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第一部分 第四章 课时27 低气压(气旋)、高气压(反气旋)与天气 课件《高考快车道》2026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36 第一部分 第四章 课时27 低气压(气旋)、高气压(反气旋)与天气 课件《高考快车道》2026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7-07 18:26: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8张PPT)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四章 地球上的大气
课时27 低气压(气旋)、高气压(反气旋)与天气
夯实·基础知识
任务1——分析低气压(气旋)的形成,解释其对天气的影响
1.简答:低气压和气旋有何不同?
提示:低气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分布状况的描述,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
2.绘图: 以北半球为例,绘出水平气流与垂直气流的运动方向。
提示:
3.简答:气旋影响下的天气状况是什么?
提示:常出现阴雨天气。
任务2——分析高气压(反气旋)的形成,解释其对天气的影响
1.绘图:以北半球为例,绘出水平气流与垂直气流的运动方向。
提示:
2.简答:反气旋影响下的天气状况是什么?
提示:常出现晴朗天气。
3.读图回答:锋面气旋示意图。
(1)锋面出现在________位置。呈现出西侧A____锋、东侧B____锋的分布特征。
(2)说出锋面附近的天气特征。
低压槽
提示:往往产生云、雨,甚至形成暴雨、雷雨、大风天气。


衔接一 选择性必修1阅读变式
“大气河”是大气中狭长的强水汽输送通道,通常在温带气旋(属于锋面气旋)冷锋锋前形成。下图为某条“大气河”形成时的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
1.最可能有“大气河”经过的是以下哪个区域(  )
A.甲   B.乙
C.丙 D.丁
2.此时,图示地区“大气河”的水汽输送方向为(  )
A.由东北向西南 B.由西北向东南
C.由西南向东北 D.由东南向西北


1.A 2.C [第1题,“大气河”形成于“温带气旋冷锋锋前”,所以结合北半球温带气旋的相关知识判断,冷锋形成于西侧低压槽处,温带气旋呈现逆时针运动,因此最可能有“大气河”经过的是冷锋前,故应选甲处。第2题,甲地为大气河水汽输送经过的区域,水汽输送方向与风向一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甲处的风向应该为由西南向东北。]
衔接二 选择性必修1活动变式
下图为2023年4月19日14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据此完成3~5题。
3.甲、乙两气压中心的气压差可能是(  )
A.40 hPa B.42.5 hPa
C.45 hPa D.47.5 hPa
4.与甲地天气系统水平气流流向相符的是(  )
A     B
C     D


5.此时(  )
A.内蒙古大部沙尘弥漫
B.华北平原北风强劲
C.长江中下游阴雨连绵
D.四川盆地低温霜冻

3.C 4.D 5.A [第3题, 甲为高压中心,气压值为1 035~
1 037.5 hPa,乙是低压中心,气压值为990~992.5 hPa,甲、乙两气压中心的气压差介于42.5~47.5 hPa之间。第4题,读图可知,甲是高压中心,是北半球的反气旋,气流呈顺时针方向由中心向四周辐散,D正确;图A是南半球气旋、图B是南半球反气旋、图C是北半球气旋,A、B、C错误。第5题,读图可知,此时内蒙古受高压脊控制,等压线密集,风力较大,大部沙尘弥漫,A正确;华北平原吹偏南风,等压线稀疏,风力较弱,B错误;长江中下游、四川盆地均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C、D错误。]
提升·核心素养
气旋、反气旋的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
气旋(低压) 反气旋(高压)
气压分布 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气流与 风向
垂直 气流 与天 气  气流形成
天气状况 多阴雨天气 多晴朗、干燥天气
气压变化
[规律总结] 气旋、反气旋的风向判断方法
1.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判断(以北半球气旋为例)
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再向右偏转,即为风向。东侧:东南风;西侧:西北风;南侧:西南风;北侧:东北风。
2.用气流规律记忆方法(左右手定则)判断
培养·思维能力
(2024·浙江1月卷)2023年某日,一场源自地中海的风暴席卷黑海北岸,给甲地带来强降水。下图为该日某时刻的天气形势图。据此完成(1)~(2)题。
(1)该日甲地出现强降水,主要因为甲地(  )
A.大气受热上升强 B.位于高压脊附近
C.位于气旋中心 D.位于锋线前方
(2)未来两日,甲地风向变化最大可能是(  )
A.东北→西南 B.东北→西北
C.西南→东南 D.东南→西北


