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篇)五年级暑假分层作业第三单元《因数与倍数》(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苏

文档属性

名称 (基础篇)五年级暑假分层作业第三单元《因数与倍数》(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1.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7-07 21:50: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基础篇)五年级暑假分层作业第三单元《因数与倍数》(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苏教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因为12×3=36,所以12是36的( )。
A.倍数 B.因数 C.公倍数 D.公因数
2.下面各式中,属于分解质因数的是( )。
A.4×7 B.24=3×8 C.42=2×3×7×1 D.45=3×3×5
3.下列几组数中,相邻的两个自然数都是合数的是( )。
A.5和6 B.14和15 C.12和13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9的倍数都是3的倍数,4的倍数都是8的倍数。
B.a是b的倍数,b是c的倍数,那么a一定是c的倍数。
C.一个大于0的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D.甲和乙都是质数,那么甲和乙的积一定也是质数。
5.两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 )。
A.奇数 B.偶数 C.质数 D.合数
二、填空题
6.有一筐苹果,平均分给5个人,最后还剩下2个;平均分给7个人,最后还剩下2个。这筐苹果最少有( )个。
7.由3×8=24可知,( )是( )和( )的倍数,( )和( )是( )的因数。
8.22至少加上( )就是3的倍数,至少减去( )也是3的倍数。
9.两根绳子长度分别是48厘米、36厘米,剪成同样长(整厘米数)的小段且没有剩余,一共有( )种不同剪法,每段最长是( )厘米。
10.把10、25、28、30、34、35、60、66、85、90按要求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2的倍数: 。
5的倍数: 。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
三、判断题
11.哥德巴赫猜想是任何一个数都可以拆成两个质数相加。( )
12.四位数1 25,无论 填哪个数字,这个四位数一定是5的倍数。( )
13.13和17没有公因数,只有公倍数。( )
14.两个不同的非0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总是大于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
15.的和是奇数。( )
四、计算题
16.直接写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7和10 4和9 12和24 27和3
17.直接写出下面各分数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
(1) (2) (3) (4)
五、解答题
18.说出三个关于“0”的问题:比如:最小的自然数是多少?
19.参加校庆文艺表演的同学超过100人,不足140人,将他们按每组12人分组多3人;按每组8人分组也多3人。此次参加校庆文艺表演的同学有多少人?
20.有一摞练习本,总数比70本多、比80本少,不论是平均分给6个同学还是8个同学,都多1本,这一摞练习本共有多少本?
《(基础篇)五年级暑假分层作业第三单元《因数与倍数》(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苏教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B D B B A
1.B
【分析】只在自然数(0除外)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如果a×b=c(a、b、c都是非0的自然数)那么a和b就是c的因数,c就是a和b的倍数。
【详解】由分析可得:因为12×3=36,所以12是36的因数。
故答案为:B
2.D
【分析】分解质因数是把合数分解成若干个质因数相乘的形式。
【详解】A.4×7,没有等号,且4不是质数,所以不属于分解质因数;
B.24=3×8中,8是合数,不是质数,所以不属于分解质因数;
C.42=2×3×7×1中,1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所以不属于分解质因数;
D.45=3×3×5属于分解质因数。
故答案为:D
3.B
【分析】合数是在大于1的整数中,除了能被1和本身整除外,还能被其他数(0除外)整除的数;质数是一个自然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A.5和6,其中5是质数,6是合数。
B.14和15,都是合数。
C.12和13,其中12是合数,13是质数。
故答案为:B
4.B
【分析】根据倍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等知识依次分析各个选项即可。
【详解】A.9的倍数最小的是9,9除了有1和它本身2个约数外,还有3,所以9的倍数也都是3的倍数,这是正确的;4是4的倍数,但不是8的倍数,所以说法错误;
B.根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如果数a能被数b整除(b≠0),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那么,a是b的倍数,b是c的倍数,那么a一定是c的倍数,所以说法正确;
C.一个大于0的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这是正确的;但是1是自然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所以说法错误;
D.举例:2×3=6,2和3是质数,6是合数,所以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的有:①4、8、3、9的倍数特征。②奇数、偶数、质数、合数与自然数的关系。注意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③倍数和因数的意义。
5.A
【分析】偶数: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奇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合数:指自然数中除了能被1和本身整除外,还能被其它的数整除的数;质数: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作质数;由于两个连续自然数的和,那么肯定是一个奇数和一个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如果这两个连续自然数是6和7,那么6+7=13,13是质数,如果两个连续自然数是4和5,那么4+5=9,9是合数,据此即可选择。
【详解】两个连续自然数必是一奇一偶
奇数偶数奇数
所以两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奇数。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和的奇偶性判断,同时熟练掌握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意义。
6.37
【分析】由题意可知,先求出5和7的最小公倍数,然后加上2即为这筐苹果最少的个数。
【详解】5和7是互质数,所以5和7的最小公倍数是5×7=35。
35+2=37(个)
有一筐苹果,平均分给5个人,最后还剩下2个;平均分给7个人,最后还剩下2个。这筐苹果最少有37个。
【点睛】此题考查最小公倍数的实际运用,把问题转化为求5和7的最小公倍数,再加2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7. 24 3 8 3 8 24
【分析】倍数和因数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数的倍数是指这个数乘以另一个整数得到的积,而因数则是能够整除这个数的整数。
在乘法算式中,若a×b=c,则称为两个乘数是积的因数,同时积是两个乘数的倍数,据此解答。
【详解】3×8=24在乘法算式中,3和8是乘数,24是积。
