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江头 教学设计
1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诗人杜甫,读懂诗歌。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法、合作讨论法把握诗歌内容,领悟诗歌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杜甫忧时伤乱的情怀。
2学情分析
从知识结构的角度看,高二学生经过必修一与必修三的古典诗歌单元的学习,已经学习了较多的古诗词篇目,对古典诗词的学习方法有一定了解,也应该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诗词阅读方法。但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可能已经遗忘,所以课堂教学重点从读懂诗歌内容出发,结合诵读,重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从而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感受情感,关注社会人生。在学习巩固诗歌鉴赏阅读的方法同时,通过阅读和鉴赏,陶冶情性。
3重点难点
教学重、难点:通过诵读和赏析内容体会诗人杜甫忧时伤乱的哀情。
4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5教学课时
一课时
6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
创设情境,以多媒体展示几张唐朝由盛转衰的图片导入。
导入语:同学们,我们看到的这些图片如果是唐朝的缩影,它反映唐朝怎样的变化?
有一位伟大的诗人亲身经历了这一变化,并写下不少佳作名篇。我们今天要一起学习他的佳作《哀江头》。
(板书课题和作者)
活动2【讲授】展示学习目标
二、展示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诗人杜甫,读懂诗歌。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法、合作讨论法把握诗歌内容,领悟诗歌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杜甫忧时伤乱的情怀。
活动3【讲授】解题
三、解题
(根据书本注释和教师口头介绍,了解写作背景。)
这首诗歌的题目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
明确:情感、地点。
(板书——情:今哀)
活动4【讲授】听读、正音,初步感知内容
四、听读、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
点拨提醒:听读诗歌三个注意点:字音、节奏、情感
2、学生齐读,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读后有评,以评促读,培养学生诵读习惯,在诵读中积累字音,巩固基础。
活动5【讲授】赏析诗歌
五、赏析诗歌:
1、结合书本注释,读懂诗意。并找出诗中直接体现“哀”情的句子。
明确:少陵野老吞声哭 人生有情泪沾臆
(关键词:“哭”、“泪”。教师讲解“吞声哭”的情状,加深对哀情的理解。)
2、请找出描写眼前景的诗句,并明确有哪些景物?
明确: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追问:(1)这是一派怎样的景象?诗人内心情感是否由哀转乐?
明确:萧条衰败,从“为谁绿”和千重宫殿宫门紧锁可看出仍然是哀情。
(板书:今衰)
(2)“细柳新蒲为谁绿”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乐景衬哀情
(3)诵读诗歌前四句,要求读出哀情。】
活动6【活动】合作学习、交流讨论
3、请找出有关昔日繁华的诗句,并明确具体写哪些内容?(提示:可从人、事、物入手)
(①形式:四人一组讨论,组内交流,3—5分钟,教师巡视,适当点拨。②检测方式:请小组派代表回答,检测讨论学习情况。)
明确: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
(板书:昔盛)
【追问:(1)回忆昔日繁华场景时,哪一个字体现当时的情绪?
明确:“笑”。 (板书:昔乐)
(2)全诗后半部分的情感是否从此处由哀转乐,不再哀伤?从哪句诗体现情感由乐转哀?
明确:明眸皓齿今何在?(板书:今哀)
(3)诵读“忆昔霓旌下南苑……去住彼此无消息”这一层次,要求读出情感变化。】
4、后四句中还有哪句诗从侧面写出了诗人的哀思之深?
明确:欲往城南望城北。
【诵读诗歌前四句,要求读出哀情,用心感受杜甫的哀情。】
5、对比手法简析,体会哀情。
明确:今昔对比,眼前的衰败与昔日的繁华进行对比,表达诗人感时伤乱的情怀。
(板书:对比)
活动7【讲授】主旨归纳
六、主旨归纳
问题引导:诗人为何而哀?
明确:这首诗写诗人在安史之乱中独行昔日繁华之地曲江的感受,通过今昔对比,表达诗人忧时伤乱的哀思。
(温馨提示:主旨归纳方法——内容+手法+情感)
(板书:忧时伤乱)
活动8【练习】堂上练习
七、课堂练习
请指出下列诗歌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要求:形成文字,前后桌交流,从中选出最佳成品展示。
历时5分钟。教师巡视,进行个别引导、点拨。)
明确:整首诗通过今昔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咏史感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的兴衰。
活动9【活动】拓展延伸
八、延伸:
看下列几幅图画,结合课文内容,联系身边现实谈谈你的感受。
(利用多媒体展示几幅,结合诗人杜甫胸怀天下的情怀,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进一步体会诗人杜甫胸怀天下的情怀。)
活动10【活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小结
九、课堂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提示:结合诗歌内容、情感、手法、鉴赏方法……)
活动11【活动】诵读巩固
十、诵读:
以个读、男女分读、小组读等形式进行。
活动12【作业】布置作业
十一、布置作业
1、必做题:完成课后探究练习第一、三题。
2、选做题:查找王维的《西施咏》并与杜甫的《哀江头》进行对比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