【解题导引】
(1)图示信息→该天气系统为北半球的气旋活动→甲处附近为低压槽分布→此低压槽位于气旋偏东侧→甲处位于暖锋锋前形成大量降水
(2)图示气压分布→此时甲地位于气旋中心北侧→应为偏北风→看未来两日后的气旋中心位置→甲地位于气旋中心南侧→风向应变为偏南风
依据上题图文信息,试描述甲地在未来两日内的气压变化,并说明理由。
提示:在未来两日内,甲地气压先减小后增大。理由:目前甲地在低压中心北侧,在未来两日内,低压中心逐渐向北移动到甲地北侧附近。
视角一 气旋与天气
(2024·柳州三模)如图为某地某种天气系统过境的气象数据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该天气系统最有可能是(  )
A.冷锋 B.暖锋
C.台风 D.反气旋
2.图例①②③依次是(  )
A.最大风速(m/s)、气压(hPa)、降水量(mm)
B.最大风速(m/s)、降水量(mm)、气压(hPa)
C.降水量(mm)、最大风速(m/s)、气压(hPa)
D.降水量(mm)、气压(hPa)、最大风速(m/s)
3.下列省级行政区中,受此天气系统影响最大的是(  )
A.闽 B.陇
C.京 D.藏



1.C 2.D 3.A [第1题,7月12日17时至13日17时,①③要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②要素先降低后升高,与冷锋、暖锋过境时气压、气温呈现单一的上升趋势或下降趋势规律不同,A、B错误。受反气旋影响,降水稀少,而图中三要素没有一直为零或接近零的情况,故不可能是反气旋,应为台风 。第2题,该天气系统最有可能是台风。台风过境,气压先降低后升高,故②曲线代表气压,B、C错误。①要素最大值只有18,不可能是台风最大风速,应该是降水量,③要素为最大风速。第3题,该天气系统为台风,台风主要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A正确。甘肃、西藏位于我国西部内陆,受台风影响不大,B、D错误。北京位于我国北方,受台风影响较小,C错误。]
视角二 反气旋与天气
(2024·重庆一模)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是一个在太平洋上的永久性高压环流系统,对我国的天气、气候产生重要的影响。如图为某时副高位置及西太平洋台风主要路径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4.当副高处于图中位置时,我国最可能出现的天气是(  )
A.江南春雨 B.东北夏雨
C.华西秋雨 D.贵阳冬雨
5.下列因素中,对台风移动路径影响最小的是(  )
A.纬度位置高低 B.中纬度西风带
C.大陆轮廓特点 D.副高气流引导


4.C 5.C [第4题,图示副高控制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时间应为春末夏初或夏末秋初,D错误;江南地区受副高的影响,降水较少,A错误。东北夏雨主要在7、8月,B错误;此时副高西侧的西南气流将南海和印度洋上的暖湿空气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华西地区,水汽条件较足。同时随着冷空气不断从高原北侧东移或从我国东部地区向华西地区倒灌,冷暖空气在我国四川盆地和川西南山地及贵州的西部和北部地区频频交汇,形成华西秋雨,C正确。第5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纬度不同,台风移动路径明显不同,台风移动路径受纬度因素影响。中纬度西风带对台风移动会造成干扰;副高气流引导也会影响台风移动的路径,A、B、D不符合题意。唯独大陆轮廓特点对台风路径影响不大,C符合题意。]
(建议用时:30分钟,分值:33分)
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5·上海模拟)如图为我国某月19日08时(a)和20日05时(b)海平面气压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
课时数智作业(二十七) 低气压(气旋)、高气压(反气旋)与天气
1.对应图示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带气旋移动路径可以使用遥感系统监测
B.在北印度洋航行的船只顺风顺水
C.长江中下游地区受伏旱天气影响,炎热干燥
D.贵阳“天无三日晴”
2.19日08时至20日05时,图中(  )
A.山东半岛风力增强
B.低压系统减弱,并向东北方向移动
C.日本北海道风力减弱
D.三江平原风向由偏南风转为偏北风


