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预习衔接】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沪粤版(2024)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kg 铁比 1kg 棉花的质量大
B.用天平称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右盘中
C.杯中的水凝固成冰后质量变大
D.将一块橡皮泥捏成不同形状,橡皮泥质量不变
2.节日放飞的彩色氢气球在上升的过程中会越来越大(气球不漏气),在气球爆炸前关于球内气体质量和密度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量变大,密度变大 B.质量不变,密度变小
C.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D.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3.实验室有下列四种量筒,分别标有最大量度范围和分度值,要一次较准确地量出100g,密度为的酒精,则应选用的量筒是
A. B. C. D.
4.由同种金属材料制成的甲、乙两个正方体,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80g和210g,体积分别为20cm3和30cm3。这两个正方体中,如果有一个是实心的,则( )
A.甲是实心的,金属材料的密度是7g/cm3
B.甲是实心的,金属材料的密度是9g/cm3
C.乙是实心的,金属材料的密度是7g/cm3
D.乙是实心的,金属材料的密度是9g/cm3
5.用量筒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与量筒的总质量m和液体的体积V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图像可知液体的质量和体积不成比例
B.此液体的密度是0.8g/cm3
C.由图像可知液体的密度随体积的增大而减小
D.液体的体积是75cm3时,液体的质量是100g
6.现有密度分别为 和 的两种液体,且 在甲杯中盛满这两种液体,两种液体的质量各占一半;在乙杯中也盛满这两种液体,两种液体的体积各占一半,假设两种液体之间不发生混合现象,甲、乙两个杯子也完全相同,则( )
A.甲杯内液体的质量大 B.两杯内液体的质量一样大
C.乙杯内液体的质量大 D.无法确定
7.同种材料做成的甲、乙两球,甲球质量为,体积为;乙球质量为,体积为。若这两个球中有一个是实心的,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球是实心的,材料密度为
B.乙球是实心的,材料密度为
C.甲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体积为
D.乙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体积为
8.如图甲所示,一个杯子中已经装有的某种液体,打开龙头向杯中继续注入该种液体,杯子和杯中液体的总质量m与从龙头中流出的液体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杯子质量为
B.该液体的密度为
C.该杯子的容积为
D.当时,杯中液体的总质量为
二、填空题
9.一块正方形的均匀薄铝片,用天平测其质量时,右盘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铝片的质量为 g。若测得其边长为10cm,可求出铝片的厚度为 mm。(ρ铝=2.7×103 kg/m3)
10.由不同材料组成的a、b、c三个实心物体,它们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密度最大的是 (选填“a”“b”或“c”)物体,它的密度是 g/cm3;相同体积的a、b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为 。
11.2022年2月4日举行的北京冬奥会采用了最先进的二氧化碳制冷技术。地下制冷管道内的液态二氧化碳
吸收热量,使地面温度降至零下十几摄氏度;再往地面上浇水,水会 成冰(前两空均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水结为冰,体积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已知ρ水>ρ冰。
12.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这是利用了水结冰后质量 ,密度变小,体积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的原理。
13.某医院急诊室的一个氧气瓶充满氧气,在给急救病人供氧时用去了一半氧气,则氧气瓶中剩余氧气的质量 :一瓶药液抽掉一半后,药液的密度 (前两空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医院里用的医用灭菌灯是利用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
三、实验探究题
14.小华和小明在“测量牛奶密度”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1)小华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当指针静止时如图所示,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水平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8.8g,然后将牛奶盒中的牛奶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所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 g;
(3)将烧杯中的牛奶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得体积为40mL,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出牛奶的密度为 kg/m3,用该方法测得的密度值和真实值相比偏 ;
(4)小明认为不用量筒也能测量出牛奶的密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m0;
②在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把烧杯中的水倒尽,擦干再装满牛奶, ;则牛奶的密度表达式ρ= 。
四、综合题
15.我国唐代的“黄河铁牛”是世界桥梁史上的瑰宝,巨大的铁牛起到固定索桥的作用,其质量可达七十余吨。小明旅游时,买了一个实心铁牛纪念品,如图所示, 其质量是790g, 密度为7.9×103kg/m, 求:
(1)该纪念品的体积;
(2)在学校的手工活动课上,小明用密度为 1.35×103kg/m3的石膏做一个与纪念品等大的实心模型,需要用的石膏质量。
16.农历8月15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一中秋节,是祈盼家人团圆的思亲之节,也是欢庆丰收之节,人们往往会在这天赏圆月、吃月饼。小明最爱吃豆沙馅月饼,他对这种月饼的食材构成引起了探索兴趣:他测得豆沙馅月饼的底面积为50cm2,厚3cm,月饼总质量为100g,其中月饼外层的面料32g,已知外层面料的密度为0.68g/cm3,试计算:
(1)该月饼外层面料的体积是多少?
