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学情评估
八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2分×25=50分)
1.1949年7月,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向全社会征求国旗设计方案,在一个月零五天的时间
里,共收到国内外寄来的应征稿件1920件,图案2992幅。这一现象反映出人民
A.作图能力较强
B.热切盼望新中国成立
C.争取祖国统一
D.积极巩固新生政权
2.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用于水利建设的经费,与民国时期水利经费最多一年相比,1950年
为其18倍,1951年为42倍,1952年相当于52倍,三年中完成的土石方量相当于挖掘23条
苏伊士运河。这三年的水利建设
A.打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
B.扩大了对外贸易的规模
C.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D.掀起了农业合作化高潮
3.关于下列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表述最准确的是
图一《建国70周年纪念币》
图二《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纪念币》
A.西藏和平解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基本保障
B.西藏和平解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政治前提
C.西藏和平解放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完全统一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西藏和平解放的重要前提
4.抗美援朝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不断取得战斗胜利的事实清除了一部分人头脑中存在的“亲
美”“崇美”“恐美”心理。这说明抗美援朝有助于
A.提升国防硬实力B.捍卫国家领土完整C.树立民族自信心D.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5.到1952年底,除部分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
获得了约7亿亩土地。这次改革使农民获得的最重要权利是
A.土地所有权
B.土地使用权
C.土地经营权
D.土地管理权
6.方寸间铭记历史。邮票《中国人民志愿军凯旋》《开国大典》《土地改革》《西藏和平解放》所
展现出的时代特征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探索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
7.下图为1957年工农业总产值增加情况图。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T农业总产值业磁值现代T业产值程个寄适业
农业总加值点
椰1952华产
:a1957P:位增n数
A.废除封建土地制度B.实施“一五”计划C.颁布“八字方针”D.实行经济体制改革
八年级历史
第二次阶段性学情评估第1页(共6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P
8.“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一宪法条文的首次出现表明
A.政治协商制度建立
B.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形成
C.国内主要矛盾转变
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9.1956年底基本完成,改变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三大改造
10.“提出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新方针和新设想,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的
会议是
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C.中共八大
D.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11.“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
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经济发展的规律。”邓小
平这段话总结的是
A.闭关自守导致国家落后
B.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
C.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影响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
12.如图中的人物体现的共同时代精神是
“铁人”王进喜
党的好千部焦裕禄
解放军好战士雷锋
A.艰苦奋斗、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勤政精神
C.国际共产主义、英雄主义精神
D.勇于改革、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
13.标语口号体现了时代特色。在某些旧报上我们还能看到“以阶级斗争为纲”“以钢为纲”等
标语口号。其中“以阶级斗争为纲”反映的是
A.三大改造
B.阶级斗争
,国民经济调整
D,“文化大革命”
14.下图是中国邮政发行的一次党的会议周年纪念封(局部)。该会议
行芝
散母酌B一FD.C
A.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B,开始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C.作出转移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决定
D.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5.流行语往往打上了时代烙印。下列流行语出现于改革开放后的是
A.保家卫国
B.上山下乡
C.红卫兵
D.网上购物
16.根据中国国情,党和政府在某些地区先后设立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三者的
共同之处是:
A.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主权
B.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C.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D.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17.1992年2月,上海《文汇报》发表《坚持一个“中心”》等评论文章,同时《人民日报》也刊发了
《改革的胆子再大一点》等社论或文章。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
八年级历史
第二次阶段性学情评估
第2页(共6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P一、选择题(2分×25=50分)
1 ~ 5 BCDCA 6 ~ 10 ABBDC 11 ~ 15 DADCD 16 ~ 20 DCDCB 21~25 ACBBD
二、综合题(50分)
26.(1)名称:深圳。(1分)地位: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1分)
(2)趋势: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1分)原因: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为改革开放指明新的方向;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
(3)特点:涉及领域广;覆盖地理范围大;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每点 1分,满分 2分)史实:建
立亚投行,建立自贸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每点 1分,满分 1分)
(4)启示:改革开放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我们要坚持深化改革开放;要敢于尝试和勇于创新等。(2分)
27.(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分)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分) 求同存异(1分) 联合国 (1分)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 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 分)民族区域自
治制度。(1分)
(5)应抓住机遇,深化改革,迎接挑战;继续加强对外开放,加大国际合作与交流,合理吸引外资,
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坚持民族自强和艰苦奋斗,大力发展本国产业,积极投身于世界经济
全球化的大潮之中等。 (每点 1分,满分 2分。符合题意即可。)
28.(1)图一:为土地改革提供了法律依据;是土地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每点 1 分,满分 1 分)图二: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
(2)不同点:土地改革后,农民有土地所有权,土地私有;(1 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对
土地有使用权,土地所有权归集体。(1分)
相同点: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都促进了农业发展,都提高了农村生产力。(每点 1分,满分
1分)
(3)“经济特区”重在引进,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吸引外来的资金,促进现代化建设;(1
分)“一带一路”重在输出,输出产品、技术和设备,投资海外,与沿线国家共同发展。(1分)
(4)关系: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必须走科技强军之路;(1 分)经济发展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物质基
础;(1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是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重要保障。(1分)
(5)安居工程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稳步推进,圆了许多人的“安居梦”;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保障
水平稳步提高;免费演出下基层,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每点 1分,满分 1 分)
29. 示例:题目:海峡两岸必定统一。(2分)
自 1979 年以来,从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炮击金门,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对台方针的
提出,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1992年,“九二共识”使海峡两岸的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
要一步,随着两岸三通的实现,海峡两岸在人员往来、经济、学术、文化、体育等方面的交流日益增
多。面对新形势,祖国统一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两岸人民必定携手共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
兴。(答案不唯一) (7分)
30.(1)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分)变化: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2分)
(2)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 分)优势: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证人民行使权力),(1 分)保
证社会主义方向。 (1分)
(3)手段:公私合营,(1 分)农业合作化。(1 分)影响: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入社会主义
社会)。(1分)
(4)共同目的:建设社会主义。(1分)
{#{QQABBQAkogAYkAbACKwrAQ2YCQuQkIGiLSoEBQCcqA5iiQFAF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