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领会重点词句的表达效果。觅,戍;万里,匹马;梦断;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了解虚实结合、对比手法的运用。
(2)体会词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的解读和讨论,比较深入地能够理解词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与态度
体会陆游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2学情分析
由高一到高二,特别是经过高二必修一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鉴赏诗歌的步骤和技巧,而且近半年各类诗歌鉴赏的学习都是采用由学生鉴赏——学生讨论+老师点拨的模式,相信学生能比较准确地从内容、思想、表达手段等三方面解读一首诗歌。
3重点难点
(1)领会重点词句的表达效果。觅,戍;万里,匹马;梦断;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了解虚实结合、对比手法的运用。
(2)体会词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4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诉衷情》
【教学过程】
一、学生解读
要求从内容、思想、表达手段等三方面进行解读。(预习要求)
学情分析:由高一到高二,特别是经过高二必修一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鉴赏诗歌的步骤和技巧,而且近半年各类诗歌鉴赏的学习都是采用由学生鉴赏——学生讨论+老师点拨的模式,相信学生能比较准确地从内容、思想、表达手段等三方面解读一首诗歌。
二、生生讨论+老师适当点拨
学生指出刚才解读的正误,肯定学生解读的精到部分,对疏漏部分进行补充,对错误部分进行指正。
学情分析:要学生比较中肯地对解读的学生做客观的评价,还是不太现实的,需要老师作适当的提示、引导和点拨。从而激发热情,调动氛围。
三、老师要注意引导的部分(根据学生的解读状况做补充)
内容部分——
觅,戍:
觅,寻觅,追求。一个“觅”字显出词人(陆游)当年的自许、自负、自信的雄心和坚定执着的追求精神。
戍,戍守边疆,报效祖国。
万里,匹马:
“万里”与“匹马”形成空间形象上的强烈对比,突出了志向的远大无边,形象的高大凛然。
梦断:“梦”是作者的理想,就是建功立业,报效祖国。可是,“梦”不是圆,而是“断”,“断”是断裂,被撕废,一个“断”字流露出词人报国之志随着时光的流逝难以实现的沉痛之情。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这三句步步紧逼,声调短促,说尽平生不得志。放眼西北,神州陆沉,残虏未扫;回首人生,流年暗度,两鬓已苍;沉思往事,雄心虽在,壮志空流。这三句抒写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让作者跌入深沉的浩叹之中,沉郁悲怆。
心在天山,身老沧洲:“天山”代指抗敌前线,“沧洲”指闲居之地。回首一生,词人(陆游)没料到,自己的一生会不断地处在“心”与“身”的矛盾冲突中。他的心一直神驰于疆场,最后他的身却僵卧孤村,他看到了“铁马冰河”,但这只是在梦中,他的心灵高高扬起,飞到“天山”,他的身体却沉重地坠落在“沧洲”!就是这矛盾,更让人看到作者对祖国的忠心。
手法部分——
1.虚实结合。
上片虚写,从“当年”可以看出;下片实写,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句句是客观现实,句句是血,句句是泪!
2.强烈对比。
当年和现在的对比,远大理想犹在,而身在沧州湮没,心灵挣扎,痛苦无奈。
“心”与“身”的对比,心一直神驰于疆场,意欲报效祖国;而身却僵卧孤村,无处施展。在剧烈的矛盾冲突中,突出了对祖国的忠贞热爱。
诵读。
反复诵读,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会思想感情。
四、感悟延伸
时代的风雨,艰难的现实,爱国的情怀,读着这样的词句,很自然地能让我们联想到了词人的哪些诗词呢?或者从你已学过的古诗词中,你能说出和这首词的感彩类似的词句或诗句吗?
陆游:《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岳飞《满江红》“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等等。
附:板书
满腔豪情化作英雄泪——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五、随堂巩固
1.“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塑造了一种怎样的人物形象?
答:立志报国、驰骋疆场的英雄形象。
2.词的最后一句“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情感?
答:心一直神驰于疆场,意欲报效祖国;而身却僵卧孤村,无处施展。在剧烈的矛盾冲突中,突出了对祖国的忠贞热爱。
六、拓展练习(作业)
阅读《诉衷情令·长安怀古》,回答问题。
诉衷情令·长安怀古
康与之
阿房废止汉荒丘,狐兔又群游。豪华尽成春梦,留下古今愁。
君莫上,古原头,泪难收。夕阳西下,塞雁南飞,渭水东流。
【注】康与之,北宋末年南宋初期词人,此词作于词人南渡之前。阿房:宫名。秦始皇营建。
1.“夕阳西下,塞雁南飞,渭水东流”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2.词的上片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如何抒发的?请结合注释简要阐述。
参考答案
1.夕阳西下,北雁南飞,浩荡的渭水滔滔东流,景象肃杀而壮阔,与上片的衰败相互映衬,词人寓情于景,衬托出浓郁的哀愁。
2.词人怀古伤今,以狐兔群游秦汉古城,昔日的豪华已成梦来抒发自己对朝代兴废的无限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北宋王朝的深切担忧。
附赏析:
这首词吊古伤今,表现了身处偏安局面,不胜今昔之感的情怀。上片从眼前景物写起,阿房废址,汉代荒丘,成了狐兔群游之所。昔日豪华,已成春梦。抚今追昔,不胜悲愁。下片着重抒情。眼前景象,悠然往事,惟见塞雁南来,渭水东流。黄昏时候,益觉伤感。全词工丽哀婉,情韵悠长。这是康词中较为突出的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