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纤云弄巧)
1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其思想意识
2、培育高尚的爱情观——真挚、专一。
2学情分析
自主阅读、合作探究、诵读
3重点难点
1、理解词人表达的爱情观,并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2、在诵读品味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诗词鉴赏能力。
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鹊桥仙
传统节日谜语
“七夕”是一个美好而充满神话色彩的浪漫节日,自南北朝至今,已流传千年,永无休止。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都以七夕入诗,今天我们就要想象一下词人秦观笔下的牛郎织女会发生一段怎样的故事?
活动2【讲授】(二)作者简介
秦观,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北宋著名词人,与苏轼的交谊很深,但词风与苏轼大不相同。虽然也有少数具有豪放特色的作品,但从总体来看,他是一个标准的婉约词人。善于抒写柔情,大多是男女离愁别恨及身世伤感之作,风格委婉含蓄,清丽雅淡。虽然他流传下来的词作,只有90首左右,但由于这些作品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名篇佳作不少,所以他历来被视为婉约派的大家之一。
活动3【讲授】鹊桥仙
解题:《鹊桥仙》,词牌名,此调专咏七夕。鹊桥,据说牛郎织女长年分隔银河两岸,只有七夕这一天才能相会。在这一天,多情善良的喜鹊从四方涌来,自觉搭成一座桥,牛郎织女由此桥渡河相会。
听录音,朗读诗歌
思考:上下阕各写了什么?
板书:
鹊桥相会
鹊桥惜别
基本解读
从上下阕中分别找出反映他们相会前、相会时、临别前心情的词语。
传恨、如梦、忍顾
相会前 飞星间会传什么恨呢?恨什么?
明确:难舍难分,抱怨离别太久了,只能在七夕相会。
相会时 此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为何以“梦”来比喻“佳期”?联系梦的特点。
明确:
突出相聚时光的美:难于相信,不敢相信。②写出相聚时光的短:不能长久,
临别前:忍顾就是不忍回顾孤独的鹊桥归路,写出他们离别时的什么感情?——依依不舍
板书
过渡:正如难舍难分的时候,分手的就时间到了。才相见又分离,一次短暂的相见却又是此后长久别离的开始,此情此景,人何以堪?无限惜别之情,无限幽愁怨恨尽在此言之中。这个美丽传说,不少文人咏叹的大多是同情他们聚少离多。
这首词是否与其它写双星相聚的故事的爱情观一致呢?我们接下来通过能体现作者爱情观的词句来分析。
分析鉴赏文中议论性的语句。(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怎样理解“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中“一”与“无数”的对比?
“一”:圣洁至极的灵魂之爱
“无数”:朝欢暮乐的凡俗之爱
过渡:一年一度的“七夕”相会是难得珍贵的,是美好的。可是刚刚借以相会的鹊桥,转眼又成了和爱人分别的归路。面对别离,不同的诗人又不一样的情怀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探讨“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两人的爱情若是坚定不移的,又哪在乎朝夕相聚呢?这两句歌颂真挚不渝的爱情。尽管相会的时间极其短暂,但只要双方真挚地相爱,坚定不移,这是无尽期的爱,永恒的爱;而人间夫妻即使朝朝暮暮形影不离,也终有生离死别之日。
词人从哀婉伤感的氛围中走出,着眼于宇宙人生的永恒之爱。生命有限,但宇宙和真爱永远长存,只要灵魂相通,时空又怎能阻隔心灵的交融?故分离,并不是一种不幸,恰是一种坚定,一种执著,一种超越于现实的天长地久。
这两句歌颂真挚不渝的爱情。
总结秦观超凡脱俗的爱情观
这是词人对牛郎织女的爱情的热情歌颂,也是他申明的爱情观:爱情所追求的不是朝朝暮暮的相依相随,而是心灵上最充分最彻底的契合。
鉴赏比较
对比《迢迢牵牛星》,比较两首诗的异同点。
同:都根据传说,通过联想和想象,都形象地表现了这一爱情故事,使其得以世代流传。
异:《迢》诗表现的是离愁别恨;《鹊》词却是对纯洁、高尚、忠贞不逾爱情的赞颂。
表达交流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爱情这个永恒的话题
说说看:
1、知道哪些关于爱情的诗歌和名句?
2、你知道的经典爱情故事有哪些?
总结:
为什么他们的爱情会成为经典?
