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六一居士传 课件+教案 (3)

文档属性

名称 6、六一居士传 课件+教案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06 00:44:05

文档简介

6、六一居士传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借助注释与工具书,疏通文意,掌握重点字词句;复习解仿写题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熟悉互动讨论、讲练结合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晚年欧阳修“穷则独善其身”的情怀。
2学情分析
高二(2)班为我校2016届高二理科重点班,班级语文成绩在年级属上游水平,略低于文科重点班。全班同学经过初中及高中5册必修课文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学习基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熟练掌握电子书包平台运用知识,喜欢互动讨论及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六一居士传》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一篇自传性散文。其文主要自述作者晚年生活的情趣,向往读书、鉴赏碑铭、弹琴、弈棋、饮酒,以消度余光晚景,表达了作者不再留恋功名的决心。全文字词句难度中等,由学生自主学习加互动讨论,再辅以老师适当点拨即可掌握。课文主旨也较为明晰,但要透过字里行间感受晚年欧阳修“ 穷则独善其身”的情怀,还需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将其设为教学难点。此外,在刚刚结束的2014年广州市学业水平测试中,学生有一道语言运用的仿写题做得不够理想,本文内容恰好契合那道题,故仿原题设计了一个变式训练,以期给学生复习仿写题的解题技巧。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重点字词句
【教学难点】感受晚年欧阳修“穷则独善其身”的情怀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古人雅号(XX居士)连连看
将下列古人雅号与姓名连起来。
六一居士李清照 东坡居士白居易 青莲居士李白 香山居士苏轼 易安居士欧阳修
注:在导入之前,也就是在课前,有一个自主学习(预习)的环节,相关内容已经放在电子书包中,由学生自行完成。具体自主学习(预习)内容如下:
打开“电子书包——互动讨论——《六一居士传》研学资料”,
(1)朗读课文,注意读音。(附有原文及相关注音)
(2)阅读《宋史·欧阳修传》中的5个片段,加深对欧阳修的了解。
【片段1:画荻教子】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孤:幼年丧父),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荻:一种生长在水边,形似芦苇的植物)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举进士,试南宫第一。
【参考译文】欧阳修,字永叔,江西庐陵人。四岁丧父,母亲郑氏,守节不改嫁,亲自教育欧阳修。因家中贫穷,以至于欧阳修要用荻作笔,在地上学写字。欧阳修幼年就聪明过人,读过的书马上就能背诵……参加进士考试,取得第一名。
【片段2:慎于政事】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
【参考译文】欧阳修刚被贬滁州,自号醉翁,晚年改号六一居士。他性格刚强,见义勇为,就算弓弩陷坑在前, 将一触即发,而他也会奋不顾身。因而前后几次被放逐流离, 但志气还是如常不衰。在贬职夷陵县时, 没有什么排遣, 就取出旧日已办的案卷反复阅览, 结果发现案中是非颠倒、违法曲断的错误比比皆是, 于是他仰天长叹说:“这么一个偏远的小县, 尚且如此, 全国就可想而知了。”从此以后,他遇事不敢疏忽不慎。
【片段3:奖掖后进】为文天才自然……故天下翕然师尊之。奖引后进……赏识之下,率为闻人。曾巩、王安石、苏洵、洵子轼、辙,布衣屏处,未为人知,修即游其声誉,谓必显于世。
【参考译文】欧阳修写文章才华横溢,朴实自然…...所以天下人一致尊他为文坛领袖。他奖掖后进……那些年轻人在他的赏识之下,大都成了名人。曾巩、王安石、苏洵、苏洵的儿子苏轼和苏辙,原来都寂然无声,不为人知,欧阳修替他们广为宣扬声誉,说这些人日后一定能名闻于世。
【片段4:著述颇丰】好古嗜学,凡周、汉以降金石遗文、断编残简,一切掇拾,研稽异同,立说于左,的的可表证,谓之《集古录》。奉诏修《唐书》纪、志、表,自撰《五代史记》。
【参考译文】欧阳修喜爱古代文化并酷爱学习,凡是周代、汉朝以来的金石遗文、断章残篇, 他都尽量收集记录下来, 仔细稽考研究它们的不同之处, 在记载下来的金石文字后面, 写上自己的跋语, 一一加以确凿的考证, 取名为《集古录》。他奉皇帝的命令纂修《唐书》的纪、志、表, 又独立写成了《五代史记》。
【片段5:数乞骸骨】修以风节自持,既数被污蔑,年六十,即连乞谢事,帝辄优诏弗许。及守青州,又以请止散青苗钱,为安石所诋,故求归愈切。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致仕:退休),五年,卒,赠太子太师,谥曰文忠。
【参考译文】欧阳修以高风亮节要求自己,多次遭到污蔑, 六十岁时, 就接连上书请求告老退休, 皇上则下诏书对他尊宠有加,不让他退休。等到任职青州时, 他又因为请求停止发青苗钱, 而遭到王安石的诋毁, 所以乞求退休之情更加迫切。熙宁四年(1071年),以太子少师的身份退休,熙宁五年(1072年) , 去世, 被追封为太子太师,谥号叫文忠。
阅读后,跟帖以下内容:
①提出你阅读课文时字词句方面的疑问(不超过3处),寻求同学或老师的帮助。
②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欧阳修为何向皇帝“乞骸骨”?
