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
七年级历史科期末试卷(G)
(内容:七年级下册)
说明:1、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2、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
内相应位置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扬州位于邗沟入长江之处,隔江相望就是江南河的起点镇江。通济渠与邗沟、江南河、长
江在附近交汇沟通,扬州遂成为全国漕运枢纽和重要的水路交通中心。这说明大运河的开
通
A.带动了沿线城市发展
B.加强了南北地区交流
C.便利了全国各地漕运
D.巩固了隋王朝的统治
2.唐太宗曾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胫以啖腹,腹饱而身
毙。”这表明
A.认为治理国家必须加强对百姓的剥削
B.认识到体恤百姓对治理国家的重要性
C.为扩大其统治基础而创立了殿试
D.创立科举制度以扩大统治基础
3.“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那个
复杂、动荡的时代,被人们称为“诗史”。这位诗人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鉴真
4.宋和西夏在边界有政府设置的贸易市场,此外还有经双方认可的民间市场。以下是宋夏市
场中西夏买卖的商品(部分),由此可见
卖出
皮毛制品、骆驼、牛羊、马、马鞍、玉石、琥珀等
买入
茶、粮食加工食品、丝织品、瓷器、漆器、图书、钱币、金银制品等
A.两宋时期海外贸易发达
B.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有效管理
C.西夏在军事上处于优势
D.贸易往来有利于双方经济文化交流
5.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以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下列
属于研究辽宋夏金元时期历史的第一手史料是
A.《岳飞抗金》历史剧
B.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
C.《李白诗集》译注本
D.出土壁画《契丹人引马图》
6.唐代柳宗元认为宇宙是由混沌的、运动着的元气构成的,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都是元气
“自动自休,自峙自流,是恶乎与我谋,自斗自竭,自崩自缺”的结果。他认为天地、元
七年级历史科期末试卷G
第1页共8页
气、阴阳都是物质的,没有什么意志。柳宗元这一观点
A.可为反佛思想提供依据
C.开启了古代思想理性化
B.肯定文以载道的古文运动
D.深受道家唯心思想的影响
1.以下两幅漫画共同反映明清时期
你没有我
的权力大
句是你已经被逐
入出政治鼻台了
军机大臣
丞相
明朝内阁首镇
浸画一:跨时控的“对话”
没画二:“留声”传达
A.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B.政府机构不断完善
C.办事效率不断提高
D.政府权力相互制衡
8.明太祖朱元璋贬孔子而删《孟子》。他曾下令全国停止对孔子的祭祀,未能如愿之后,又
命令臣下删掉《孟子》原文85条,只剩下100多条,编了一本《孟子节文》,又专门规定,
科举考试不得以被删的条文命题。这表明当时
A打击儒家知识分子
B.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C.资本主义思想萌芽
D.明太祖加强文化专制
9.宋朝“非进士及第者不得美官”,于是形成了所谓“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的格局。
这种现象造成的影响是
A.形成重农抑商的社会认识
B.在全国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
C.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D.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
10.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
一切收了。”这段话说明宋朝
A,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B.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
C.实行崇武抑文政策
D.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11.这是北宋时期的一部著名史书,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纵贯中国16
个朝代。作者称写此书的目的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净恶,取是舍非”,
此后历代帝王以此书为“历史教科书”。该书是
A.司马迁的《史记》
B.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C.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D.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12.朱熹是我国古代理学之集大成者。下列属于其思想主张的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心外无物,知行合一”
七年级历史科期末试卷G
第2页共8页