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课件 (2)

文档属性

名称 13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课件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05 22:21: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蝶 恋 花 原词牌为唐教坊曲,调名取自简文帝“翻阶蛱蝶恋花情”名。又名“鹊踏枝”“凤栖梧”——柳永风流才子——柳永柳三变、柳七、柳屯田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奉旨填词”与歌妓关系密切。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为伊消得人憔悴:重点字词解释伫倚危楼风细细:黯黯生天际:拟把疏狂图一醉: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久立高楼心情沮丧低沉的样子 打算 放纵 勉强寻欢作乐 又形容人越来越瘦 值得  他久立在高楼上,微风丝丝拂面,望不尽的春日离愁,愁闷生于遥远无边的天际之间。碧绿的草色,迷蒙的烟光掩映在落日余晖里,默默无言,什么人会理解他独自凭栏的深沉含义?
  打算让这疏懒放纵的心情喝醉,可是对着美酒要纵情高歌,勉强取得欢乐反而觉得毫无意味。衣衫丝带渐渐松宽了,可他始终不感到懊悔,宁愿为她消瘦得精神萎靡颜色憔悴。发挥合理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这首词 点出抒情主人公“他”或者“我”1.这首词刻画了怎样的抒情主体形象?
孤单凄凉、孤独寂寞、
相思满怀、痴情无奈 从“独倚危楼、已黄昏却久久不忍去、拟把疏狂、借酒浇愁,对酒当歌”等可以看出来
①抓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肖像等细节描写等,概括形象特征。
②通过分析周围环境的烘托作用来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
③知人论世,关注背景,结合情感态度进行分析。
? 鉴赏诗歌形象的 3 把钥匙2.周围环境如何?词中哪些句子写环境? 危楼、细风
春草、烟光
残照 一幅凄美、感伤的黄昏春望图相思
离愁孤独
无奈借景抒情伫倚危楼风细细,草色烟光残照里例: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淮南小山《招隐士》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饮马长城窟行》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范仲淹《苏幕遮》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草色 残照愁 离情别恨3.“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说说它好在哪里?1).我愿意为了她而消瘦,为她而颜容憔悴。“不悔”体现了词人的坚贞、执著,“憔悴”体现了词人的相思之苦。
2 ) .本句画龙点睛,直抒胸臆,一语道破春愁难遣,为春愁憔悴无悔。语直情切,荡气回肠。
3) .“伊” 还可以指事业、理想、追求等。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说: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第一境界:形容学海无涯,只有勇于登高远 望者才能寻找到自己要达到的目标,只有不畏怕孤独寂寞,才能探索有成。

第二境界:比喻为了寻求真理或者追求自己的理想,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就是累瘦了也不觉得后悔。
第三境界:比喻经过长期的努力奋斗而无所收获,正值困惑难以解脱之际,突然获得成功的心情。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乃恍然间由失望到愿望达成的欣喜。3.蝶恋花⑴
槛菊愁烟兰泣露⑵,罗幕轻寒⑶,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⑷,斜光到晓穿朱户⑸。
昨夜西风凋碧树⑹,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⑺,山长水阔知何处?[1]?
清晨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兰花沾露似乎是饮泣的露珠。罗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一双燕子飞去。明月不明白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还穿入朱户。
昨天夜里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想给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但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3]?再 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