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前备险,洪来不慌—暑假预防洪涝灾害安全教育班会

文档属性

名称 雨前备险,洪来不慌—暑假预防洪涝灾害安全教育班会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班会
更新时间 2025-07-08 11:34: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雨前备险
洪来不慌
暑假预防洪涝灾害安全教育班会
近期,“村超”举办地贵州榕江遭遇超30年一遇特大洪水。短短8天内,6月21日、24日、28日连续三次洪峰过境,尤其是后两次灾情严重,县城大面积被淹,短短一星期把榕江搞成了水上乐园,普通老百姓、商店、工厂一个个都没跑掉,“村超”球场等多地受损严重。
截至6月26日上午11时,此次洪灾已造成6人不幸遇难,超10万人受灾,5.1万余人被紧急转移安置。
同学们,暑假正值多雨时节,洪涝灾害可能悄然来袭。暴雨如注时,河水上涨、城市内涝都可能威胁我们的安全。
今天这场线上班会课,我们要一起了解洪涝成因、掌握预防技巧,从关注天气预报到备好应急物品,从远离危险区域到学会科学自救,让安全意识成为暑假的 “保护伞”,守护每一个平安假期。
前言
目 录
CONTNETS
1
洪涝汛期基本常识
2
洪涝灾害预防措施
3
洪涝灾害自救措施
4
洪涝灾害处理措施
第一部分
洪涝汛期
基本常识
洪涝汛期基本常识
汛期:是指江河由于流域内季节性降水、融冰融雪等原因,水位定时性上涨的时期。我国汛期多集中在 5-9 月,南方部分地区因雨季较长,汛期可能更早开始、更晚结束。
洪涝:是汛期内常见的自然灾害,包括 “洪” 和 “涝” 两类。“洪” 指河水、水库等水体暴涨漫溢;“涝” 指雨水过多无法及时排出,造成地表积水(如城市内涝)。
洪涝汛期基本常识
洪涝汛期形成的原因
强降雨:是我国汛期洪涝的主要诱因,尤其是暴雨、特大暴雨(24小时降雨量≥50mm为暴雨,≥250mm为特大暴雨)。
地形影响:山区因地势陡峭,雨水汇流快,易引发山洪;平原地区排水不畅,易形成内涝。
气候异常:如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导致南方降水偏多,拉尼娜现象可能增加北方汛期风险。
洪涝汛期基本常识
雨季汛期易发的自然灾害
洪水
塌方
山洪
雷击
滑坡
泥石流
水土流失
地面塌方
洪涝汛期基本常识
1d(或24h)降雨量小于10mm者。
1d(或24h)降雨量10~25mm者。
1d(或24h)降雨量25~50mm者。
1d(或24h)降雨量50~100mm者。
1d(或24h)降雨量100~250mm者。
1d(或24h)降雨量在250mm以上者。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大暴雨
特大暴雨
雨量等级划分
洪涝汛期基本常识
当江河洪水漫滩后,堤防开始临水,需要防汛人员巡查防守时的规定水位。我国南方诸河需要这个水位。
堤防临水到一定深度,有可能出现险情,需要防汛人员上堤巡堤查险,做好抗洪抢险准备的警惕戒备水位。我省主要河道的重要水文站都有警戒水位规定。
是经过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设计防洪水位或历史上防御过的最高洪水位。我省对各主要河道堤段的防洪保证水位都有具体规定。当水位接近或达到保证水位时,防汛进入紧急状态,防汛部门要按照紧急防汛期的权限,采取抗洪抢险措施,确保堤防等工程的安全。在没有水文站的堤段,一般以堤顶以下1米为保证水位,在保证水位以下要确保河道安全行洪,这叫“有限保证”;超过保证水位也要全力抢险,力保堤防安全,这叫“无限负责”,但出了问题就不再追究防汛“责任”了。
当汛期河道上游洪水来量超过下游河道安全保证标准时,为保下游、保大局安全,需要向蓄滞洪区分泄部分洪水时的水位。一般由省防汛指挥机构确定,并根据上游来水情况和下游泄水情况确定是否采取分洪措施,以便提前通知有关蓄滞洪区做好分洪准备,提前转移避险,确保人身安全,并利用河道分洪进行冲淤和调洪补水,尽量减少分洪损失。
设防水位
警戒水位
保证水位
分洪水位
水位等级划分
第二部分
洪涝灾害
预防措施
洪涝灾害预防措施
个人与家庭预防措施
1.日常准备
基础物资:饮用水、压缩饼干、罐头等耐储存食品;
工具与防护:手电筒、打火机、多功能刀具、防水手机袋、雨靴、防水手套、救生哨;
医疗用品:常用药品(感冒药、肠胃药)、急救包(绷带、碘伏、创可贴)、个人特殊药品(如降压药);
洪涝灾害预防措施
个人与家庭预防措施
2.信息关注:关注当地气象部门、社区通知,熟悉预警信号含义,提前了解居住地附近的避难场所位置和疏散路线。
3.房屋检查:清理屋顶排水口、阳台地漏、庭院排水沟,确保排水畅通;检查电路、燃气管道,确保线路绝缘良好,避免洪水浸泡后漏电或泄漏。
