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4张PPT)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五章 地球上的水
课时29 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
夯实·基础知识
任务1——解释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
1.简答:地表水包括哪些类型?
提示: 河水、湖泊水、沼泽水、冰川、生物水等。
2.简答: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的含义是什么?
提示:陆地水体之间的运动、转化及其水源补给关系。
任务2——了解河流补给类型,描述河流水文特征
1.判断:关于雨水对河流补给的正误。
(1)雨水补给具有不连续性和集中性的特点。 ( )
(2)江河流量过程与降雨过程有一致性,流量变化缓慢。 ( )
(3)我国东部地区的河流,雨水集中在春季和夏季,雨水补给占绝对优势。 ( )
(4)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的水量变化与流域降雨量及其变化关系密切。 ( )
√
×
×
√
2.读图回答
(1)该河4月份的补给主要来自____________融水,该种补给具有连续性和日变化的特点。
(2)影响上述补给河流水量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季节性积雪
提示:流域积雪厚度、地形状态、温度变化等。
(3)该河7、8月份的补给主要来自雨水。
3.判断:关于冰川融水的正误。
(1)冰川融水补给是指永久性冰川的消融对河流的补给。 ( )
(2)降水较少的年份,冰川面积小,冰川融水补给河流的水量较少。 ( )
(3)4、5月份,新疆地区冰川大量融化,易造成洪涝灾害。 ( )
√
×
×
4.绘图
在下面四幅图中用→表示水体的互补关系。
提示:
5.连线:关于河流补给类型补给河流主要季节的连线。(以我国为例)
衔接一 选择性必修1活动变式
如图中①②为我国某地区河流下游在修坝前后测得的该河两条全年流量曲线,甲、乙、丙代表三种河流补给形式。据此完成1~2题。
1.该地区最可能位于我国( )
A.三江平原 B.东南丘陵
C.四川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
2.与乙补给形式关系最密切的是( )
A.春季降水 B.夏季降水
C.秋季降水 D.冬季降水
√
√
1.A 2.D [第1题,曲线②表示的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小于曲线①,故①曲线为修坝前的流量,②曲线为修坝后的流量。由修坝前的流量曲线可知,该河流有春汛、夏汛两次汛期,应为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春汛的补给方式是季节性积雪融水,夏汛的补给方式是大气降水。第2题, 乙补给形式流量最高值出现在春季,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与冬季降水关系最密切。]
衔接二 选择性必修1活动变式
下图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完成3~4题。
3.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4.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
A.河道淤积 B.河谷变宽
C.湖泊分流 D.湖水补给量减小
√
√
3.D 4.C [第3题,根据图b可知,暴雨过后甲、乙两水文站先后出现了洪峰,说明降雨区域位于两水文站的上游,根据图a判断④地符合题意。第4题,分析图a可知,甲、乙两水文站之间有个湖泊,在洪水期可以蓄洪,对乙水文站水位起调节作用。]
提升·核心素养
1.陆地水体间的相互补给方式
陆地上各种水体之间能够相互转化,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
(1)从陆地水体的水源补给看,大气降水是河流和陆地其他水体的最主要的补给水源。
(2)冰川对河流及其他陆地水体的补给主要是单向补给,即冰川融水补给河流及其他陆地水体。
