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方山子传 教学设计
1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扎实掌握文言基础知识,切实提高文言语句的翻译、鉴赏能力。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明确方山子的独特个性与人生取向。
3.激情投入,全力以赴,思考面临困境时的人生选择。
2教学设想
在学生导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体会味传记写作的风味;理解传主的生平事迹与精神风貌。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切身经历(重点放在被贬黄州期间),探讨作者写作的原由。
3重点难点
重点:明确方山子的独特个性与人生取向。
难点:深层理解打动作者苏轼的方山子之“异”的内涵,思考面临困境时的人生选择。
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
在我们广东佛山,有这样一个人,他叫刘景崇,是佛山市某企业原总经理,他放弃了百万年薪的嘈杂生活,换上一身布衣隐居终南山。他说“我觉得生活就像永无止境的圆圈,追寻更好的工作、更好的车子……但最终不知要去哪儿。”如今的他每天可坐在蒲团上鸟瞰群山,环视苍穹,远观飞禽走兽,或坐禅沉思,或练字看书,或舒展腰腿。对于这样一个人,舍百万年薪,为理想生活隐修终南山,大家感觉不可思议。而在宋朝也有这样一个人,他就是方山子。
活动2【讲授】测试
1、下列各项划横线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闾(lǘ)里谪(zhé)居
B陈慥(zhào)著(zhuó)帽
C矍(jué)然奴婢(bì)
D岐(qí)亭精悍(hàn)
答案:B
2、下列各句中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折节读书:折节:改变平日志向行为
B环堵萧然:堵:堵塞
C园宅壮丽,与公侯等。等:等同
D闾里之侠皆宗之。宗:尊奉
答案:B
3、下面各句中划横线词语和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
B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C使从事于其间
D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
答案:D
4、下列各项全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前十有九年鹊起于前
B犹见于眉间往往阳狂垢污
C方山子傥见之欤?使酒好剑
答案:B
活动3【活动】合作探究
(三)合作探究
1、在方山子身上,最能打动苏轼的就是他的“异”,具体有什么表现呢?
明确:(一)是他与常人不同的生活道路:少年--血气方刚,一身侠气成年--折节读
书,有志用世晚年--无所遇合,遁于光、黄间
(二)是生活态度的独特:庵居蔬食,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所著
帽,方屋而高。
(三)是待人接物的方式:不与世相闻,人莫识也。
(四)是其家庭情况及其大气、大方的行为作风:世有勋阀,岁得帛千匹。少
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2、得知作者被贬原因,方山子的反应是“俯而不答,仰而笑”,如何理解这个细节的丰富涵意?
明确:细节刻画。俯仰之间是是一种体悟与人生姿态!表达了“同是天涯人落沦”之感,一切尽在不言中;含蓄地表现了方山子对作者的理解、同情;同时表现了他对于黑暗腐败的世道的熟悉与蔑视以及对待生命态度,笑对人生!
3、结合预习案中的作者简介及以下材料,谈谈你对方山子和苏轼不同的人生态度的理解,你更赞同哪一种呢?
明确:此题为扩展题,答出想法即可。
活动4【练习】测试
1、根据课本内容,填写方山子档案。
2、清代王文儒评此文说:“隐字侠字节乃一篇之主脑。”请选出全都是具体描述方山子“隐”的生活、思想和行为的一组()
①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②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③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
④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⑤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⑥晚乃遁于光、黄间A.①②④⑤B.①③④⑤C.②④⑤⑥D.②③④⑥
3、下列各项对文章分析阐述正确的一项是()
A、方山子出身贫寒,自幼苦读,意欲以此驰骋当世,但不得意,晚年隐逸光州、黄州一带,自得其乐。
B、传主少年、壮年时血气方刚,意气风发,一身侠气;晚年时安贫乐道,心境恬淡。作者有意识选择这两种具有对比性的行为表现来丰富其形象。
C、尾段作者以疑问的口吻问方山子能否见到那些“阳狂垢污”的“异人”,从“岂山中之人哉!”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答案是否定的。
D、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悲“不遇”。可以说《方山子传》是苏轼在黄州的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
活动5【作业】课后作业
完成金版学案《方山子传》知能演练p38-p39
活动6【作业】素材积累
语文天地
陈慥居于黄州(今湖北黄冈)之歧亭时,常信佛,饱参禅学,自称龙丘先生,又曰方山子,与苏东坡是好友,尝与苏轼论兵及古今成败,喜好宾客,蓄纳声妓。但陈慥非常惧内,宋·洪迈《容斋随笔·卷三·陈季常》就记载了有关陈慥惧内的故事。
《容斋随笔·卷三·陈季常》说,陈慥的妻子柳氏(本名不详,民间称柳月娥)非常厉害又爱嫉妒。有时陈慥与宾客谈天谈得起劲,柳氏却摔锅打灶地骂将起来,弄得陈慥和宾客十分难堪。陈慥很怕老婆,不能拿老婆怎么样。于是苏轼赋诗《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诗》戏之曰:“龙邱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这首诗翻译成白话就是这样的,“我的朋友真可怜,谈论佛法忘睡眠。忽听老婆一声吼,手杖落地心发抖。”刻画出正在高谈阔论的陈慥听到老婆骂声时惊慌失措的可笑神态,幽默至极。
“河东”本是地名,代指山西。因黄河流经山西省的西南境,则山西在黄河以东,故这块地方古称河东。秦汉时指河东郡地,在今山西运城、临汾一带。在魏晋至隋唐是柳姓人的郡望所在,故在此是指柳氏。狮子吼其实本是佛家的一个用语,意思是说,佛祖在众生面前讲法,无所畏惧,如狮子大吼。这里比喻柳氏骂声之洪亮。
成语“河东狮吼”即来自此,比喻嫉妒而又厉害的妇人,来嘲笑怕老婆的男子。
【素材积累】
1.课内素材开发
本文写于苏轼被贬于黄州期间。方山子,少年时血气方刚,一身侠气;成年后折节读书,有志用世;到了晚年,由于无所遇合,乃隐于光、黄之间。而他的隐逸,又并非是无法走上宦途,可见他的理想不是追求个人地位。方山子家境殷富,而自愿过庵居蔬食的生活。
作者有意识地选择了传主少年和晚岁两种具有对比性的行为表现。少年时何等地意气风发,飞扬恣肆;晚岁时又是何等地安贫乐道,心境恬然。总的说来,侠和隐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反映了两种不同的行为模式,这同时也反映了苏轼的矛盾心态。
[适用话题]
这则材料适用于“舍与得”“进取与退却”“追求”等相关话题和材料作文中。
2.鲜活素材速递
慈善家陈光标
大陆首善陈光标近日在微博上表示,他将于今年5月份再度赴台行善。他在微博上向两岸企业家发出倡议,希望有爱心的人士报名、捐款,与他一同前往台湾行善。他在微博中曝光了报名的邮箱和传真。陈光标微博中表示,今年春节前他带领大陆企业家到台湾进行“爱心感恩之旅”,受到两岸各界广泛关注。为了履行当时的承诺,他将在今年5月再次到台湾行善。
陈光标动情地表示,“两岸同胞,血浓于水,两岸人民一家亲!”他通过微博发出倡议,即诚挚邀请两岸企业家及大陆爱心人士与他一同到台湾行善,献爱心。陈光标表示,“您的每一分爱心款,让同胞满意、让同胞感动、让两岸知晓”。
[适用话题]
这则材料适用于“善良”“在利益和爱心之间”“生活的追求”等相关话题作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