(2)其中的豆沙馅的密度是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解答】A.1kg铁和1kg棉花的质量同样大,A不符合题意;
B.用天平称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左盘,砝码在右盘,B不符合题意;
C.质量和物体状态无关,杯中的水凝固成冰后质量不变,C不符合题意;
D.将一块橡皮泥捏成不同形状,含有物质多少不变,橡皮泥质量不变,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质量表示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和状态、形状无关。
2.【答案】B
【解析】【解答】在气球爆炸前,气球是封闭的,则气球内气体的质量不变。气球变大的过程中气体的体积变大,根据可知,气球内气体的密度变小,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分析】根据质量的属性分析气球内气体的质量变化,再根据分析气体密度的变化。
3.【答案】C
【解析】【解答】根据得,酒精的体积为,所以量筒应取的规格,故A、B、D错误,C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首先根据公式得出要量取酒精的体积,从而得出量筒的容量和分度值。
4.【答案】B
【解析】【解答】根据密度公式m=ρv计算可知甲、乙两个物体的密度为,,甲正方体的密度大,说明它是实心的,金属材料的密度是9g/cm3。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密度公式计算m=ρv分析可知,当物体存在空心时,密度会变小,所以题目中计算的两个物体的密度中取大值为实心球。
5.【答案】B
【解析】【解答】A.由图像可知,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故A错误;
BD.由图可知,量筒没有液体时,量筒的质量为40g,当液体体积为75cm3时,液体的质量为
,根据密度公式计算液体的密度
故B正确,D错误;
C.密度是物质的属性,不随质量体积的变化而变化,故C错误;
故选B。
【分析】1、密度的性质: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不随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至于材料本身以及材料状态有关
2、根据密度公式计算m=ρv分析可知,体积相同是质量和密度成正比,据图分析可知量筒没有液体时,量筒的质量为40g,当液体体积为75cm3时,液体的质量为,根据密度公式计算液体的密度。
6.【答案】C
【解析】【解答】设杯子的容积为V,两液体的密度为 、 ,则甲杯,两液体的质量均为 ,杯子中液体的体积
乙杯:两液体的体积均为
因为
所以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质量和密度的比值计算体积;根据总质量和总体积计算密度。根据密度和体积乘积计算质量,再比较质量的大小。
7.【答案】D
【解析】【解答】:AB.甲球质量为6g,体积为2cm3,甲球的密度;
乙球质量为12g,体积为6cm3,乙球的密度,因为两球是同种材料做成的,若这两个球中有一个是实心的,密度大的甲为实心球,密度小的乙为空心球,材料密度为3g/cm3,故AB错误;
CD.乙球材料体积为
乙球空心部分的体积为V空=V乙 V′乙=2cm3,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分析】(1)先根据密度公式求出各自的密度,再进行比较,密度大的为实心,密度小的为空心;
(2)由密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空心球金属的体积,然后求出空心部分的体积。
8.【答案】D
【解析】【解答】A.杯子中已经装有的某种液体,由图乙可知,继续加液体前,杯子和杯中液体总质量为90g,故A错误;
B.设杯子的质量为m杯,液体密度为,由图乙可知,继续加液体前,杯子和杯中液体总质量为90g,即
①
加入200cm3的液体时,总质量为250g,即
②
联立①②得:,m杯=50g,故B错误;
C.由题意可知,杯中已有50cm3的液体,又加入200cm3的液体,此时杯子被装满,所以该杯子的容积为:,故C错误;
D.杯子中原有的液体质量为:
m0=m-m杯=90g-50g=40g
当时,加入液体的质量为:
杯中液体的总质量为:
,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A.根据题意和图乙可知,杯中已有液体和杯子的总质量为90g;
B.设杯子的质量为m杯,液体密度为,根据杯中已有的液体,质量为90g和当加入200cm3的液体时,总质量为250g,列出方程组解出杯子质量和液体密度;
C.杯子的容积等于已有液体的体积与加入液体的体积之和;
D.根据求出当时,加入液体的质量,杯中液体的总质量等于杯中原有液体的质量与加入液体的质量之和。
9.【答案】16.2;0.6
【解析】【解答】解:(1)天平标尺一个大格1g,每一个小格0.2g,并且以游码的左侧对准的刻度为准,铝片的质量为m=10g+5g+1.2g=16.2g;
(2)铝的密度ρ铝=2.7×103kg/m3=2.7g/cm3;
由可得,铝片的体积:;
由V=Sh得铝片的厚度:。
故答案为:16.2;0.6。
