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衔接】3.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知识精讲专项练习)-2025-2026学年四升五数学暑假衔接讲义(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预习衔接】3.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知识精讲专项练习)-2025-2026学年四升五数学暑假衔接讲义(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6.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7-08 07:02: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知识梳理+专项练习)
知识点一: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小数除以整数时,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除到被除数
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面。
2.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除到被除数的末尾有余数)
计算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要注意:
(1)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
(2)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3)如果有余数,要添0继续除。
3.除数是整数的小数整数部分不够商“1” 的小数除法,在计算时,要在商的相应的数位上写“0”占位。
一、选择题
1.下面算式的商( )小于1。
A. B. C.
2.赵老师从丰都到重庆市渝中区参加会议,他应该选择( )。
A.坐动车 B.坐大巴车 C.步行
3.李阿姨买5千克苹果用去17.5元,王阿姨买9千克苹果用去28.8元,( )买的贵一些。
A.李阿姨 B.王阿姨 C.一样贵
4.妈妈买梨花了19.6元,每千克4元,她买了几千克?根据题意,可知下面竖式中方框里的“16”表示的是( )。
A.买4千克梨需要16角 B.买4千克梨需要16元 C.买4.9千克梨需要16元
5.甲、乙两数和是46.2,甲数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后就和乙数一样大,乙数是( )。
A.42 B.23.1 C.4.2 D.0.42
二、填空题
6.一个一位小数,去掉它的小数点,所得的新数比原数多125.1,原来这个一位小数是( )。
7.将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后,得到的新数比原数大5.4,原数是( )。
8.3时15分=( )时 9千克70克=( )千克
820厘米=( )米 763平方米=( )公顷
9.想一想:6×0.6得到36个( ),0.36÷6得到6个( )。
10.为积极响应国家节能环保政策,某车企研发出一款纯电动汽车。该款电动汽车行驶100km耗电量为16千瓦时,平均行驶1km耗电( )千瓦时,平均每千瓦时电可以行驶( )km。
11.小宇在计算一个一位小数乘8时,漏看了题目中的小数点,计算的结果是256,这道题正确的结果是( ),原来的一位小数是( )。
三、判断题
12.五(1)班有54人,五(2)班有55人,则两个班的平均人数是54.5人。( )
13.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结果比原来大34.65,原来的小数是1.35。( )
14.47.88÷42的商小于1。( )
15.妈妈用3.5米的红绳编织成了80个中国结,求妈妈编织一个中国结需要的红绳长度。列式为:3.5÷80。( )
四、计算题
16.直接写出得数。
3.1×7= 2.3×7= 1.14×6= 8.02×4=
14.7÷7= 4.8÷12= 82.5÷5= 7.6÷4=
五、解答题
17.某机械厂有张、王两位师傅。张师傅4小时做13个零件,王师傅5小时做15个零件。比一比,他们两人谁做得快?
18.甲乙两数的和是28.6,如果把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就等于乙数,那么甲数是多少?
19.小明和爸爸开车去奶奶家,早上8:30从家出发,2小时行驶125千米,照这样计算,下午1:30可到达奶奶家。小明家与奶奶家相距多少千米?
20.两根同样长的铁丝,第一根剪去1.8米,第二根剪去2.6米,余下的铁丝第一根是第二根的3倍。原来两根铁丝各长多少米?
21.李阿伯有一块6000平方米的蜜柚农地,单独采用甲无人机喷洒农药需要8小时,单独采用乙无人机喷洒农药需要12小时,如果甲、乙无人机一起使用,需要几小时?
22.环保行动:学校开展垃圾分类,四年级一周收集可回收物情况:周一18千克,周二20千克,周三17千克,周四22千克,周五21千克。这周平均每天收集多少千克?
参考答案
1.C
【分析】判断商是否小于1,只需比较被除数和除数的大小;被除数大于除数,商大于1,被除数小于除数,商小于1,据此逐项分析,进行解答。
【详解】A.6.04÷6;6.04>6,所以商大于1;
B.60.4÷60;60.4>60,所以商大于1;
C.50.4÷60;50.4<60,所以商小于1。
算式的商50.4÷60小于1。
故答案为:C
2.B
【分析】通过查阅资料可知,重庆市丰都县到渝中区的距离大约是148千米,动车的速度大约是250千米每小时,大巴车的速度大约是70千米每小时,一个成年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每小时6千米,据此根据时间=路程÷速度分别算出每种出行方式对应的时间,并选择合适的即可。
【详解】148÷250≈0.6(时)
148÷70≈2(时)
148÷6≈25(时)
赵老师从丰都到重庆市渝中区参加会议,他应该选择坐大巴车。
故答案为:B
3.A
【分析】根据,代入数据分别求李阿姨、王阿姨买的苹果的单价,再比较大小。
【详解】(元/千克)
(元/千克)
李阿姨买5千克苹果用去17.5元,王阿姨买9千克苹果用去28.8元,李阿姨买的贵一些。
故答案为:A
4.B
【分析】当除数是整数时,先用被除数的整数部分除以除数,如果不够除,商0,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对齐;由题意可知,竖式方框里的“16”,是4×4的结果,第一个4表示每千克4元,第二个4表示有4千克,所以4×4表示买4千克梨需要16元,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19.6÷4=4.9(千克),那么她买了4.9千克;根据题意,可知下面竖式中方框里的“16”表示的是买4千克梨需要16元。
故答案为:B
5.A
【分析】把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和乙数相等,说明乙是甲的10倍,甲、乙两数的和是46.2,也就是甲数的10+1=11倍是46.2,据此求出甲数,进而求出乙数即可。
【详解】46.2÷(10+1)
=46.2÷11
=4.2
4.2×10=42
乙数是42。
故答案为:A
6.13.9
【分析】由题意可知,一个一位小数,去掉它的小数点相当于把原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所得的新数比原数多125.1,根据“差÷(倍数-1)=较小数”求出原来的一位小数,据此解答。
