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望海潮(东南形胜)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13 望海潮(东南形胜)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05 22:54: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望海潮(东南形胜)
1教学目标
1通过《望海潮》的学习,复习读词十步,掌握诗词答题格式;
2了解婉约派此人的特点,掌握婉约派的四大一类词人;
3拓展练习柳永的其它特点的诗词。
2学情分析
授课班级为高三理科班,对于语文的学习积极性不是很高,语文诗歌鉴赏基础知识积累不多。针对以上的情况,应当目的明确地、简洁地教授学生。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快速的掌握答题方法。
另高考诗歌鉴赏经常考查的是三四类词人,但只要掌握了一类词人的特点,学生答题也就不会有很大的偏差了。
3重点难点
1掌握实词答题格式;
2掌握婉约派的四大一类词人的特点;
3拓展练习柳永的其它特点的诗词。
4新设计
视频欣赏,调动学生积极性,降低理解门槛。
5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望海潮
以前我们学过《望海潮》,今天我们再来学习这篇课文,来掌握诗词答题格式;了解婉约派此人的特点,掌握婉约派的四大一类词人的特点。
活动2【活动】回顾旧知
回顾复习读词十步
知人论世 、分清类型、译通字面、展开想象、抓住意象、明确特点、描绘意境、理顺顺序、定准手法、析明情感
活动3【活动】回顾旧知
填写关于柳永和婉约派的知识。
活动4【讲授】知人
柳永
1、北宋词人。
2、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为永,字耆(qí)卿。 3、排行第七, 54岁时方才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 4、原本热心功名,但仕途坎坷,潦倒一生。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南门外。 5、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 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慢”是慢曲子的省称,指节拍较慢,声调延长)词独多。
活动5【活动】速读课文 活动6【讲授】论世
《望海潮》是柳永为了与早年的好友孙何相见而作。当时旧友孙何正任两浙转运使,驻守杭州。因身份悬殊,门禁森严,两人无由相见。柳永就写下了《望海潮》首词,先在歌伎中传唱,结果很快就让孙何听到了。问及词作者原来是故人,孙何便请柳永前去赴宴。但很不幸孙何在不久便因病去世,并未提拔他。
活动7【讲授】答题格式
写景诗——借……(特点)景,抒……思情 干谒诗——赞美,示才,显志
活动8【活动】细读课文
活动9【活动】疏通诗文 活动10【活动】观赏视频  理解诗句
活动11【讲授】译通字面,展开想象
地处东南地形优美,三吴的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柳树如烟桥梁绘彩,帘幕翠绿,房屋错落参差有十万人家。如云大树环绕着沙堤,怒涛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大江绵延无边。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家里充满着绫罗绸缎,争显奢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羌笛声在晴空飘荡,采菱的歌声在夜空悠扬,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千名骑兵簇拥着长官,乘醉听吹箫击鼓,观赏、吟唱烟霞风光。你将画上杭州美景,回京诉职夸耀(升官获赏)。
活动12【讲授】情感主旨
赞美孙何治理有方、祝福他升官
活动13【讲授】婉约特点
倡导长调(慢词)创作 ,首创或首用词牌100多个。 用俗语、俚语填入词中 ,雅俗共赏。
风格以纤细婉丽,幽怨低回为主,部分也体现豪放雄浑的特点。
活动14【讲授】婉约四大家
闺语 李清照
别恨 晏殊 情长 柳永 愁宗 李煜
活动15【练习】拓展训练
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游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这首词体现了那些情感?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活动16【讲授】拓展练习    鹤冲天 活动17【作业】课下作业
理解分析《雨霖铃》、《八声甘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