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16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05 23:43: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铁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郭沫若辛弃疾名句知多少?  ①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②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③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④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⑤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西江月》青玉案 ——辛弃疾 青玉案 元夕 ???????????????????????辛弃疾 ???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①调名出自东汉《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
报之青玉案”。又名《横塘路》、《西湖路》、
《青莲池上客》等。双调,六十七字,仄韵。 
②元夕:农历正月十五上元节。 
③宝马雕车:指观灯的贵族豪门的华丽车马 
④凤箫:《神仙传》载,秦穆公之女弄玉,善吹箫
作凤鸣声,引来了凤。故称箫为凤箫。
⑤玉壶喻月(也解成“精美的彩灯”)。鱼、龙:指
鲤鱼灯、龙灯等各种彩灯形状(或“舞鱼龙”)。 
⑥蛾儿、雪柳都是妇女头饰。称“捻金雪柳”。 整体感知
1、概括上下片内容。
2、概括诗人笔下的元 夕的特点。
1.“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这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提示:这两句都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前句把繁多的灯火比作千树花,后句把满天的烟花比作似雨点般落下的星星,极为形象的渲染了元宵之夜张灯结彩,烟花怒放的喜庆景象。1、请用自己的语言高度概括词人笔下“元夕” 的特点?
花灯闪亮,烟花怒放,流光溢彩,舞鱼弄龙,万人空巷,美女云集,摇曳多姿,热闹非凡。课文解读
1、请想象诗人寻找伊人时的情态。
2、“那人”是个怎样的人?
3、作者塑造这样一位美人,用意是什么? 词之妙莫妙于以不言言之,非不言也,寄言也。
刘熙载《艺概 词曲赋》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梁启超
辛稼轩“其秀在骨,其厚在神”。
况周颐《香海棠词话》1.起义南归时期。曾率领2000多人起义抗金,后投奔抗金农民义军。
2.辗转任职时期。南归后,在历任地方官期间为北伐积极做好准备,表现出非凡的军事和政治才干,但遭到主和派的打击,被罢职。
3.被贬家居,反复起用时期。被罢职,闲居在信州上饶前后近20年。到了晚年,朝廷情势危急,被起用,但还是得不到信任,最后含恨辞世。作者简介
她既是作者志同道合者,也是作者一种理想人格的化身。寄寓了词人在政治上的失意苦闷的心情,表达了不愿跟统治者(“当权者”或“时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戎马征战几时休,报国志,何以酬?大漠征蓬随风起,烽烟万丈,金戈挥舞,沙场忠骨留。柔情儿女载不动,人生起落许多愁。是非成败终成空,英雄迟暮,空吟白首,惆怅付水流! 本词表面极写元宵节灯火辉煌、万人彻夜狂欢的场面,讽刺南宋统治者只知沉醉于歌舞升平,而不思复国。词中繁华的景象,衬托出一位自怜幽独,脱俗不群的美人形象,从中表现了词人唯我独醒,不随波逐流的清高品格。本词主旨:联想王国维 《人间词话》
昨日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对比阅读 辛弃疾《青玉案》和李清照《永遇乐》都是写元夕的,试比较二者在立意和表现方法上的异同。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招、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拈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二者都是以元宵灯节作为描写对象,借以寄托另外的思想感情。在表现方法上,都用了对比手法。极写元宵盛况,反衬出一位独处于灯火稀落之处的孤高女子,借以表现自己不同流俗的政治操守和高洁的人格。 用较多的笔墨来回忆“中州盛日”的元宵。抒发的是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悲比喻、白描、对比、渲染等多方面的对比(今昔、他人与我、乐与悲)以乐写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