1.A 2.B [第1题,台风天气系统影响范围大,且移动速度较快,可以用遥感系统监测台风移动路径,A正确;图中纬度较高的日本群岛附近的海洋上出现了热带气旋,表明北半球中纬度海域热带气旋和台风比较活跃,应处于夏秋季节,图中蒙古—西伯利亚地区开始出现高压中心,说明陆地气温降低,不会是夏季,因此推断图示气压分布最可能出现在秋季,在印度洋航行的船只由于方向未知,无法判断是否顺风顺水,B错误;长江中下游地区受伏旱天气影响多在7、8月,C错误;贵阳的“天无三日晴”主要是指贵阳受准静止锋的影响出现的阴雨天气,多发生在冬季,D错误。
第2题,图示19日08时至20日05时,图中低压中心数值增加,说明低压系统减弱,且由日本南部向其东北部的日本中北部移动,B正确;山东半岛等压线变稀疏,风力减弱,A错误;日本北海道位于日本北部,北海道等压线变密集,说明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强,风力增强,C错误;三江平原在20日05时以偏西风为主,D错误。故选B。]
(2024·南通二模)温带气旋是造成大范围天气变化的重要天气系统之一,往往伴随着锋面而出现,对中高纬度地区的天气变化有着重要影响。下图为亚洲东部某次温带气旋影响下不同时刻的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单位:hPa),图中黑色线条为锋面。据此完成3~5题。
3.图示天气系统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甲、乙、丙 B.丙、乙、甲
C.乙、甲、丙 D.丙、甲、乙
4.图示天气系统过境时,M地气温、气压变化情况是(  )
A       B
C       D


5.图中①②两锋面差异比较大的是(  )
A.锋面类型 B.移动方向
C.形成原因 D.移动速度

3.C 4.B 5.D [第3题,该天气系统位于中纬度区域,其移动受高空西风环流的影响,该天气系统应逐渐向东移动,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低压中心的位置由西至东依次为乙、甲、丙,所以天气系统出现的先后顺序为乙、甲、丙。第4题,M地经历冷锋过境,气温由高降低,A、D错误;此前M地受到暖气团控制,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占据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压会增高,天气转晴,并且从图上可以看出M地经历了乙、甲、丙,也就是说M地经历了气旋,所以其气压开始较高,然后变低,最后再次增高,B正确。
第5题,该地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气旋水平方向气流为逆时针辐合,①位于低压中心的左侧,加上高空西风环流的影响,北侧的冷气团主动接近南侧的暖气团,为冷锋;②受高空西风环流的影响,且结合图中锋线和等压线可知,②处气流表现为西北吹向东南,为冷锋,所以①②两锋面在锋面类型、移动方向、形成原因上没有较大差异,A、B、C错误;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两地等压线疏密状况不一致,①处等压线密集,风力较大,移动速度明显快于②地,D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1小题,共18分)
6.(2025·江门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在冬半年,英国常会遭受多场风暴。某年10月25日至30日,英国遭受风暴侵袭,南部海岸地带遭到严重破坏。如图示意该年10月27日该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单位:hPa)。
(1)描述该区域60°N以南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特点。(4分)
(2)分析冬半年图示区域多强气旋活动的原因。(8分)
(3)说明之后几日图中气旋东移过程中,甲地风向、风力的变化。(6分)
[解析] 第(1)题,东部气压值最高,西南部气压值最低,气压值东部高、西部低;等压线东部稀疏,西部密集,气压梯度东部小、西部大;西南部有一强低压中心,等压线最密集,气压梯度最大。第(2)题,该区域主要位于40°N~60°N,位于中纬度地区,冬季南北温差大,气压差大,西风势力强;冬季降温快,极地气温低,南下的极地强冷空气势力强;南下强冷空气与北上的盛行西风相遇,冷暖气团激烈交锋,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旋转,暖空气被迫抬升,易形成气旋;位于大西洋东岸,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附近海域暖流势力较强,使得海—气温差大,气旋势力进一步增强。
第(3)题,随气旋中心东移,甲地开始位于气旋中心东侧,风向逐渐由东(南)风转为东北风,随着气旋中心逐渐东移,甲地位于气旋中心西侧,再转为西(北)风;气旋中心经过甲地时,气压梯度力增大,风力增强,气旋中心过境后,气压梯度力减小,风力减弱。
[答案] (1)气压值东部高、西部低;气压梯度东部小、西部大;西南部有一强低压中心,气压梯度最大。
(2)位于中纬度地区,冬季南北温差大,西风势力强;冬季南下的极地强冷空气势力强;南下强冷空气与盛行西风相遇,冷暖气团激烈交锋,(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旋转)易形成气旋;位于大西洋东岸,附近海域暖流势力较强,(海—气温差大,)使气旋势力进一步增强。
(3)随气旋中心东移,(甲地)风向逐渐由东(南)风转为东北风,再转为西(北)风;风力先增强,再减弱。
谢 谢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