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期末检测试卷
历
史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讲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
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室和座位号;
2.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答题时,请考生注意各大题题号后而的答题提示,
4济勿折叠答題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而清洁;
5.答题卡上不得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
动
6.考试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16个
却
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20世纪初,我国社会上人际交往,很多时候称呼对方为“先生”,“某某职
必
务”,大家见面握手成为日常礼节;学校也出现了男女同校,共同学习的
製
长
场景。这些现象反映了当时
A.学校教学水平提高
B.封建观念彻底消除
C.社会习俗发生改变
D.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艰难成长。如图中的F,是它发
展的动力,F2是它面临的阻力。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常
图
中国近代
的进方向
民族工业
动力F
阻力F
A南京临时政府的改革措施增加了动力F
B.官僚资本主义增加了动力F
C.第一次世界大战增加了阻力F2
D.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诚少了阻力F2
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
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第一次
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材料
中第三次“革命”
A.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B.取得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
C.推翻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历史试卷(C)第上页(共8页)
4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以直接作为历史
根据的史料。以下最适合在“抗美援朝”探究性活动中作为第一手史料
采用的是
A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
B.电影《上甘岭》
C.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物
D.《抗美授期战争史》
5.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950年以前地主人均占有土地为贫雇农的二
三十倍,农村存在着大量无地和少地的农民。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实
施了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三大改造
D.土地改革
6,“1953年屠假,中国高校按照集中使用、重点配备原则,把学校里的理工
科大学生提前一年毕业分配工作。据统计,大约43%的大学生被分配
到重工业、国防工业等各部门。”这段材料可以佐证
A土地改革成果需要巩固
B.“一五”计划建设迫切需要
C.“文化大革命”急需人才
D.改革开放企业人才招聘火热
.根据下图反映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当时我国
加人和未加入农业生产
已完成和未究成社会主
已完成和未进行公私合营的
合作社的农民比例
义改滥的手工业者比例
工业企业职工人数比例
尚未加人4%
尚未完成8%
尚未进行1%
农
工资
1队966
业
929
商本
业主
日99%
A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
B.基本完成国民经济的调整
C.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D.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8.小郡同学在复习历史知识时根据时序整理了如下事件,据此判断他学习
的主题是
时间
1956年
1959年
1965年
我国科学家用人工办法合成
部件
中共八大召开
包头钢铁公司建成投产
结晶牛胰岛素
A.新生人民政权的巩固
B.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新时期的建设成就
历史试卷(C)第2页(共8页)八年级期末检测试卷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A
D
C
D
B
D
B
B
A
C
D
A
C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第17题10分,第18、19、20题各14分,共52分)
17.示例:制度创新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1分)
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特点和现实情况,我国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
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要意
义。(4分)
为解决港澳台历史遗留问题,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实现祖国统一的一项重要制
度,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方向,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路径。(4分)
综上,制度创新是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坚持制度创新,与时俱进。(1分)
[评分标准]
写出制度创新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1分)
写出两个或两个以上史实,并加以论述,且逻辑清晰。(8分)写出一个史实,并加以论述,且逻辑清晰。(4分)
只写出两个或两个以上史实,没有论述。(4分)
格式完整。(1分)
18.(1)“短暂的春天”(黄金时代):(2分)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2分)
(2)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确立了农民土地所有制(从封建土地制度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2分)赢得了人
民群众的支持,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2分)
(3)中国面临着怎样从一个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并使全国各族人民走向社会主义
道路的重大问题。(2分)赎买政策(和平赎买)。(2分)五四宪法(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分)
19.(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2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
(2)增长迅速,超过北京、上海、广州;(2分)在深圳建立了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2分)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分)从计划经济体制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
事求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勇于担当;等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
20.(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分)苏联。(2分)
(2)“求同存异”。(2分)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2分)
(3)信息:中美关系从敌对走向正常化。(2分)
背景(原因):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是两国的共同要
求(符合两国的国家利益)。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2分)
影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为改革开放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亚太地
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任答1点得2分)
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C)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