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方山子传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回顾传记文体知识,介绍作者、写作背景;
2、熟读课文,疏通文句,弄懂文意,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文言文特殊句式。
3、掌握传记的阅读方法;
4、明确方山子特立独行的个性,进一步探索和体会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2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已经基本形成了高中文言文学习的框架和思路,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的理解已经不成问题。《方山子传》第二课时的学习,旨在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形成积极探究的学习模式,在自我思考的过程中,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3重点难点
理解打动苏轼的方山子之“异”的内涵,进一步探索和体会作者寄托的思想情感。
4教学过程
4.1 第二学时
4.1.1教学目标
1、掌握传记的阅读方法;
2、明确方山子特立独行的个性,进一步探索和体会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4.1.2学时重点
理解打动苏轼的方山子之“异”的内涵,进一步探索和体会作者寄托的思想情感。
4.1.3学时难点
理解打动苏轼的方山子之“异”的内涵,进一步探索和体会作者寄托的思想情感。
4.1.4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歌曲《桃花庵歌》→《桃花庵歌》(唐寅)里有两句我们非常熟悉的名句“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济公的形象
2→(引出传主)特立独行的方山子
3明确学习目标:掌握传记的阅读方法
二、整体感知
★传记阅读方法:传记阅读第一步——理清思路,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初步了解传主
1、齐读课文
2、由学生主持,回顾作业“方山子档案”:
方山子档案
原名
陈慥
字
季常
号的来历
其所著帽,方屋而高,似“古方山冠”
特点:穿戴奇特
家世
世有勋阀,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
特点:有勋阀、有钱
生平
简历
少时
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
(具体事件:前十九年……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
特点:行侠仗义、豪杰之士
稍壮
折节读书,然终不遇。
晚年
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
(具体事件:与苏轼相遇)
特点:生活极为清苦、不与外界交往、怀才不遇,是一个愤而归隐的高士
三、走进文本
★传记阅读方法:传记阅读第二步——对传记中形象的把握及传主精神品质的概括1、知人论世(作者及时代背景、传主的时代背景)2、传主在事件中的表现(尤其是细节)3、从作品中作者对传主的态度和评价把握其形象
1、在《方山子传》中,苏轼遇到方山子后,直接点明了方山子身上最大的特点是?(原文:耸然异之)
2、小组讨论:方山子的“异”表现在哪些方面,分析“异”背后的原因:
A生活道路的独特:少年侠气而晚年避世
B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的独特:
(a)穿戴奇特
(b)官二代、富二代却选择清苦的生活
(c)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d)听到苏轼被贬,俯而不答,仰而笑
四:深入文本,探究主旨
1、作者刻画了方山子的 “异”有何深意?
明确:
A赞赏方山子淡泊自守的高洁品德;
B写方山子的隐居,悲自我的不遇,折射出作者在黄州期间的真实心态。
2、小组辩论: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谈谈你如何看待方山子的“异”?是否欣赏这种“异”?
五、齐读、总结 (请学生总结这节课的收获)
六、拓展:收集资料并尝试理解特立独行的人及其行为(如:韩寒、王小波、竹林七贤)
课件12张PPT。苏轼方山子传苏轼为什么会到黄州?余秋雨在《东坡突围》中这样写道:“像苏东坡这样让中国人共享千年的大文豪,应该是他所处的时代的无上骄傲,他周围的人一定会小心地珍惜他,虔诚地仰望他,总不愿意去找他的麻烦吧?事实恰恰相反,越是超时代的文化名人,往往越不能相容于他所处的具体时代。”一起“乌台诗案”把苏轼贬到黄州。苏东坡在黄州的精神遭遇,那首著名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用极美的意境道尽了: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河东是柳氏的郡望,暗指柳氏。“狮子吼”一语来源于佛教,意指“如来正声”,比喻威严。
苏轼方山子传 第二课时:研读课文
学习目标:掌握传记的阅读方法
传记阅读方法1、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初步了解传主
方山子档案少时稍壮晚年传记阅读方法1、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初步了解传主
2、把握传主的精神品质,探究写作目的:
传主在事件中的表现(关注细节描写)
作者对传主的评价及写作目的
小组讨论:方山子的“异”表现在哪个方面,分析“异”的原因。
主旨探究:作者对方山子的评价怎么样?他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传记阅读方法1、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初步了解传主
2、把握传主的精神品质,探究写作目的:
传主在事件中的表现(关注细节描写)
作者对传主的评价及写作目的
3、从读者的角度分析传主,以此加深对传记的理解
小组辩论:你是否赞同方山子由侠到隐的人生选择?
你身边有没有特立独行的人?请选择一两个谈谈你的看法。
用本节学习的传记阅读法预习《<张中丞传>后叙》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