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篇)五年级暑假分层作业第一单元《简易方程》(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培优篇)五年级暑假分层作业第一单元《简易方程》(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苏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4.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7-07 21:53: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培优篇)五年级暑假分层作业第一单元《简易方程》(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苏教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3袋苹果和4袋桔子一共重60千克,每袋苹果比每袋桔子重5千克。如果假设都是苹果,总质量就会比60千克( )。
A.少15千克 B.多15千克 C.少20千克 D.多20千克
2.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是y,个位上的数字是x,如果这个两位数是72,那么根据题意列出的方程是( )。
A.yx=72 B.x+y=72 C.10x+y=72 D.10y+x=72
3.比较下列方程中x和y,其中y大于x的是( )。
A.x+8=y+10.5 B.x+5.2=y-3.2 C.4x=8y
4.x=3是下面方程( )的解。
A.3x=4.5 B.3x÷2=18 C.27÷x=3 D.2x+9=15
二、填空题
5.在①14-x=8;②7×5=35;③x÷0.9=1.8;④100a;⑤79<83x;⑥15y=6+x中,方程有( ),等式有( )。
6.下面哪些式子是等式?哪些是方程?(填序号)
①7×4=28 ②3b=18 ③x-10>8 ④3.2a+3.6=10
⑤4x<21 ⑥4.9+3.1=8 ⑦38a ⑧12-3y=3
⑨2.8+32>34 ⑩4(x-0.8)=12

7.如果用20只鸡换1只羊,8只羊换2头猪,那么6头猪换( )只鸡。
8.为了确保通讯安全,信息需要加密传输。现规定加密规则如下:加密变成,。加密后是( );( )加密后。
9.某车间给职工发奖金,每人发25元则缺18元,每人发20元则余22元,那么平均每人能发奖金( )。
10.小华、小娟、小美三人的年龄都是偶数,且相差两岁,她们三人年龄的总和是48岁,年龄最大的是( )岁,年龄最小的是( )岁。
11.五年级学生自制了一个模拟钟面(如图所示)。为模拟钟面圆心,、、在一条直线上,指针、分别从、出发绕点转动,的运动速度为每秒,的运动速度为每秒,当某一根指针与起始位置重合时,转动停止。若指针OA、OB同时顺时针转动,设转动的时间为x秒,请你试着解决下列问题:
(1)当( )秒时,与第一次重合。
(2)当( )秒或( )秒时,。
12.把105根木材按6层堆积起来,堆积的时候,若每次上层木材比下层木材少一根,则最下层应放( )根。
三、判断题
13.10+A=6+7是等式,也是方程。( )
14.方程是特殊的等式,等式也是特殊的方程。( )
15.,方程的两边可以同时加x,方程的解不变。( )
四、计算题
16.看图列方程并解答。
17.解方程。
x÷2.5=5 x-3.5+4.5=12 7x-18=66
1.2x-x=1 6x+5x=24.2 0.6x-12×3=60
五、改错题
18.先找出错误,再改正。
(1)x+26=230
解:x=230+26
x=256
(2)y-0.9=3.8
解:y=3.8-0.9
y=2.9
六、连线题
19.连一连。
七、作图题
20.画一个面积是4平方厘米、底是4厘米的三角形。
八、解答题
21.丽丽买了1支圆珠笔和2支笔芯,奇奇用同样多的钱买了6支笔芯,你知道1支圆珠笔的价钱等于多少支笔芯的价钱吗?
22.甲、乙两地相距546千米,客车和货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经过4.2小时相遇。客车平均每小时行70千米,货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列方程解答)
23.量一量、算一算、分一分。
(1)量一量。这根彩带长 厘米。(结果保留整厘米数)
(2)算一算。把这根彩带分成甲、乙两段,使得甲段长比乙段的2倍少3厘米。如果设乙段长厘米,请你算出两段长分别是多少厘米,并在图中分一分。
24.小明、小华、小刚和小玲四个人一共有45本图书。现在小明的书增加了2本,小华的书减少了2本,小刚的书减少了一半,小玲的书增加了一倍,四个人的书一样多了。他们原来各有多少本书?
