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梦绕神州路)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理解词中的语典和事典;分析词中的“悲愤抑塞”的内涵和“笃挚悱恻”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2学情分析
我指教的高一12、13班都是文科班,有一定的文史知识和文学常识的积累。但由于归纳总结的能力有限,所以我采取让学生选取细节,进行品读的方式,先让学生打开话匣子,然后在总结归纳,同时借助教材上刘永济先生的评论,为学生扫除了障碍。
3重点难点
重点:词中“悲愤抑塞”的内涵和“笃挚悱恻”的情感;
难点:如何看待作者在结尾处表现出的“男儿刚烈气”。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
同学们,上周我们学习了唐诗,这周我们学习宋词,请问大家,宋词分为哪两个流派?他们各自的代表人物是谁?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位并不熟悉的词人,他就是张元幹。
活动2【讲授】背景介绍
1、赵高宗南逃,岳飞抗金;
2、高宗任用秦桧,与金人议和,《绍兴和议》;
3、李纲、胡铨的反对,以及张元幹的送别胡铨
活动3【讲授】初读全词,难句解释
初读全词,读准字音、节奏和韵律。
难句解释:故宫离黍、黄流倾砥柱、天意高难问、恩怨相尔汝
活动4【讲授】再读全词,分析
三、读上阙,哪些词或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品读
(有意识地去把悲的情绪勾稽出来)
那么同学们觉得哪种情绪是主要的?
悲?悲有那几个层次呢?
1、徽钦二帝被掳,故宫离黍,中原沦陷,百姓惨遭蹂躏;
2、岳飞、韩世忠被杀,李纲、胡铨被贬,自毁塞上长城;
3、年老伤别,被贬万里,存亡未卜。(51岁张元幹,40岁胡铨);
4、赵构君臣无意复国,偏安江南。
齐读,读出悲愤抑塞
四、进入叙别情
齐读下阙,刘永济说:“叙别情则笃挚悱恻“,请选取细节,谈谈你体会到的“缠绵悱恻”的别情。
1、别时环境:萧瑟凄凉,场面惨淡
2、远贬边地:雁不到
3、往日情分:对床夜语,无所不谈,畅论国事,针砭时弊。
活动5【活动】讨论:你如何看待结尾表现出的男儿气?
南宋君臣的奴婢气、儿女气、臣妾气:
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
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脱脱《宋史·胡铨传》
总结:有感于南宋群臣的奴婢气、儿女气、臣妾气,南宋词人词中慷慨激昂,感慨国事,有豪迈奔放之气。张元幹等南宋英雄词人的男儿刚烈气像烈焰沸水一般注入南宋群臣软弱的血管里面。
活动6【作业】总结
总结:
严格说,北宋无豪放词,苏词旷,辛词豪,真正的英雄词从岳飞、李纲、到了张元幹、陈亮、张孝祥和陆游,有了国势危迫,才有了英雄词的悲激昂。
活动7【作业】背诵全词
背诵全文
课件16张PPT。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张元幹(1091-1161)字仲宗,
号芦川居士,福州永福人【背景】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秦桧、孙近、王伦;
“南人归南,北人归北”绍兴和议李纲在洪州坚决反对,被罢免福建长乐,元幹作词赠别《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胡铨上《戊午上高宗封事》,言辞恳切,要求杀掉秦桧、孙近等主和大臣,以谢天下,胡铨因此被贬福州签判。胡三省注:铨衡,谓吏部尚书也。经天纬地,治国安邦。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年),宋金和议达成。贬胡铨至广东新州
“平生亲党,避嫌畏祸,唯恐去之不速”
张元幹不顾个人安危,作《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饯别。 秦桧大怒,将张元幹抄家,逮捕入狱,削除名籍。【齐读全词】
读准字音、节奏和韵律离黍:《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后代以指对国家残破,今不如昔的哀叹,黍离之悲;
昆仑倾砥柱:昆仑山有铜柱,其高入天,称为天柱。又黄河中流有砥柱山。此以昆仑天柱、黄河砥柱连类并书。黄流乱注:指金兵肆意侵略。(砥柱指什么?)【难句解释】天意高难问:语出杜甫:天意高难问,人情老易悲”。天意高难问,指皇帝的心思很难揣摩。
恩怨相尔汝:韩愈《听颖师弹琴》: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比喻小情侣之间亲昵缠绵。【再读分析】刘永济:词中前半阙述时事,后半阙叙别情。
其述时事则悲愤抑塞,叙别情则笃挚悱恻。上阙,哪些词或者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品读1、徽钦二帝被掳,故宫离黍,中原沦陷,百姓惨遭蹂躏;
2、岳飞被杀,韩世忠被解除兵权,李纲、胡铨被贬,自毁塞上长城;
3、年老伤别,被贬万里,存亡未卜;
4、赵构君臣无意复国,偏安江南。悲读出悲愤抑塞上阙和下阙分别写什么内容?【分析】叙别情齐读下阙
请选取细节,谈谈你体会到的“笃挚悱恻” 的离别之情。【分析】叙别情齐读下阙别时情景:别景凄凉,萧瑟风起,断云残月;远贬边地:雁到衡阳,翻山越岭,新州更在万里之外,音信难通,前途未卜;往日情分:往昔对床夜语,畅论天下事,豪气干云,意气相投。读出笃挚悱恻【分析】结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勿效小儿女以泪沾巾,而应胸怀宽广,豪情快意,结尾有男儿刚烈气。【拓展】资料再现
恩怨相尔汝:韩愈《听颖师弹琴》: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比喻小情侣之间亲昵缠绵。你如何看待张元幹在结尾处,表现出的豁达快意、男儿刚烈气概?(王伦)今者无故诱致虏使,以诏谕江南为名,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刘豫我也!……陛下一屈膝,则祖宗庙社之灵尽污夷狄,祖宗数百年之赤子尽为左衽,朝廷宰执尽为陪臣,天下之士大夫皆当裂冠毁冕,变为胡服。夫三尺童子,至无识也,指犬豕而使之拜,则怫然怒;今丑虏则犬豕也,堂堂大国,相率而拜犬豕,曾童孺之所羞,而陛下忍为之邪?
今无故而反臣之,欲屈万乘之尊,下穹庐之拜,三军之士不战而气已索。
(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自汴城而迁南京,自南京而迁扬州,自扬州而迁江宁,建炎三年之间,无虑三徙,今越在荆蛮之域矣。所行益穷,所投日狭,天网恢恢,将安之耶?是以守则无人,以奔则无地,一身彷徨,跼天蹐地,而无所容厝,此所以朝夕諰諰 然,唯翼阁下之见哀而赦己也。
(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春秋左氏》谓无勇者为妇人,今日举朝之士皆妇人也。 (《宋史﹒胡铨传》)南宋群臣的奴婢气、怯懦气,妇妾本性。张元
幹等人的诗词如烈焰沸水注入软弱的南宋血管。【小结】
严格地说,北宋无豪放词,苏词旷,而非豪。自从南宋有了家破人亡之叹,武夫极力报效国家,词中开始注入一股英雄的血液,张元幹,陈亮,张孝祥,辛弃疾,陆游,越到后来,国事日蹙,词中郁塞、奔腾之气越重。有感情齐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