(3)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依据水位、流量的动态变化,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4)陆地水体之间水源的相互补给关系(如下图所示)。
2.河流的补给
类型 补给特点 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河流
雨水 补给 不连续性和集中性。陡涨陡落 降水量、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东部
河流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连续性和日变化。春季为主 气温高低、积雪厚度、地形状况 东北
地区
类型 补给特点 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河流
冰川融水补给 调节河流丰枯。降水少,补给多;降水多,补给少。主要在夏季 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 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
类型 补给特点 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河流
湖泊水和沼泽水补给 湖泊的调节功能,削丰补枯;湖面蒸发,河流径流总量减少;沼泽补给平缓 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 普遍
地下水补给 稳定和均匀。与河流之间互补关系 地下水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 普遍
[规律总结] 掌握河流补给类型的判断方法
1.依据河流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条件
补给 汛期 分布
湿润区 降水 取决于降水的季节变化 热带雨林气候区;热带草原气候区;季风气候区;地中海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补给 汛期 分布
干旱区 季节性 积雪融水 春季 温带、亚寒带等冬季有降雪的地区:我国东北地区、俄罗斯
冰川融水 夏季 (主要) 河流发源于高大的山体,山体海拔高于当地雪线
2.依据径流变化过程判断
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径流量与降水变化一致;冰川融水补给取决于气温高低,径流高峰在夏季;地下水补给的河流,径流平稳;湖泊对径流具有调节作用,使径流变化较小;春季有明显汛期的河流则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3.依据水位高低判断
(1)湖泊水补给河流:源头地区的湖泊,水位高于河流水位,始终补给河流;河流中下游沿岸的湖泊,只有在枯水期时,湖泊补给河流。
(2)地下水补给河流:看地下水的水位与地下水的岩层埋藏情况(是否承受压力)。
培养·思维能力
(2024·湖北卷)四川盆地西南缘严重缺水区地下水多咸水。该区砂岩与泥岩(含盐多)交替分布,具有“丘坡补给、谷地排泄”的特点。研究发现,地下水排泄条件好,盐分不易积累,发育淡水;反之则发育咸水。如图示意不同丘坡地下水排泄条件。据此完成(1)~(3)题。
(1)据图分析,下列情况中,地下水排泄条件最好的是( )
A.顺向坡,岩层倾角小于坡度角,有地下水出露地表
B.顺向坡,岩层倾角大于坡度角,无地下水出露地表
C.逆向坡,岩层倾角小于坡度角,有地下水出露地表
D.逆向坡,岩层倾角大于坡度角,无地下水出露地表
(2)图中所示的四个钻孔中可打出淡水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
√
(3)为保证水质优良、水量充足,该区地下水开采的最优策略是
( )
A.在断裂带附近开采
B.在不同岩性区域均匀开采
C.在含泥岩地层开采
D.在井深较浅处分散式开采
√
【解题导引】
(1)顺向坡中的地下水受隔水层的限制→含水层中从高处流向低处→谷坡的含水层处出露排泄;当岩层倾角>坡度角时→含水层在谷坡处没有出露处;岩层倾角<坡度角时→含水层在谷坡处有出露
(2) 打出淡水的条件→咸淡水界线以上,丰富的淡水→甲地钻孔底部的含水层在谷地处有泉水出露→最有可能打出淡水
(3)图中咸淡水界线以上的为淡水,以下的为咸水→为保证水质优良,应在较浅处开采,为了保证水量充足,应多打井分散开采
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四川盆地西南缘严重缺水区地下水多咸水的原因。