由分析可知:
由3×8=24可知,24是3和8的倍数,3和8是24的因数。
8. 2 1
【分析】根据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一定是3的倍数。据此解答。
【详解】2+2=4,4不是3的倍数;
4+2=6,6是3的倍数;
4-1=3,3是3的倍数。
所以22至少加上2就是3的倍数,至少减去1也是3的倍数。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及应用。
9. 6 12
【分析】两根绳子长度分别是48厘米、36厘米,剪成同样长(整厘米数)的小段且没有剩余,每段的长度就是48和36的公因数,求出有多少个公因数,就有多少种不同的剪法,求出每段最长是多少厘米,就是求48和36的最大公因数。据此解答。
【详解】48=1×48=2×24=3×16=4×12=6×8
36=1×36=2×18=3×12=4×9=6×6
48和36的公因数有1、2、3、4、6、12,共6个,最大公因数是12。
一共有6种不同剪法,每段最长是12厘米。
【点睛】本题考查了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求法和应用。
10. 10、28、30、34、60、66、90 10、25、30、35、60、85、90 10、30、60、90
【分析】2的倍数特征:个位上的数字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5的倍数特征:个位上的数字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的数字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详解】把10、25、28、30、34、35、60、66、85、90按要求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2的倍数:10、28、30、34、60、66、90;
5的倍数:10、25、30、35、60、85、90;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10、30、60、90。
11.×
【详解】200百多年前,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猜想发现每一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奇质数之和;同时,欧拉又补充指出:任何大于2的偶数都是两个质数之和;后来这两个命题被合称为“哥德巴赫猜想”;原说法中没有限定“任何大于2的偶数”,所以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2.√
【分析】5的倍数特征:个位上的数字是0、5的数一定是5的倍数;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四位数1 25的个位数字是5,因此无论 填哪个数字,这个四位数一定是5的倍数,此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3.×
【分析】根据互质数的特征可知,13和17是互质数,它们的公因数只有1,不是没有公因数;除0外,任意两个自然数都有无数个公倍数,据此判断。
【详解】13的因数:1,13。
17的因数:1,17。
13和17的公因数只有1,而不是没有公因数,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4.√
【分析】本题涉及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公有的倍数中最小的那个数,最大公因数是两个数公有的因数中最大的那个数。我们可以通过举例或者从概念的性质来进行判断。
【详解】1. 考虑特殊情况
假设两个数是倍数关系,比如2和4 。
先求最大公因数, 2的因数有1 、2 ,4 的因数有1 、2 、 4,它们公有的因数中最大的是2 ,所以2 和 4的最大公因数是 2。
再求最小公倍数, 2的倍数有2 、4 ,4 的倍数有4 、8 ,它们公有的倍数中最小的是4 ,所以2 和 4的最小公倍数是 4。
此时最小公倍数大于最大公因数 。
2. 一般情况分析
对于任意两个不同的非0自然数,最大公因数是这两个数公有的因数的乘积,而最小公倍数不仅包含了公有的因数,还包含了各自独有的因数。所以从概念本质上来说,最小公倍数一定包含了最大公因数,并且还有其他因数,所以最小公倍数总是大于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5.×
【分析】是2的倍数的数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是奇数,可以直接算出的和,验证是奇数还是偶数,也可以通过奇数个奇数的和是奇数,偶数个奇数的和是偶数直接进行判断。
【详解】一共有10个奇数,偶数个奇数的和是偶数,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6.1;1;12;3
【分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合数分解质因数后,把公有的相同质因数乘起来就是最大公因数。
当两个数是互质数时,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
当两个数是倍数关系时,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较小数。
【详解】7和10是互质数,所以7和10的最大公因数是1;
4和9是互质数,所以4和9的最大公因数是1;
12和24是倍数关系,所以12和24的最大公因数是12;
27和3是倍数关系,所以27和3的最大公因数是3。
17.(1)11
(2)3
(3)12
(4)1
【分析】先把要求的两个数分别分解质因数,然后把它们公有的质因数连乘起来,所得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两个数为倍数关系,则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数;两个数互质,则最大公因数是1。
【详解】(1)因为33=3×11
55=5×11
所以33和55的最大公因数是11;
(2)因为9=3×3
15=3×5
所以9和15的最大公因数是3;
(3)因为48÷12=4,所以12和48的最大公因数是12;
(4)因为7和10互质,所以7和10的最大公因数是1。
18.见详解
【分析】根据对0的认识可知:0是最小的自然数,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点,0是最小的非负数,0是最小的偶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由此解答即可。
【详解】最小的自然数是多少?答:是0;
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是多少?答:是0;
最小的非负数是多少?答:是0。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自然数的认识,与整数0的一些特殊性质,解答时要准确掌握基本概念。
19.123人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参加校庆文艺表演的同学有多少人,即求100~140之间的比12和8的公倍数多3的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2=2×2×3,
8=2×2×2,
则12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2×2×2×3=24,
则100~140之间的24的倍数是120,
120+3=123(人);
答:参加校庆文艺表演的同学有123人。
20.73本
【分析】根据题意,因为书不论是平均分给6个同学还是8个同学,都多1本,可以先求出6和8的最小公倍数,再加1可得总共的本数,如果求出的本数不在70本到80本之间,可以求出其他的公倍数,要注意最后求出的本数必须在70本到80本之间。
【详解】由分析可得:
6=2×3
8=2×2×2
6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2×2×2×3=24,
24×2+1
=48+1
=49(本)
49不在70到80之间,所以不是;
24×3+1
=72+1
=73(本)
70<73<80,所以是73本。
答:这一摞练习本共有73本。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最小公倍数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找到两种分法的最小公倍数,同时要注意最后答案的范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