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鹊桥仙(纤云弄巧)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19 鹊桥仙(纤云弄巧)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06 00:08: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鹊桥仙(纤云弄巧)
1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达到推陈出新的目的
2.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3.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
2学情分析
理科生对语文学习的偏见根深蒂固:他们关注课堂多,关注课外少;关注课内多,关注生活少。总之,学习语文的整体积极性不高。我想通过这样的拓展课教育设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诗歌鉴赏能力,释放他们学习的压力,让他们爱上学习语文。
3重点难点
1.反复朗读后新观点的领悟
2.通过怎样的朗读展示所领悟的新观点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课前导入
同学们,诗歌是一种语言高度凝练的文学体裁,只有通过反复吟诵我们才能理解其中的情致理趣,特别是一些无法考究具体写作时间和写作背景的诗歌,更需要我们反复吟诵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秦观的《鹊桥仙》就是这样的作品。现在,古今中外大多数学者认为本词传达了秦观的一种爱情观: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如果两人真心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处的庸俗情趣要可贵得多。可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在反复朗读了这首词后,是否有跟古今中外学者不一样的观点呢。这节课,我们就通过联系诗人生平简介,通过朗读——理解——再朗读的方式来达到推陈出新的目的。好,现在请同学们大声的反复的自读课文,等会我们请一些同学来通过朗读的方式表达他所理解的内涵。
情感、字音、节奏
活动2【导入】深入分析
朗读完毕,请一生主动起立朗读,读完后,让其表明自己的观点,并且说出自己这样理解的原因。
1.任小龙读完说,他理解的观点是:秦观想要彰显自己的才华,想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
阐述:根据秦观生平资料,我们知道,秦观未得到苏轼赏识前是不怎么出名的,后来靠自己的小聪明得到了苏轼的赏识,成为了苏门四学士之一,也在苏门势力之下当上官,那么为了让自己更加出名或者亦想以后能流芳万古,所以做出与以往诗歌咏叹情感和内涵不一样的篇章。
师出示关于秦观才华的PPT,然后进行点拨。
师:任小龙这样理解可以吗?
生:可以
师:如果这么理解,任小龙刚才朗读的方式恰当吗?
生:恰当,因为,如果为了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就是要重读最后两句“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师:情感呢,表达到位吗?
生:基本上到位,不过可以再增加一点自负的感情在里面,有一种洋洋得意的感觉,因为,秦观肯定自己也认为自己的这两句诗是前无古者后无来人的,所以傲娇的口吻读出来,更能彰显自己的才华。
师:刚才同学们分析得真好,好,就按照刚才分析得情感和节奏,我们一起来把这首词读一遍。
全班齐读完毕
2.师:还有其他不同的见解吗?
生:我觉得秦观用这首词来表现他自己爱情的不圆满
师:请阐述理由(出示秦观爱情不圆满的PPT)
生:因为通过秦观资料,我们知道秦观一生真心爱过一个女人,那就是他的小妾边朝华,可是有情人终不成眷属,他们始终是聚少离多,后来一个出家,一个死去。因此,秦观只要一想起边朝华,便痛彻心扉,那是他心上的一颗朱砂痣,那是他的床前明月光。所以每每想起,便伤感,便惆怅,便无奈,于是只好用诗歌来安慰自己
师:(带头鼓掌)说得非常好,如果这样理解,那该怎么来朗读这首词了?
生示范
3.压轴
三生上台表演
一生唱《长亭话别》
一生饰演陶心儿上,步履款款,边走遍哀伤地低吟:不知明晓酒醒何处,是不是也是杨柳岸晓风残月?
一生饰爱情骗子秦观上,~~~~~~
朗读的情感:轻浮,虚情假意
活动3【导入】设想观点
才华横溢的秦观;风流倜傥的秦观;悲情伶仃的秦观
活动4【导入】总结全文
提出朗读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在以后的诗歌学习中一定要多读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