提示:该地区砂岩与泥岩交替分布,且泥岩含盐量较高,形成了隔水层。这种地质结构导致地下水排泄条件不佳,盐分容易积累,从而发育成咸水。
视角一 河流及水体相互关系
(2024·衡水一模)龙羊峡水库位于黄河上游,具有防洪、发电等综合效益。唐乃亥水文站位于龙羊峡水库上游,是龙羊峡水库调度的主要依据站。受制于降水的季节分配,龙羊峡水库往往形成前汛和后汛,8月流量较低。过去,龙羊峡水库夏季保持低水位运行,9月16日起开始蓄水。为高效利用水资源,水文专家建议龙羊峡水库在部分年份将蓄水时间提前到9月1日。如图示意唐乃亥水文站多年平均日均流量的过程曲线。读图,完成1~3题。
1.尽管8月唐乃亥水文站流量较低,但龙羊峡水库仍需保持低水位运行,主要因为唐乃亥站以上的黄河( )
A.含沙量大 B.流速较快
C.流量不稳定 D.水能资源不足
2.龙羊峡水库提前蓄水有利于( )
A.保障冬季水位 B.增加发电容量
C.拦截后汛洪峰 D.减轻库区淤积
3.冬季唐乃亥水文站上游的黄河河段水源补给主要依靠( )
A.降雪 B.龙羊峡
C.地下水 D.积雪融水
√
√
√
1.C 2.A 3.C [第1题,图示为多年平均日均流量变化,黄河源区以降水和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流量不稳定,8月也可能出现流量陡增的状况,因此龙羊峡水库必须保持低水位运行,腾出库容实时满足蓄洪需求,C正确;含沙量大、流速较快和水能资源不足并不是龙羊峡水库8月保持低水位运行的原因。第2题,由于后汛期流量比前汛期小且后汛期之后流量快速下降,如果不及时蓄水,可能导致冬季蓄水量达不到预期,部分防洪压力不大的年份,在9月1日开始蓄水,能高效利用后汛期的来水,A正确,C错误;龙羊峡水库提前到9月1日开始蓄水并不是为了增加发电容量,B错误;减轻库区淤积需要开闸放水冲淤才能达到效果,蓄水不能减轻库区淤积,反而会加重,D错误。
第3题,冬季黄河源区降雪量有限,并不是冬季唐乃亥水文站上游的黄河河段的主要补给水源,A错误;龙羊峡水库位于唐乃亥水文站的下游,无法为唐乃亥水文站上游的黄河河段直接提供水源补给,B错误;地下水补给较为稳定,是枯水期的重要补给方式,C正确;积雪融水补给主要发生在春季,而不是冬季,D错误。]
视角二 湖泊及水体相互关系
(2024·辽源三模)中国某淡水湖多年平均降水量70 mm,湖面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 170 mm。如图为该湖泊多年平均水位年内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4~6题。
4.该湖泊是( )
A.博斯腾湖 B.长白山天池
C.鄱阳湖 D.青海湖
5.4月份该湖泊的补给水源主要是( )
A.积雪融水 B.大气降水
C.冰川融水 D.地下水
6.该湖泊主要的输出方式是( )
A.蒸发 B.下渗
C.地表径流 D.地下径流
√
√
√
4.A 5.A 6.C [第4题,中国某淡水湖水位在1 046 m左右,多年平均降水量70 mm,湖面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 170 mm。根据降水量少与蒸发旺盛,可知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博斯腾湖位于新疆,A正确;长白山天池位于东北地区,B错误;鄱阳湖位于南方地区,且水位不会高达1 046 m,C错误;青海湖为咸水湖,D错误。第5题,由上题已知,该湖泊位于西北地区,4月份气温回升,积雪融水是主要补给水源,A正确;大气降水与冰川融水主要在夏季,地下水常年补给湖泊,B、C、D错误。
第6题,该湖泊位于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湖泊多年平均水位较为稳定,若水量主要输出方式为蒸发,则该湖泊应为咸水湖,A错误;下渗和地下径流一般不作为湖泊主要水量输出方式,B、D错误;因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入湖径流带来盐分,但该湖泊仍为淡水湖,最可能是盐分随着地表径流排出,C正确。]
(建议用时:30分钟,分值:43分)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4·信阳三模)长白山天池区山体多由气孔构造的浮岩组成,湖面高程2 189.7 m,面积9.82 km2,年均雨雾天气近200天,降水量达1 376.4 mm,湖面年蒸发量440万m3。天池北部缺口处湖水出流,形成长白瀑布,年排泄量为3 600万m3。下图为天池区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课时数智作业(二十九) 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