学生和老师通过回复帖子的方式,解决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不能解决的,留至课堂上解答)。
活动2【活动】点评电子书包任务1
电子书包任务1:提出你阅读课文时字词句方面的疑问(不超过3处),寻求同学或老师的帮助。
(点评情况详见PPT课件)
教师明确以下几个难句的翻译。 ①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我取这个名字,姑且用来记述我的快乐罢了。 ②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定语后置句) 然而常常担忧我不能在五物之间尽享我的快乐,(因为)成为我拖累的世事太多了。 ③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吾其何择哉?(宾语前置句) 被轩裳珪组拖累已经很劳苦了,还有很多烦忧;被五物“劳累”(牵绊)已经很安逸了,又庆幸它们不会带来祸患。我将选择什么呢?
④置之,区区不足较也。 放下它(主客辩论),区区小事不值得比较(计较)。 ⑤乃以难彊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
却凭借着难以强壮(支撑)的身体贪图超越职位的荣耀和俸禄。
活动3【测试】电子书包任务2——在线测试
《六一居士传》课堂测试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号醉翁取号B.则又更号六一居士更改
C.而屡易其号改变D.吾固知名之不可逃也哪里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聊以志吾之乐尔希望B.聊以志吾之乐尔记述
C.庶几偿其夙愿焉大概,差不多D.而讫无称焉通“迄”,迄今、至今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未足喻其乐且适也比喻B.累于此者既佚矣安逸
C.宜去一也应该D.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向来的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而名不得逃也/夫士少而仕,老而休
B.是岂不为六一乎/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
C.吾固知名之不可逃/聊以志吾之乐尔
D.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未足喻其乐且适也/吾其何择哉
B.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
C.子欲逃名者乎/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D.乃以难彊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吾其何择哉/复何道哉
B.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其大者有二焉/庶几偿其夙愿焉
D.于是与客俱起/使得与此五物皆返于田庐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B.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
C.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D.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过秦论》)
8.下列句子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B.此予之所得也《游褒禅山记》
C.此人皆意有所郁结(《报任安书》)D.此亡秦之续耳(《鸿门宴》)
9.下列句子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六一居士初谪滁山B.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伐颛臾》)
C.不拘于时(《师说》)D.为仲卿母所谴(《孔雀东南飞》)
10.下列句子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六一,何谓也B.吾其何择也
C.复何道哉D.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寡人之于国也》)
11.下列句子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方其得意于五物也B.阅大战于涿鹿之原
C.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D.固而近于费(《季氏将伐颛臾》)
12.下列句子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吾家藏书一万卷B.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D.蚓无爪牙之利(《劝学》)
【答案】1-5DAABD6-10BCCBD11.D12.C
活动4【活动】点评电子书包任务3
电子书包任务3: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欧阳修为何“乞骸骨”?