【分析】 (1)天平的正确的读数方法是: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与游码对应的刻度值的和;
(2)根据求出铝片的体积,再根据V=Sh求铝片的厚度。
10.【答案】c;2;1∶2
【解析】【解答】图中,当a、b、c物质体积相同时,c的质量最大,根据,c物质的密度最大。
当体积Vc=2cm3时,c物质的质量mc=4g,c物质的密度:;
图中,当体积Va=Vb=2cm3时,a物质的质量ma=1g,b物质的质量mb=2g,则a、b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为:。
【分析】体积相同时,质量越大,密度越大;根据,计算密度。
11.【答案】汽化;凝固;变大
【解析】【解答】液态二氧化碳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汽化,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量,所以液态二氧化碳汽化可以使地面温度降至零下十几摄氏度。
水是液态,冰是固态,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但是冰的密度比水小,根据
可知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分析】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但是冰的密度比水小,根据 ,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12.【答案】不变;变大
【解析】【解答】 水结冰后质量 不变,密度减小,根据可知,体积变大。
综上 第1空、不变; 第2空、 变大。
【分析】1、密度的性质: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不随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至于材料本身以及材料状态有关
2、根据密度公式计算m=ρv分析可知,质量不变,密度变小,体积变大。
13.【答案】变小;不变;紫外线
【解析】【解答】 (1)质量是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氧气瓶中氧气用去一半后,氧气瓶中氧气少了,所以氧气瓶中剩余氧气的质量变小;
(2)药液抽掉一半后,质量和体积都减小一半,根据可知,药液的密度不变;
紫外线具有杀菌的作用,所以医院里用的医用灭菌灯是利用的紫外线。
【分析】 (1)质量是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氧气瓶中剩余氧气用去一半后,瓶中氧气质量减小;一瓶药液抽掉一半后,质量和体积都减小一半,由密度公式可知药液密度的变化;
(2)紫外线的作用和用途: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紫外线具有化学效应,能杀菌,制成灭菌灯;能促成维生素D的合成。
14.【答案】(1)右
(2)72.8
(3)1.1×103;大
(4)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m2;
【解析】【解答】(1)如图,指针左偏,左边重,需要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故填右.
(2)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
故填72.8.
(3)牛奶的质量为;
牛奶的密度为;
由于牛奶倒不干净,导致体积偏小,密度偏大;
故填1.1×103;大.
(4)用等效替代的思维做题,本实验中烧杯的容积不变,水的体积等于牛奶的体积,先装满水,根据水的质量计算出水的体积,水的体积为;
再将牛奶装满,测量牛奶和烧杯的质量总质量m2,则牛奶的质量为;牛奶的密度为;
故填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m2;.
【分析】(1)指针左偏,左边重,需要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
(3)牛奶的质量为;牛奶的密度为;由于牛奶倒不干净,导致体积偏小,密度偏大。
(4)水的体积等于牛奶的体积,先装满水,水的体积为;
再将牛奶装满,牛奶的密度为。
15.【答案】(1)解: 纪念品的质量是790g, 密度为7.9×103kg/m,根据密度公式计算v=计算体积v= 。
(2)解:根据密度公式m=ρv计算石膏的质量m= 1.35g/cm3 ×100cm3=135g。
【解析】【分析】(1)纪念品的质量是790g, 密度为7.9×103kg/m,根据密度公式计算纪念品的体积;
(2) 密度为 1.35×103kg/m3的石膏 ,体积为100cm3,根据密度公式m=ρv计算石膏的质量。
16.【答案】(1)解:该月饼外层面料的体积
(2)解:月饼的总体积
V=50cm2×3cm=150cm3
豆沙馅的体积
V2=V﹣V1=150cm3﹣47cm3=103cm3
豆沙馅质量
m2=m﹣m1=100g﹣32g=68g
豆沙馅的密度
【解析】【分析】(1)根据,计算体积大小;
(2)根据,计算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