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教学设计 (1)

文档属性

名称 17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教学设计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05 23:50: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掌握诗歌人物形象鉴赏题的解题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升学生对人物形象类诗歌的阅读兴趣。
2学情分析
本次上课的学生为我校高二年级理科班学生,语文基础较差,对诗歌鉴赏的感知以及表达能力较弱,学生之前做过相应的人物形象类诗歌鉴赏,但是对诗歌的理解难以落到实处,在答题的过程中因为对题目的理解出现偏差而导致答题失误,答题的过程中遗漏信息点的现象较严重,学生普遍畏惧人物形象类的诗歌鉴赏题。
3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掌握诗歌人物形象鉴赏题的解题技巧。
难点: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学生思考并回答相关类型的诗句,如描写爱情的诗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描写人生志向的诗句:“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实际诗句根据学生现场发挥为定)
2.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分析出诗歌《悯农》、《游子吟》从哪个角度创作。
活动2【讲授】(二)例题引路:抓住关键词句,正确理解诗歌
1.阐释考点:诗歌塑造的人物形象氛围两类,一种是诗人本身形象,一种是其他人物形象;
2.提问方式:抓住题目提问关键,有针对性地答题;
3.例题引路:诗歌中的陆鸿渐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a.回顾诗歌鉴赏解题要关注五类信息;
b.请学生分享自己所写的答案并请学生点评,在学生点评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歌;
c.提出问题:诗中的人物陆鸿渐是否沉迷于美酒?
d.提出问题:诗中的人物陆鸿渐是否是孤独寂寞的,为什么?
问题c与d旨在引导学生分析出,诗中之所以写陆鸿渐自己酿酒并非全是因为诗中人物陆鸿渐特别喜爱饮酒,结合诗歌分析陆鸿渐所居住的地方了无人烟,因此他要饮酒的话就只得自己亲手酿造,从这个细节侧面表现出陆鸿渐居住的地方远离世俗,偏僻无人,进一步突出其隐者的形象,但陆鸿渐并非完全没有朋友而感到孤独寂寞,从问题 可知其居住的地方僻远无人,那么诗人不远千里前去拜访陆鸿渐,说明了诗人也是向往隐居生活,热爱山水的人。
活动3【活动】自主评析:评析练习,总结解题思路及方法
1.学生给班上同学的练习答案打分并且说出原因,进行评析;
2.归纳人物形象类诗歌鉴赏的答题步骤。
a.概括人物形象特点;
b.翻译有关形象特点的相关诗句;
c.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活动4【练习】(四)实战演练:讲练结合,巩固知识
1.提醒学生回顾做诗歌鉴赏时需要关注的五类信息;
2.展示实战演练练习《诉衷情》,展示作者陆游的人生经历,提醒学生要知人论世,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本首诗歌的人物形象是怎么样的。
3.请一名同学到黑板上写自己的答案,提醒按照答题三步骤去答题,并请同学进行点评。
4.评析同学的答案,结合具体的图片以及答题的步骤去组织答案;
活动5【作业】(五)课后作业
学案练习《题葡萄图》(徐渭)。
活动6【讲授】(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就人物形象类诗歌进行了鉴赏学习,明确在鉴赏的过程中需要关注五类信息,并且要抓住诗中的关键词句分析诗歌内容和情感,概括出诗歌塑造的人物形象,并且按照三个答题步骤组织答案。中国的诗歌是辽阔的河流,是耀眼的星辰,是迷人的月华,古人云:读史使人明志,读诗使人聪慧,希望同学们今后多品读诗歌,让诗歌流淌在我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