(点评情况详见PPT课件)
教师总结、明确以下几点:
1.羡慕能提前退休的人,也想做这样的人,以便能早日与五物为伴。
2.至今无值得称道的政绩,应给贤者让位。
3.年老体弱多病,心有余而力不足。
4.知足常乐,功成身退。
5.信守自己辞官归田的誓言。
引用欧阳修他文中的这段话“既不能因时奋身,遇事发愤,有所建明,以为补益,又不能依阿取容,以徇世俗,使怨疾谤怒丛于一身,以受侮于群小”,得出“穷则独善其身”的最终结论。
活动5【练习】仿写练习
1.回顾刚刚考过的一道真题:
(2014广州市学业水平测试)19.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语句,使语意连贯。(4分)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钟嵘《诗品·序》)面对大自然美景,古今文人在”物之感人“”摇荡性情“之际,创作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佳作。苍茫的月色下,苏轼顿悟了万物永存的道理,写下《赤壁赋》;____,写下《黄州快哉亭记》。____,写下《荷塘月色》;狂奔的骏马,让周涛重拾进取的精神,写下《巩乃斯的马》。 【参考答案】
壮阔的江景前,苏辙忘记遭受贬谪的痛苦 朦胧的月色,让朱自清暂获心灵的宁静
2.仿上题,结合本文及本册书中刚学过的《方山子传》一文,命制以下变式训练:
仿写(电子书包任务4,要求学生在电子书包——互动讨论的相关主题下跟帖作答): 苍茫的月色下,苏轼顿悟了万物永存的道理,写下《赤壁赋》;_______,_________,写下《醉翁亭记》。自号“六一居士”的欧阳修,_______,________;得名“方山子”的陈慥,立志安守庵居蔬食的清贫,绽放生命的异彩。 【教师本人提供的参考答案】
清冽的酿泉旁,欧阳修领会了与民同乐的真谛
决意放下轩裳珪组的烦忧,追寻人生的闲适
活动6【作业】课后作业——拓展阅读
在电子书包——互动讨论——选修2第6课《六一居士传》研学资料的主题下,阅读《六一居士传赏析》一文,节选自《古文鉴赏辞典》下,作者赖汉屏,上海辞书出版社。
六一居士传赏析
善于谋篇的作家,都重视文章的结尾。举凡一篇的胜义,全文的主旨,精辟的议论,乃至警策的语言,往往安排在结尾处,使人读完全文,或留下深刻的印象,或产生无穷的感慨,或引起联翩的浮想。所谓掩卷沉思,低回击节,起坐彷徨,种种艺术效果的取得,虽不能说完全系于一结,那精警的一结却起了重要的作用。像这篇小文,以“六一”命篇,中心意旨却并不在表现作者晚年徜徉琴棋书酒之间的至乐,而在于表明亟于辞官归老的心情;结尾“三宜去”,才是一篇幅的归趣。前面写“六一”之乐,只是一种向往,一种追求;这种“乐”只有在辞官归老后才能变为现实。预想“六一”之乐,旨在求得“三宜去”之早日得到理解和实现;把“三宜去”安排在结尾处,才能感动人心,引起同情,求得宋神宗及其执政者“恻然哀之”。因此,文章的题面虽然是“传”,其实不是一篇记叙性的传文,而是一篇借议论以抒情的散文。
欧阳修的抒情散文,其独到之处,在于“美”而且“真”。他写这篇《六一居士传》时,已经六十四岁,自二十四岁应试及第,授西京留守推官,步入仕途,已整整四十年。他以其毕生精力献给了赵宋五朝。现在,既老且病,春蚕丝尽,蜡泪将干,应该得到休息的机会了。更何况,四十年中,群小与新党中人交相煎迫,以至三度贬官,历尽宦海风涛;到了暮年,还经历了“濮议”之争的惊涛骇浪:宋仁宗死,无子,欧阳修时在朝廷,与韩琦等议立英宗。英宗是濮安懿王赵允让的亲生子。濮王死后,英宗按例追赠尊亲。有人认为,英宗只能称生身之父允让为皇伯,不能称父。欧阳修力辟其非。御史弹劾欧阳修“首开邪议”,欧阳修著《濮议》来反驳。这场宫廷风波使欧阳修“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此时求去,完全是出之于至性真情。写这篇文章后一年,他才获准致仕;又过了一年,病逝颍州。他仅得一年的琴棋书酒之乐便溘然长逝。以后事证今言,再读这篇《六一居士传》,谁能不为这位老人的晚年遭际愀然动容?这便是文中真挚之情具有感发力量的明证。
这篇文章除了感情真挚动人之外,还深寓人生哲理。当作者对“客”说明更名“六一居士”的含义后,“客”指出他企图“逃名”,并引《庄子·渔父篇》的话,讥诮他这样做是“畏影而走乎日中”,必将“疾走大喘渴死”,而名终不可逃。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在青年时代,无不想捷高科,干名位,汲汲于事功。一旦有了高科名位,才发现名位与劳苦忧患俱来,名愈高忧劳愈甚,居位愈久愈不可自拔,真所谓春蚕作茧,徒以自缚。欧阳修在北宋中期享大名数十年,深谙个中消长盈虚之理。如何解决这种矛盾?“客”所引《庄子·渔父篇》那段话,还有两句没有直接说出来,这就是“处阴可以休影,处静可以息迹”。人要逃避自己的影子,最简单的办法是从阳光下站到阴处来;人要是怕见自己的脚印,只消停下来不走,那脚印自然消失。这里的“处阴”、“处静”,隐喻息影林泉,摆脱物累世虑;对于欧阳修来说,便是辞官归田。这话虽从客人引述道家之言中隐约其辞地泄露出来,其实就是欧阳修对人生哲理的清醒体认。这段客主问答,是十分含蓄的悟道之言,妙在引而不发,言而未尽,特别引入寻绎,耐人咀嚼。