【详解】125.1÷(10-1)
=125.1÷9
=13.9
所以,原来这个一位小数是13.9。
7.0.6
【分析】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则这个小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因此现在的数比原数大(10-1)倍,那么用5.4除以(10-1)即可计算出原来的数,依此解答。
【详解】5.4÷(10-1)
=5.4÷9
=0.6
将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后,得到的新数比原数大5.4,原数是0.6。
8. 3.25 9.07 8.2 0.0763
【分析】1时=60分,1千克=1000克,1米=100厘米,1公顷=10000平方米,单位之间的换算,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要乘它们之间的进率;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要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详解】15÷60=0.25,所以3时15分=3.25时;
70÷1000=0.07,所以9千克70克=9.07千克;
820÷100=8.2,所以820厘米=8.2米;
763÷10000=0.0763,所以763平方米=0.0763公顷。
【点睛】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反之则除以进率。
9. 0.1 0.01
【分析】6×0.6中,因数6表示6个一,因数0.6表示6个0.1,则它们的积是3.6表示36个0.1;
0.36÷6中,被除数0.36表示36个0.01,除数6表示6个一,则它们的商是0.06表示6个0.01。
【详解】6×0.6=3.6
0.36÷6=0.06
6×0.6得到36个(0.1),0.36÷6得到6个(0.01)。
10. 0.16 6.25
【分析】根据除法的意义,求平均行驶1千米耗电多少千瓦时,用耗电量除以行驶的路程即可解答;求平均每千瓦时电可以行驶多少千米,用行驶的路程除以耗电量。
【详解】16÷100=0.16(千瓦时)
100÷16=6.25(km)
所以平均行驶1km耗电0.16千瓦时,平均每千瓦时电可以行驶6.25km。
11. 25.6 3.2
【分析】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由此可知,小宇在计算一个一位小数乘8时,漏看了题目中的小数点,计算结果是原来的10倍,用256除以10就是正确结果;用正确的计算结果除以8即可求出原来的一位小数。
【详解】256÷10=25.6
25.6÷8=3.2
所以这道题正确的结果是25.6,原来的一位小数是3.2。
12.√
【分析】根据平均数=总数÷份数,用两个班的总人数(54+55)除以班数2,即得到两个班的平均人数。据此判断。
【详解】(54+55)÷2
=109÷2
=54.5(人)
所以,两个班的平均人数是54.5人。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3.×
【分析】分析题目,把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就相当于把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即得到的新数是原数的100倍,把原数看作1倍,则新数就是100倍,所以34.65就是原数的(100-1)倍,据此用除法求出原数,再进一步判断即可。
【详解】34.65÷(100-1)
=34.65÷99
=0.35
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结果比原来大34.65,原来的小数是0.35。
故答案为:×
14.×
【分析】当被除数大于除数时,商大于1;当被除数小于除数时,商小于1,据此分析。
【详解】47.88>42,47.88÷42的商大于1,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5.√
【分析】已知用3.5米的红绳编织成了80个中国结,根据除法的意义,用红绳的长度除以中国结的数量,即可求出编织一个中国结需要的红绳长度。
【详解】妈妈用3.5米的红绳编织成了80个中国结,求妈妈编织一个中国结需要的红绳长度。列式为:3.5÷80。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6.21.7;16.1;6.84;32.08
2.1;0.4;16.5;1.9
【详解】略
17.张师傅
【分析】根据,分别求出两位师傅的工作效率,再用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比较,工作效率大的就做得快。
【详解】(个/时)
(个/时)
答:张师傅做得快。
18.26
【分析】分析题目,把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就等于乙数,把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就相当于把这个数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据此可知甲数相当于乙数的10倍,把乙数看作1倍,则甲数就是10倍,所以28.6就是乙数的(10+1)倍,据此用除法求出乙数,再用乙数乘10即可得到甲数。
【详解】28.6÷(10+1)
=28.6÷11
=2.6
2.6×10=26
答:甲数是26。
19.312.5千米
【分析】已知开车2小时行驶125千米,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求出汽车的速度;然后用到达时刻减去出发时刻求出行驶的时间;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小明家与奶奶家的距离。
【详解】125÷2=62.5(千米/时)
下午1:30=13:30
13时30分-8时30分=5(小时)
62.5×5=312.5(千米)
答:小明家与奶奶家相距312.5千米。
20.3米
【分析】根据题意,两根同样长的铁丝,第一根剪去1.8米,第二根剪去2.6米,剪去的相差2.6-1.8=0.8米,也就是余下的第一根比第二根长0.8米;又因为余下的铁丝第一根是第二根的3倍,也就是第一根比第二根长(3-1)倍,即0.8米就是第二根余下的(3-1)倍。据此用除法求出第二根余下多少米,再加上第二根剪去的2.6米,就是原来铁丝的长度,据此解答。
【详解】2.6-1.8=0.8(米)
0.8÷(3-1)
=0.8÷2
=0.4(米)
2.6+0.4=3(米)
答:原来两根铁丝各长3米。
21.4.8小时
【分析】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分别计算出甲、乙无人机的工作效率,再根据工作总量÷效率和=合作时间,列式解答即可。
【详解】(平方米)
(平方米)
(时)
答:甲、乙无人机一起使用,需要4.8小时。
22.19.6千克
【分析】由题目可知,要求本周收集可回收物的平均数,根据公式:总数量÷份数=平均数,将周一至周五的总可回收物数量计算出,再除以总天数,即可解答。
【详解】(18+20+17+22+21)÷5
=98÷5
=19.6(千克)
答:这周平均每天收集19.6千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