误,C正确。]
视角二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北京时间2023年12月15日21时41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将遥感四十一号卫星发射升空,该卫星主要用于国土普查、气象预警预报等领域。甲图为我国卫星发射中心位置示意图,乙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3.遥感四十一号卫星发射时,地球运动至公转轨道(  )
A.①附近 B.②附近
C.③附近 D.④附近
4.从遥感四十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当天到元旦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速度变快
B.海南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C.海南昼长逐渐变长
D.海南日出时间越来越晚


5.遥感四十一号卫星发射当天,下列城市日出最早的是(  )
A.酒泉 B.太原
C.西昌 D.文昌

3.C 4.A 5.D [第3题,根据地轴上标注的地球自转方向及地轴偏向可知,乙图中左侧位置为夏至,右侧位置为冬至,上侧位置为春分,下侧位置为秋分;遥感四十一号卫星发射的日期为12月15日,在冬至日之前,最接近③。第4题,地球在1月初到达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遥感四十一号卫星发射当天到元旦期间,地球公转逐渐接近近日点,公转速度逐渐变快,A正确;此时段太阳直射点先向南移动到南回归线再向北移动,此过程中海南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小后变大,昼长先变短后变长,日出时间先变晚后变早,B、C、D错误。第5题,遥感四十一号卫星发射当天,太阳直射南半球且接近南回归线,此时晨昏线呈东北—西南走向,北半球越往北昼长越短,日出越晚。四个城市中,酒泉和西昌位置偏西,日出较晚;太原和文昌经度位置接近,但文昌纬度更低,因此日出时间最早。]
(建议用时:30分钟,分值:47分)
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3年某日,河南郑州(34°N,113°E)科技馆新馆直播利用圭表塔进行日影测量。该日日出时间为7:29(北京时间),正午太阳高度为32.5°。如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
图。据此完成1~2题。
课时数智作业(九) 地球的公转特征与黄赤交角
1.该日郑州的昼长约为(  )
A.9小时20分 B.9小时58分
C.14小时58分 D.11小时2分
2.该日地球最可能位于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1.B 2.C [第1题,郑州(34°N,113°E)当日日出时间为7:29(北京时间),所在经线位于120°E以西7°,该地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28分钟,因此该地当日日出地方时为7:01。根据“昼长=(12-日出时间)×2”,可计算出该日郑州昼长约为9小时58分。 第2题,郑州位于34°N,当日郑州正午太阳高度为32.5°,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纬度差(太阳直射点和当地纬度的差值),可计算出当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冬至日,即12月22日前后。图中④位于近日点,为1月初,所以③最接近冬至日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
(2025·赣州模拟)某地理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制太阳光照教具,模拟地球运动规律。该小组首先用水彩笔在圆板上画出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及地轴,再打孔并加装五根木条。转动木条2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即可带动其他相应木条转动(下图)。据此完成3~4题。
3.制作该教具时,需保持(  )
①木条1和木条2始终垂直 ②木条2和木条3始终平行 ③木条3和木条4的夹角始终相等 ④木条3和木条5的夹角始终相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图示该日(  )
A.整个北极圈内出现极夜
B.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短
C.赤道上正午太阳位于正南
D.南极圈太阳始终位于北方


3.A 4.C [第3题,木条1表示晨昏线,木条2表示太阳直射光线,两者应互相垂直,①正确;木条3表示地球表面某处(图示为木条3和木条5的交点)此时所接受的太阳光线,因太阳光可以视为平行光,所以木条3和木条2平行,②正确;木条3和木条2与纬线平行时,木条3和木条4的夹角最大,③错误;木条5表示的地球表面某处不同时间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会发生变化,④错误。第4题,该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还未到南回归线,所以北极点附近一部分范围内出现极夜,而不是整个北极圈内出现极夜,A错误;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B错误;该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以南,所以赤道上正午太阳位于正南,C正确;只有南极点太阳才始终位于北方,并不是南极圈,D错误。]
(2024·泰州一模)2023年12月22日北京时间11:27:09我们迎来冬至时刻。下图为2000—2030年平均地轴倾角(黄赤交角)与实际的瞬时地轴倾角关系图。据此完成5~7题。
5.此时(2023年冬至时刻)西半球与北京同属一天的地区约占全球范围的(  )
A.15% B.20%
C.25% D.30%
6.黄赤交角实际并不是固定值,影响其短期瞬时变化的因子可能是(  )
A.火山、地震 B.陨石撞击
C.月球引力 D.太阳黑子


