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方山子传 课件+教案 (3)

文档属性

名称 8、方山子传 课件+教案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06 00:58:12

文档简介


《方山子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阅读分析,梳理和积累文言知识,理解传主的生平。
2、思考扩展,从作者的写作方法切入,深入了解传主的精神价值,给传主撰写颁奖词。
学情分析
1、我们班前段时间进行了 “人物阅读和分享”活动,在这个阅读活动中,同学们认识很多有个性的古代人物。所以可以大胆地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模拟人物对话,让他们为传主撰写颁奖词。
2、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我最怕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所以我把文言文知识梳理和积累的任务交给学生交流和分享,我们班的学生比较活跃,所以这个任务他们应该可以很好地完成。
教学内容分析
1、《方山子传》篇幅短小,字词理解难度不大,语言精炼,写法独特。传主的人生道路前后变化非常大,所以总结和梳理传主的生平经历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把课堂交给学生交流和探讨是完全可以的。
2、传主“河东狮吼”的故事很有趣,我先用这个故事引入文章,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用“填写方山子人物档案”的活动进行预习检测,进而梳理字词,接着我再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模拟人物对答,最后参照“感动中国颁奖词”的写作风格给传主“写颁奖词”,这样的安排可以让学生更有趣味地学习文言文。
教学环节和活动
导入:
用香港电影《河东狮吼》的海报和苏轼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的诗句引出传主,引起学生的阅读和学习兴趣。
从“异人”和“异写”两个角度切入教学:
检查预习效果:
用填写“人物档案”的小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和积累文言知识,了解并总结传主“异人”的生平经历。
从作者“异写”的写作手法入手,深入探讨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更深一层了解传主的精神品质。
1、活动一:让学生朗读,模仿,提问。融入作者和朋友相见的情景中。活跃课堂学习的气氛,帮助理解文本。
2、活动二:参照“感动中国”颁奖词的写作风格给传主方山子写一段颁奖词。完成后小组朗读和交流。
四、课后作业
1、根据课堂所写,每位同学认真写一段颁奖词。
2、自主思考:有人认为苏轼写作本文表达了对方山子独特的人格道路选择与超脱的人生价值观的赏识之情。也流露出同为“不遇”的感慨,同时这也是苏轼在黄州心境的一种隐约的折射: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请结合你所学的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教学资源
电影海报,苏轼的诗句,PPT教学课件。
教学评价
我一直以来都很重视文言文教学的趣味性。我有一个教学梦想,那就是希望我的学生能够快乐地学习文言文,除了积累文言文的基础知识之外,还能在快乐学习中感受到古代历史人物闪亮的精神品格。
前段时间我们班进行“世界那么大,我想认识……”的人物阅读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们认识了很多古代有个性有思想有故事的人物。
所以,在构思《方山子》的教学时,我先用这个故事引入文章,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用“填写方山子人物档案”的活动进行预习检测,进而梳理字词,接着我再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模拟人物对答,最后参照“感动中国颁奖词”的写作风格给传主“写颁奖词”,这样的安排可以让学生更有趣味地学习文言文。我相信有之前的铺垫,我们班学生能够喜欢这些教学活动,而且也能完成任务。在这节课中,我们的同学也的确做到了。
尤其是“方山子和苏轼对答”环节,邓永康同学和欧阳超同学的表现真的很好。既抓住了文本,也有出彩的语句。
最后一个“写颁奖词”的环节我觉得时间有点赶,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效果不是很好。像卢欣雨同学那样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完成了几句很好的排比句已经是很不错了,但毕竟是少数。所以我课前就想,不管到时候活动时间够不够,课后都要每位同学认真动笔写一段颁奖词,这样学生在课堂所学的知识在课后能够得到巩固和提高。
总之,这节课,我既做到了落实文言文基础知识,也做到了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收获了知识,也收获了快乐。这对我来说,已经达到我的教学目标了。
测评练习
1、继续完成给方山子写颁奖词的学习任务。
2、自主思考:有人认为苏轼写作本文表达了对方山子独特的人格道路选择与超脱的人生价值观的赏识之情。也流露出同为“不遇”的感慨,同时这也是苏轼在黄州心境的一种隐约的折射: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请结合你所学的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课件11张PPT。方山子传
作 者 : 苏轼学习任务
1 、人?
2、写?
通假字:
①犹见于眉间
②前十有九年
③往往阳狂垢污归纳积累主要词类活用:
①闾里之侠皆宗之
③岁得帛千匹
④使酒好剑
⑤见方山子从两骑
⑥方山子怒马独出归纳积累而:
①方屋而高
②何为而在此?
③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④俯而不答,仰而笑
⑤使骑逐而射之归纳积累一般人物传记写作常规:
介绍人物姓氏
籍贯生卒年月、世系
生平行事
平铺、直叙 请同学们深入总结方山子“异人”的精神,并参照《感动中国》颁奖词的风格,给方山子写一段赞扬他的精神的话,看看那个小组总结得最好,写的最好。 怀才不遇,弃富隐于穷山,回归自然、回归心灵,回归生命。人生选择异世别俗;弃富贵守清贫,难!守清贫乐于心,尤难!飘然旷达洒脱,更难!他是真隐士,活出真人生!(作者:庞老师)课后思考:
有人认为苏轼写作本文表达了对方山子独特的人格道路选择与超脱的人生价值观的赏识之情。也流露出同为“不遇”的感慨,同时这也是苏轼在黄州心境的一种隐约的折射: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请结合你所学的知识,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