因为他们的爱情是一种超凡脱俗的心灵之爱,是人世间最高洁的哎,是一种理性与感性结合的哎。因为深爱,所以选择坚守;因为坚守,所以爱得深刻。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在天原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活动4【练习】练习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
A.敕造(chì) 惫懒 (bèi) 埋怨(mái) 前合后偃(yǎn)
B.盗跖(zhí) 觊觎(jì yú) 桌帏(wéi) 繁文缛节(rù)
C.赦免(shè) 国玺 (xǐ) 榫头(sǔn) 装模作样(mú)
D.庠序(xiáng) 遥岑(cén) 冠冕(miǎn) 残羹冷炙(zhì)
2、下列多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寒暄 凋敝 一筹莫展 躁动不安 B、舟楫 戕害 真知灼见 出类拔萃
C、惊愕 弥补 孽根祸胎 初见端睨 D、樯橹 绣闼 阿谀奉承 金榜题名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那些在青年阶段拒绝学习的人,成年后不仅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就连自己
的生活也毫无质量, 这已是无可________的事实。
②过去,凡是作弊的行为,都令人_______,可是今天,小到一般的考试作弊,大到学术科研的作弊,有的人竟然_______。
③国家广电总局要求坚决查处地方台在转播《新闻联播》过程中_______插播广告的问题。
A.置疑 不耻/不以为然 任意 B.置疑 不齿/不以为意 任意C.质疑 不齿/不以为意 随意 D.质疑 不耻/不以为然 随意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新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表示,像所有前任总干事一样,她需要处理世卫组织技术、管理和政治等三个主要方面的问题,她决心在促进卫生事业方面取得重要的实际成果。
B、由于有消息称张含韵将进入山东卫视主持“笑声传中国”,使广大“韵迷”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纷纷致电该栏目表示支持。
C、老百姓希望有关部门严厉打击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骗取钱财的不法行为。
D、初涉文坛,她的第一部处女作就是这样一部高质量的作品,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行舟忆永和兄弟
周必大
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
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
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
长年①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作急烹!
注】①长年:古时对船工的称呼。
(1)简析颔联中“犹”“自”两字的表达效果。(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又是如何表达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舟中二首(其一)①
陈师道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②。
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
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注]①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②风用壮,表示风力壮猛。
(1)第三、四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请作简要赏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现出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鹊桥仙》练习答案
1、A(A埋怨(mán))
2、C(C端睨应为端倪)
3、B (置疑,表示怀疑,多用于否定 质疑,提出疑问。不齿,不愿提到,表示极端憎恶 不耻,不以……为耻。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 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在乎。任意,不受拘束随意,随着自己的意思)
4、A(B缺少主语;C不合逻辑;D重复赘余。)
5、(1)“犹”“自”分别是“仍然、尚且”和“依然、依旧”的意思(1分),“云犹冻”突出了天气的寒冷和天色的阴沉(1分),“浪自生”显示了水势汹涌、旅途艰辛(1分),共同衬托出诗人离乡远行时黯淡、凄凉的心境(2分)。
(2)此处用了鲤鱼传书的典故(1分),通过叙述船工捕得鲤鱼,诗人期盼发现家书急令烹鱼一事(2分),表现了作者对兄弟、家乡难以排遣的思念之情(1分)。
6、(1) 比喻和夸张。将迅猛的风浪夸张的比作瞬息千里的万马,将风浪的气势夸张地形容为能横压三江五湖;生动形象地写出风浪的威势。(手法2分,具体解说及作用3分)
(2)①“恶风”“黄流”寓示作者生活环境的险恶,借此表达出作者被罢职后的愤懑之情;②“空荒”“待残更”则表达出归家途中的孤寂落寞之感;③借“今头白”、情“不尽”表达出韶光已逝、壮志未酬的悲辛。
课件26张PPT。鹊桥仙猜谜语马上和盘托出(节日)
端午节
冬夏之交 (节日)
中秋节
入酒菊香由我醉 向秋山色带云看(节日)
重阳节传统佳节知多少?春节 元宵 端午 除夕
清明 中秋 重阳 冬至 ……七夕 秦观,高邮人,宋(1049-1101),字少游,号淮海居士。他与苏轼的交谊很深,但词风与苏轼大不相同。虽然也有少数具有豪放特色的作品,但从总体来看,他是一个标准的婉约词人,善于抒写柔情,大多是男女离愁别恨及身世伤感之作,风格委婉含蓄,清丽雅淡。作者简介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
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思考:上下阕各写什么内容?基本解读 从词中分别找出反映他们相会前、相会时、临别前心情的词语。
传恨如梦忍顾痛苦悲伤快乐美好依依不舍找出文中议论性的语句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怎样理解“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中“一”与“无数”的对比?"一""无数"圣洁至极的灵魂之爱朝欢暮乐的凡俗之爱胜对比三种态度,探讨“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在“忍顾鹊桥归路”这千般惆怅、万般无奈之时,
秦观道出:
( )的千古绝唱
如果是柳永,在这归路前的心情一定是:
( )柳永《雨霖铃》
如果是李清照,与丈夫离别后的心情是:
( )
李清照《一剪梅》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样别离,多样情怀词人情怀 两人的爱情若是坚定不移的,又哪在乎朝夕相聚呢?
词人从哀婉伤感的氛围中走出,着眼于宇宙人生的永恒之爱。生命有限,但宇宙和真爱永远长存,只要灵魂相通,时空又怎能阻隔心灵的交融?故分离,并不是一种不幸,恰是一种坚定,一种执著,一种超越于现实的天长地久。
这两句歌颂真挚不渝的爱情。爱情所追求的不是朝朝暮暮的相依相随,而是心灵上最充分最彻底的契合。 鉴赏比较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比较两首诗词的异同点
同:都根据传说,通过联想,都形象地表现了这一爱情故事,表达对爱情的看法。情景交融,以情动人。
异:《迢》诗表现的是离愁别恨;
《鹊》词却是对纯洁、高尚、忠贞爱情的赞颂。
表达交流爱情,人类不老的话题说说看 知道哪些关于爱情的诗歌和名句?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你知道的经典爱情故事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