7.根据图中平均黄赤交角的变化趋势,2000年至2030年,冬至日
(  )
A.泰州昼长变长
B.北京日落位置更偏南
C.极夜范围变大
D.悉尼的太阳高度变大

5.A 6.C 7.A [第5题,北京位于东八区,此时北京时间为2023年12月22日11:27:09,西三区时间为12月22日0:27:09。全球同为一天的时间范围是西三区向东到东十二区,即52.5°W向东至180°,西半球的范围是20°W以西、160°E以东,则此时西半球与北京同属一天的地区范围为52.5°W向东至20°W、160°E以东至180°,共(32.5°+20°)÷360°≈14.58%。第6题,黄赤交角短期瞬时变化具有周期性的变化规律,而火山、地震和陨石撞击不具有这样的规律,A、B错误;读图可知,黄赤交角短期瞬时变化周期约为18年,太阳黑子爆发的变化周期约为11年,D错误;因此黄赤交角短期瞬时变化的因子可能是月球引力,C正确。
第7题,图中平均黄赤交角的变化趋势是逐渐减小,即2000年至2030年冬至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逐渐北移,泰州位于北半球,昼长逐渐变长,A正确;随着冬至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逐渐北移,冬至日当天太阳日出、日落位置逐年偏北,冬至日当天极昼极夜的范围变小,B、C错误;悉尼位于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置北移,同一时刻悉尼的太阳高度变小,D错误。]
(2024·惠州一模)谷神星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是介于大行星与小行星之间的矮行星。如图为谷神星最近一个公转周期(2018年5月1日—2022年12月8日) 内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8~9题。
8.与地球相比,谷神星(  )
A.距太阳较近
B.太阳高度角较大
C.极昼范围较小
D.四季较分明
9.在公转轨道中,谷神星近日点时间可能临近(  )
A.升分日 B.北至日
C.降分日 D.南至日


8.C 9.D [第8题,谷神星的太阳直射点纬度范围大致为南北纬5°之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比地球小,故与地球相比,极昼范围较小,四季不太分明,C正确,D错误;谷神星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与地球相比,距离太阳较远,A错误;两个天体均有太阳直射,太阳高度角均可达到90°,B错误。第9题,谷神星最近一个公转周期(2018年5月1日—2022年12月8日)约为4年零218天,从升分日到北至日经历了约1年零66天,从北至日到降分日经历了约1年零113天,从降分日至南至日经历了约1年零39天,由此可知,从降分日至南至日公转速度越来越快,故在公转轨道中,谷神星近日点时间可能临近南至日。]
(2025·合肥模拟)位于意大利南蒂罗尔(47°N)的公共艺术装置,由环状钢和玻璃组成。下图中水平的大圆环代表当地的地平线,倾斜圆环(每个圆环有96片玻璃,圆环间距相等)代表一年中二分二至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据此完成10~11题。
10.图中圆环①②③④⑤中部分可追踪二分二至日的太阳轨迹,其中(  )
①为春分日 ②为夏至日 ③为秋分日 ④为冬至日 ⑤为冬至日
A.①③ B.②④
C.②⑤ D.③⑤
11.3月上旬,经观察发现一日内太阳经过的玻璃片数最多可能为
(  )
A.46片 B.48片
C.50片 D.52片


10.D 11.A [第10题,该地位于47°N,所以一年中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①为顶部圆环,表明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为一年中最大,为夏至日,①错误;③为中部圆环,为二分日,③正确;⑤为底部圆环,表明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为冬至日,⑤正确;②④无法追踪二分二至日太阳轨迹,②④错误。第11题,3月上旬,太阳直射南半球,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白昼时间短于12小时;圆环由96片玻璃组成,4片代表一小时,因此一日内太阳经过的玻璃片数少于48片。]
二、非选择题(共1小题,共14分)
12.(2025·晋中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下面为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图1)和太阳光照图(图2)。
(1)7月18日—8月7日处于暑假期间,这段时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图1中的哪一段?并说出这段时间平遥的昼夜状况和昼夜变化状况。(4分)
(2)读图2,说出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并指出新一天的范围。(4分)
(3)家住平遥的小明发现在暑假期间,只要是晴天,自家的阴面卧室(有窗户)比起阳面卧室在下午日落之前温度高,这是为什么?请你帮小明解释。(6分)
[解析] 第(1)题,图1中,A为春分日(3月21日前后),B为夏至日(6月22日前后),C为秋分日(9月23日前后),D为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A′为次年春分日(3月21日前后)。7月18日—8月7日这段时间位于夏至日与秋分日之间,即BC段。该时段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故平遥的昼夜状况为昼长夜短;该时段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故平遥的昼长逐渐缩短,夜长逐渐增长。
第(2)题,图2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故当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纬度为23.5°N。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点,即图2中B点所在经线,位于C点所在经线以西90°,故B点(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经度为90°E。新的一天的范围从0时所在经线向东至180°经线,0时所在经线即图2中的D点所在经线,经度为90°W,故新的一天的范围从90°W向东至180°。第(3)题,平遥位于北半球,阴面面朝北,阳面面朝南。暑假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全球各地东北日出、西北日落。在日落前,太阳位于西北方向,阳光照进阴面卧室,导致气温较高。
[答案] (1)BC段。昼长夜短;昼渐短,夜渐长。
(2)(23.5°N,90°E)。90°W向东至180°经线。
(3)暑假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平遥的日落方向为西北,日落之前,阴面卧室接受的太阳辐射多于阳面,气温较高。
谢 谢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