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11《军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说出沃克医生是怎么发现刘伯承是军人的,以及称他为“军神”的原因。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人物说活的语气。
3.能从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中体会人物的内心。
教学重点:
能从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中体会人物的内心。
教学难点:
能仿照课文的写法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来表现人物的内心。
教学过程:
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我们是怎样体会出毛主席失去爱子的悲痛心情的?
(通过毛主席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体会出的。)
今天我们继续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板块一:导入新课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感受家国情怀,学习英雄故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军神》一课。
1.板书课题《军神》
2.浏览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相机板书:病人——军人——军神——刘伯承)
板块二:初读品悟
1.沃克医生是怎么发现眼前的病人是军人的?
2.刘伯承的哪些表现堪称“军神”呢?
按“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顺序汇报。
预设:
①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语言描写)
a.“平静”与后面的叹号矛盾吗?你是怎么理解的?
b.带着你的体会朗读这个句子。读出刘伯承为了革命事业,不惜忍受剧痛的坚定信念。读出刘伯承对革命事业的责任与担当!
②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动作描写)
a.你从哪里可以体会到病人十分疼痛?
(从“抓”到“抓破”,说明疼痛在加剧,也说明忍受疼痛的时间非常长。“青筋暴起、汗如雨下”说明刘伯承强忍剧痛,这是一般人所不能承受的疼痛。)
b.除了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你仿佛还看到他忍受剧痛时怎样的动作或者神态?(紧咬着牙齿,眉头紧紧皱着,身体不住地颤抖,汗水浸湿了全是的衣服......)
c.刘伯承在3个多小时的手术中,一声不吭,想象一下,他的心里在想什么呢?
d.72刀,刀刀钻心痛,他凭借着自己非凡的毅力硬是挺了过来。让我们读一读这段动作描写,走进刘伯承的内心,体会他钢铁般的意志!
(范读、指名读、齐读)
③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七十二刀。”(神态、语言描写)
a.理解“勉力”(努力、尽力)
b.“脸色苍白”,体力不支了,依旧保持着清醒的大脑,清楚地数着刀数,意志力超过了一般人!连医生都无比佩服。
3.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刘伯承表面平静,但内心强大、意志顽强,所以沃克医生称他为“军神”。让我们读出沃克医生对他的赞叹吧!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男女生读、齐读)
板块三:合作交流
1.我们是怎样体会到刘伯承平静外表之下的强大内心的?(抓住了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句子)
2.课文对沃克医生的描写更加细致,让我们运用刚才的方法体会沃克医生的内心,看看他的内心经历了哪些变化?
同桌合作,完成学习单。
分享汇报,说自己从相关描写中体会到的沃克医生的内心变化。
板块四:以读促悟
朗读人物的相关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变化,读出不同的语气。Ppt
1.师:当刘伯承十分坚决地表示自己拒绝使用麻醉剂时,——(生气)
预设:“沃克医生的眉毛扬了起来,他走进手术室,生气地说:“年轻人,在这儿要听医生的指挥!”
2.当沃克医生看到手术台上的刘伯承汗如雨下、青筋暴起,却一声不吭时——(心疼)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3.当刘伯承还能勉力一笑,准确地告诉沃克医生一共割了72刀时——(赞叹)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4.当刘伯承说出自己的真实姓名时——(敬佩)
沃克医生肃然起敬:“啊,久仰久仰,认识你很荣幸。”
板块五:课堂练笔
我们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中读懂了人物的内心,我们不要只做优秀的读者,还要做优秀的作者,要能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生态描写中表现出人物的内心!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11.军神
语言 信念坚定
刘伯承 动作 意志如钢
神态 毅力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