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永遇乐(落日熔金)教学设计 (3)

文档属性

名称 15 永遇乐(落日熔金)教学设计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05 23:2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永遇乐(落日熔金)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结合音乐理解这首词的情感内涵

2、把握李清照婉约词的特点
,学习赏析词作。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合作学习,把握李清照婉约词的特点

【教学难点】
1、通过音乐来感知词人的内心世界。
2、鉴赏词的表现手法。
3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导入
课前预习:请同学们熟读课文,了解李清照。
我们知道,一直以来,在我国无论是政坛还是文坛或其他方面,一直以来就是男子的天下,女子少有出头的。当然,也有例外的,比如说唐代有个女皇帝,而在南宋就有个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著名的女词人,学习她的经典之作《永遇乐 落日熔金》。
活动2【讲授】(二)作者介绍
李清照:(1084-约1151)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活动3【活动】(三)听音诵诗,疏通文意
1、播放音乐《永遇乐 落日熔金》(清唱)。
2、学生诵读。
3、学生疏通文意,教师点拨。
活动4【讲授】(四)品味鉴赏
资料信息:(宋)刘辰翁《永遇乐》序:“余自乙亥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
学生思考: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李清照的悲情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小结:这首词通过南渡前后过元宵节两种情景的对比,抒写离乱之后,愁苦寂寞的情怀。上片从眼前景物抒写心境,以乐景写哀情。下片从今昔对比中抒发国破家亡的感慨,表达沉痛悲苦的心情。全词情景交融,跌宕有致。由今而昔,又由昔而今,形成今昔盛衰的鲜明对比。
活动5【讲授】(五)探究学习
学生思考:本首词上片主要是写景,下片主要是抒情,如若将词的上片和下片对换,有何不同?
小结:互换之后同样能表达词人的情感。一般常见的诗词都是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但也有例外,比如说王勃的《山中》(详见《金榜夺冠》),就是典型的先直接抒情,再写景。这就如我们接触到的主要通过写景来抒发感情的诗,比如张继的《枫桥夜泊》;而直接抒情的诗有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王勃
长江悲已滞,
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
山山红叶飞。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活动6【活动】(六)小结
借李煜的词作《胭脂泪 相见欢》,让我们一起再次体验作为“南宋第一女词人”李清照的悲苦之情。播放《胭脂泪》(邓丽君)。
《胭脂泪
相见欢》歌词:林花谢了春红
,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