25.一副扑克分别有13张红桃和13张黑桃,得一张黑桃记作:﹢10分,得一张红桃记作:﹣10分。
(1)小楠得了6张黑桃,4张红桃,共得多少分?
(2)小燕抓了14张牌,得了﹣20分,她抓了多少张红桃?多少张黑桃?
《(培优篇)五年级暑假分层作业第一单元《简易方程》(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苏教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答案 D D B D
1.D
【分析】根据题意,把4袋桔子替换成4袋苹果,因为每袋苹果比每袋桔子重5千克,那么4袋苹果比4袋桔子重(5×4)千克,也就是假设都是苹果,总质量会比原来的总质量多(5×4)千克。
【详解】4袋苹果比4袋桔子重:5×4=20(千克)
如果假设都是苹果,总质量就会比60千克多20千克。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等量代换,利用“每袋苹果比每袋桔子重5千克”,得出4袋桔子替换成4袋苹果后比原来多的质量。
2.D
【分析】十位上的数字是y,表示y个十,可以写成(10×y);个位上的数字是x,表示x个一,可以写成(1×x);如果这个两位数是72,也就是y个十与x个一相加之和等于72,据此解答。
【详解】十位上的数字是y,可以写成(10×y);
个位上的数字是x,可以写成(1×x);
因此如果这个两位数是72可以表示成10×y+1×x=72,即10y+x=72。
故答案为:D
3.B
【分析】我们采用计算的方法把每一题详细的解答出来,从三个选项中,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详解】A.x+8=y+10.5
解:x-y+8=y+10.5-y
x-y=10.5-8
x-y=2.5
因此y<x;
不符合条件。
B.x+5.2=y-3.2
解:x+5.2-5.2=y+3.2-5.2
x=y-2
因此y>x
符合条件。
C.4x=8y
解:4x÷4=8y÷4
x=2y
因此y<x
不符合条件。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等式的性质及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问题,需要全面思考。
4.D
【分析】根据题意,把x=3分别代入下面四个选项中,能使左右两边相等的,就是那个选项中的方程的解。
【详解】A.把x=3代入A选项中,左边=3×3=9,右边=4.5,左边≠右边,所以,x=3不是A选项中方程的解。
B.把x=3代入B选项中,左边=3×3÷2=9÷2=4.5,右边=18,左边≠右边,所以,x=3不是B选项中方程的解。
C.把x=3代入C选项中,左边=27÷3=9,右边=3,左边≠右边,所以,x=3不是C选项中方程的解。
D.把x=3代入D选项中,左边=2×3+9=6+9=15,右边=15,左边=右边,所以,x=3是D选项中方程的解。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方程的解的检验方法,然后根据题意进一步解答即可。
5. ①③⑥ ①②③⑥
【分析】含有等号的式子叫等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据此判断。
【详解】14-x=8、x÷0.9=1.8、15y=6+x,即含有未知数又是等式,它们是方程。
14-x=8、x÷0.9=1.8、15y=6+x,7×5=35,含有等号,它们是等式。
方程有(①③⑥),等式有(①②③⑥)
【点睛】掌握等式、方程的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①②④⑥⑧⑩;②④⑧⑩
【分析】含有等号的式子是等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据此解答。
【详解】①7×4=28含有等号,是等式;
②3b=18含有未知数,也是等式,所以它既是等式也是方程;
③x-10>8含有未知数,但不含等号,所以它既不是等式也不是方程;
④3.2a+3.6=10含有未知数,也是等式,所以它既是等式也是方程;
⑤4x<21含有未知数,但不含等号,所以它既不是等式也不是方程;
⑥4.9+3.1=8含有等号,是等式;
⑦38a含有未知数,但不含等号,所以它既不是等式也不是方程;
⑧12-3y=3含有未知数,也是等式,所以它既是等式也是方程;
⑨2.8+32>34不含未知数,也不含等号,所以它既不是等式也不是方程;
⑩4(x-0.8)=12含有未知数,也是等式,所以它既是等式也是方程。
填空如下:
7.480
【分析】可将鸡、羊、猪分别用a、b、c表示,根据题意可得:20a=b,8b=2c,根据等量代换可得出答案。
【详解】根据题意,可将鸡、羊、猪分别用a、b、c表示,则20a=b,8b=2c,要求的是6c等于多少a;将
20a=b代入8b=2c的式子中,则:,。即6头猪可以换480只鸡。
8.
