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第一部分 第四章 类图通法6 锋面气旋图的判读 课件《高考快车道》2026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37 第一部分 第四章 类图通法6 锋面气旋图的判读 课件《高考快车道》2026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7-07 18:26: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四章 地球上的大气
类图通法6 锋面气旋图的判读
近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它主要活动在中高纬度,更多见于温带地区,因而也称温带气旋。以北半球为例,看锋面气旋的判读流程及技巧。
(2024·莆田三模)大规模气流在爬越高原和高山时常常在高山迎风侧受阻,造成空气质量辐合,形成高压脊;在高山背风侧,则利于空气辐散,形成低压槽。西南低涡是云贵高原常出现的、生成于对流层中层和低层的气旋。某次西南低涡生成于乌蒙山东侧,给当地天气带来较大影响。如图示意本次
西南低涡形成时的环流形势。
据此完成1~3题。
1.在西南低涡控制下,当地易出现(  )
A.持续晴天 B.气温骤降
C.阴雨天气 D.大风扬沙
2.从动力角度来看,本次西南低涡形成的关键因素可能是西风越过乌蒙山后在背风坡(  )
A.动力降压 B.水汽充足
C.下山降温 D.气流上升
3.西南低涡易在图示区域维持较长时间,主要取决于(  )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地形地势格局
C.暖气团势力的强弱 D.水汽输送形势



1.C 2.A 3.B [第1题,西南低涡是云贵高原常出现的、生成于对流层中层和低层的气旋,盛行上升气流,容易成云致雨,形成阴雨天气,C正确,A错误;西南低涡受西风影响,较为暖湿,B错误;当地山脉众多,植被覆盖率较高,大风扬沙的概率低,D错误。第2题,对流层中层的高空西风越过乌蒙山后,背风坡气流下沉,气流辐散,动力降压,形成西南低涡,A正确,D错误;水汽充足、下山降温不是动力角度,B、C错误。第3题,由图可知,该区域周边多山地,阻挡了天气系统的移动,停留时间较久,B正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暖气团势力的强弱、水汽输送形势会影响西南低涡存在的时间,但不是主要原因,A、C、D错误。]
(2024·南京一模)如图为某日8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天气图,一天后M地形成准静止锋。据此完成4~6题。
4.图中甲、乙、丙、丁四条锋线中最有可能形成暖锋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此刻我国(  )
A.晋中阴雨连绵 B.粤北狂风暴雪
C.北疆阳光明媚 D.皖南轻风薄雾


6.M地准静止锋的位置随昼夜移动,其移动特点及影响因素为
(  )
A.白天北移夜晚南移 地形地势
B.白天南移夜晚北移 气压状况
C.白天北移夜晚南移 太阳辐射
D.白天南移夜晚北移 季风强度

4.B 5.D  6.C [第4题,暖锋是指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形成的锋面,通常伴随着低压槽的出现。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甲、乙、丙、丁都位于锋线附近,其中甲处北侧气压为1 035百帕,而南方为1 030百帕,风由高压吹向低压,所以甲处风向为偏北风,由高纬度吹来的冷空气,与低纬度暖空气交汇,形成冷锋,A错误;图中乙处南侧有风,风向为偏南风,而其北侧无风,说明风由低纬(暖空气)吹向高纬(冷空气),形成暖锋,B正确;图中丙处有风由高纬度穿过锋线吹向低纬度,为冷锋,C错误;丁处北部气压高,南部气压低,且有风由北向南吹,由此也可以确定其为冷锋,D错误。
第5题,依据上一题分析并结合图片可知,晋中位于山西省中部,甲处的冷锋刚好经过该处,该处受到冷锋影响,应该为大风、阴雨、云雾等天气,以阵雨为主,且阴雨连绵是暖锋的特征,A错误;粤北地区位于丁处冷锋的锋后,降水量较少,且粤北地区位于亚热带偏热带的地区,温度较高,不会产生暴雪,B错误;北疆位于新疆北部,其北部为高压中心,高压中心周围等压线较为密集,说明周围风力势力强盛,北疆地区并未位于高压中心处,所以此刻应该大风强盛,不应该阳光明媚,C错误;皖南位于安徽省南部,距海较近,受海洋水汽影响,容易产生大雾天气,此刻,刚好有2级的偏北风从皖北吹向皖南,可能会吹散一部分雾气,出现轻风薄雾的天气,D正确。
第6题,M地准静止锋的位置随昼夜移动,准静止锋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冷暖气团势力均等或者受地形影响。M地位于云贵高原,说明该地准静止锋受地形影响形成。但M地准静止锋的位置随昼夜移动,由此可以推测应该是冷暖气团势力不均等造成的,影响因素应该为温度,白天温度高,南侧暖气团势力强,主动向北侧冷气团移动,到了夜晚,北侧冷气团势力较强,主动向南侧暖气团移动。而导致昼夜温度变化的只有太阳辐射。综上所述,M地准静止锋移动特点为白天北移夜晚南移,其影响因素为太阳辐射。]
谢 谢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