从上面分析过的三点——巧妙的谋篇、真挚的感情、隐寓的哲理——来看,这是一篇文思十分缜密的短文。但作者写来,似乎信笔所之,轻松疏淡,娓娓而道,绝不经意。这就是文章家常常说的“举重若轻”,是欧文的一贯风格,不过在这篇《六一居士传》里体现得更为充分。文章第一段自叙其更名的因由(“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作平静的叙述;最后一段论“三宜去”,从议论中抒情。这两段文字仅占全文中四分之一;而以四分之三的篇幅设为客主问答。这种构局可谓精心结撰。客主问答的体例出于板重的汉大赋。但作者为什么要在一篇小文中采用这种形式呢?说仅仅出于模仿,那是唐突古人。试想,这一大段中包含的内容,如果不用这种设为问答的特殊形式而改用直接议论抒情,该多么板滞沉闷!用了这种形式,使文情顿生波澜,起伏荡漾,变板滞为活泼多姿,化沉闷为轻松流走,借问答而层层推进。所谓“举重若轻”、“娓娓而道”的风调,不是全赖此客主问答的形式展现出来的吗?“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那一段精彩的答词,连用四句形象化的描绘以写其悠然自适的专注之情,文势多么酣畅开扬!“于是与客俱起,握手大笑曰:“置之,区区不足较也”,把一场内容严肃的对话结束得多么轻松活脱!论古文者,向有“韩如海,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潮”(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卷八所引萧墨《经史管窥》)之喻。欧阳修的散文,确乎如沦漪层层,波澜荡漾;虽多唱叹,出以曼声,不为狂涛海啸;然疏淡安详之中,又非止水如镜,而是时有微风飘忽,吹皱一池春水。
课件11张PPT。六一居士传【北宋】欧阳修六一居士
东坡居士
青莲居士
香山居士
易安居士李清照
白居易
李白
苏轼
欧阳修古人雅号连连看电子书包任务1完成情况点评:1.提出你阅读课文时字词句方面的疑问(不超过3处),寻求同学或老师的帮助。 ①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我取这个名字,姑且用来记述我的快乐罢了。②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然而常常担忧我不能在五物之间尽享我的快乐,(因为)成为我拖累的世事太多了。③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吾其何择哉 ?被轩裳珪组拖累已经很劳苦了,还有很多烦忧;被五物“劳累”(牵绊)已经很安逸了,又庆幸它们不会带来祸患。我将选择什么呢?④置之,区区不足较也。放下它(主客辩论),区区小事不值得比较(计较)。⑤乃以难彊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 却凭借着难以强壮(支撑)的身体贪图超越职位的荣耀和俸禄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电子书包任务2——课堂测试
(打开在线测试——《六一居士传》课堂测试,完成12道选择题
(3实词、3虚词、1活用、5句式)答案:
1-5 DAABD 6-10 BCCBD 11.D 12.C电子书包任务3完成情况点评: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欧阳修为何“乞骸骨”?●羡慕能提前退休的人,也想做这样的人,以便能早日与五物为伴●至今无值得称道的政绩,应给贤者让位●年老体弱多病,心有余而力不足●知足常乐,功成身退既不能因时奋身,遇事发愤,有所建明,以为补益,又不能依阿取容,以徇世俗,使怨疾谤怒丛于一身,以受侮于群小。穷则独善其身●信守自己辞官归田的誓言 (2014广州市学业水平测试)19.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语句,使语意连贯。(4分)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钟嵘《诗品· 序》)面对大自然美景,古今文人在”物之感人“”摇荡性情“之际,创作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佳作。苍茫的月色下,苏轼顿悟了万物永存的道理,写下《赤壁赋》;____,写下《黄州快哉亭记》。 ____,写下《荷塘月色》;狂奔的骏马,让周涛重拾进取的精神,写下《巩乃斯的马》。壮阔的江景前,苏辙忘记遭受贬谪的痛苦
朦胧的月色,让朱自清暂获心灵的宁静仿写(电子书包任务4):
苍茫的月色下,苏轼顿悟了万物永存的道理,写下《赤壁赋》;_______,_________,写下《醉翁亭记》。自号“六一居士”的欧阳修,_______,________;得名“方山子”的陈慥,立志安守庵居蔬食的清贫,绽放生命的异彩。参考答案:
苍茫的月色下,苏轼顿悟了万物永存的道理,写下《赤壁赋》;清冽的酿泉旁,欧阳修领会了与民同乐的真谛,写下《醉翁亭记》。自号“六一居士”的欧阳修,决意放下轩裳珪组的烦忧,追寻人生的闲适;得名“方山子”的陈慥,立志安守庵居蔬食的清贫,绽放生命的异彩。互动讨论——选修2第6课《六一居士传》研学资料——《六一居士传》赏析课后作业:拓展阅读节选自《古文鉴赏辞典》下,作者赖汉屏,上海辞书出版社谢谢莅临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