【分析】根据“加密变成,”,将,代入求值即可;同理,解答后面的填空。
【详解】当,时,
所以,加密后是;
,则;
所以,加密后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新运算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9.22.75元
【分析】可以假设人数有x人,那么第一种发法下,总奖金为(25x-18)元,第二种发法下,总奖金为(20x+22)元。总奖金是不变的,那么可列方程“25x-18=20x+22”,从而解出人数。将x的值代入“25x-18”中,即可求出总奖金。将总奖金除以总人数,求出平均每人能发奖金多少元。
【详解】解:设被发奖金的人数有x人。
25x-18=20x+22
25x-18-20x=20x+22-20x
5x-18=22
5x-18+18=22+18
5x=40
5x÷5=40÷5
x=8
(25×8-18)÷8
=(200-18)÷8
=182÷8
=22.75(元)
所以,平均每人能发奖金22.75元。
10. 18 14
【分析】设中间年龄的人为x岁,则年龄最小的是(x-2)岁,年龄最大的是(x+2)岁,根据三人年龄的总和是48岁列方程求出中间年龄的人的岁数,再加上2就是年龄最大的岁数,减去2就是年龄最小的岁数。
【详解】解:设中间年龄的人为x岁。
x-2+x+x+2=48
x+x+x+(2-2)=48
3x=48
3x÷3=48÷3
x=16
16+2=18(岁)
16-2=14(岁)
所以年龄最大的是18岁,年龄最小的是14岁。
11.(1)9
(2) 6 12
【分析】(1)由题意可知,OA与OB重合时,OA要比OB多旋转180°,已知转动时间为x秒,则OA转动度数为25x,OB转动度数为5x,即25x-5x=180,求解即可;
(2),则有两种情况:①OA和OB重合之前,OA要比OB多旋转120°,25x-5x=180-60,求解即可;②OA和OB重合之后,OA要比OB多旋转240°,25x-5x=180+60,求解即可。
【详解】(1)由题意可得:
25x-5x=180
20x=180
x=180÷20
x=9
即当9秒时,与第一次重合。
(2)由题意可得:
①OA和OB重合之前
25x-5x=180-60
20x=120
x=120÷20
x=6
②OA和OB重合之后
25x-5x=180+60
20x=240
x=240÷20
x=12
即当6秒或12秒时,。
【点睛】本题考查方程的应用,以及环形路上的行程类问题,要重点掌握,考虑到各种情况。
12.20
【分析】假设从下往上分别为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第五层、第六层;如果第一层有a根、第二层有(a-1)根、第三层有(a-2)根、第四层有(a-3)根、第五层有(a-4)根、第六层有(a-5)根;再根据总数是105根,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解:设最下层有a根,从下往上依次有(a-1)根、(a-2)根、(a-3)根、(a-4)根、(a-5)根,可得:
a+(a-1)+(a-2)+(a-3)+(a-4)+(a-5)=105
(a+a+a+a+a+a)-(1+2+3+4+5)=105
6a-15=105
6a-15+15=105+15
6a=120
a=20
所以,最下层放20根。
【点睛】设最下层有a根,从下往上依次有(a-1)根、(a-2)根、(a-3)根、(a-4)根、(a-5)根,据此解方程解题即可。
13.√
【分析】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作方程,由方程的意义可知,方程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是等式;(2)含有未知数;两个条件缺一不可,据此判断。
【详解】10+A=6+7中既含有未知数A,10+A=6+7也是等式,所以10+A=6+7既是等式也是方程,题目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4.×
【分析】方程是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等式是指用等号连接的式子;方程是等式,但等式比一定是方程,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方程是特殊的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方程与等式的关系:等式包含方程,方程只是等式的一部分。