1.长白瀑布的年排泄量巨大,其原因主要是该地区( )
A.瀑布垂直高差大 B.降水远大于蒸发
C.天池的水深过大 D.水量季节变化大
2.图中断裂构造的发育对天池区的主要影响是( )
A.减缓雨水的下渗速度
B.抬升分水岭处地下水位
C.减少地下水汇入天池
D.扩大了天池的集水范围
√
√
1.B 2.D [第1题,长白瀑布的年排泄量巨大,说明其降水量大,流量大,该地纬度、海拔均较高,温度较低,蒸发量相对较小,降水远大于蒸发,B正确;瀑布的垂直高差大说明该地区地形高差大,水深大不一定排泄的多,水量季节变化大更不足以证明降水量多。第2题,通过地下水的流向可以看出长白山天池的分水岭(山脊)外侧的地表径流下渗后形成地下径流重新补给天池水量。而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即是分水岭下部出现断裂带,导致地下水更容易渗透,加快雨水的下渗速度,降低分水岭处地下水位,A、B错误,D正确;减少地下水汇入天池不是主要影响,C错误。]
(2024·南宁模拟)老虎沟流域(39°05′N~39°40′N,96°07′E~97°04′E)位于祁连山西段北坡、疏勒河上游,常年低温,降水丰富,冰川广布。冰川径流受气温、下垫面、冰川表面河网等因素的影响。如图示意老虎沟流域冰川消融季降水量、降雪量与气温的相关数据。据此完成3~4题。
3.影响老虎沟流域降水量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和植被覆盖 B.盛行西风和地形
C.植被覆盖和纬度 D.东南季风和地形
4.相较于8月,6月老虎沟流域冰川径流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降雪量大,流域蒸发较旺盛
B.气候高寒,地表反射率较低
C.冰川融化,水系发育程度高
D.气温较低,降水以降雪为主
√
√
3.B 4.D [第3题,老虎沟流域位于祁连山西段北坡、疏勒河上游,据此可以推测,老虎沟流域降水丰富的主要原因是位于中纬西风带且处于迎风坡,B正确;老虎沟流域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流域内植被覆盖率较低,植被覆盖对该区域的降水影响不大,同时该地受东南季风的影响较弱,A、C、D错误。第4题,6月降水量较大,主要以降雪的形式(关键:明确降水类型包括雨、雪、冰雹等)出现,且气温也较8月低,故冰川径流量较8月小,D正确;6月气温已回升,且高于0℃,但相较于8月气温偏低,因此6月份该流域蒸发较弱,A错误;据图可知,与8月相比,6月的降雪量较大,地表积雪覆盖面积较大,反射率应较高,B错误;6月气温较8月低,冰川融水量较少,冰川表面水系发育程度较低,C错误。]
(2024·东莞三模)兴凯湖属中俄界湖(图1),湖面平均海拔约70米,由大、小兴凯湖组成,两湖之间有沙岗隔开,松阿察河为其唯一的泄洪通道。1942年,当地政府在小兴凯湖北侧的穆棱河上修建分洪水闸,穆棱河洪水期部分河水注入小兴凯湖。之后的一段时期内,兴凯湖水位相对稳定,但近年来水位明显上升,大兴凯湖尤为显著。图2为2020年在图1所示松阿察河a河段,沿湖水流出方向所作的河床剖面图。据此完成5~6题。
5.穆棱河部分河水注入后,兴凯湖在之后的一段时期内( )
A.湖水含沙量增大 B.湖泊容积增加
C.年蒸发总量增大 D.渔业资源减产
6.推测近年来兴凯湖水位明显上升的原因主要是( )
A.穆棱河入湖水量增加
B.松阿察河泄洪能力减弱
C.区域降水量有所增加
D.兴凯湖湖床淤积较严重
√
√
5.A 6.B [第5题,河流的注入可能带来一部分泥沙,使湖水含沙量增大,A正确;从图2可见,河床中段较高,当湖水位高出河床最高处,湖水会通过松阿察河流出,因此即使北部有河水注入也不会导致湖泊容量明显变大,B错误;气候稳定,湖泊面积变化不大,则年蒸发量变化不大,C错误;河水注入带来营养盐类,渔业资源可能增产,D错误。
第6题,兴凯湖水位明显上升说明湖水流出量变小,湖泊容量变大。由图2可见,松阿察河a河段中部河床较高,当兴凯湖湖水从松阿察河流出时,泥沙在河床中堆积,河床进一步抬高,导致松阿察河泄洪能力减弱,湖泊水位相应升高,B正确;穆棱河洪水期部分河水通过分洪水闸注入小兴凯湖,降水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分洪量也相对稳定,不会导致湖泊水位明显上升,A错误;该区域气候相对稳定,降水量没有明显增加,C错误;湖床淤积导致水位上升,当湖水位高出河床最高处,可通过松阿察河流出,若松阿察河泄洪能力不变,湖泊水位不会明显上升,D错误。]
