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07 21:25: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调研试卷
(定州市)六年级语文
题号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习作 卷面5分 总分
得分
材料一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
1.背诵课文,在横线上补充句子。(4分)
2.判断下面描述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6分)
(1)本文选自《列子·汤问》。 ( )
(2)“孰为汝多知乎”一句中“为”字同“违”,读“wéi”。 ( )
(3)“问其故”中“其”指的是其中一个小孩。 ( )
(4)“孔子不能决也”中“决”字的意思是判断。 ( )
(5)本文所辩的对象是“太阳”,看来即使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事物,也可能包含着我们不了解或不确定的知识,所以要多观察、思考。 ( )
(6)“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这句话,可以按这样的节奏划分停顿。( )
3.用自己的话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
4.回忆诗文,按提示填空。(每空2分,共8分)
六年时光,我们认识了很多像孔子一样的先贤,他们用文字将智慧留给我们。《增广贤文》中写下“ ,一字值千金”,告诫我们要用心学习;《淮南子》中写下“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 ”,鼓励我们要勇于创新:《荀子》中写下“青, ,而青于蓝”,激励我们在传承中不断超越;苏轼写下“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劝导我们不要因老去而悲叹伤心……
材料二
当狐狸斯密尔悄悄来到大雁身边时,他脚底一滑,爪子在冰上刮出了声响。大雁们顿时惊醒过来,拍动翅膀腾空而起。可斯密尔还是咬住了一只大雁的翅膀,他叼紧了就回头往陆地上跑。
然而这一天晚上。露宿在浮冰上的并不只是一群大雁,他们当中还有一个人,不管他怎么小,毕竟是个人。男孩在雄鹅张开翅膀的时候就惊醒了,他摔倒在冰上,瞅见有只四条腿短短的“小狗”嘴里叼着一只大雁从冰上跑掉。
男孩马上追赶过去,想要从“狗”嘴里夺回那只大雁。他听到雄鹅在他身后高声地呼叫:“当心啊,大拇指!”可是,男孩却不以为然,觉得像这么小的一只狗哪用得着害怕,所以一往无前地冲了过去。
斯密尔不知道追赶的那个人是谁,也顾不得回头看,只是拼命地向前跑。狐狸跑进一片树林,男孩在后面紧追不舍,根本想都不想会碰到什么危险。他一心只想着昨晚大雁们是怎么奚落他的,他要向他们显示一番:一个人不管身体怎么小,毕竟比别的生物更通灵性。
“你到底是一只什么样的狗,居然恬不知耻地偷了一整只大雁,马上把她放下,否则我要向你的主人告状,叫他轻饶不了你!”男孩一遍又一遍地朝那只“狗”喊叫,让他把嘴里叼走的东西放下。
斯密尔一不留神被杂草绊了一下,男孩追上了斯密尔。男孩的脸上露出鄙夷不屑的神情:“现在我要把大雁从你的嘴里抢下来!”说完一把攥住了狐狸的尾巴。但是,他没有那么大的力气,拖拽不住斯密尔。狐狸拖着他往前跑,枯叶纷纷扬扬地飘落在他的身边。
这时候斯密尔好像明白过来,原来追上来的人没什么危险。他不再惧怕,便停下来把大雁撂到地上,想要一口咬断她的咽喉,可又转念一想,还不如先逗逗那个小人儿。“你快滚开,跑回去向主人哭哭啼啼吧!我现在可要咬死这只大雁啦!”斯密尔冷笑着说道。
男孩看清楚他追赶的那只“狗”长着很尖很尖的鼻子,吼声嘶哑而野蛮,心头猛然一惊。可是狐狸那么贬低捉弄他,他气得要命,什么都无暇顾及。他攥紧了狐狸尾巴,用脚抵住一棵树的树根。正当狐狸张开大嘴朝大雁咽喉咬下去的时候,他使出浑身力气猛地一拽,斯密尔没有提防,被他拖得往后倒退了两三步。这时大雁抽空脱身,吃力地拍动翅膀腾空而起……
———节选自统编语文教科书推荐书目:《快乐读书吧·骑鹅旅行记》,有改动
5.认生字,组词。(10分)
瞅( ) 拌( ) 俱( ) 抵( ) 侯( )
揪( ) 绊( ) 惧( ) 执( ) 喉( )
6.按提示填空。(6分)
如果不认识短文中的“鄙”字,我们可以用 查字法,先查 再查 。在字典中查到这个字之后,发现字典中有如下说明:鄙①粗俗,低下:~陋|~人。②低劣:卑~。③轻蔑:~视|~薄。④边远的地方:边~。
根据上面的说明,文中“鄙夷不屑”的“鄙”应选解释为 。(填序号)除去查字典,我们还可以借助文言文里学过的字的意思,推想一些词语的意思。如:“及日中则如盘盂”中“及”的意思是 ,所以“无暇顾及”在本文中的意思可能是 。
7.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用自己的话概括写在下面。(不超过50字,3分)
8.文中的男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结合文中语句,总结两点写在下面。(4分)
材料三
学会转身
①在遇到困难时,只要稍稍转个身,换个角度看问题,往往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②卡耐基说:“一个人要想让自己的生活愉快、自在,在事业上取得重大的成就,学会变通是很重要的。”一次,爱迪生让助手帮自己测量一个梨形灯泡的容积。助手接过后,立即开始了工作,他一会儿拿游标卡尺测量,一会儿在稿纸上计算,后来甚至还动用了一些复杂的数学公式。一眨眼,大半天过去了,他还是没有算出结果。就在助手搬出大学里学过的知识,准备再计算一次时,爱迪生进来了。爱迪生看到被各种工具书和验算稿纸 fù gài的桌子,立刻就明白了怎么回事。于是,他拿起灯泡,朝里面倒满水,递给助手说:“你去把灯泡里的水倒进量杯里,就会得出我们所需要的答案。”这时,忙得满头大汗的助手恍然大悟:自己想得太复杂了。于是,很快测量出了灯泡的容积。看来,学会变通,善于让自己的思维转身是很重要的。