15.√
【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还是等式;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方程的两边可以同时加x,方程的解不变。
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等式的性质1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6.35+x=52;x=17
【分析】从图中可知,整段长度是52,其中一段是35,另一段是x。根据“部分+另一部分=总和”,可列方程35+x=52,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1,方程两边同时减去35即可求解。
【详解】35+x=52
解:35+x-35=52-35
x=17
17.x=12.5;x=11;x=12;
x=5;x=2.2;x=160
【分析】等式的性质1:将等式的两边同时加或减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的性质2:将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不为0),等式仍然成立;
(1)根据等式的性质2将等式的两边同时乘2.5即可;
(2)根据等式的性质1将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3.5,再同时减4.5;
(3)根据等式的性质1将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18,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将等式的两边同时除以7;
(4)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a×c+b×c=(a+b)×c或a×c-b×c=(a-b)×c,利用乘法的分配律提出x得出0.2x=1,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将等式的两边同时除以0.2;
(5)利用乘法的分配律提出x得出11x=24.2,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将等式的两边同时除以11;
(6)先将可以算的先算,得出0.6x-36=60,再根据等式的性质1将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36,最后根据等式的性质2将等式的两边同时除以0.6;据此解答。
【详解】(1)x÷2.5=5
解:x÷2.5×2.5=5×2.5
x=12.5
(2)x-3.5+4.5=12
解:x-3.5+4.5+3.5=12+3.5
x+4.5=15.5
x+4.5-4.5=15.5-4.5
x=11
(3)7x-18=66
解:7x-18+18=66+18
7x=84
7x÷7=84÷7
x=12
(4)1.2x-x=1
解:0.2x=1
0.2x÷0.2=1÷0.2
x=5
(5)6x+5x=24.2
解:11x=24.2
11x÷11=24.2÷11
x=2.2
(6)0.6x-12×3=60
解:0.6x-36=60
0.6x-36+36=60+36
0.6x=96
0.6x÷0.6=96÷0.6
x=160
18.(1)(2)见详解
【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x+26=230
解:x=230+26
x=256
根据等式的性质1,方程x+26=230的两边同时减去26,而不是加上26。
改正:
x+26=230
解x+26-26=230-26
x=204
(2)y-0.9=3.8
解:y=3.8-0.9
y=2.9
根据等式的性质1,方程y-0.9=3.8的两边加上0.9,而不是减去0.9。
改正:
y-0.9=3.8
解:y-0.9+0.9=3.8+0.9
y=4.7
19.见详解
【分析】4x=32,根据等式的性质2,两边同时除以2
y÷7=0.9,根据等式的性质2,两边同时乘7;
10+x=35,根据等式的性质1,两边同时减去10;
y+4.5=5.5,根据等式的性质1,两边同时减去4.5;
x-0.9=1.1,根据等式的性质1,两边同时加上0.9;
