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东南形胜)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本词的“层层铺叙、恣意渲染”的表现手法;初步了解柳永在词上的创新。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文本品读,复习词的基本鉴赏方法;通过对比阅读,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理性评判铺陈手法入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悟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对都市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了解柳永在词作上的大胆创新精神和伟大成就;理性地评判铺陈手法入词的创新之举。
2学情分析
1.通过高一必修三的古诗词单元,学生已经接触过柳永的羁旅行役词代表作《雨霖铃》,对柳永作为婉约派词人的特色有了了解,《望海潮》是柳永创作上的另一个高峰——都市词,两首词风格迥异,所以可以在婉约词的代表词人身份之外补充词人的另一面——富有创新精神的柳永,并以此激发学生去了解其他身份的柳永。2.学生是高二文科实验班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强,诗词积累较丰富,所以在文本解读上可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当点拨即可。
3重点难点
1.独立阅读和合作探讨,理解本词的铺叙手法
2.对白词与柳词的对比鉴赏
4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诵读雨霖铃,进入课堂。
学生活动:诵读《雨霖铃》、《望海潮》
(二)填空:柳永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
ppt:婉约派代表词人、风流才子、屡试不中的补习生、出没秦楼楚馆的浪子、仕途坎坷的小官、浪迹江湖的游客,自命不凡的“白衣卿相”,歌妓的知己、市井街头的自由撰稿人,惹怒皇帝的笨蛋,“奉旨填词”的专业词人……
如果让我填空,我会依照自己的喜好,填上为宋词增加新的生命力。(板书1:柳永:为宋词增加新的生命力)
《雨霖铃》让我们看到了婉约的柳永,而今天我们要赏析的《望海潮》则展现了柳永对词的贡献。让我们来齐声诵读,感受一下风格迥异于《雨霖铃》的柳永又一个代表作。
二.自主、合作研读文本
(一)探讨——走近文本
教师讲野史,投ppt:
此词流播,金主亮闻之,欣然有慕于“___________________,遂起投鞭渡江之志。”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三
学生朗读、思考、讨论
思考: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词的哪一句或几句最可能打动完颜亮,注意结合文本陈述理由。
(二)赏析和点评铺叙手法
1.铺叙手法赏析
(1)提问:我们对比一下《雨霖铃》和本词,你会发现《雨霖铃》描绘了一个单一的送别画面,而《望海潮》则描绘了几个画面,描绘了哪些画面呢?
明确:层层铺叙、恣意渲染:一层描写自然美景;一层描写都市繁华;又一层描写了官民之乐。层层铺叙,尽情渲染,让千年之后的我们都能感受到富丽壮阔的杭州。
(板书几大画面铺叙)
(2)提问:铺叙在本词的使用有什么好处?
明确:细致的描绘,再现了杭州美丽繁华富庶。
Ppt:
“铺叙展衍,备足无余,形容盛明,千载如逢当日”(李之仪《跋昊思道小词》)。
(板书几大画面铺叙详细再现)
2.柳永的手法创新
(3)提问:这种手法我们学过吗?
明确:《孔雀东南飞》《阿房宫赋》
点拨:杜牧《阿房宫赋》对阿房宫的描绘。柳永大胆借用汉赋和六朝小赋的主要手法铺陈,将铺叙的表现手法引入词的创作,层层铺叙恣意渲染大都市的繁华和美丽,丰富了词的写作手法。
(板书2:铺叙——创新词的表现手法。)
补充:用铺叙描写城市,柳永:创作了以汴京、扬州、苏州、成都、陕西等城市为对象的都市词,例如描写苏州的《瑞鹧鸪》。
诵读:《望海潮》和《瑞鹧鸪》上阕
三.比较鉴赏
(三)对比鉴赏柳永和传统词
Ppt:
三、对比阅读《望海潮》和白居易的《忆江南之二》,你更喜欢哪一首,谈谈你的想法。
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补充背景:白居易少年时曾漫游江南,度过了一段非常快乐的时光;50岁后又担任杭州刺史两年。后因病卸任回到洛阳,12年后67岁的白居易写下了三首忆江南,此为其二。)
1.教师补充《望海潮》的写作目的。请同学读《望海潮》和《忆江南》,同学谈第一感觉和理由;
2.教师给角度:景的描写方式、写作内容、情感的感染力等。
同学齐读和讨论,再谈理由;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以分享的方式点拨
(1)客观评判铺陈手法运用效果
《望海潮》里运用铺叙手法,所以景的描绘很详细,再现了杭州的富庶美丽;《忆江南》则描绘简洁,留有想象的空间。
(2)写作内容
《望海潮》咏太平,抒发柳永对都市繁华富庶的赞颂;《忆江南》描写了杭州生活中两个充满文雅诗意的生活画面,抒发对杭州的怀念。
总结
与传统士大夫诗词相比,他创作了大量歌咏太平的都市词,传统士大夫对景物的描绘,多以山野乡村、花草虫鱼、湖光山色为主,强调高雅旷逸的人生情趣的寄托,所以山水几乎成为传统士大夫文学的传统标志。偶有作品涉及城市,也只是作为歌酒生活的背景和陪衬,而柳永则大胆创作了许多像《望海潮》这样表现都市生活的繁华、富足的作品,并且在作品中传达出自己对都市生活的热爱,这是和传统士大夫的审美和文学创作标准想去甚远的,也正是这大胆的行为打动了我,也打动了完颜亮!
板书3:咏太平——丰富了词的写作内容
四.课堂小结
柳永是锐意进取的、富有创新精神的词坛巨匠,他的“以赋入词”给词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面貌,他是伟大的。对于市井生活的描绘给词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内容。对于伟大的人我们要去了解和学习,我们更需要带着自己的眼光自己的思维去批判去审视。当然,今天我们仍然只是了解了词人的又一个面而已。柳永是不是还有其他面呢?我们课后可以去阅读他的其他作品,去进一步了解这个人,也许你就会发现不一样的风景。
Ppt课堂小结:
柳永——名章隽语咏太平
“以赋入词”,大胆借鉴赋文的铺陈手法,在创作的大量慢词中恣意渲染。
将都市作为写作对象,创造了大量的都市词,极大地丰富了词的内容;
五.课后练习
Ppt:课后作业(可选做)
“(柳永)想弃了浮华,醉了烟花,终是不舍;想远了脂粉,一心求仕,也未成行。若即若离,不进不退,这简直是世上最尴尬的距离。”请结合柳永的生平和词作,谈谈你对“最尴尬的距离”的理解和看法。
课后资料补充柳永的《八声甘州》和《鹤冲天》
《八声甘州》欣赏网址:
http://www.cqvip.com/qk/81684X/201001/32453843.html
http://www.3lian.com/zl/114/t/1102/80418.htm
《鹤冲天》欣赏网址:
http://www.gushiwen.org/GuShiWen_35e5da67ba.aspx
http://www.literature.org.cn/article.aspx?id=9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