③无独有偶,1916年,某国的一个小镇准备修建一座银行。镇长在合适的 qū yù买好了地,备好了建筑图纸,可最后却在 zhuān wǎ上出现了问题。因为, zhuān wǎ从远方用火车运过来,太贵了。巴掌大的小镇哪有那么多的预算!后来,大家想了许多种货运方式都不行。就在人们 shù shǒu wú cè的时候,不知谁说了句,邮寄啊!当地 bāo guǒ邮费比火车运输便宜了一半多。这样,小镇的居民拥有了他们的第一家银行。通过邮局邮寄货物,无疑是一种sī kōng jiàn guàn 的运输方式,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常见、简单而又便捷的方式,很多人却想不到。
④同一件事,如果依照固有的思维去运作,往往是白白 dān wù时间,还解决不了问题。但若能改变一下思维方式,转个身,自然会结出不同的 shuòguǒ。学会转身,学会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从而把看似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你就会发现人生其实好简单,成功其实离你也并不远。
9.读短文,按照拼音提示,写汉字。(10分)
fù gài qū yù zhuān wǎ shù shǒu wú cè
bāo guǒ dān wù shuò guǒ sī kōng jiàn guàn
10.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到对应的括号里。(4分)
(1)下面列举的事例中,也能很好地证明本文观点的是( )。
A.明代宋濂幼时家贫,努力克服困难,刻苦求学,终于成为“明代诗文三大家”之一。
B.“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先生为选最佳地址,从1994年到2005年,一直在深山奔波,从立项到竣工,他事必躬亲,最后终于造出“天眼”。
C.张文举从小立志当一名作家,十年如一日坚持写作,文笔进步不大,写的钢笔字却越来越出色。后来他放弃写作改练书法,成为了著名的硬笔书法家。
(2)下面句子中没有使用“夸张”这种修辞手法的是( )。
A.一眨眼,大半天过去了,他还是没有算出结果。
B.忙得满头大汗的助手恍然大悟:自己想得太复杂了。
C.这个价格太贵了,巴掌大的小镇哪有那么多的预算!
11.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3分)
(1)我们在阅读文章时,可以通过抓关键句,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
(2)文中第②自然段引用卡耐基的名言证明本文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感染力和说服力。这里如果用《周易》中的名句“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也能证明文章的观点,语言还更简洁。 ( )
(3)要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我们可以一边读一边思考,有感触时还可以把心得写下来。 ( )
12.读完本文,你认为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列举了哪两个事例 (3分)
13.读了选文,你获得什么启发 请写在下面。(2分)
习作
14.本学期,课本中选编了《两小儿辩日》,之前课本中还选编了很多《论语》中的句子,让我们对孔子及其思想有了很多了解。“六一”儿童节那天,光明小学的张明同学突发奇想,想写一封信,邀请孔子携他的弟子们跟我们一起过节,来看看我们现在生活、学习的样子。假如你是张明,你会怎样写这封信 请写在下面。(30分)
要求:(1)注意遵守写信的格式要求。
(2)作文中至少出现三句《论语》中的句子。
(3)字数不少于500字。
定州市答案
材料一
1.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2.(1)√ (2)× (3)× (4)√ (5)√ (6)√
3.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很聪明呢 ”
4.读书须用意 不必循旧 取之于蓝 休将白发唱黄鸡
材料二
5.瞅见 揪住 搅拌 绊倒 面面俱到 恐惧 抵抗 执行 王侯喉咙
6.部首 阝 11画 ③ 到 没有时间顾及到
7.狐狸偷袭雁群,叼住一只大雁,男孩看见后奋力追赶,用尽全力拖拽狐狸尾巴,大雁趁机脱身得救。
8.男孩很勇敢,因为“狐狸跑进一片树林,男孩在后面紧追不舍,根本想都不想会碰到什么危险”。男孩很坚强,即使“他没有那么大的力气,拖拽不住斯密尔”,反而还被狐狸拖着跑,他也没有想过要放弃营救大雁。
材料三
9.覆盖 区域 砖瓦 束手无策 包裹 耽误 硕果 司空见惯
10.(1)C (2)B
11.(1)√ (2)√ (3)√
12.观点:在遇到困难时,只要稍稍转个身,换个角度看问题,往往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事例:①爱迪生指导助手用在灯泡里倒满水的方法轻松测出灯泡的容积。②小镇人用邮寄的方式,解决砖瓦问题,有了自己的银行。
13.遇到困难,要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