0.3y=3,根据等式的性质2,两边同时除以0.3。
【详解】4x=32
解:4x÷4=32÷4
x=8
y÷7=0.9
解:y÷7×7=0.9×7
y=6.3
10+x=35
解:10+x-10=35-10
x=25
y+4.5=5.5
解:y+4.5-4.5=5.5-4.5
y=1
x-0.9=1.1
解:x-0.9+0.9=1.1+0.9
x=2
0.3y=3
解:0.3y÷0.3=3÷0.3
y=10
20.见详解
【分析】设三角形的高是x厘米,根据三角形的底×高÷2=面积,列出方程求出x的值是三角形的高,作图即可。
【详解】解:设三角形的高是x厘米。
4x÷2=4
2x=4
2x÷2=4÷2
x=2
画出的三角形底是4厘米,高是2厘米,作图如下:
(画法不唯一)
21.4支
【分析】依题意可知,1支圆珠笔的价钱+2支笔芯的价钱=6支笔芯的价钱,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把等式的两边都减去2支笔芯的价钱,即可得解。
【详解】由分析可知,1支圆珠笔的价钱+2支笔芯的价钱=6支笔芯的价钱
1支圆珠笔的价钱+2支笔芯的价钱-2支笔芯的价钱=6支笔芯的价钱-2支笔芯的价钱
1支圆珠笔的价钱=4支笔芯的价钱
故1支圆珠笔的价钱等于4支笔芯的价钱。
22.60千米
【分析】设货车平均每小时行x千米,客车每小时行70千米,4.2小时行70×4.2千米;货车每小时行x千米,4.2小时行4.2x千米;客车4.2小时行驶的路程+货车4.2小时行驶的路程=甲、乙两地的距离,列方程:70×4.2+4.2x=546,解方程,即可解答。
【详解】解:设货车平均每小时行x千米。
70×4.2+4.2x=546
294+4.2x=546
4.2x=549-294
4.2x=252
x=252÷4.2
x=60
答:货车平行每小时行60千米。
【点睛】本题考查方程的实际应用,根据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的关系,设出未知数,找出相关的量,列方程,解方程。
23.(1)9
(2)甲段长5厘米,乙段长4厘米,图见解析
【分析】(1)根据长度测量的方法,用直尺量出这根彩带的长度即可;
(2)根据题意,把这根彩带分成甲、乙两段,使得甲段长比乙段的2倍少3厘米。如果设乙段长厘米,那么甲段长是厘米,结合甲段长乙段长总长度,解答即可。
【详解】(1)这根彩带长9厘米。
(2)解:设乙段长厘米,那么甲段长是厘米,可知:
2×4-3
=8-3
=5(厘米)
答:甲段长5厘米,乙段长4厘米。
如图:
24.小明8本,小华12本,小刚20本,小玲5本
【分析】根据题意,设小玲原来有x本书,则现在小玲有2x本,现在四个人的书一样多,那么小明原来有(2x-2)本,小华原有(2x+2)本,小刚原来有(2x×2)本。小明原有的本数+小华原有的本数+小刚原有的本数+小玲原有的本数=45本,据此列方程解答。
【详解】解:设小玲原来有x本书。
(2x-2)+(2x+2)+2x×2+x=45
2x-2+2x+2+4x+x=45
9x=45
9x÷9=45÷9
x=5
小明:5×2-2
=10-2
=8(本)
小华:5×2+2
=10+2
=12(本)
小刚:5×2×2=20(本)
答:小明原来有8本书,小华原来有12本书,小刚原来有20本,小玲原来有5本书。
【点睛】列方程解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未知数的问题时,设其中的一个未知数是x,用含有x的式子表示其他未知数,再根据等量关系即可列出方程。
25.(1)20分;(2)8张红桃,6张黑桃
【分析】(1)小楠得了6张黑桃得到6个10分,4张红桃失去4个10分,得到的分数减去失去的分数即为最后得分。
(2)小燕抓了14张牌,红桃与黑桃的数目都不清楚,可以设未知数,根据等量关系式“抓红桃失去的分数-抓黑桃得到的分数=20分”列方程求解。
【详解】(1)6×10-4×10
=60-40
=20(分)
答:小楠得了6张黑桃,4张红桃,共得20分。
(2)设小燕抓了x张黑桃,则抓了(14-x)张红桃,列方程为:
10(14-x)-10x=20
140-10x-10x=20
20x=120
x=6
红桃:14-6=8(张)
答:她抓了8张红桃,6张黑桃。
【点睛】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本题中正号、负号表示得分与失分,弄清楚得分还是失分是解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