(2024·娄底模拟)车尔臣河发源于昆仑山北坡,终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台特玛湖。流域内现代冰川、多年冻土发育,冻土活动层每年4月下旬开始融化。下图示意车尔臣河流域月均降水量、流量和水资源年内分布。据此完成7~9题。
7.车尔臣河流域( )
A.各月流量变化与降水变化一致
B.各月流量占比与降水占比一致
C.夏季降水占比高于夏季流量占比
D.7月流量增大仅与降水增加有关
8.流域内4、5月份流量稳定,是因为( )
①降水量保持稳定 ②积雪消融量减少 ③水分下渗量增加 ④冰川消融量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
9.推测车尔臣河从源头至台特玛湖的流量变化可能是( )
A.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
7.C 8.B 9.C [第7题,读图可知,4、5月降水增多而流量变化不大,A、B错误;2月开始流量明显增加而降水高度集中在夏季,可推测夏季降水占比高于夏季流量占比,C正确;由材料可知,流域内现代冰川、多年冻土发育,可见7月流量增大不仅与降水增加有关,还与冰川、冻土融化补给河流有关,D错误。第8题,流域内4、5月降水增加,①错误;由材料可知,冻土活动层每年4月下旬开始融化,也就是说4月下旬气温达到0℃以上,而高山上的冰川温度达不到0℃,冰川消融应该主要在夏季7、8月,④错误;春季开始积雪融化,4、5月积雪消融量减少,②正确;根据材料可知,4月下旬冻土活动层开始融化,水分下渗量增加,③正确;虽然4、5月降水增加,但由于积雪消融量减少,水分下渗量增加,故流量稳定,②③正确。
第9题,车尔臣河从源头至台特玛湖,上游因为支流汇入流量增加,下游由于蒸发、下渗以及沿线地区生产生活用水导致支出量增大,而其位于西北内陆地区,降水稀少,主要靠季节性冰雪融水、永久性冰川融水和地下水等补给,补给量有限,故收入少支出多,最后断流消失。]
二、非选择题(共1小题,共16分)
10.(2025·天津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 伊犁河发源于天山山脉,是一条国际性河流。雅马渡、卡普恰盖为伊犁河上、中、下游的分界。伊犁河上中游河道蜿蜒曲折,穿流在沼泽、湖泊较多的河谷中,自卡普恰盖以下,进入卡普恰盖峡谷,水流清澈,河水最后汇入巴尔喀什湖。下图为伊犁河—巴尔喀什湖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 伊犁河谷主要位于我国新疆地区,被誉为“塞外江南”“西域湿岛”。巴尔喀什湖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湖泊中部半岛把湖面分成东、西两部分,由于特殊的地理形状,使得湖泊东半部仅有数条小河注入,而湖的西半部有水量较大的伊犁河注入,东、西湖区盐度差异很大,随着流域内社会经济发展,巴尔喀什湖面积萎缩明显。
(1)说出伊犁河流经卡普恰盖水库后河流下游水文特征的变化。(4分)
(2)从整体性角度说明卡普恰盖以下河段水流清澈的主要原因。(6分)
(3)比较巴尔喀什湖东、西湖区盐度高低,并说明原因。(6分)
[解析] 第(1)题,水库具有拦泥蓄水的作用,对河流水量具有调蓄作用。因此伊犁河流经卡普恰盖水库后,流量减少,含沙量下降,河流水位变化较小,流量趋于平稳。第(2)题,分析伊犁河在卡普恰盖以下河段水流清澈的主要原因,主要从地形、水系特征、人为影响等方面分析。由图可知,下游地区地势平坦,河流落差小,流速变缓,泥沙沉积;中上游河道多沼泽、湖泊,对泥沙、污染物等进行过滤、沉淀、吸附和降解;中上游修建有多个水库,泥沙大量在库区沉积,下游河水含沙量较小。
第(3)题,比较巴尔喀什湖东、西湖区盐度的差异并分析主要原因,主要从入湖河流差异和湖泊形状来分析。由图可知,东部地区的河流流程较短,入湖水量较少,西部地区的河流流程长,淡水汇入多;湖泊东西狭长,中部有半岛阻隔湖水交换,导致东西部湖水交换少,交换不畅,导致东部湖区盐度比西部高。
[答案] (1)流量减少;含沙量下降;流量季节变化减小。
(2)上游修建有多个水库,泥沙大量沉积在库区;上游沼泽广布,对水流起到过滤作用,导致下游河段泥沙来源减少;下游地势平坦,河流流速慢,泥沙沉积。
(3)东部湖区盐度比西部高。原因:东部河流淡水(陆地径流)汇入少,西部河流淡水(陆地径流)汇入多;湖泊东西狭长,中部半岛阻隔,东西部湖水交换不畅。
谢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