洪涝灾害预防措施
个人与家庭预防措施
4.汛期来临前
加固门窗:对老旧房屋的门窗、屋顶进行加固,防止暴雨大风损坏;
转移贵重物品:将家中电器、衣物、书籍等贵重物品转移至高处(如书架上层、衣柜顶部),避免被积水浸泡;
车辆防护:将车辆停放在地势较高、远离低洼地带和地下车库的位置,避免被淹。
洪涝灾害预防措施
特殊群体预防要点
老人、儿童、残疾人:家庭需提前确定帮扶人,汛期专人陪同,确保能及时转移;社区登记特殊群体信息,提供优先救助服务。
户外作业人员(如建筑工人、环卫工人):用人单位需根据预警信号调整作业计划,暴雨预警发布后立即停止户外作业,组织人员到安全场所避险。
农村居民:关注农田排涝,提前清理田间沟渠;靠近河道、山坡的房屋,汛期尽量临时转移至村集体避难场所。
第三部分
洪涝灾害
自救措施
洪涝灾害自救措施
洪 水
由暴雨、急骤融冰化雪、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海水量迅速增加或水位迅猛上涨的水流现象。
自救措施
1
2
3
4
5
洪水到来时,你若来不及转移,那就赶紧往高地或者楼房等地方转移,或者就近躲在大树或者高墙等比较高的地方暂避;
如果洪水继续.上涨,所处位置难以继续自保,你就应该马上寻找一些门板、 桌椅或者大块的塑料泡沫等能漂浮的物体;
如果无奈被卷进洪水里, 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者漂浮着的东西,寻找机会就逃生;
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断了的电线,务必要迅速远远避开,以免触电或者因为“跨步电压”而触电伤亡;
洪水过后,要做好各种卫生防疫工作,预防疫病!
洪涝灾害自救措施
室内积水自救
1.判断是否需要转移
若积水持续上涨,没过脚踝且水位上升速度快,或房屋出现裂缝、倾斜等危险信号,立即放弃财物,果断撤离。
撤离前关闭电源总开关、燃气阀,避免触电或燃气泄漏(若积水已没过电器,切勿赤脚接触地面,可用干燥木棍挑断电源)。
洪涝灾害自救措施
室内积水自救
2.被困室内的防护
向高处转移:如屋顶、阁楼、坚固的桌子或衣柜顶部,远离门窗和墙壁。
发出求救信号:用手电筒、手机闪光灯照射窗外,或在显眼处悬挂颜色鲜艳的衣物,夜间可敲击金属器皿。
防止溺水:若积水涌入室内,保持冷静,抓住漂浮物(,借助浮力等待救援。
洪涝灾害自救措施
户外遇洪水自救
1.远离危险区域
避开低洼地带(如地下室、地下车库、涵洞、立交桥下)、河道、水库、沟渠等,这些地方是洪水汇集区,水位可能瞬间暴涨。
远离电力设备(电线杆、变压器、电闸箱),积水可能导电,即使断电也需绕行(电线可能潜藏漏电风险)。
山区需警惕山洪、滑坡、泥石流:若听到山谷有轰鸣声或看到溪水突然断流、水位骤升,立即向垂直于泥石流 / 滑坡方向的高处(如山坡两侧)转移,切勿沿沟谷上下游奔跑。
洪涝灾害自救措施
户外遇洪水自救
2.车辆被困处理
若车辆刚进入积水区且水位较低,果断弃车逃生(车门可能因水压无法打开,可从车窗爬出,用安全锤、高跟鞋等尖锐物砸击玻璃四角)。
若车辆被洪水围困且水位上涨,立即爬至车顶,打开应急灯,挥舞鲜艳物品求救,切勿留在车内等待。
洪涝灾害自救措施
户外遇洪水自救
3.涉水行走注意事项
若必须蹚水,先用木棍探查前方路况,确认无深坑、漩涡或障碍物,水深超过膝盖时切勿前行(可能被冲走)。
远离水流湍急区域,顺流行走时步伐小而稳,逆流时身体稍向前倾,避免被水流冲倒。
洪涝灾害自救措施
被洪水冲走后的自救
保持镇定,尽量放松身体,让头部露出水面,避免呛水。
抓住身边漂浮物(木板、树枝、塑料瓶等),借助浮力节省体力。
若水流较缓,尝试向岸边游动,接近岸边时抓住水草、岩石等固定物,缓慢爬上岸;若水流湍急,顺流而下时观察周围环境,寻找可停靠的障碍物(如大树、桥墩),抓住机会固定身体。
第四部分
洪涝灾害
处理措施
洪涝灾害处理措施
洪水退去后,环境易滋生细菌、病毒,需做好以下防护:
不喝生水,只饮用煮沸或瓶装水,食物需彻底加热后食用,避免食用被洪水浸泡过的食物。
清理房屋时戴手套、口罩,用含氯消毒液(如84消毒液)擦拭家具、地面,对餐具煮沸消毒。
避免接触动物尸体,及时联系相关部门处理。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若皮肤有伤口,需用碘伏消毒,避免感染。
若出现发热、腹泻、呕吐等症状,及时就医,告知医生接触过洪水。
洪涝灾害处理措施
洪涝灾害中,生命安全始终优先于财物。遇到危险时,切勿犹豫,及时向高处转移或求救,同时保持冷静,利用身边资源自救。提前熟悉避难场所和疏散路线,能大幅提高自救成功率。
关键原则
感谢观看!
暑假预防洪涝灾害安全教育班会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